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发生在哪个时期

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发生在哪个时期

发布时间:2021-06-07 09:06:57

『壹』 1949到1978年发生的文艺大事件,是关于对文化界有影响的

1951年 5月20日 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发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8月8日 周扬的《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发表在《人民日报》。
1952年12月 全国文协组织“胡风文艺思想讨论会”。林默涵、何其芳的发言《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分别发表于次年第2号和第3号的《文艺报》。 批判胡风运动。
1954年7月 胡风向中共中央递交关于文艺问题的三十万字的“意见书”《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10月16日 毛泽东给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其他人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不久,全国展开了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
12月 全国文化界展开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1955年2月5日 胡风的“意见书”的二、四部分作为《文艺报》第1—2合刊附册发表,开始对胡风文艺思想进行批判。5月13日 舒芜的《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和胡风的《我的自我批判》发表在《人民日报》。24日和6月10日,又公布了第二、三批“材料”。这三批材料,由人民出版社于6月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为名出版。毛泽东撰写了序言和大部分按语。
1956年 1月 文艺领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将各种民营剧团、书店、出版社改为公私合营或国营。
1957年4月9日 《文艺报》发表《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周扬同志答文汇报记者问》。6月8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开始全国反右运动。 6月—9月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批判丁玲、陈企霞、冯雪峰等人。
1958年1月26日 《文艺报》第2期的“再批判”专栏,对丁玲、王实味、艾青、罗烽等人1942年在延安写的《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野百合花》、《还在杂文时代》、《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等再次进行批判。
1960年 1月11日 《文艺报》第1期转载李何林发表在《河北日报》的文章《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并在编者按中对文中的观点提出批批判。 同月 《文艺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对巴人、钱谷融、蒋孔阳等关于“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观点进行批评。1月—9月 《戏剧报》开辟“关于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专栏,对海默的《洞箫横吹》以及其他剧本进行批评。
1963年12月12日 毛泽东在中宣部文艺处的一份关于上海举行故事会活动的材料上,作了对文学艺术的第一个批示。 6月27日 毛泽东在《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所属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的草稿上,作了关于文学艺术的第二个批示。
1965年11月10日 由姚文元署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在《文汇报》上。
1966年2月2日—2月20日 江青邀请一些部队作家,举行部队文艺工作问题座谈会,写成《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作为中共党内文件发表。1967年5月29日,纪要全文在《人民日报》公开刊载。
1966年4月16日 《北京日报》发表《关于〈三家村〉和〈燕山夜话〉的批判材料》。 同月 郑季翘的文章《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的批判》发表在《红旗》杂志第5期。 5月10日 姚文元署名的文章《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在《解放日报》、《文汇报》发表。
5月17日 作家邓拓被迫害致死。
7月 除了《解放军文艺》等少数刊物外,全国的文艺刊物陆续停刊。
8月2日 文艺理论家叶以群遭迫害逝世。 8月24日 作家老舍遭迫害致死。 9月3日 翻译家傅雷夫妇遭迫害致死。
1967年 1月 姚文元的文章《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发表在《红旗》杂志第1期。 2月13日 作家张恨水逝世。 同月 作家罗广斌被迫害致死。4月12日 江青在中共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为人民立新功》谈到文艺问题时说:“这十七年来„„大量是名、洋、古的东西,或是被歪曲了的工农兵形象”。这篇讲话后来收入《江青讲话编选》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 12月 作家阿垅病逝于狱中。
