㈠ 如何看待馮小剛說「導致中國電影垃圾是因為一批垃圾觀眾」
是,也不是。這句話是比較片面的在推卸責任。為什麼戰狼2那麼火,這不是垃圾片吧。這句話只不過是中國那些有點水平但又追求所謂的票房的2貨導演、製片、出品人只以為是的甩鍋。做不出好電影,一致的認為好電影叫好不叫座。實際上是他們真的不適合做好電影,他們的思維相當的僵化。
㈡ 你看過哪些垃圾電影
其實我看電影倒是沒什麼挑剔,也是喜歡看一些小鮮肉主演的,無論是校園愛情還是其他類型的。不過就在上一年,在影院看了一部電影,簡直就是不能用垃圾來形容了。以下都是我個人看法,看的不舒服勿噴。
這個電影叫「爵跡」,看電影介紹那可謂是只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了——「霸氣」。這是郭敬明導演的,主演有范冰冰,吳亦凡(捂臉),陳學冬等等的大明星還有小鮮肉,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首部真人CG電影。沒進影院的我可謂是超級期待。不過進了影院後卻」茫然失措」。
所以最後強烈推薦,有關郭敬明的電影都不要有太多的期待,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㈢ 對於中國的電影。希望大家能給點看法,為什麼一有新電影出來總有人說是垃圾。
首先,我是一個十分業余的當年報考北影導演考不上的3流網路電影評論者。
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工業很多時候是當代中國社會的浮躁現象的一個表徵體現——一切向錢看齊。拍電影的、賣電影的、播電影的都把一切都交給了市場規律,完全由市場去決定自己的動作。造成幾乎大部分的電影只能以票房優先原則,只要是能夠熱賣或者炒出了新聞價值炒出了老闆所需要的社會反響,就不擇手段,無論以爛而聞名或以無下限而聞名,達到目的就好,電影的素質往往被排到最後才考慮。
從藝術水平來批評中國電影的話,就是劇情、鏡頭畫面、表演、美術等等因素,因為這些涉及到藝術,可能很多時候見仁見智,非權威影評說出來難以服眾,我們就談談最基本不談太虛的。中國電影(我只說內地,港台有自己十分成熟的發展史)的劇情受制於我們廣電局,你說像《活著》這樣優秀的改編劇本,人家在外面為祖國添面子拿獎了,偏偏你就不給在內地播了。你說它題材涉及那個年代實在太敏感,好,那這個算了。但很多真的無中生有,完全是合格的題材,硬是指鹿為馬,硬是不給播的。但又有些明明超過了以往的界限卻又如期上映的外國大片,這又為什麼呢?廣電不是傻的,其實這是一種當權者的手段。思想的控制,就是讓你永遠都抓不住真正的標準是什麼,讓你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的拍,以很好的控制住文化的步伐。這個枷鎖,才是真正的中國電影文化上的枷鎖,不單是電影領域。
技術水平,那真沒的說的,不要說特效技術這些這么具體這么細化的。電影是一個龐大的工業,籌備製作發行一部電影設計多方領域,而這條生產線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經過調整優化,才能發展出適合當代的電影生產模式,遠至好萊塢近則香港,都是成功模板。中國電影走了多少年,中間經歷了多少不可承受的打擊以及倒退了多少,能有今天,電影工業製造氛圍也算是十分的現實地反映中國社會就是怎樣的風氣的了,沒有貶義也沒有褒義。
至於我們的電影院,作為一個純粹的盈利機構,它不給你一些口碑很好藝術性很高的片子排期,也無可厚非,它只是一個盈利機構,當然是把有限的場地跟時間拚命放變形金剛喇!很多好片子,一上映3天,每天一場,然後就下了。很多人網上說這部電影多好多好,最終自己BT下載,那又對中國電影有什麼幫助?這又涉及到一個文化版權的問題,中國電影很多時候地面對中國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盜版,從CD到VCD到DVD到現在BT,你沒辦法的,小成本藝術片根本頂不住,你本身都不去電影院了,還下載他,拍電影的人都只能吃屎了。
電影這門工業是結合了藝術、技術與商業的高度融合體。它比一個國家任何其他的文化領域包括文學、美術和建築都更能反映出這個國家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文化水平、經濟水平、政治現狀與人文狀態。不要用「差」這個字來形容中國電影,我喜歡說我們中國電影,十分有中國特色.....
