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電影 > 小放牛電影免費

小放牛電影免費

發布時間:2021-06-24 14:36:08

⑴ 請問有哪些有關橋的故事或傳說請回答.謝謝!!

風雨橋的傳說
進入侗鄉,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別致的風雨橋。說起風雨橋,可有一段神話傳說。
古老的時候,還沒有開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里有個後生,名叫布卡,娶了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形影不離。兩人幹活回來,一個挑柴,一個擔草,一個扛鋤,一個牽牛,總是前後相隨。這培冠長得十分美麗,夫妻兩人過橋時,河裡的魚兒也羨慕地躍出水面來看他們。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漲。布卡夫婦急著去西山幹活,也顧不了許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橋走去。正當他們走到橋中心,忽然刮來一陣大風,颳得布卡睜不開眼睛,培冠「哎呀」一聲跌落河中。布卡睜眼一看,妻子不見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頭跳進水裡,潛到河裡。可是,來回找了幾圈都沒有找到。鄉親們知道了,也紛紛趕來幫助他尋找,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培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河灣深處有一個螃蟹精,把培冠卷進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變成一個漂亮的後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還打了他一巴掌。他馬上露出兇相威脅培冠。培冠大哭大罵,哭罵的聲音從河底傳到上游的一條花龍耳朵里。
這時風雨交加,浪濤滾滾,只見浪頭里一條花龍,昂首東張西望。龍頭向左望,浪頭就向左打,左邊山崩,龍頭向右看,浪頭往右沖,右邊岸裂。小木橋早已被浪濤捲走了。眾人膽戰心驚。可是龍頭來到布卡的沙灘邊,龍頭連點幾下浪濤就平靜了。隨後,花龍在水面上打了一個圈,向河底沖去。頓時,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響聲不斷傳來,大漩渦一個接一個飛轉不停。接著,從水裡冒出一股黑煙,升到半空變成一團烏雲,那花龍緊追沖向半空,翻騰著身子,把黑雲壓下來,終於壓得它現出原形。原來是那隻鼓樓頂那麼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張張逃跑,爬到懸崖三丈高。花龍下到水裡翻跟頭,龍尾一擺,又把螃蟹橫掃下水來。這樣幾個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盡,搖搖擺擺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擋住花龍。可是花龍一躍而起,張口噴水,噴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龍緊緊追到水底後,浪濤翻滾著便順河而下,這時再也看不見黑螃蟹露面了。後來,在離河灣不遠,露出一塊螃蟹形的黑石頭,就是花龍把螃蟹精鎮住的地方。這塊石頭,後人稱它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靜之後,聽見對面河灘上有個女人的聲音在叫喚。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幾個人馬上游水過去。上岸以後,培冠對布卡說:「多虧花龍搭救啊!」大家這才知道是花龍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龍。這時,花龍往上游飛回去了,還不時向人們頻頻點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侗鄉。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橋改建成空中長廊似的大木橋,還在大橋的四條中柱刻上花龍的圖案,祝願花龍常在。空中長廊式的大木橋建成以後,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典禮,非常熱鬧。這時,天空中彩雲飄來,形如長龍,霞光萬道,眾人細看時,正是花龍回來看望大家。因此後人稱這種橋為回龍橋。有的地方也叫花橋,又因橋上能避風躲雨,所以又叫風雨橋。

2.會仙橋的傳說
會仙橋在渝中區民族路上,就在如今會仙樓前面那廣場的中心。會仙橋消失得早,筆者伯父上個世紀20年代初就來到重慶做工,也沒見過那橋。不過,會仙橋的地名卻存在到上個世紀80年代。

古時,重慶城內人煙並不多,大梁子(今新華路)一帶還是森林。從大梁子流下一條小溪,大約是順如今的正陽街,經大陽溝,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會仙橋就是這條小溪上的一座橋,長可能不到10米。之所以叫會仙橋,是傳說有人在此遇到過神仙。不過,傳說有多種版本。

一種說法是:有個老頭在那橋頭開了個冷酒館,經常有個南岸老君洞的道長來他館里喝酒。那道長便邀請老頭到老君洞去耍。老頭去了,道長招待他吃豆花,端了一碗豆花出來,兩個人總是吃不完。下午,老頭回到酒館,老婆子好驚奇,說:「你啷個好多年都不回來喲?」老頭說:「你昏了喲,我才耍半天。」但一照鏡子,竟然長出了雪白的長鬍子。老頭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長是個神仙。一傳十十傳百,於是人們便把這酒館門前的橋叫作會仙橋。

還有一種說法是:洪崖洞下面住了個姑娘,經常到嘉陵江邊去洗衣服。有一回,她洗的衣服被江水沖跑了。江邊有個單身的打魚郎見了,劃著漁船就去給她撿了回來。於是,二人就熟悉起來。有一天,姑娘的母親生病去世,姑娘沒得錢安葬,急得去跳河。打魚郎把她救了起來,對她說:「我網到一挑金甲鯉魚,馬上挑去賣,賣了就去買壽衣和棺材。」哪知,他挑著魚進了城,剛走到那橋上,那活蹦亂跳的金甲鯉魚全都死得硬邦邦的,還賣啥子錢喲!急得打魚郎在那橋上跳起腳哭。這時,他聽見土地廟里傳來一個聲音:「快點讓路,八洞神仙來了!」他抬頭一看,來的卻是八個叫花子,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去就求神仙幫忙。領頭的是個拄著根鐵拐子的瘸子老頭,說:「我們都是叫花子,自己都沒吃的,哪裡幫得了你的忙喲!」那身背寶劍的叫花子撿了一砣石頭丟進打魚郎的魚籮筐里,說:「你的魚全都活了,還不快點拿去賣?」打魚郎一看,硬是的。把那石頭丟進另一個籮筐,魚也活了。再一看,叫花子全都不見了。於是,打魚郎賣了個好價錢,安葬了姑娘的母親,然後和姑娘結成夫妻,在這橋頭安了家。這橋也就取名會仙橋。

3.趙州橋的傳說
古時候的趙州,就是現在河北的趙縣。趙州有兩座石橋,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橋,看去象長虹架在河上,壯麗雄偉。民間傳說,這座大石橋是魯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橋,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條小白龍,活靈活現,傳說這座小石橋是魯班的妹妹魯姜修的。這兩座橋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還有這樣的唱詞:「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桿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里就唱到了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說。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洨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蔥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著過河進城。河裡只有兩只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說:「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敢修呀,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裡一動,和妹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說:「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說:「行!」
魯班說;「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說:「不怕!」
魯班說:「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 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說:「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
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說:「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魯姜說:「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准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裡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著一群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 哪是趕的羊群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象雪花一樣白、象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魯姜一看心裡一驚,這么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桿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她自己瞅著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著脖,「咕咕哏——」學了一聲雞叫。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裡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趕忙把最後一根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這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 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贊美。能工巧匠來這里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里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象流水一樣。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菜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里。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么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著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著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著,望著過往的行人笑哩!張果老問魯班:「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說:「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的獨輪小推車說:「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膘了他倆一眼,說:「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你們這小驢破車還過不去嗎?」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里,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著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說:「不怪人稱贊,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柴王爺連連點頭稱是,並對著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班瞅著他倆的背影,心裡說:「這倆人不簡單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托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
(附記:據史料載,趙州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建造的。)

4.五里橋的傳說
「五里橋」是一座石拱橋,在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朱昌鎮的朱昌村與五里村之間,當地布依族老百姓對橋的來歷是這樣傳說的。
很久以前,朱昌有一條又寬又深的大河,河的兩岸,各有一個村寨,為了互相往來方便,有一天,兩村寨的人們組織了幾十個強壯勞力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十多丈長、三尺多寬的木橋。可是,第二天木橋不見了。大家還以為是橋沒有修牢固,被水沖垮了,於是,他們又重新選用最結實的木料,請來能工巧匠,架起了第二座橋。
當天晚上,奇怪的事情出現了。本來皓月當空的夜晚,突然間狂風四起,烏雲滾滾,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河面上惡浪滾滾,好像要把兩岸的山崖都沖垮下來一樣。一股黑浪散後,河面上出現了一個怪物,惡狠狠地說:「修橋,想從我的身上走過,哼,我看你們修!修好一座我沖垮一座,叫你們嘗嘗我老龍精的厲害。」說完,它將身子一搖,變成一條張牙舞爪的青龍,一頭鑽進水中,掀起幾丈高的狂浪,只聽「嘩啦」一聲,木橋頃刻間變成數不清的木塊,順著惡浪向下游飄去。
第二天一早,兩寨的人們來到河邊,發現木橋又不見了。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是哪個良心不好的把橋弄垮了?」有的說:「恐怕是被大水沖毀的喲!」還有的說:「可能是被風吹垮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個不停,哪個也不能肯定橋是咋個垮的,修橋的事只好放了下來。
轉眼一年過去了,兩岸的人們吃盡了繞遠路的苦頭。他們經過多次商量,決定以石代木,修一座高大的石橋。
經過五個月的辛勤勞動,一座又高又大的石拱橋終於修成了。這座橋造型古樸,橋兩頭塑有一對怒目圓睜的獅子,遠遠望去,就像美麗的長虹。因為這座橋的北面村寨離東南面的村寨有五里路,人們就把這座橋叫做「五里橋」。
石橋修好不久的一天晚上,那個怪物————老龍精又來到河面上,當它掀起惡浪,准備把石橋沖垮時,忽然橋下放出了一圈圈金光,同時橋上發出了雷鳴般的吼聲。老龍精嚇了一跳,它正要鑽進水中,突然飛來一個金圈子,一發勢就將它的腦殼套住了。接著,又飛來一根大鐵鏈,把它的身子緊緊捆住。老龍精痛得在水面上亂翻亂滾。這時,站在橋中央的一位老人手握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指著老龍精大聲吼道:「孽龍,你還敢作惡?」老龍精嚇得魂不附體,趕忙跪下求饒。
原來,老龍精掀翻木橋殘害生靈的事,被一個仙人看見了,他就去稟告玉帝,玉帝命他來治服老龍精。他見老龍精已經服罪了,但又怕其它水妖另生事端,就用寶劍一指,讓一對金鴨子銜著一根金扁擔飛進橋墩里。然後,仙人就帶著老龍精回天庭復旨去了。幾百年來,這對金鴨子和這根金扁擔一直護衛著這座石橋,使石橋至今還完好無損地橫跨在河的兩岸。