1968年4月,作家司马文森被迫害致死。 5月16日 剧作家海默被迫害致死。 5月23日 于会泳的文章《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阵地》发表在《文汇报》上。这篇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并阐释了“三突出”的口号。 8月 作家丽尼遭迫害致死。 11月2日 作家李广田遭迫害致死。
1969年10月11日 作家、历史学家吴晗遭迫害致死。
1970年4月 上海革命写作小组文章《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驳周扬吹捧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批判现实主义”的反动理论》发表在《红旗》第4期。 9月23日 小说家赵树理遭迫害致死。 10月15日 小说家萧也牧遭迫害病逝于河南黄湖“五·七干校”。
1971年 1月13日 诗人闻捷受迫害致死。 6月10日 文艺理论家邵荃麟病死狱中。 8月8日 文艺批评家侯金镜遭迫害逝世。
1972年7月25日 文艺理论家巴人(王任叔)遭迫害逝世。
12月17日 作家魏金枝遭迫害逝世。
1976年4月5日 天安门广场爆发“四五”运动。在天安门广场和全国各地,出现大量的声讨”四人帮”、歌颂周恩来以及老一代革命家的诗词。同月 小靳庄诗歌选《十二级台风刮不倒》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77年 1月2日 作 1月7日 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光明日报》发表。 1月8日 柯岩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人民日报》发表。
11月19日 《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并在第9期上以“促 进短篇小说的百花齐放”为题刊登茅盾、马烽、李准、周立波等的发言。 11月20日 《人民日报》编辑部邀请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并于2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茅盾、刘白羽的发言。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人民文学》第11期发表。 同月 《人民文学》在北京召开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第11期和12期上以“促进短篇小说的百花齐放”为题,刊登茅盾、马烽、周立波等的发言。同月 《人民日报》、《人民文学》邀请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 12月 《郭小川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给陈毅的《关于淡诗的一封信》。此后,文艺界展开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
1978年 1月 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 之后,各种文艺刊物纷纷复刊。 2月 《文学评论》复刊。 3月 大型文学刊物《钟山》在南京创刊。4月30日 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诗《红旗》发表在《文汇报》。 同月 文化部举行揭批“四人帮”万人大会,为大批受迫害的文艺工作者平反。 5月20日 林默涵的文章《解放后十七年文艺战线上的思想斗争》在《人民文学》第5期发表。 5月27日—6月5日 中国文联第3届全国委员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宣布文联和作协等5个协会正式恢复工作。《文艺报》复刊。12月5日 《文艺报》和《文学评论》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文艺作品落实政策座谈会,给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李建彤的《刘志丹》、陶铸的《思想·晴感·文采》、《理想·情操· 精神生活》、赵树理的《三里湾》、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吴晗的《海瑞罢官》等一批过去受批判的作者和作品平反。 同月 《新文学史料》创刊于北京。 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79年 1月14日 《诗刊》编辑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胡耀邦、胡乔木、周扬等到会讲话。 2月12日 《文艺报》第2期公开发表周恩来《在文艺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6月19日)。同月 中共北京市委做出决定,为邓拓、吴晗、廖沫沙平反,为《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恢复名誉。文化部党组做出决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公开为“旧文化部”、“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的错案彻底平反。公刘的诗歌《沉思》在《清明》第2期发表。
4月20日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文艺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 同月 大型文学刊物《花城》在广州创刊。 同月 《上海文学》第4期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各地报刊就此展开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讨论。10月30日—11月16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辞。周扬作了题为《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的报告。在四届全委一次会议上,茅盾当选为文联名誉主席,周扬当选为文联主席。 同月 《星星》诗刊在成都复刊。 李建彤的长篇小说《刘志丹》由工人出版社再版。