㈣ 如何看待影視作品的普遍差評現象
很正常,因為現在90%以上是文化垃圾!普遍無正能量作品!表演也很垃圾。
㈤ 多產電影很垃圾嗎
國產電影現在還在進步中,優秀作品正在不斷涌現。分析說垃圾的人,可能有這兩點原因:
一、
那些說國產電影不好的人,是在用老眼光看待發展的事物。
我國的電影,一度因為社會問題,而變得矯揉造作起來,大公無私者,為愛壯烈者很多,這種奉獻看著高尚,實際上缺少生活氣息,缺少的是一種人文關懷,結果使電影說教意味濃厚,產生審美疲勞,與觀眾的生活不貼近。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善。
會有人說,「那外國的天崩地裂的大片兒就貼近生活了?」那泰坦尼克號而言,我們一輩子的生活中都遇不到,但是,你可以對比一下,泰坦尼克號中,導演的著眼點不全在rose和jack身上:
船的製造者在船即將下沉時不離不棄,給穿上的鍾對表,既是對這一切的愧疚及懷念,有時想將這一刻永遠的准確記錄;船長在面對貧窮的婦人的尋問:where i can go時,那種無奈,最終於船同歸於盡;人們圍著神父做著最後一次的祈禱、救贖;很多船員和工人在得知船要沉沒後,沒有搶先逃命,而是死守崗位,直到被淹死,其中有很多片段,如船沉沒一半了,還在機電房拚死維護電力,而被電擊的電工,為了維護秩序讓婦女兒童先上船最後開槍自殺的大副,在指揮室反鎖門等死的船長,等死的泰坦尼克製造者安先生,被凍死在海里的吹哨指揮員,到死了屍體嘴裡還含著口哨,以及,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下層艙已經完全要塊被淹沒時,一對老夫婦,躺在自己房間床上等死,老頭一直吻著老太太安慰她,以及1個母親和她的2個孩子也躺在自己房間的床上等死,媽媽還在給孩子講著故事……
要是我國在幾年前拍電影,估計這些閃光點全都不見了。
但是現在,看看《無間道》、《紅河》、《葉問》、《梅蘭芳》,這些作品中,不失平常,但是在平常生活中有孕育著偉大,我們正在擺脫傳統意義上的各種「主義」,與世界接軌,展示著對生活在各個層次人的關注,這正是一種潤物無聲的人文關懷。就像現在的春晚,就在往回走,九年義務教育都普及了,看春晚的觀眾都有自己的觀念,那春晚的小品還在那裡又是感動又是說教,你說不煩,人家聽也聽煩了。電影不是什麼高級貨,說實在的就是一個娛樂工具,大家看著健康愉快就行了(忘了是哪個世界級大導演說的了……)
二、
估計那些說國產電影不行了的人,是被張藝謀陳凱歌的所謂超級大片兒給弄得審美疲勞了,失望了。不錯,這幾個什麼《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十面埋伏》確實不咋地(《英雄》我還是喜歡的),宣傳時就說的大片兒,結果看了後感覺空盪盪的,沒滋味,白瞎七八十塊錢了。
但是我想說,我們要以一種寬容的心看待,老謀子拍電影幾十年了,這么大歲數還是敢於以一種對自己新奇的手法拍攝電影,還有陳凱歌同志,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他們還沒老!敢於創新,敢於開拓,中國的新的電影人不斷出現,老的電影人也不甘寂寞,中國的電影事業正在不斷進步著,要是墨守成規,裹足不前,那才叫人失望呢。失誤了不怕,就怕永遠沒進步,老謀子他們也是在探索,所以我比較鄙視那些沒事兒說閑話的人,人家是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那耍嘴皮子的人又有什麼貢獻?對於這些電影人,寬容鼓勵才是最好的動力,壓力還是不要隨便亂給了
2009年上半年,雖然票房被歐美電影壓制,其實那隻是他們的小高潮,真正欲仙欲死的還要看下半年,看我們國產電影獨領風騷啊!!!