5.楓橋的傳說
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個當家和尚,寒山和拾得兩位高僧在一座廟里,誰作主持好呢?兩位高僧都很客氣,推來推去,毫無結果。這座廟里只有他兩個和尚的時候,還不要緊,等到陸陸續續招了一批小和尚進來,就有問題了。小和尚問:「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經呀,」寒山說:「應該先問拾得師父。」小和尚就去問拾得,拾得說:「還是應當問寒山師父。」他們互相尊重,卻苦了小和尚,怎麼招待香客呀,買多少香油,派誰去拾柴呀,等等。小和尚無所適從,有意見了,就難勉叭叭咕咕的。小和尚的話傳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兩個人又商量起來,推來推去,還是毫無結果。這時走來一個老農婦,說:「兩位師父不要謙讓了,我來給你們出個主意吧。你們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當家和尚,這樣最公平。」寒山、拾得一聽,是個辦法,不過,比什麼呢,農婦指指廟前一條河,說,這條河上缺座橋,鄉里鄉親來來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險,請你們施展法術,變座橋出來,哪個變得出來就是哪個本事大。出家人不打逛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隱瞞法術,果然拾得先施法術,把身上的僧衣一脫,往河面一拋,變做了一個橋面,可惜,沒有橋架支撐,一陣,風吹來,眼看就要把它刮塌。寒山急忙將手中的禪杖往河邊一插,運起法術,禪杖頓時變成一棵樹,樹朝對岸一鋪,一座橋就穩穩當當卧在了河面上。老農婦一笑,說:「還是寒山本事大些。」說著把一塊手帕朝腳前一拋,手帕化做一朵蓮花,她踩著蓮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頭一看,原來老農婦是觀音變的。寒山只好做當家和尚了,那座廟也就叫做「寒山寺」了。寒山那根禪杖,是用楓樹削成的,那座橋自然就被稱作「楓橋」了。

6.雙拋橋傳說
雙拋橋在今福州楊橋路中段。傳說古時候這里就有河,河上有座無名的木橋,橋下水深流急。河附近分別住居著邱、何、胡三家。邱家有個兒子靠木工手藝為生,為人老實忠厚。何家亦不甚富裕,有個女兒長得花容月貌,且生性善良。邱、何兩家素有往來,彼此一對男女自然也合得好。他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家長輩視為合適,遂為他們定了親,並擇了迎娶的吉期。
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邊漂洗衣裳,被胡家闊少看見。胡家為官,有錢有勢。胡少爺見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細後便遣媒到何家說親。何家把姑娘已定親,且日內迎娶的話讓媒母去回了。誰知胡惡少根本不理,暗地召集家丁打手,策劃邱、何兩家迎娶之日攔路搶親。邱、何兩家毫無防備,何小姐於迎親路上被搶到胡府。
何小姐是個忠貞烈性姑娘,到了胡府寧死不從,並於夜間趁看守疏忽之機,偷偷逃出胡府,奔回邱家與新婚丈夫相聚,享洞房花燭之樂。然而,那胡惡少豈肯罷休,他喝動眾惡奴,各持凶器奔赴邱家,將邱、何新婚夫婦捆綁後抓走。新婚夫婦一路反抗,大罵無恥惡少。胡惡少惱羞成怒,喝令眾惡奴,將新婚夫婦雙雙拋入河中,並吩咐將兩人屍體拋向南北兩邊,意在死了也不讓他們在一起。這一對可憐的新婚夫婦,被活活地淹死在河中,並分屍兩岸。後來河的南北兩岸各長出一棵榕樹,樹根在河底互相交錯,樹枝在空中攀連,成為榕城的一道奇觀。後人見了贊嘆不已,便將跨河的這座橋叫雙拋橋了。

7.蔡襄造洛陽橋的傳說
傳說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拔劍剖腹,將腸肚拋落在洛陽江中。後來,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不時興風作浪,危害過往船隻。
一日,一隻渡船過江,龜蛇作怪,大風狂吼,濁浪翻滾,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過去。這時,天上傳來了喊聲:「蔡學士在船上,不得無禮!」龜蛇兩怪聽了,嚇得鑽入江底。只一會兒,江面又風平浪靜。船上的客人很驚奇,相問誰是「蔡大人」,全船沒有一個姓蔡的,只有一個懷孕婦女,丈夫姓蔡。那孕婦心裡清楚,就對天暗暗許願:「我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長大後一定要叫他在洛陽江上修造一座大橋,便利過往客人。」
那孕婦果然生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蔡襄從小聰明伶俐,二十歲那年中了進土,後來授封端明殿大學士,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在京城時,掛念著建造洛陽橋之事。但當時朝廷有規定:不準文武官員回原籍做官。
有一天,蔡襄要陪皇帝遊玩御花園,事前,他暗中叫一個太監,預先在路邊的芭蕉葉上,用毛筆蘸蜂蜜寫了八個大字,螞蟻嗅著香甜味,都圍來叮蜜,排成了字陣。皇帝經過這里便順口念了芭蕉葉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趕緊跪下謝恩。皇帶笑著說:「朕只是念葉子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一直跪著不起來,說:「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又將母親許願造橋的事情對皇帝講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動,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後來,蔡襄就在洛陽江上修造一座大橋,這就是中外聞名的洛陽橋。

⑵ 醬缸國,柏楊

柏楊的一篇文章。比較集中的體現了柏楊對中國文化的歧視態度和不正確的歷史觀。

有個「醬缸國」,醬缸國里每天最大的事就是辯論他們是不是醬缸國,而最熱鬧的事就是醫生和病人的爭執,結果當然是醫生大敗。大概情形是這樣的——
病人:我下個月就要結婚了,大擺筵席,你可要賞光駕臨,做我的上賓。我的病化驗的結果如何

醫生:對不起,我恐怕要報告你一個壞消息,化驗的結果就在這里,恐怕是三期肺病,第一個是咳嗽……

病人:怪了,你說我咳嗽,你剛才還不是咳嗽,為什麼不是肺病?

醫生:我的咳嗽跟你的不一樣。

病人:有什麼不一樣?你有錢,有學問,上過大學堂,喝過亞馬遜河的水,血統高人一等,是不是?

醫生:不能這么說,還有半夜發燒……

病人:不能這么說,要怎麼才能稱你的心、如你的意?半夜發燒,我家那個電扇,用到半夜能把手燙出泡,難道它得了三期肺病!

醫生(委屈解釋):吐血也是徵候之一。

病人:我家隔壁是個牙醫,去看牙的人都被他搞得吐血,難道他們也都得了三期肺病!

醫生:那當然不是,而是綜合起來……

病人:好吧,退一萬步說,即令是肺病,又是七八期肺病,又有什麼關系?值得你大呼小叫!外國人還不照樣得肺病?為什麼你單指著鼻子說我?我下個月結婚,誰不知道,難道你不能說些鼓勵的話,為什麼要打擊我?我跟你有什麼怨?有什麼仇?你要拆散我們?

醫生: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只是說……

病人:我一點也不誤會,我一眼就看穿了你的肺腑,你幼年喪母,沒有家庭溫暖,中年又因強奸案和謀財害命,坐了大牢,對公平的法律制裁,充滿了仇恨,所以看不得別人幸福,看不得國家民族享有榮耀。

醫生:我們應該就事論事……

病人:我正是在就事論事,坦白告訴我,你當初殺人時,是怎麼下得手的,何況那老太太又有恩於你。

醫生(有點恐慌):診斷書根據你血液、唾液的化驗,我不是憑空說話。

病人:你當然不是憑空說話,就等於你當初的刀子,不會憑空插到那老太太胸膛上一樣。你對進步愛國人士的侮辱已經夠了,你一心一意恨你的同胞,說他們都得了三期肺病,你不覺得可恥?