『贰』 1951年为什么要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

武训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武训不思变革,而去维护封建统治,此其罪一也。
面对社会残酷的等级压迫,武训不是积极地去反对等级压迫,而是承认甚至拥护等级压迫,在他看来,等级压迫没什么不好,只要我们拼命往上爬,就可以不受压迫,而成为压迫者,此其罪二也。
其实武训生错了时代,他有点像张勋,张勋复辟的行为如果在几百年前,一定是个青史留名的忠臣,但是处于封建社会消亡的大背景下,他这么做就是历史的反动。
总体而言,毛主席批判这部电影是用心良苦的。
一、他希望改变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希望人们能够做一个清醒的战士而不是像武训这样糊涂的好人。作为一个革命者,当他想要唤醒群众反抗压迫的时候,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人民群众变得麻木,他们不是想要消灭压迫,而是想要通过某种方式成为压迫者。武训就是这样的人,他认同压迫,他要让学生改变命运去参加科举成为压迫者以解放自己,但这样却无法解放社会。
二、中国当时刚推翻了一个等级社会,那么接下来应该建立另一个等级社会还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就成了一个问题,从这一点来说,毛主席的战友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49年就是革命的结束,而毛泽东认为49年只是革命的开始,所以毛泽东想以此教育他的战友们,不要总想着裂土封侯,要为人民立新功。
毛泽东去世以后,压迫和剥削越来越明显,终于武训传也解禁了

