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中的心理学有关的问题
我拿到的题目是
1、电影《发条橙》中反映了那种心理学原理?及其日常应用经典条件/操作条件作用
S-R R-S
2、电影《人间狗镇》小镇中的人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极端决策。试用群体心里学有关原理解释
3、《阿甘正传》中阿甘人格特点及形成原因分析
4、电影《记忆碎片》中主人公属于哪种失忆类型,心理学关于遗忘原因解释
5、从心里学角度分析影响婚姻与爱情稳定因素
6、选一熟悉的电影就其中的心里原理给予说明-心理学题目
同为科院人~
『贰』 放电影利用的心理学原理
电影的原理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他们的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里面装有35毫米凿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旋转机构,并装有一个摄影镜头和放映镜头。
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
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1895年12月28日。巴黎卡普遣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黑暗中,一群模模糊糊的黑白人影在晃动,屋子里充斥着嘈杂的放映机噪声。这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一天。卢米埃尔兄弟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一同观看了《拆墙》、《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记录短片。
这一天被定为是电影诞生的日子。卢米埃尔兄弟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电影之父”。
1923年,美国人弗雷斯把电子管用在有声电影的录音设备上,录音式电影问世。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诞生。
1949年,美国的沃勒工程师研究成功宽银幕电影。
『叁』 从心理学上看 我们看电影,看电视依靠的是什么原理
视觉暂留,把间断的快速放映的照片知觉为连续的连续的运动。
『肆』 电影心理学的电影心理学简介
根据心理学原理研究电影影像特性、电影创作原理和受众观影经验的理论。
『伍』 心理学电影和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电影是新近出现的一种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心理调整和心理治疗的一种技术。
无论什么类型的电影都能牵动观众的情绪,其中的情节更可令观众产生共鸣,甚至能帮助病人解开心中的郁结,心理学家开始利用电影与病人沟通,借此令沉默的病人吐露心事。伦敦的心理治疗师伯尼·伍德称,使观众如痴如醉的电影剧情可以治疗一直隐藏在心底的创伤。他认为,电影治疗法是医学中的一项突破。这项疗法对男性或有难言之隐的病人尤其有用。“在讨论剧情时,他们会因自己是第三者而不自觉地诉说心事。心理治疗师由此便知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