醫生:老哥,我只是愛你,希望你早日康復,才直言提醒,並沒有惡意。

病人(冷笑兼咳嗽):你是一個血淋淋的劊子手,有良心的愛國人士會聯合起來,阻止你在「愛」的障眼法下,進行對祖國的謀殺。

醫生:我根據的都是化驗報告,像唾液,那是天竺國大學化驗……

病人:崇洋媚外,崇洋媚外,你這個喪失民族自尊心的下流胚、賤骨頭,我嚴肅地警告你,你要付出崇洋媚外的代價。

醫生(膽大起來):不要亂扯,不要躲避,不要用斗臭代替說理,我過去的事和主題有什麼關系?我們的主題是:你有沒有肺病?

病人:看你這個「醜陋的中國人」模樣,嗓門這么大,從你的歷史背景,可看出你的惡毒心腸,怎麼說沒有關系?中國就壞在你們這種人手上,使外國人認為中國人全害了三期肺病,因而看不起我們。對你這種吃裡爬外的頭號漢奸,天理不容!錦衣衛(努力咳嗽),拿下!

當然不一定非錦衣衛拿下不可(柏楊先生就被拿下過一次),有時候是亂棒打出,有時候是口誅筆伐。

⑶ 誰知道有關於小學課文里學的王二小的電影

http://video..com/v?word=%CD%F5%B6%FE%D0%A1%B5%C4%B5%E7%D3%B0&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⑷ 李谷一演唱的電影插曲有哪些