『叁』 中国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当代 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 赵树理 的《三里湾》、柳青 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 干预生活 ”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 历史 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 》,而后有田汉的话剧《 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 》、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 红旗谱》、欧阳山的《 三家巷 》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梁斌 、 郭小川 、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刘白羽 、 杨郑 、 秦牧 、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伤痕 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反思 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 蝴蝶 》、方之的《内奸》、古华的《 芙蓉镇 》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5、新时期,巴金的《 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 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新时期, 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 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 韩冬 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 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 方方 、刘震天 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 苏红 、莫言 、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24、8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活跃,制造出了“ 文化散文、 生活散文、智者散文 热”、 “ 报人散文、女性散文 热”、“学者散文热”等一个个热点,率先进入了市场。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 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 青年知识分子 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 《鲁迅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 胡风 文艺思想的批判。
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 信天游 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 《随想录》 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 说真话 。
34、 韩少功 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 魔幻现实主义 的表现手法。
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 《归来的歌》 。
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 梁山老汉 。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 和 姚士杰 。
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 《剪辑错了的故事》,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蒋子龙 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 “ 开拓者家族 ”。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 马原 。
38、“伤痕小说”因 卢新华 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 《 班主任》 ,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宋宝琦 和谢惠敏。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 食指 ,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 白洋淀诗群 ,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 《第二次握手》 。
40、 《天山牧歌》 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 “革命样板戏” 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 常四爷 。
43、被冯雪峰誉为 “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 保卫延安 。
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 《 人到中年》
45、路遥的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46、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 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 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48、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隋抱朴 。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 白嘉轩 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
50、池莉的中篇小说 《烦恼人生》 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1、 第一次文代会 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保卫延安》
53、1951年对电影 《武训传》 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54、1953年,青年作家 李准 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55、女作家 茹志娟 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 赵树理 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 农村社会主义改选 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杨朔________。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 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 俞平伯 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 周立波 的长篇小说 《山乡巨变》 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60、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 红旗谱》 、曲波的 《林海雪原》、 吴强 的《红日》、杜鹏程的 《保卫延安》 等等。
61、《雪浪花》是 杨朔 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62、“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 姚文元 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63、王蒙的小说 《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 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女作家 茹志娟 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 《百合花》 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64、杨沫的 《青春之歌》 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69、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 杨朔 、 刘白羽 和秦牧。
70、田汉的历史剧 《关汉卿》 是他创作的顶峰。
71、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 《红旗谱》 中的人物。
72、残雪的小说 《山上的小屋》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73、北岛的诗歌 《 回答 》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
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C)。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 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
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 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
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B)。
A.田汉的《关汉卿》 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 D.曹禺的《胆剑篇》
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B)。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 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
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 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
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C)。
A"改革文学" B."反思文学" C."伤痕文学" D."知青文学"
5、新时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B)。
A.孙犁和闻捷 B.艾青和公刘 C.郭小川和北岛 D.舒婷和顾城
6、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A)。
A.舒婷和顾城 B.北岛和海子 C.马原和格非 D.池莉和方方
7、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A)。
A.《随想录》 B.《新声集》 C.《巴金近作》 D.《创作回忆录》
8、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B)。
A.方之 B.高晓声 C.梁晓声 D.贾平凹
9、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 B )。
A、《红日》 B、《林海雪原》 C、《保卫延安》 D、《百合花》
10、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D)。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
11、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B)
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2、《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AB)
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
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连长,前者塑造了连长石东根的英雄形象,后者塑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
13、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人是(C)
A、刘白羽B、秦牧C、杨朔