㈥ 如何看待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行業中的種種問題(抄襲、演員演技等)
所謂明星,其實也是一份職業,只不過這個職業屬性很特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蕭何不就是觀眾嗎?近年來,由於粉絲效應,明星高價片酬眾所周知,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就在最近熱播的幾個IP劇中,抄襲、摳圖等成為觀眾熱點觀眾的問題,也是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詬病。
這是一個明星消費粉絲的時代,也是觀眾消費演員的社會。隨著琅琊榜、人民的名義這些好劇的熱播,可以看到觀眾的口味還是正常的,真正的好劇才能帶動觀眾追隨的熱潮。隨著各種信息平台的普及,抄襲等現象更容易被群眾所發現,演技不足用摳圖代替也是如此。就比如說演戲摳圖,從製作成本角度而言,不可避免的,觀眾也不是不近人情,多少好劇也有摳圖,這都不足以被觀眾所不恥。我們真正看不慣的,是那些明著欺騙觀眾,都懶得修飾的摳圖伎倆。
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粉絲的無腦支持才讓這些娛樂圈惡性愈演愈盛。某些熱劇,即時已證明是抄襲仍舊有著可觀的收視率,這給其他作者傳遞了一個信息,無論是否抄襲,只要找對熱門明星,押對寶,就能一炮而紅。對於演員也會如此。對於某些演員而言,演戲不再是專業的體現,知名度才能體現其價值。所謂演員,演技就是你的專業體現,先不說你是否演得好,首先你的工作態度就體現了你的職業操守。有多少老戲骨兢兢業業,風中來雨里去,才在熒幕上留下了經典的片段,而隨著快消費時代的到來,有的演員靠顏值、靠資源,這就完成了一部劇,雖說不上不恥,但是對於這個明星,我認為稱不上演員吧。
一個演員,還是要好好端正態度,畢竟青春飯不能吃多久,不好好進修,終究會被觀眾所淘汰,也希望能有更多更多的好劇!
㈦ 馮小剛說的「垃圾電影多是因為有垃圾觀眾」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有一定道理,說明垃圾觀眾是垃圾電影的溫床
㈧ 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才有垃圾影視嗎你怎麼看
其實我覺得雖然觀眾的審美平均水平不高是一方面原因,但垃圾電影產生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電影製作人和觀影觀眾的割裂,而這就導致了電影創造過程中,並不是因為觀眾想看什麼而去拍,而一般都是為了製作人的個人表達甚至是為了資本,也就是說其實電影被創作時只會考慮製作人和資本的喜好,忽視了觀眾的心聲。
如果中國電影製作過程中,能夠多考慮觀眾的審美和意願,說不定能少一些垃圾電影的產生,這只能依靠廣大的電影工作者去進行不懈努力,從一方面提升觀眾審美,從另一方面多改變自己的風格。而拍攝電影如果有資本手伸得太長,那可能就會違背很多製作人的初衷,也會產生一些垃圾電影。
㈨ 分享一下,如何看待豆瓣電影評分
在豆瓣上評分9.5以上的全是國外影片,但其可看度卻很低。
㈩ 第一誡 里的問題 符合邏輯就是垃圾電影.
這電影看著一點不爽,很多人看完了都有疑問, 說明 這是 垃圾電影,太亂了!亂七八糟,沒有說服力。結尾混亂,沒邏輯。編劇估計就隨便寫寫賺錢的,估計它自己都不知道最後誰被上身了,拍得亂七八糟的,也看不出想說明啥。
鬼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怎麼上身的又?怎麼離開身的?死了上了其他人的身,那其他人死了變成鬼呢? 打死被上身的人是原鬼就死了,而身體的主人也不能變成鬼了?那鬼是怎麼產生的?鬼那麼強大想上誰的身就接觸下就可以了?那人還做人幹啥不都自殺當鬼了?
編劇沒用心,混亂不堪,導演拍得也不好,亂七八糟。不然就也不會這么多人問了。
很多人還自己還瞎分析,估計編劇自己都那麼想。如果這種不是爛片,那算什麼呢?那就沒有爛片了。這種就屬於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