享譽海內外的女高音歌唱家唱過近千首歌曲,幾百首影視歌曲
A
啊!千山 (紀錄片《千山風光》插曲)
啊!杜鵑 (科教片 《四川杜鵑花》插曲)
啊!土地(詞曲作者不詳)
啊!湘江(啟炎、筱敏曲)
啊!野花 (電影《揚帆》插曲)
啊!弟弟 (電影《戰斗年華》插曲)
啊!大海啊 (電視劇《彩雲歸》插曲)
阿拉木罕 (新疆民歌)
敖包相會 (內蒙古民歌)
10阿哥你去了 (廣播劇《月亮里的鴛鴦》插曲)
阿哥伴我放羊 (廣播劇 《月亮里的鴛鴦》插曲)
啊!綠色的春天 (電視片《綠雲里的歌》主題曲)
安源火種天下傳 (王持久整理 生茂曲 紀念劉少奇誕辰百年)
啊!平衡木上的姑娘(倪音海詞 倪維德曲)
啊!戰友,最可愛的人 (電影《鐵甲008》插曲)
B
補鍋 反手洞腔(花鼓戲選段 收錄於《戲劇雜錦》專輯)
補鍋新唱(和歌手武力合唱)
冰帆(志同詞 王酩曲)
白毛女 (民族歌劇選段)
20白樺林(志同詞 王酩曲)
北風吹(民族歌劇選段)
拜年歌 (1983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開場曲目)
百合花 (電影《百合花》 主題曲)
芭蕉布 (日本民歌)
白楊姑娘(石順義詞 陶克曲)
北國之春 (日本歌曲)
北疆的水 北疆的山(志同詞 王酩曲)
半島神韻 (為重慶直轄市建市十周年而作)
白雲姑娘 (高守信詞 劉庄曲)
30百花迎春(2015年為央視《百花迎春》晚會演唱的主題歌)
白色的鞦韆 (日本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北京呼喚我
八月桂花遍地開 (革命傳統歌曲)
不必准備金絲籠 (故事片插曲)
別離不必常流淚 (谷建芬作曲 八十年代李谷一演出壓軸曲目之一)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電影《黑三角》 插曲)
C
春遊 (李叔同 詞曲)
春歌(創作歌曲)
40春歌 (電影《小路》插曲)
春之歌(83年春晚歌曲)
春之歌(日本民歌)
春光好 (電影《揚帆》插曲)
春之舞(張藜詞 秦詠誠曲)
春風頌(選自1982年慶祝黨十二大歌舞晚會)
采蓮船調(湖南花鼓戲唱段)
春風撲面來
春天在哪裡
春天的腳步
50春天永留我心中
春風啊你快點刮
春天年年到人間 (朝鮮民歌)
春天的後面不是秋
春天來到可愛的沈陽 (紀錄片《今日沈陽》插曲)
蔡鳴鳳在大街思前想後(湖南花鼓戲《蔡鳴鳳辭店》蔡鳴鳳唱段)
採茶 (雲南民歌)
痴情 (電視劇《燭影搖春》主題曲)
沖浪
猜調 (雲南民歌)
60晨雨
采蘑菇
刺莓香 (廣播劇插曲)
采菱謠 (選自85年央視晚會《話說長江》)
採茶撲蝶 (福建民歌)
川江水妹子
潺潺的泉水
城中園園中城
村口小石橋
長城金色的夢
70長湖水清又涼(葛靈 劉瓊詞 羅宗賢 葛靈曲)
唱給愛人的歌
擦掉吧!傷心的淚 (選自1980年首都體育館音樂會)
唱只山歌丟下崖
蒼山歌聲永不落
采蘑菇的小姑娘(著名童謠 選自李谷一1982年《我的小路》)
D
冬色 (日本歌曲)
對花 (河北民歌)
到春來 (花鼓戲選段)
道拉基 (朝鮮族民歌)
80打豬草 (黃梅戲選段)
杜鵑花開 (梅翁詞 劉庄 延生曲)
嘀格兒調(湖南民歌)
打靶歸來 (戰地新歌)
打漁殺家(京劇選段)
打鳥綉花 (花鼓戲選段)
洞庭漁家
達斡爾情歌 (達斡爾民歌 )
大海的女兒
盪舟昆明湖 (電視片《燕京抒懷》插曲)
90大海呀大海 (專輯《祖國春常在》選曲)
帶露的玫瑰(電影《相思女子客店》 插曲)
帶露的玫瑰 (王曉嶺作詞版 選自1982專輯《生命的星》)
洞庭蘆葦盪
到敵人後方去 (電影《戰斗年華》片頭曲 李谷一領唱)
都達爾瑪麗達 (哈斯克族民歌)
洞庭湖水君山茶
到森林裡采蘑菇
大樹底下不乘涼
大慶大寨齊向前 (文革歌曲)
100東北我的黑土地(90年代演出 詞曲不詳)
定能戰勝頑敵渡難關(湖南花鼓戲《沙家濱》阿慶嫂唱段)
蝶戀花.答李淑一 (湖南花鼓戲 毛澤東詞)
大海唱給月亮的歌
淡藍淡藍的馬蓮花
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選曲)
黨中央決議傳四方 (文革歌曲)
當你捧起節日的美酒
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 (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選曲)
E
二月里來(革命歷史歌曲)
110厄爾噶茲 (土耳其民歌 1979年2月中央樂團演出)
二十年後再相會
F
訪友(湖南花鼓戲選曲,李谷一老師之一唐鍾碧教唱)
風箏
風聲緊(湖南花鼓戲《沙家浜》選曲 李谷一曾主演)
飛花歌 (電影《飛花村》主題曲)
放風箏(天津民歌 在天津靜海演出時應觀眾加唱)
放風箏(花鼓小調 鳳英唱腔)
芳草曲 (故事片插曲)
福字歌
120縫衣歌
鳳陽歌(安徽民歌)
返邊關
飛向何方(電影《歸宿》 插曲)
放馬山歌 (雲南民歌)
夫妻識字 (民族秧歌劇選段 曾與郭祥義 柳石明演出)
鳳陽花鼓(安徽地方民歌)
鳳陽花鼓新唱(電影《巨瀾》 插曲)
風流年華
紡織姑娘 (蘇聯民歌)
130飛向太空城 (紀錄片插曲)
楓葉晚秋紅
風雨催眠曲
豐平連河水
風說雨說我說
風雨同舟朝前走(賑災歌曲)
夫妻雙雙把家還 (黃梅戲選段)
奉獻給親愛的祖國 (選自1987年第一屆中國藝術節)
G
耕耘
觀燈潮 (大型舞蹈史詩選曲)
140趕船調(甘肅小調)
趕牲靈 (西北民歌)
故鄉之歌 (故事片《灕江春》 插曲)
恭賀新禧 (第二屆春晚開場曲目)
葛洲夜曲 (電視片《葛洲壩交響音畫》插曲)
歌唱解放軍
刮地風(甘肅民歌)
故鄉伊犁河
故鄉變了樣(選自1985《鄉戀》音樂會)
葛洲壩之夜
150故鄉是北京(選自1988元旦晚會)
共青團員之歌 (蘇聯歌曲)
哥哥你聽我說 (故事片插曲)
故蘇城裡好風光 (電影《梅花巾》 插曲)
桂花開放幸福來
歌唱朱德委員長 (革命歷史歌曲)
告別了我親愛的祖國
共創美麗大中華(電視劇《地平線下的太陽》插曲)
歌唱我們的急救員(電影《生命的復活》插曲)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歌劇選段 革命歷史歌曲)
160過去的事情不再想 (電視劇主題曲)
H
海怨 (故事片《親緣》 插曲)
鴻雁 (電影《揚帆》插曲)
回家 (選自2000年湖南春晚)
花的街 (日本歌曲)
花溪水(電影《柳暗花明》 插曲)
花鼓潮(與學生黃卓合唱)
紅梅贊(歌劇《江姐》選曲)
胡秀英在山林暗自思忖(湖南花鼓戲胡秀英唱段)
黑牡丹 (電視片《黑牡丹》主題曲)
170湖心曲
花之歌 (電影《花開花落》插曲)
蝴蝶蘭
焊花圓舞曲
荷花出水放光彩(湖南花鼓戲《牛多喜坐轎》杜鵑唱段)
湖光山影
回聲嘹亮(2014年為央視《回聲嘹亮》演唱的主題歌)
行行有出息
歡聚在瀟湘
歡樂中國年(2012年在央視春晚演唱)
180花兒與少年 (青海民歌)
何時才相會 (電視劇 主題曲)
海風輕輕吹 (電影《揚帆》插曲)
好夢會成真
海邊靜悄悄 (日本歌曲)
何時能團圓 (故事片插曲)
海灘的石子 (著名童謠 1982年)
回來吧,海鷗
蘭花與蝴蝶(1984年湖北演出時演唱)
洪湖水浪打浪 (歌劇《洪湖赤衛隊》選曲 77年五一節演出)
190孩子你可知道 (電影《揚帆》 插曲)
和風吹過蘇州 (電影《特高課在行動》插曲)
火紅青春金難買 (電影《瓜熟蒂落》插曲)
何時我倆重相會 (電影《情天恨海》插曲)
喝慣了家鄉的水 (電影《歸宿》 插曲)
好日子象流水長
歡歡喜喜過個年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新疆民歌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插曲)
華主席來開家長會
回來吧勇敢的海燕 (電視片插曲)
200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 (革命歷史歌曲)
華主席播下春光暖人心 (舞台片 選曲)
J
記憶(谷建芬作曲版)
記憶(台灣校園歌曲)
激流 (谷建芬曲 87年穀建芬作品音樂會)
解浪
假如
金鳳蝶
交城山 (山西民歌)
景泰藍 (戲歌)
210剪羊毛 (澳洲民歌)
金秋之歌 (電視片插曲)
教師的歌
今夜無眠 (選自2009年元宵晚會)
腳下的路
江南採茶女
建設者之歌
教育革命任重道遠
金梭和銀梭 (金鳳浩作曲版 84年李谷一湖北演出演唱)
金梭和銀梭(谷建芬作曲版 歌唱家張暴默曾翻唱)
220金色的小船 (電影《小路》插曲)
家鄉茶正濃 (凱傳詞 高大林曲)
家住後山十里村 (湖南花鼓戲選段 胡秀英唱段)
街頭花枝俏
九九艷陽天(電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今夜星光燦爛(1986年第一屆星光獎頒獎晚會歌曲)
皎皎的白玉蘭
教我如何不想他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
金黃色的玫瑰花
230假如明天我死去
皎潔的明月掛天上
潔白的羽毛寄深情 (紀錄片《友誼的盛會》插曲)
吉他在悄悄的傾訴
假如我是只迎春鳥
記住這美好的夜晚
解放軍同志請你停一停
敬愛的周總理你永遠活在我們心間 (緬懷總理 1977中國唱片版)
K
苦歌 (電影《雪與火的洗禮》 插曲)
開篇
240康定情歌 (四川民歌)
可憐的秋香
快快回來吧 (日本歌曲)
礦山的小路 (選自83年煤海之春音樂會)
看燈會
可愛的杜鵑花(科教片 插曲)
孔雀嚮往的地方
客家有隻無字歌 (電影《生死樹》 插曲)
科爾沁草原已是春天 (內蒙民歌)
看天下的勞動人民都解放 (歌劇《江姐》選段)
L
250浪
柳鄉
龍文 (央視《開心詞典》欄目主題曲)
瀏陽河 (湖南花鼓戲選段 1963年李谷一演唱後紅遍大江南北)
劉三姐(湖南花鼓戲選段 與武力錄制過 並非江西的歌劇)
劉三姐選段(江西民歌)
龍鳳歌(電影《少林小子》 插曲)
綠葉贊
列寧山 (蘇聯歌曲)
蘭花花 (陝西民歌)
260廬山戀 (電影《廬山戀》主題曲)
綠珊瑚
龍船調 (湖北民歌)
落雨大(廣東民歌)
劉海砍樵 (湖南花鼓戲 1984年春晚歌曲)
旅途之歌 (電視劇《旅途》插曲)
兩顆瑪瑙
灕江之歌
龍龍的笑 (童謠)
落葉在笑
270瀏陽河2008
離別了朋友 (電影《愛情與遺產》插曲)
浪漫絲雨路
六月荔枝紅
旅途上的祝願
綠茵場上傳激情(凱傳 穀粒詞 施光南曲)
M
媽媽 (義大利民歌 1979年2月中央樂團演出)
牧羊曲(電影《少林寺》插曲)
茉莉花 (江蘇民歌)
梅花引
280莫嘆息 (電影《揚帆》 插曲)
孟姜女 (江蘇民歌)
賣布謠
麻姑謠(電視劇《麻姑獻壽》插曲)
梅娘曲 (話劇《回春之曲》插曲)
賣花歌 (電影《姐妹倆》 插曲)
瑪依拉 (哈薩克族民歌)
蜜蜂之歌 (電視片《我的女兒》主題歌)
明月之夜(黎錦暉 詞曲)
玫瑰三願
290明月情(湖南花鼓戲選段)
夢里邊城
賣花姑娘 (朝鮮歌曲)
彌度山歌 (雲南民歌)
岷江夜曲(老上海歌曲)
夢酒之歌
媒人先生(湖南花鼓戲《八百里洞庭》選段 1985現場演唱)
迷人的夜晚
美景在人間
300牡丹獎之歌 (選自牡丹獎頒獎晚會)
美麗的心靈
美麗的姑娘
迷人的黃昏
孟麗君答問 (電視劇《孟麗君》主題曲)
美好的人生
莫負今宵山海盟(選自花鼓戲《謝瑤環》謝瑤環唱段)
閩江的情思(盧雲生詞 何振京曲)
馬車夫之歌(新疆民歌)
瑪麗諾之歌 (蘇聯歌曲)
310牡丹與櫻花(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
馬背上的搖籃(電影 《啊,搖籃》插曲)
美麗的鳳尾竹
媽媽懷里的歌
埋藏在寂寞中 (電影《玉碎宮傾》 插曲)
美麗的哈瓦那
媽媽!看看我吧 (電影《櫻》插曲)
妹妹找哥淚花流 (電影《小花》 插曲)
媽媽教我一支歌
煤鄉之春圓舞曲 (選自83年煤海之春音樂會)
320妹妹是樹哥是山(電影《清清的溪水灣》插曲)
媽媽,我有個願望 (德國民歌 79年中央樂團7月北京演出)
美麗富饒的松花湖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蘇聯歌曲)
毛主席來到咱農庄 (革命歷史歌曲)
沒有眼淚沒有悲傷 (歌劇《洪湖赤衛隊》選曲)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電影《地道戰》插曲)
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
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咱永向前
N
330鳥翅
難忘 (電影《揚帆》插曲)
念江南
南泥灣 (革命歷史歌曲)
你在哪裡
南國少女(任衛新詞 煥之曲)
難忘今宵 (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主題曲 保留曲目)
那一剎那
那溪那山
那就是我 (選自1984春節聯歡晚會)
340哪有空閑回娘家(湖北民歌 84年李谷一湖北演出演唱)
念我故鄉 (選自電視晚會《問故鄉你有幾多情》)
你可記得
牛皋招親 (京劇選段 與袁世海合作)
牛多喜上轎(湖南花鼓戲選段)
南國風光美 (電影《客從何來》 插曲)
年輕的人們 (日本民歌)
尼羅羅菲魚 (外國民歌)
年輕的朋友 (電影《年輕的朋友》插曲)
你在山那邊 (賑災歌曲)
350那一天那一天(茉莉詞 谷建芬曲)
你待同志親如一家(花鼓戲《沙家浜》選曲)
你好嗎,小寶貝 (日本歌曲)
你身邊還有我們(賑災歌曲)
你總是笑咪咪 (中央電視台《人與人》欄目歌曲)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1980年李谷一首唱)
你和春天一起回來 (電視片<少奇的故鄉>插曲)
你要把我帶向何方(電影《竹》 插曲)
你來到美麗的廣州 (電視片<廣州交易會巡禮>插曲)
年輕的夥伴莫徘徊
P
360盤花(湖南花鼓戲選段)
萍水相逢
婆婆暫息雷霆怒(湖南花鼓戲《小姑賢》梁氏唱段)
平靜的湖水 (紐西蘭民歌)
普茹萊弟弟 (內蒙古民歌)
瓢蟲的桑巴舞 (日本歌曲)
朋友請你留下來
鋪滿鮮花的國土
Q
期待
情對 (故事片《灕江春》插曲)
370勸媽 (花鼓戲選段)
情歌 (電影《生死樹》 插曲)
親人(電視劇 <綠色窗口> 插曲)
請茶歌 (江西民歌)
秋水伊人(電影《古塔奇案)插曲)
青春時代 (日本歌曲)
薔薇花開 (日本歌曲)
青春舞曲 (新疆民歌)
去吧兄弟 (電影《山城雪》插曲)
青春屬於誰
380勸君莫煩惱
青春啊青春
青青的家鄉
泉水叮咚響
七律答友人
親愛的祖國(選自94年國慶晚會)
清香的白玉蘭
群星燦爛放光芒 (紀錄片<百花獎>插曲)
悄悄的融進黎明
前門情思大碗茶 (89年9月中南海懷仁堂國慶晚會首唱)
390淺藍色的華爾茲 (日本歌曲)
青稞美酒獻給毛主席 (西藏民歌)
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 (歌劇《小二黑結婚》插曲)
R
絨花(電影《小花》 主題曲)
人生之路
人往高處走 (電視劇《市民天秀》插曲)
如果海峽有座橋
熱血催春寒梅開 (電影《梅花巾》插曲)
人人歡度百元宵 (戲歌)
讓我們盪起雙槳 (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
S
400收獲(電影 《揚帆》插曲)
水滴
思念 (谷建芬曲)
送別 (電影《怒潮》插曲)
山歌 (電影《百合花》插曲)
珊瑚頌 (歌劇《紅珊瑚》插曲)
四季歌 (日本民歌)
四季歌(電影《馬路天使》插曲)
思親曲 (故事片《小船駛向遠方》插曲)
四合院 (戲歌)
410送大哥 (青海民歌)
送情郎(東北民歌)
三月三 (蘇紅成名作)
思鄉曲(風光片 <三峽傳說> 插曲)
十大姐 (雲南民歌)
水月曲 (電影《潛影》 插曲)
石油花
生日快樂 (李谷一詞曲)
生命的星
三月的歌
420生活小舟
樹葉綠啰
四季情歌
森林水車 (日本歌曲)
深山問苦 (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選曲)
閃亮的星(秦詠誠曲)
十二月放羊( 湖南花鼓戲龍三公主唱段)
手拉風箱 (花鼓戲《補鍋》選曲)
思情鬼歌 (湖南民歌)
神話續篇(戲歌)
430水的歌謠
深情的笑
塞外村女 (電影《逃亡》插曲)
松花江上 (電影《戰斗年華》插曲)
山間小路(朝鮮族民歌)
十五的月亮(1988在老山前線演唱 曾和閔鴻昌合作)
閃閃的露珠(電影《凌雪曲》插曲)
閃亮的心(王酩曲)
深深的海洋 (南斯拉夫民歌)
神州一片月 (中央電視台第一屆中秋晚會主題歌)
440送你一束花
神女峰之戀
深山杜鵑紅 (紀錄片《情懷大地》選曲)
山中只見藤纏樹(花鼓戲選段 曾與武力合作)
山裡人生來最好客(廣東民歌)
送我一枝玫瑰花 (新疆民歌)
捎句話給邊防軍
頌歌一曲唱韶山
數九寒天下大雪 (歌劇《劉胡蘭》選曲)
雙手引來幸福泉
450誰不說俺家鄉好(電影《紅日》插曲)
社員都是向陽花
山美水美人更美 (電視片《鼓浪嶼紅星》插曲)
是誰吹響了蘆笛
世界需要熱心腸(與吳雁澤 葉佩英 羅天嬋等合作)
山頂有花山腳香(廣西民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83年春晚與姜昆 袁世海對唱)
山對山來崖對崖(雲南民歌)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陝北民歌)
生命中總有好時光
460三峽有隻幸福的歌(電影《三峽情思》 插曲)
生活中怎能沒有歌
韶山兒女懷念毛主席
T
聽心
踏浪 (台灣校園歌曲)
聽春風
天籟村
太陽升起 (電視劇《母子》插曲)
太陽島上 (紀錄片《哈爾濱的夏天》插曲)
天涯歌女(電影《天涯歌女》插曲)
470挑水姑娘
同是你我他 (央視欄目歌曲)
甜美的月夜 (電影《彩橋》插曲)
推開窗說亮話(湖南花鼓戲《牛多喜坐轎》選段)
天上太陽紅彤彤.
鐵臂引來陰河水
天蒼蒼,綠茫茫
天之涯 地之角
跳吧,年輕的夥伴 (選自1984春節聯歡晚會)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480哪怕路遠我也與你同行
太陽河啊太陽島
同手共綉苗山春(電影《血鼓》插曲)
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湖南花鼓戲《沙家浜》選曲)
W
無詞歌(電影《苗苗》插曲 劉庄作曲)
喔 萬泉河(電視片《海南你沒有冬天》插曲)
萬泉河水清又清
我和你 (日本歌曲)
我贊美
我愛美
490我是福 (東北民歌)
我會再來
我的小路 (選自1982年科爾沁演唱會)
我的小城 (日本歌曲)
我的花兒 (哈薩克族民歌)
我的小妹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
我的中國心 (戲歌)
我的小小陽台
我是幸福人(電視劇 插曲)
500我家住在長江邊(選自1985《話說長江》音樂會)
我愛你路燈
我的小小陽台
我們的商場 (電影《經理室的空座位》 插曲)
我愛你,北京
我愛鼓浪嶼
我是一棵小草
我已經愛上你 (電影《苦果》插曲)
我和我的祖國
520我愛我的祖國(選自95年9月30日人民大會堂國慶46周年演出)
我是大海一粒砂
我願是只小燕 (流行於東南亞的名曲)
我還在了解你 (美國歌曲 1979年2月中央樂團演出)
我的心啊在天上
我的家鄉珠日河(選自1982科爾沁音樂會)
我的北京我的家(與湯非等合唱)
我為你撥動情弦 (紀錄片 插曲)
我找到了我自己
我愛綠色的家園
530我愛山谷紅玫瑰
我愛靜靜的洪湖浪(電影《元帥之死》 插曲)
我知道你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我的家園
我家有個小小陽台
我問白雲我問清風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電影《甜蜜的事業》插曲)
我們相會在攀枝花下
我贊美那美好的心靈(故事片《白楊樹下》 插曲)
我多想摘下一片白雲
540我們的故事永遠精彩
晚風 (台灣校園歌曲)
微笑
慰問歌
武當傳奇
為你悲傷
為情人流浪 (新疆民歌)
問聲祖國好 (電影《西子姑娘》 插曲)
五月里春正濃
巫山神女之歌
550為人作嫁幾時休 (電影《梅花巾》 插曲)
萬里異國尋知音 (電影《玉色蝴蝶》 插曲)
忘卻少女的往昔 (電影《俠女十三妹》插曲)
文化大革命勝利花(文革歌曲)
無論天邊,無論眼前 (電視片《緣分 我說李谷一》插曲)
為什麼我露出幸福的笑容 (電影《情天恨海》 插曲)
X