14、以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为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刘白羽的(C)
A、抒情散文《日出》 B、报告文学《早晨的太阳》 C、游记散文《长江三日》
15、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B)
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 B、秦牧散文的特色 C、魏巍散文的特色
16、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
A、老舍 B、田汉 C、曹禺
17、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A)
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 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17、“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句话形容的是(B)
A、曹禺话剧《胆剑篇》中的越王勾践形象
B、田汉话剧《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C、郭沫若话剧《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
18、“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 C )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1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顾城( B )
A《黑眼睛》B《一代人》 C《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D《远和近》
20、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中有三首最有影响的长诗是( ABD )
A《光的赞歌》 B《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C《鱼化石》 D《在浪尖上》
21、从文学的角度看,选出与其他三篇不同类的一篇( D )
A《红高粱》 B《人生》 C《红旗谱》 D《天山牧歌》
22、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形象出自:( B )
A《龙须沟》 B《茶馆》 C《丹心谱》 D、《绝对信号》
23、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ABD )
A《冈底斯的诱惑》B《现实一种》C《烦恼人生》D《山上的小屋》
24、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 D )
A北岛 B、食指 C舒婷 D顾城
25、“知识性、趣味性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 A )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26、《班主任》中着力刻画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 AC )
A谢惠敏 B章永璘 C宋宝琦 D马缨花
27、高行健的探索剧有( AC )
A《车站》 B《陈毅市长》 C《绝对信号》 D《假如我是真的》
28、被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的女作家是( A )
A铁凝 B方方 C残雪 D池莉
29、贾平凹八十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有( ABC )
A《天狗》 B《浮躁》 C《腊月 正月》 D《废都》
30、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 D )
A《古船》 B《绿化树》 C《北方的河》 D《白鹿原》
31、《保卫延安》的作者是( D )
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
32、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 C )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不能走那条路》
3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 C )
A.郭沫若 B.吴强 C.姚雪垠 D.欧阳山
34、1952年,作家李准发表了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表现应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脱贫致富内容的短篇小说,它是( C )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三年早知道》 C.《不能走那条路》 D.《套不住的手》
35、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A )
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
36、“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 D )
A.《龙须沟》 B.《关汉卿》 C.《胆剑篇》 D.《茶馆》
37、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中的主人公( C )
A.《龙须沟》 B.《方珍珠》 C.《茶馆》 D.《明朗的天》
38、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作者是( B )。
A、茹志娟 B、王蒙 C、高晓声 D、冯骥才
39、以下不属于长篇小说的是( C )。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黎明的河边》 D、《三家巷》
40、沈振新是小说( B )中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形象。
A、《林海雪原》 B、《红日》 C、《保卫延安》 D、《创业史》
41、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便是( C )的兴起,它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
A、古体诗 B、新民歌 C、政治抒情诗 D、长篇叙事诗
42、解放后,老舍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方面,( A )既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A、《茶馆》 B、《龙须沟》 C、《方珍珠》 D、《关汉卿》
4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 B )。
A、小说 B、革命样板戏 C、诗歌 D、散文
44、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 AB )。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
45、以下人物不属于小说《青春之歌》的是( BCD )。
A、常四爷 B、卢嘉川C、林道静 D、江华
46、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 D )。
A、《百合花》 B、《关大妈》C、《静静的产院》 D、《哦,香雪》
47、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 C )。
A、梁生宝 B、素芳C、梁三老汉 D、郭振山
48、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由( C )创作的。
A、臧克家 B、艾青 C、闻捷 D、贺敬之
49、《红旗谱》中的农民革命斗争发生在( A )。
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 B、抗日战争前后的冀中平原
C、大革命前后的江南水乡 D、抗日战争前后的江南水乡
50、( D )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
A、西戎 B、沙汀 C、马烽 D、李准
5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D )。
A、自信 B、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 C、能力强 D、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52、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 D )。
A、《关汉卿》和《白蛇传》 B、《关汉卿》和《王昭君》
C、《文成公主》和《王昭君》 D、《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53、以下不属于杨朔作品的是( D )。
A、《樱花雨》B、《雪浪花》C、《荔枝蜜》 D、《社稷坛抒情》
54、以下不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 A )。
A、《三上桃峰》 B、《红灯记》 C、《海港》 D、《奇袭白虎团》
55、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 C )。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 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56、以下作品,属于短篇小说的是( ABC )。
A、《哦,香雪》 B、《山上的小屋》 C、《春之声》 D、《现实一种》
57、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 B )。
A、《小巷深处》B、《沉默》 C、《红豆》 D、《在悬崖上》
58、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 D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红旗谱》 D、《林海雪原》
59、梁斌的《红旗谱》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 ( B )。
A、解放战争小说 B、革命历史斗争小说 C、工业题材小说 D、新英雄传奇
60、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 D )。
A、秦牧 B、杨朔 C、碧野 D、刘白羽
61、以下戏剧中,不属于历史剧的是( B )。
A、《王昭君》B、《龙须沟》 C、《胆剑篇》 D、《蔡文姬》
62、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 B )。
A、主观战斗精神 B、中间人物论 C、现实主义 D、民族形式
63、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作者是( D )。
A、周立波 B、孙犁 C、沙汀 D、杜鹏程
64、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是小说( A )中的人物。
A、《创业史》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红旗谱》
65、余永泽是小说( B )中的人物。
A、《红岩》 B、《青春之歌》 C、《三家巷》 D、《六十年的变迁》
66、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 C )。
A、《红日》 B、《在和平的日子里》 C、《保卫延安》 D、《金光大道》
67、以下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 A )。
A、孙犁 B、赵树理 C、马烽 D、西戎
68、短篇小说《现实一种》的作者是( A )。
A、余华 B、张炜 C、张贤亮 D、马原
69、以下茹志鹃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是( D )。
A、《静静的产院》 B、《关大妈》 C、《高高的白杨树》 D、《百合花》
70、著名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 D )。
A、闻捷 B、郭小川 C、臧克家 D、贺敬之
71、以下《茶馆》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 C )。
A、庞太监 B、刘麻子 C、王利发 D、唐铁嘴
72、在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中,( B )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影响最大。
A、李英儒 B、张扬 C、靳凡 D、赵振开
73、____A_________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副部长,也是作品成功塑造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A、刘世吾 B、王清泉 C、韩常新 D、赵慧文
74、下面作品中,属于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有:______ABCDE_____________。
A、《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B、《夜之交流》C、《红旗谱》D、《播火记》E、《烽烟图》

