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人们看到动画,电影的特效很炫时总说“燃烧的经费”特效真的这么烧钱么
真的,特效就是烧钱的,最好的动画看起就像是真的,国内电影特效不行技术并不是主因,你查查这些电影的特效经费就知道了
⑵ 为什么电影特效制作和动漫制作需要大量经费主要是是设备还是员工工资
员工工资 那些特效都要用电脑做 设备占的钱很少 是演员穿着的装备
动漫则更是员工工资
画大量的画 电脑合成 都是请人来进行工作
⑶ 2D动画和3D动画哪个更费钱
以同等质量来说,短片动漫3D烧钱。而长篇动漫2D烧钱、3D则省太多钱了。
(下面是复制过来的)
3D比2D省经费的一点,就是不需要原画。简单来说,对于长篇的起点小说,一个人物场景会长期使用的。3D省了一万倍。同样,3D也不存在帧率的问题,因为是动画软件生成中间的,只要电脑跑的动,你要多高有多高。而2D则要看原画数量。而原画是一个极其废时间的东西。所以,起点的百万字长篇,基本上只会出现3D,全职这种,真不知道坚持不坚持的下去。实际上,就算全职,长期出现的场景也是3D的。
而3D的评判标准,细节是很关键的,画面够不够精细,在很多小的细节上,比如人的汗,表情,环境的变化等。其次,就是特效的问题。3D真正烧钱的是特效。肯花钱的3 D特效就能炫上天,不肯花钱的就只有躺地板。(特效渲染用的电脑贼贵)
毕竟3D靠建模,模型一建好,轻易不能改,而2D就是画师动动笔的问题。说实话,3D的伤痕,破损,衣服更换,人的情感表达,真的和2D有很大的差距。大到严重影响观众代入感的地步了。2D动画的艺术表现效果和情感展现会更加直接,因为2D动画可以用非常夸张的动作来描述事物,而3D不行。3D则胜在视觉效果,和制作稳定。
⑷ 动漫里的画面,电影里的特效,单机游戏里的过场动画哪个成本高
电影里的特效吧,
成本高些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⑸ 动画片和电影那个的成本更高些
动画因动画要用电脑成序去设置才能行所以花费比电影的成本高出很多
⑹ 3d动画和同样时间长的真人电影哪一个耗钱。
当一秒钟有24张图以上的时候,人的肉眼看起来就会是连续的影像。所以在制作动画的时候,一秒钟就要有24张画,一般一张叫做一帧,或者叫做一格。
迪斯尼的动画是1秒有24张的,每一张都画。效果相当好,但是工作量相当大。最早最早的日产动画电影就是这样学欧美的做法。
但是成本实在太高,只能做成电影。
之后,我们都认识的漫画之神手冢治虫为日本动画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动画制作方式——限帧动画。
这种做法就是不把24张都画出来,而是只画8~12张,一张画就占3帧的时间长度。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不是全片都是这样,需要动的就多些,不需要动的就少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动画有很多静止画面。
说一个顶级的吧。
以对细节精益求精近乎苛求的暴雪公司,对于旗下游戏的CG动画制作的标准。
一秒钟10W美金。
所以,他们的CG一般就是3分钟,这3分钟就花了1800W美金,这还仅仅的制作成本,发行成本还需另算。
这个应该算是业内的顶级标准了。
真人电影,比如极少动用CG的成龙,拍摄十二生肖大概花掉3亿元人民币。
制作动画大片,时间更长。
从概念形成到影片上映,少则3年,多则10几年。
烧钱多。
就拿《超人总动员2》为例,118分钟,2亿美元。
平均一分钟169万美元,一秒,2.8万美元烧完了。
⑺ 电影、动画特效为什么那么烧钱
动作设计、特效设计
具体制作的人员、甚至团队
制作特效需要的设备,场地,道具,软件
拍摄素材需要的摄影团队和过程
等等等等,都是需要专业人士和设备的,而这只是为了做那一幕特效,一部影片特效很多,自然成本高
⑻ 关于电影大片及特效及动画制作方面的经费等问题。
烧钱这个东西 不能肯定的说这个方面的多那个方面少,重要的是你的电影 需要的是什么,那个方面的要求最大。
明星片酬当然是不少,好剧本一等要有一些 明星来拍。 但你想拍的更好,那么制作一个真正的场景是最烧钱的.