小鳥 (電影《苗苗》插曲又名《小鳥小鳥》,在81年演出中多次演唱)
小河
小路 (電影《小路》 插曲)
560小路 (蘇聯歌曲)
小窗
小茉莉
小放牛(河北民歌)
小河淌水 (雲南民歌)
小城故事(李谷一在央視《百年歌聲》欄目與詞作者庄奴合唱)
小島漁歌
小鳥,小鳥飛來了
小女婿(湖北民歌)
小船兒輕搖
570小船搖啊搖
小街的路燈
小小無錫景
小雨中的回憶 (紀錄片 插曲)
鄉戀 (紀錄片插曲)
星光 (電影《今夜星光燦爛》 插曲)
鄉情(中國輕音樂團建團音樂會上演唱)
鄉情難忘(康健民詞 歐陽覺文曲 )
心曲
雪花 (故事片插曲)
580雪花(辛堅創作版 79年文化部建國三十年獻禮演出)
香客(谷建芬曲 87年穀建芬作品音樂會)
雪燕(志同詞 劉庄、延生曲)
一杯酒敬娘親(湖南花鼓戲《劉海戲金蟾》胡秀英唱段)
霞光
想延安 (電影《山城雪》插曲)
相思河
想桂林
西湖美 (話劇 插曲)
綉荷包 (雲南民歌)
590洗衣歌
洗菜心(湖南小調 早期錄音未保存,曾在北京電視台節目中示範演唱)
綉金匾 (陝西民歌)
鄉愁曲
西湖雨 (電視片 插曲)
瀟湘情
瀟湘神韻(2009年在湖南韶山演唱 長沙晚報載)
行花街(廣東民歌)
心裡話
相思河畔
600心靈之歌(電影 《揚帆》插曲)
湘江之歌
心中的玫瑰 (電影《淚痕》 插曲)
象角鼓之歌
幸福在哪裡
西湖的傍晚 (電視片插曲)
新時代頌歌
幸福拍手歌 (日本童謠)
相聚在歡樂中
杏花雨梧桐雨
610新年鍾聲敲起(與學生劉和剛、王傳越都合唱過)
蕭水彎彎蕭水長(電影《沒有航標燈的河流》 插曲)
笑微微說聲再會
鄉里妹子進城來 (湖南民歌)
杏花村裡飲美酒 (電影插曲)
幸福路上再揚鞭 (電影《巧哥兒》插曲)
新編九一八小調 (電影《大河奔流》插曲)
心兒伴你守邊卡
心兒啊展翅飛向晴空 《她從霧中來》
修好芙蓉路再回家(湖南花鼓戲選段)
620小城行插曲一(為湖北沙市《小城行》電視片演唱六首插曲,名不詳)
小城行插曲二
小城行插曲三
小城行插曲四
小城行插曲五
小城行插曲六
Y
雲 (專輯《我和我的祖國》選曲)

