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6毫米電影鏡頭放在佳能相機上可以嗎
大部分都不可以。首先,16mm電影頭的像場很小,也就是覆蓋16mm膠片的,不足以覆蓋APS-C,而不用說APS-H和全畫幅。只有少數長焦的像場比較大,可以覆蓋。第二,16mm電影頭大部分是C口的,C口的法蘭距比佳能EOS的EF卡口短得多,根本無法轉接,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口,但是只有一些鏡頭尾巴上留有較多空間的鏡頭(大部分是長焦)才可以改。所以16mm電影頭大部分都不能上EOS,能上EOS的大部分已經被改口了,流通在二手市場上。其實佳能EOS不是理想的玩16mm鏡頭的機身,Micro 4/3比EOS要好得多,M4/3的法蘭距短,C口鏡頭可以直接轉接,而且M4/3感光元件小,大部分16mm頭都可以覆蓋。
其實16mm真的有不少好頭的,很值得玩。
② 16毫米電影鏡頭放在canon相機上可以嗎
可以,但需要改口。
電影鏡頭分為8mm、16mm、35mm三種膠片規格的電影攝像機使用的鏡頭,8mm膠片機的鏡頭是什麼相機都無法使用,16mm膠片機的鏡頭可以通過轉接環接上4/3系統的相機上使用,而長焦段的鏡頭可以改在單反上使用,有一種說法是16mm鏡頭的焦距的一半就是它的像面距,像面距就是鏡頭後口到感光材料的距離,例如100mm焦距鏡頭的像面距就是50mm,我們用的單反機的像面距是40多mm,例如尼康的是46.5mm。35mm膠片的電影攝像機鏡頭就基本能改在單反上使用。你給出的那支Pentax 25mm/F1.4鏡頭應該是等同於16mm機的鏡頭,只能用在M4/3上。現在玩電影鏡頭轉接的人一般都是玩英法德美的老電影鏡,如英國的cooke、德國的dallymeyer,法國的安琴(愛展能)、美國的柯達、博士倫等。這些鏡頭的性價比會比較高,日本的個人覺得其性價比要低一點,玩的價值不大。
③ 用照相機如何拍攝電影畫面
如果想用照相機拍攝下電影某一個畫面,關鍵是如何選擇照相機的快門速度。
電影膠片並不是連續的,一般每秒鍾放映24張畫面,由於人的視覺暫留,才不會感覺有中斷。因此,在用照相機拍攝電影畫面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一般選擇1/50秒(或1/60秒)。在這一瞬間,電影只放1~2個畫面,能夠被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
若選擇1/1200秒,1/500秒,就有可能正好攝取了畫面經過半格的位置,得不到完整的畫面。如果選擇1秒、2秒,必然把許多畫面的內容重疊起來,造成畫面模糊不清。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實踐一下。
④ 電影鏡頭和相機鏡頭有什麼區別
拍攝電影所用設備均為工業級標准,其影像品質高於民用級,因此採用的鏡頭也都是「不惜工本」的製造工藝。
電影機所用的鏡頭除了工藝要求極高以外,相對民用級鏡頭還有以下特點:
1。清一色的大光圈規格。工業級影像對畫面噪點有嚴格標准,當出現影響畫質的明顯噪點時將不能通過審核。因此為了保證暗光環境下的拍攝品質,提升進光量,電影鏡頭都設計成了大光圈規格。
⑤ 電影鏡頭用在單反上 單反怎麼上鏡頭
反正咱都不是專業人士,我就簡單回答下。
電影鏡頭全部為手動模式MF,單反一般都是自動+手動。
2.電影鏡頭的「光圈」單位不是F值,而是T值
3.電影機鏡頭的解析度並不高,與單反鏡頭相比,電影鏡頭的反差較大,即銳度較高。
4.電影鏡頭是無級,可任意改變,即,兩檔之間可以任意收放光圈。而單反鏡頭有F1.2、 F1.4、 F1.8、 F2.0……
5.電影鏡頭的製作工藝較精湛,但需求量不大,因此昂貴無比,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元
⑥ 電影鏡頭轉接到相機上會有什麼效果,
那些通常都不算真正的電影頭,是C口監控攝像機的鏡頭,成像比較渣,不過可以當LOMO玩。真正的電影鏡是相當貴的,可以說是不惜工本,成像質量和價格都遠遠高於同時期的相機鏡頭。
⑦ 用數碼相機拍微電影·鏡頭該怎麼切換·
你可以學習下拍攝微電影的方法,拍攝電影不同於拍攝照片,主要靠腳本和分鏡頭的技術,在製作分鏡頭的時候可以更換鏡頭,後期需要藉助軟體來編輯配樂,推薦使用會聲會影
⑧ 電影用什麼拍攝的,什麼相機
用索尼高清的攝像機拍攝的,4到6台20多萬到200多萬的攝像機同時拍攝的。現在有的用佳能5D系列的能戴攝像功能的單反相機拍攝的,但是得配備蔡司50定焦,手動對焦的鏡頭才能拍出來電影的效果,大概得8千塊,佳能5D3的機身1萬8,再得加一套拍攝系統帶監視的系統得6千,就可以拍簡單的電影了。好多大電影都用這種相機拍攝簡單的系列。後期處理也得花錢,得64g的200X的內存卡,大約3千,一般內存會畫面會卡的。1080p全高清的我拍過,一分鍾是400兆,三分鍾1,5G。這是最簡單的,此外還得滑軌,搖臂。拍電影很燒錢,這是最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