给你举个例子说吧,先不说什么阿凡达,经典的经典,97年拍的 泰坦尼克号,耗资2E的电影,最烧钱的不分是 泰坦尼克的模型。 导演制作了 泰坦尼克号的有半个模型,还有制作了3层的客厅和餐厅。他做的一切装饰 跟当时的 这正的泰坦尼克号 一模一样的!
电脑特技镜头方面 大概花了 100W 美元~
投资2.1E的 X战警3 中 最烧钱的是 电脑特效,第二个是制作场景,第三个是明星片酬~
导演毁了20辆汽车,还有做了一个等比例的 大桥~
说2.5E 投资的 世界大战 吧,影片中 2.5E的绝大部分 使用了 外景拍摄,但是制作了一个小型的城市,毁了这个城市、当时使用400个摄像头拍摄场景,还有毁了一个飞机和一个大型船~
如果特效方面说的话 , 经典的是 蜘蛛侠3。
蜘蛛侠主角在拍蜘蛛侠1 的时候 片酬400w$ . 但蜘蛛侠3的时候高8倍~ 大于3000W$。 电影总投资的钱是2.58E$ 。 这2.58E$的 大部分使用于电脑特技。导演当时使用了3架直升机以外,还有1000多个电脑特技制作人员。
投资3个E的 加勒比海盗3 中明星 场景 特效 烧钱的差不多一样多~~
除了你说的以外 还有 剧本, 看来剧本是你自己的哦··
特效制作方面除了人手就是场景和设备。
所谓的人手, 也包括很多方面
如果全动画电影 有下面几个步骤
前期设计(包括角色设计 场景设计) -故事板设计—角色制作—场景与道具制作—动画制作—灯光制作—
材质制作—特效制作—后期合成—
其中最烧钱的 动画制作-场景设计-特效制作和后期合成
你说的也是,还有一些地方画出来~但那个不分花钱的不多~
特效制作,用的技术很多。 类型也很多。
一般设备最重要。 还有动画制作人员的水平,特效设计人员与导演的沟通最重要~
一般用的就是一些3D制作软件, 比如常用的 Maya AE 等等~
CG和CGI的区别 在网络里就有~
用CGI技术的就是电脑的动画部分,有的电影特技是用CGI技术完成的。还有全CGI动画,比如全CGI动画《神奇的旋转木马 〉.《极地特快》等等/
CG是英语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涵盖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筑设计等。现在CG的概念正在扩大,已经形成一个可观的经济产业,我们提到CG时,一般可以指以下四个主要领域:CG艺术与设计、游戏软件、动画、漫画。
关于动作捕捉;
一般需要一些高级设备的,表情捕捉.动作捕捉等等·
比如动作的捕捉中, 先制作一个完整人体的角色,就像真正的人体一样,每一个关节点,可以旋转的,可以弯曲的不分都一个标记点,这些点对应于人体的各个部分。角色上有几个重要的标记点的话,使用几个线,连接人体的对应点。
人东了以后,人体上每个点的X-Y-Z轴的位置发生变化, 这个设备就是能捕捉那些点的 X-Y-Z轴的位置变换,这样电脑中的角色的对应点也发生同样比例的变化,就这样产生动画。 这就是 最简单的原理。 最重要的是设备·~这个肯定要花钱~
表情的捕捉也是 一样的~~
有点忙 没可能写的有点乱··· 如果需要什么帮助 可以网络Hi我~
⑼ 电影,动画特效为什么那么烧钱
后期制作的电脑设备要求高,通常一台电脑搞不定,拍摄的工具成本高,还有时间成本、渲染什么的,要好几天,做好一部电影动画要好久,那这些人发工资也是钱,而且都是行业大牛,工资不便宜。
所以综合下来都很贵。
⑽ 我不明白为啥做电影特效很烧钱
比如小时候,经常在书角的每一页画一个姿势不同的小人,快速翻书..小人就会动起来...这就是视频的原理...在视频里的叫法..每一页上的小人,,叫做一桢...1秒钟25桢(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电视标准,包括中国,电影是24桢,但不好计算,这里以电视标准举例)的速度播放这些小人.......就形成了小人运动的动画...假设这个视频一共10秒钟...你在制作这个视频时,就需要画250个小人...之后按顺序排列好所画的小人,依次播放...这就叫逐桢动画...