緣分 (藝術片《緣分 我說李谷一》選曲)
月牙
630游春(湖南花鼓戲《游春》趙翠花唱段)
眼波
櫻花 (日本民歌)
燕子 (哈薩克族民歌)
遙望 (79年文化部建國三十周年演出)
搖籃 (故事片<我的女兒>插曲)
迎賓曲 (電影《客從何來》片頭曲)
漁光曲(電影《漁光曲》插曲)
野菊花 (湖南花鼓戲《補鍋》選曲 李谷一成名作)
葯泉山(王酩曲)
640沂蒙頌(芭蕾舞劇選曲)
艷陽天 (電影《火燒圓明園》插曲)
一根竹竿 (湖南民歌)
一往情深
一杯酒敬娘親(湖南花鼓戲選段 胡秀英唱段)
一路芬芳(李谷一從藝五十年演唱會主題曲)
燕都之光(戲歌)
與你同行
丫環調(湖南花鼓戲《韓湘子》丫環唱段)
椰子樹下
650英雄贊歌 (電影《英雄兒女》插曲)
郵遞馬車 (日本民歌)
永遠不能忘 (電影《南海長城》插曲)
友誼圓舞曲 (配樂小說<音樂世家>插曲)
月是故鄉明
原野上的小花
陽光下的中國
原諒我吧,媽媽 (電影《心靈的火花》 插曲)
願你記住這一天
一生最美是青春
660一個媽媽的女兒 (與才旦卓瑪首唱)
引來彩霞落人間 (電影《我們是八路軍》 插曲)
願你學會這只歌 (紀錄片<拼搏> 插曲)
要牽銀龍上高山(電影 《紅石鍾聲》 插曲)
遠走高飛難找尋 (現代京劇《沙家浜》選曲)
羊毛剪子咔擦擦(澳洲民歌 79年4月中央樂團演出)
一份遙遠的想念 (台灣校園歌曲)
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歌劇《劉胡蘭》選曲)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棵大樹萬條根 (故事片<紅線記>插曲)
670一把鑰匙開金門 (故事片<他們走上了富裕路>插曲)
一對對騾馬翻高山 (電影《馬背搖籃》插曲)
銀色的夢金色的夢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雲南民歌 2010年百花迎春與群星合唱)
依蘭,我可愛的家鄉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吉林延邊民歌)
陽光下月光下星光下
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
Z
知音 (電影《知音》 主題曲)
追光 (專輯《我和我的祖國》插曲)
680燭光 (電影《小路》插曲)
早秋(專輯《秋水伊人》插曲)
追夢
走近些
祖國好(王曉嶺詞)
祖國親 (選自95年九月三十日人民大會堂國慶演出)
珍惜他 (電影《叛國者》 插曲)
醉芙蓉(專輯《我和我的祖國》選曲)
照鏡子 (羅馬尼亞民歌 79年2月中央樂團演出)
棗葉茶(谷建芬曲)
690張寶勝(電視劇《張寶勝》插曲)
祖國之戀(專輯《大海唱給月亮的歌》選曲)
祝福北京
祖國萬歲 (與吳雁澤合作)
走向輝煌
早安北京 (電視片<北京晨曲> 插曲)
怎能忘懷 (電影《第二次握手》插曲)
祝你晚安(專輯《大海唱給月亮的歌》選曲)
知情放床(日本歌曲)
這片土地(電視片《京郊大地》插曲)
700中華我的家 (2000年2月在深圳電視台錄制)
贈緬甸友人 (紀錄片<火紅的節日> 插曲)
祖國春常在 (電影《他們在相愛》插曲)
走進新時代 (98年春晚與李光曦 張也合作)
珠海的樓房 (94年錄制)
這里已是春天(專輯《生命的星》插曲)
在你走過的地方
在燦爛的陽光下(與眾藝術家合唱)
摘一束玫瑰送與你 (電影《幽靈》 插曲)
這里是我的故鄉
710壯錦獻給毛主席(廣西民歌)
芝麻開花節節高 (75年演出)
在這離別的時刻 (電影《裝甲008》插曲)
支農班車開得好 (電影《萬里征途》 插曲)
眾人合夥金不換 (98年抗洪演出)
在希望的田野上 (1982《我的小路》選曲)
只有山歌敬親人 (廣西民歌)
在這遼闊的原野上 (日本歌曲)
祖國啊我父母之邦 (電影《第二次握手》插曲)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720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樣板戲《紅燈記》選曲)
智取威虎山小常保唱段(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選曲)
祖國啊親愛的媽媽
祖國,我深深的愛你
祖國啊台灣孩子想見你
戰友 在這分別的時刻(電影《鐵甲008》插曲)
只要你看到天邊的彩雲(張丕基曲)
咱們領袖毛澤東(75年節目單)

⑸ 首藝聯雲展映了哪些兒童電影

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

⑹ 演員吳軍啊

演員,又名吳亥
生日 1970年
籍貫 湖南桃江縣
職稱 國家一級演員
工作單位 北京戰友文工團
吳軍,199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早在1982年,吳軍就在湖南省桃江縣花鼓戲劇團工作,主演了《小放牛》、《五女拜壽》等劇,小小年紀便獲湖南省益陽地區現代戲創作匯演優秀演員特別獎,當地觀眾都愛稱他是「十二歲紅」。20歲時,他在湖南省藝校學習期間,又因主演《花子奇遇》而獲湖南省中專文藝學校匯演優秀表演一等獎。1993年,他又以《女傑賀英》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湖南省文藝團體調演最佳配角獎。
作為一個年輕演員,吳軍的表演已得到了很多肯定,但他完全沒有年輕人的浮躁。1993年,他帶職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深造,系統的訓練和理論上的完善,為他打下了扎實的話劇表演基礎。從中央戲劇學院一畢業剛出道,就與士兵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是《士兵今年十八九》,也就是因為這個角色,1995年他被戰友話劇團特招入伍。
進入戰友話劇團後,他主演了多部為部隊官兵和地方百姓喜聞樂見的戲劇小品,多次獲獎;在影視劇《士兵今年十八九》和《離開雷鋒的日子》等劇中,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立體豐滿的軍人形象,尤其是《離開雷鋒的日子》中的雷鋒,更是深入人心。隨後在影片《張思德》中飾演張思德——一個做事勤懇、不善言辭、一心為人民燒炭的質朴形象。
電影作品:《綠蔭下的紅塑料桶》中飾班長、《離開雷鋒的日子》中飾演雷鋒、《張思德》中飾演張思德
電視劇作品:《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飾三德子、《神醫喜來樂》中飾演德福、《大宋提刑官》中飾孟良臣

⑺ 關於《同光十三絕》

[編輯本段]同光十三絕簡介這幅畫的面世,正值京劇盛世的歷史時期,這對了解當時演員的扮相、服飾及前輩藝術家的風采,是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現將「同光十三絕」所繪之演員和他們扮演的角色,按生、旦、醜行當分別介紹:
1程長庚(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會》之魯肅。
程長庚(1811~1880),譜名程聞檄,字玉珊,號榮椿,乳名長庚。祖籍安徽省潛山縣河鎮鄉程家井,為程氏51代裔孫。清嘉慶十六年農歷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間入京,曾先後居住宣南石頭胡同和百順胡同,享名後寓所名「四箴堂」。同治、光緒年間曾掌三慶班,同仁尊稱其「大老闆」。工文武老生,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擅演《群英會》《鎮潭州》《八大錘》《戰長沙》《華容道》《戰太平》《取成都》《龍虎鬥》《舉鼎觀畫》《文昭關》《捉放曹》等,亦能反串花臉《白良關》尉遲恭等。他與春台班餘三勝、四喜班張二奎,為京劇第一代演員的三位老生傑出人才,雖比余、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名列三鼎甲之首。清光緒五年農歷十二月十三日亥時歿,葬於彰儀門(今廣安門)外石道路旁北側。妻室庄氏無後嗣,收養兩侄,一名章圃為養子,一名章瑚為從子。僅章圃入梨園,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僅長子章遵孔從藝,幼入李鐵拐斜街的小榮椿社,排名春德、與楊小樓(春甫)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繼先,為俞振飛、葉盛蘭之師。
2盧勝奎(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戰北原》之諸葛亮。
盧勝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說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愛戲曲,常與劇界人士交往,因考試不中遂入梨園,初演即為程長庚賞識,約其入三慶班。入劇界後隱去真名,時張二奎正值紅極之時,便取「勝奎」為藝名。所演老生戲講究劇情戲理,尤擅孔明戲,有「活孔明」之譽。由於文化高,不僅熟讀史書,鑽研文學,且通透戲場,極善編劇,三慶班所演36本連台本戲《三國志》,即出其手。演薛仁貴征東事之《龍門陣》及《法門寺》(又名《郿塢縣》或《硃砂井》)等,據傳亦為盧氏所編。一生所編劇本,大都流傳至今。因劇本為一台戲之根本,故人稱其「盧檯子」。可謂最早的京劇劇作家,為程長庚得力輔弼,盧乃丑角巨匠蕭長華之義父。
3張勝奎(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張勝奎(生卒年月不詳),又名張奎官,北京人,曾於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餘三勝之法,嗓音雖不沖,但唱腔流利曲折。精於說白、做工。其念頗帶情感,做派神態逼真,擅演忠臣義士一類「衰派老生」角色。如《徐策跑城》之徐策、《四進士》之宋士傑、《清風亭》之張元秀。亦能演丑角戲,所演《渭水河》之武吉,為人所稱道。
4楊月樓(後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楊延輝。
楊月樓(1844~1890),譜名久先,從藝後改名久昌,字月樓。其父楊二喜,為清道光年間徽班武旦演員。相傳咸豐年間,二喜攜子由家鄉懷寧進京,於天橋賣藝,為「忠恕堂」張二奎賞識,遂聘二喜為教師,收久昌為弟子,排名玉樓,與俞玉笙(即俞菊笙,為俞振庭之父)為師兄弟。月樓體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儀表堂堂,有「天官」之譽。文以《打金枝》《金水橋》《回龍鴿》《五雷陣》等奎派戲見長。武戲《長坂坡》《惡虎村》《賈家樓》等為傑作。
因演《安天會》《水簾洞》《泗州城》的猴王孫悟空,故有「楊猴子」綽號。楊、俞為張二奎左膀右臂,一時有「忠恕堂文武雙璧」之稱。咸豐末年滿師後,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華堂」課徒授藝。同治末年赴滬演出,轟動上海灘。張二奎過逝後,他被程長庚約入三慶班,光緒四年(1878)底,由程長庚呈請,楊月樓被保選為四品頂戴的精忠廟(梨園公會前身)廟首。程故後月樓接任掌三慶班達10年之久。光緒十四年十一月經張淇林保薦,與王楞仙同被選入昇平署進宮承差。光緒十六年六月初一故於宣南右順胡同寓所,年僅47歲。在其彌留之際、託孤於盟弟譚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楊小樓)成才,並囑三元拜在譚氏膝下為義子,按氏家譜排名嘉訓,後成為一代國劇宗師。
5譚鑫培(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惡虎村》之黃天霸。
譚鑫培(1847~1917),譜名金福,字鑫培,號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縣大東門外田家灣。其父譚志道,工老旦兼老生。鑫培為其獨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歲隨父遷居京城,11歲入小金奎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是唯一的武生演員。以老生享名劇壇則是光緒十年以後的事了。程長庚曾預言:「吾死後,鑫培必成大氣候。」譚鑫培曾師事程長庚、餘三勝,並向張二奎、盧勝奎、王九齡問藝,博採眾長化為己有,終成一家,與汪桂芬、孫菊仙被譽為「新三鼎甲」,並成為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始人。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與孫秀華、陳德霖、羅壽山四人被選入昇平署進宮承差,宮內藝名譚金培。1905年,豐泰照相館於琉璃廠的土地祠,為其拍攝了《定軍山》片段,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無聲影片。百代唱片公司為其灌制了七張半寶石唱盤傳世,計《賣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園寄子》《烏盆記》《四郎探母》各一張,《洪羊洞》《戰太平》《慶頂珠》各半張。其弟子有王月芳、賈洪林、劉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1917年5月10日晚8時病逝於京城宣內大街大外郎營1號寓所,享年71歲。葬於戒台寺栗園庄墓地,界樁上刻「英秀堂」。今譚門已是七代梨園世家。
6徐小香(中間的一位)扮演《群英會》之周瑜。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別名炘,字心一,號蝶仙,寓所名「聞德堂」,位於宣南小安瀾營,後改「岫雲堂」,遂有「岫雲主人」之稱,小香為其藝名,有時亦寫為「小湘」。祖籍江蘇常州,清道光十一年月初十生於蘇州吳縣,幼隨其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愛小生藝術,私淑曹眉仙。其父故後,投吟秀堂潘氏門下習藝,滿師後初搭四喜班,後入三慶班。能戲甚多,昆亂不擋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麗,故不演窮生。擅演《拾畫·叫畫》《驚夢》《喬醋》《奇雙會》《舉鼎觀畫》《玉堂春》《石秀探庄》《八大錘》《雅觀樓》《起布問探》《轅門射戟》《羅成叫關》《監酒令》《孝感天》《借趙雲》《鎮潭州》《取南郡》等,與程長庚、盧勝奎、楊月樓等合作演出連台本戲《三國志》,所飾周瑜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譽。清光緒三年(1877)賣掉房產,南返蘇州頤養天年。據曹心泉、王瑤卿等撰《徐小香專記》文載,徐氏故於民國初年(亦有說卒於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金兒,字逸仙,亦工小生;其子徐如雲,工昆旦與花衫。小香弟子頗多,以程繼仙最為神似。
7時小福(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園會》之羅敷。
時小福(1846~1900),原名慶,別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紉之,號贊卿,乳名阿慶。寓所名「綺春堂」,位於宣南豬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順胡同,祖籍江蘇吳縣,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歲隨父母來京,後入四喜班名旦鄭秀蘭之「春馥堂」從徐阿福習昆旦兼皮黃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極富情韻,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能戲極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譽一時。與孫菊仙、穆鳳山合演《二進宮》一時無雙。亦能演小生戲《孝感天》《雁門關》《打金枝》等。常於春台、四喜、三慶各班演出。曾一度繼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緒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與孫菊仙、李燕雲、李連仲四人同被選入昇平署進宮承差。曾以旦角演員身份,破例被委任精忠廟廟首。中年後於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頗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張雲仙、張紫仙、吳菱仙、吳藹仙、陳霓仙、陳桐仙、王怡仙、江順仙,此「八仙」與其師時小福同樣嗜酒,且均海量,人稱「醉八仙」。每年重陽日,此八位弟子必來師府祝賀,人稱「八仙慶壽」。據傳小福演戲常以白酒飲場。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國聯軍兵擾驚嚇,於農歷五月十三十日病故寓所,年55歲。後葬於永定門外。其女為陳德霖繼室;四子時慧寶,為著名老生,亦是梨園界的書法家,位於櫻桃斜銜的「北京梨園公益會」之館額「梨園新館」及門楣上的「梨園永固」即為其所書,至今尚存。
8梅巧玲(後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門關》之蕭太後。
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號雪芬,別號蕉國居士,自號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稱景和堂主人,綽號胖巧玲。祖籍江蘇泰州鳳凰墩鮑家壩。清道光二十二年農歷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貧困,8歲時過繼江姓,後被輾轉販賣,11歲入福盛班從班主楊三喜學昆旦兼皮黃青衣,又從夏白眼習藝,後與四喜班名旦羅巧福習花旦,藝成後即嶄露頭角,且極有人緣,遂為四喜班主要旦角。擅演演《雁門關》《四郎探母》《梅玉配》《閨房樂》《盤絲洞》《得意緣》《玉玲瓏》《胭脂虎》《浣花溪》《綵樓配》《二進宮》《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戲路極為寬廣。他為人正直,辦事公道,30多歲就掌四喜班。其弟子眾多,最有成就的當屬余紫雲。光緒八年農歷十一月初七病故於宣南李鐵拐斜街45號(舊門牌)寓所,享年41歲。妻室為陳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長子梅雨田,為著名琴師,曾傍譚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學老生後改小生,最終歸旦行繼承父藝,惜23歲時患大頭瘟病故,其子梅蘭芳年僅3歲。至梅葆玖,為四代梨園世家。
9餘紫雲(後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綵樓配》之王寶釧。
余紫雲(1855~1910),原名金梁,字艷芬,號硯芳,乳名昭兒,寓所名"勝春堂",曾先後居住宣南石頭胡同和李鐵拐斜街。祖籍湖北羅田,其父餘三勝與程長庚、張二奎被譽為老生三鼎甲。紫雲生於清咸豐五年農歷乙卯七月初七日,幼隨父來京,入「景和堂」從梅巧玲習花旦,並私淑胡喜祿之青衣戲。其戲路極寬,尤精蹺工。同光年間搭四喜班,擅演《綵樓配》《三擊掌》《趕三關》《梅龍鎮》《梅玉配》《祭江》《玉堂春》《蘆花河》《打金枝》《孝感天》《金水橋》《二進宮》《虹霓關》《宇宙鋒》等。因善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彈自唱享譽一時。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因不應堂會,得罪某巡城御史,並由此年始輟台罷演。遂改以鑒賞古董為生,造詣甚高,古董界頗為知名。青年旦角演員常登門拜訪請益,其中以王瑤卿受益最多。宣統二年(1910年)辭世,享年56歲。其子余叔岩,為余派老生創始人。
10朱蓮芬(後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記·琴挑》之陳妙常。
朱蓮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號福壽,寓所名「紫陽堂」,位於宣南櫻桃斜街。祖籍江蘇元和,清道光十六年農歷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學昆旦兼習皮黃,尤精崑曲。同治年間入四喜班,名重一時。擅演《思凡》《琴挑》《尋夢》《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三怕》《盤秋》《雙拜月》《雙沙河》《貪歡報》《虹霓關》《小放牛》《挑簾裁衣》等。常與名丑楊鳴玉合作,與王楞仙之《奇雙會》,曾享譽劇壇。且擅長書畫。弟子有陳德霖等。
11郝蘭田(後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訓子》之康氏。
郝蘭田(1832~1872)祖籍安徽,為「通天教主」王瑤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戲演員,初習青衣,後工老生,以《借東風》而聞名。清道光、咸豐年間來京,因與程長庚同鄉,遂入三慶班。初演《天水關》之孔明,頗受贊譽。於連台本戲《三國志》劇中,與盧勝奎分飾孔明。因當時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視,故缺少老旦演員,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長,並把老生唱法糅進旦角唱腔,創出風格獨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當的地位。凡老旦應工之戲,無一不會,尤以《釣金龜》《行路哭靈》《滑油山》《目連救母》《游六殿》《徐母罵曹》《遇皇後·打龍袍》等最為拿手。與張二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飾佘太君,為時小福配演《探寒窯》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譽一時。其唱高亢有力,蒼老深沉。念白猶如老婦一般。與譚志道均為京劇老旦的奠基者。後學者謝寶雲、龔雲甫等,以龔氏最為出色。
12劉趕三(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親家》之鄉下媽媽。
劉趕三(1817~1894),原名寶山,別名遷升,字韻卿,號芝軒,寓所名「寶身堂」,位於宣南韓家潭。因其藝高,常被多處邀請,連趕三處乃為常事,為此被諷為「趕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劉趕三」為藝名。人們常呼其為「趕三兒」,晚年則稱其為「老趕」或「趕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學老生,下海後入京搭永勝奎班,後入三慶班,從郝蘭田學藝,常演《金水橋》《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園會》《武家坡》《天水關》等老生戲,藝宗張二奎。因當時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後各班爭相聘請,曾搭嵩祝、和春、春台、四喜、雙奎、承慶、九和成、勝春奎、永勝奎等諸班。擅演《老黃請醫》《絨花記》《連升店》《十八扯》《花子拾金》《瞎子逛燈》《入侯府》《下河南》《貪歡報》《一兩漆》《雙搖會》《雙沙河》《紅門寺》《鴻鸞禧》等諸多劇目。尤精婆子戲,如《送親演禮》《浣花溪》《變羊記》《拾玉鐲》《鐵弓緣》《玉玲瓏》《金玉墜》《普球山》《思志誠》等。其《探親家》名噪京師,每演此劇騎真驢上台,必叫滿堂。入內廷演此劇,被破例允其牽驢進宮。其嗓音清亮響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雋詼諧,所演人物無不幽默風趣。常於台上抓哏,嘲諷權貴,抨擊時弊。在劇界頗有威望,曾被選為精忠廟首。他與楊鳴玉、黃三雄為第一代京劇丑角代表人物。光緒二十年農歷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歲。其弟子多為旦角,如王順福、張梅五、張芷芳等,丑角僅羅百歲(羅壽山)一人。
13楊鳴玉(後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誠》之閔天亮。
楊鳴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儷笙,號鳴玉,乳名娃子,排行為三,人稱「楊三」。祖籍江蘇揚州甘泉縣,清嘉慶二十年農歷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習昆生,後改醜行。入京後曾搭和春、雙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專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戲均有絕妙。所演《盜甲》《問探》《訪鼠》《蘆林》《驚丑》《掃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盪湖船》《思志誠》等,均堪稱傑作。尤與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兒》被譽為雙絕;與朱蓮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譽一時。甲午戰爭後,清廷簽訂賣國條約,曾流傳「楊三(鳴玉)已死無蘇丑,李二(鴻章)先生是漢奸」之說,足見其影響之深。他為人耿直,不苟世俗,為後人所贊譽。 [編輯本段]為何沒有花臉?「同光名伶十三絕」,繪有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是當時各行當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對京劇藝術做出卓越貢獻的奠基者。當時凈角能稱絕者不少,如何桂山、穆鳳山、錢寶峰、徐寶成、慶春圃、黃潤甫、金秀山等,畫中未繪入一人,據傳因繪者不善勾畫臉譜所致。 [編輯本段]畫作流傳情況此畫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由進化社朱復昌在書肆收購,經縮小影印問世,並附編《同光名伶十三絕傳》一冊。
後來這幅畫已經周轉,傳到梅蘭芳家,成為梅家家傳之寶。梅蘭芳逝世後,把這幅畫獻給了國家。