除了逐桢动画之外,还有一种叫插值动画....插值动画是通过设置关键桢,由电脑计算中间产生的动画.....举个例子:
比如你想做一个插值动画,还是10秒钟....效果如下:
一个白色的小球,慢慢变色.....5秒种后变成了红色.....又过了5秒变成了黑色 动画结束
首先,你要绘制一个小球,涂成白色,打一个关键桢,之后在软件里设置到第125桢(第125桢正好是第5秒),把小球涂成红色,打关键桢,最后再到最后一桢,把它涂成黑色...打关键桢
最后由电脑计算出中间变色的动画......听起来挺简单吧?原理虽然是挺简单的,但是实际制作中插值动画的难度远远高于逐桢动画....其中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比如动力学运算,表达式,语言编程
至于为什么贵:
你看一分钟的逐桢动画特效......需要插画师画1500幅画...,,,成本高好理解吧? 他就算卖画也比这赚的多....因此现在插画师基本已经没人做特效了.....现在逐桢动画一般只用于FLASH等简单动画,
那么插值动画又为什么贵?....这个跟外行真的很难说清....不过既然你这么问,我就姑且说...但我不保证你能懂.......简单概括,就是步骤太烦琐,既考验水平,又考验脑力.还必须有足够的人力和强大的机器,才能做出看着顺眼的东西....
先说说制作差值特效需要的软件:
1:三维动画软件,如MAYA,CINEMA 4D等(做特效没人用3DMAX,因为功能不完善,比如不支持戴眼镜的那种3D)
2:后期合成软件,如AE,NUKE,FUSION等
3,调色软件,如达芬奇,COLOR等
4,素材软件,如PS,AI,CDR,PAINTER等
5,非编软件,PR,大洋,索贝,EDIUS等
6,流体力学软件,如REAL FLOW,FLUENT等
7:雕刻软件:如ZBRUSH,MUDBOX
以上这些软件仅仅是标配.....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种软件做补充,比如反求摄象机啊...高级粒子啊...空气动力学计算啊等等全都需要相对应的软件辅助..
一个完整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素材类软件中制作素材
第二步...........在三维软件中完成以下步骤
1,建模
3,调材质
4,打灯光
5,展UV
6,输出到雕刻软件
第三步.........在雕刻软件中雕刻好模型,烘焙法线贴图....再导回三维软件
第四步.......在三维软件中打关键桢,渲染到后期软件
第五步.....在后期合成软件中把前两步制作出的东西进行整合,再次渲染,输出到调色软件
第六步.....在调色软件中调色...输出到非编软件
第七步.....在非编软件中进行剪辑...输出成品
以上仅仅是最基本的步骤.....
而且大场景的渲染一般需要图形工作站或超级计算机来完成....每台设备都价值不菲....其实做特效比当农民工还累...所以这个行业一直都在萎缩...而且付出与收益严重不成正比.....虽然你觉得贵,但从特效师的角度,付出同样的精力来工作,干哪行都比这行挣的多...举个现实的例子...我以前在传媒公司,一个月3000出头,做平面的同事,一个月2500左右...他每天工作8小时,我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你没看错,就是15个小时......你觉得我们俩谁挣的多?
他一天做2,3张海报,我每3天左右出一个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