⑻ 生活麻辣燙裡面那個女演員(瑩瑩)真實名字叫什麼

生活麻辣燙裡面那個女演員(瑩瑩)真實名字為徐瑩。

徐瑩,女,1985年11月8日出生於上海,moko美空模特、舞蹈演員。曾代言過福特汽車、雅芳內衣等廣告。2010年4月,網路上流傳的"旅遊四級"自拍照,一時成為熱點人物。

(8)小放牛電影免費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外出演出,擔任主唱。

2、多部手機,服飾,內衣直銷廣告片 福特汽車雅芳嬌型內衣等電視廣告。

3、客串周傑倫電影《大灌籃》。

4、攝影平面模特,雜志模特。

⑼ 葉廣芩老師新作《小放牛》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葉廣芩老師新作《小放牛》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家境貧寒的張文順13歲便進宮當了太監,在宮里時,他經常和別的太監一起給老太妃唱京劇《小放牛》,唱《小放牛》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撫慰。民國後,他娶了一個帶著幼女的寡婦,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後來到了新社會,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然而奴才生涯和身體的殘缺成為他內心抹不掉的陰影,因為看不慣現實種種,進了養老院,最後在一個寒冷的除夕夜裡悄然死去……
作品摘錄:
牧童哥,你過來,我問你,我要吃好酒哪裡去哪哈咿呀咳?
小姑娘,你過來,你要吃好酒在杏花村哪哈咿呀咳!
——京劇《小放牛》
(一)
我在青山塢下了長途汽車,有電瓶車在車站等候,司機說是專程來這趟車的,從這兒到「杏花深處」還有一段路。
下車的除我之外還有兩個年輕人,我們三個坐上了那輛帶有觀覽性質的電瓶車,都說「杏花深處」的服務還挺周到,要不這段路程得走四十分鍾。司機說只要公開汽車到站,有人沒人他都得來接,雖然十之八九會落空,可也不能不來,這是接待科的規定,「杏……

⑽ 我唱那個一來喲,誰給我對上一,什麼開花在水裡,什麼開花在水裡,是一首很老的民間歌曲

是湖北重慶一帶的民間歌曲,在重慶十三寨有人會唱這首歌,在重慶本土電視台看到過。之所以這么熟悉主要還是小時候聽我爺爺奶奶唱過,樓主這幾句我也會唱其他也不記得了。爺爺奶奶也已經不在世了。

閱讀全文

與小放牛電影免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爬行怪物電影 瀏覽:779
艨什麼電影 瀏覽:76
酒吧女孩子上班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2
免費高清電影網站網址 瀏覽:989
我的滑鼠壞了怎麼用鍵盤控制看電影和上QQ啊 瀏覽:565
穹頂之下第二季電影免費高清視頻 瀏覽:526
拍電影一天多少錢 瀏覽:637
一般電影院有多少個放映室 瀏覽:447
可以看的床戲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843
瀏覽器看電影會花屏是怎麼回事 瀏覽:657
電影真好看小作文300字 瀏覽:126
電影鄒碧華中的無論如何 瀏覽:294
阿諾電影叫什麼 瀏覽:726
我的世界電影破碎多久上映 瀏覽:606
紅魔鞋電影在線看免費 瀏覽:450
陰謀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819
如何調節看電影時的亮度 瀏覽:540
崔勝鉉好看的電影排行 瀏覽:731
好看的電影00後 瀏覽:985
繼囧媽之後免費電影有哪些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