『肆』 简述五十年代文艺界三大批判运动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1950年底1951年初,全国上演了歌颂武训“行乞兴学”的电影《武训传》,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反响。

2、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1954年,学术界发表了批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胡适和否认《红楼梦》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和反封建精神的文章。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4年错误地以胡适向中共中央提交的陈述自己对文艺的观点和意见的报告为契机,发动了一场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运动。

(4)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发生在哪个时期扩展阅读: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电影《武训传》上映于1951年初。它描写和歌颂了清末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

《武训传》上映后,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意见的争论。赞扬者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电影”,武训是“永垂不朽值得学习的榜样”。批评者认为,电影《武训传》是一种“缺乏思想性有严重错误的作品”、“武训不足为训”。这本是文艺界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

『伍』 当代文学史内容简答如何评价50年代初有关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

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武训是一个可圈可点人物;但就中国老百姓利益而言,武训对其不济于事;关键是电影武训传宣扬得是奴才教育。于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和谐。批武在次,批奴才是主。

『陆』 五十年代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时间和大致内容

1950年到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是建国后第一次重大的文艺思想争论和文艺批判运动;
1954年到1955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这是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柒』 批判电影《武训传》是在解放初的哪一年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严厉批评了对武训及电影《武训传》的赞扬,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并发表文章,形成了建国后文化思想战线上的首次批判运动。7月23日至28日《人民日报》连载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实际上为这次批判作了总结。

『捌』 《武训传》评论《武训传》在当时为什么被批判批判者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武训传之所以被批判是因为武训传这部电影中所包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宣传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符合。
毛泽东发动对电影《武训传》批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针对武训这个人以及他所做的“行乞兴学”这件事,而是电影《武训传》的作者们借武训及其进行的“行乞兴学”来兜售自己的主张,借以宣传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和主张从本质上反映出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斗争发生的原因、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及对新生人民政权的不同认识,而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只是出现了对电影《武训传》的一味颂扬,却没有人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这部电影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说明在当时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多么严重!这就不能不引起毛泽东的深思和忧虑。

『玖』 电影武训转事件始末以及相关评论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当时已有九十高龄的夏衍老人,针对《武训传》问题对此后中国文化教育界以至整个知识界产生深远的负面作用,发了长长的、深深的感慨:
从上海解放到1955年7月我调到北京,在上海工作了六年,在华东局和市委,我都分管宣传、文教。所以我接触最多的是知识分子,最使我感动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后来我被攻击得最厉害的也就是我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我青年时代到过日本,解放后访问过印度、缅甸、东南亚、东欧各国和古巴,就我亲身经历,直到现在我还以为世界上最爱国、最拥护共产党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这在全世界都是很普遍的,但像中国知识分子那样真心实意地拥护中国共产党,这就很不寻常了。十月革命之后,大批俄罗斯作家、艺术家跑到欧洲和美国。我记得很清楚,1951年我访问民主德国,当时的总统皮克单独接见我的时候,他就说:德国有最优秀的思想家、艺术家,但现在由于他们不了解共产党,所以许多作家、演员还在西欧和美国,他真诚地希望他们能早日回到他们的祖国。我五十年代两次去捷克斯洛伐克,情况大概和德国相似,捷克斯洛伐克人热爱自己的民族,有自豪感,但在集会或单独会见的时候,很少谈到政治,几乎没有人敢谈到当时的执政党。在东欧,各国都有党领导的文化部门,但许多作家和艺术家都不关心政治。在罗马尼亚,有一位曾在中国读过大学的文艺评论家公开对我说,作家的任务就是写作,不写作而去当官,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这一切都和中国很不相同。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的大作家如蒲宁、小托尔斯泰,以及不少的演员都跑到西欧和美国,连高尔基也在国外呆了十年。而中国呢,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仅没有文艺工作者外流,连当时正在美国讲学的老舍、曹禺,也很快回到了刚解放的祖国。当然,还不只限于文艺界,科学家也是如此。被美国人扣住了的大科学家钱学森,不是经过艰难的斗争,而回到了祖国么?在上海解放初期,我接触过许多国内外有声誉的专家、学者,如吴有训、周予同、徐森玉、傅雷、钱锺书、茅以升、冯德培,以及梅兰芳、周信芳、袁雪芬等等,不仅拒绝了国民党的拉拢,不去台湾,坚守岗位,而且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他在文章结束处说:“写到这里,不免有一点儿感慨,中国知识分子这样真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而四十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遭遇又如何呢?众所周知,1957年的反右派,1959年的反右倾、拔白旗,1964年的文化部整风,以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首当其冲的恰恰是知识分子。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但找不到顺理成章的回答,只能说这是民族的悲剧吧。”
这场民族悲剧从五十年代初一直延续二三十年!那句“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的结论性语句,从此几乎成为某些领导人的基本思维定势,也成为文化界人士头上的一道紧箍咒,使他们时时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谁也不敢预测什么时候又会突然来一场风暴。
1985年9月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刊登了一条消息,标题是《胡乔木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全文如下:
本报讯 记者毕全忠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9月5日在谈到武训这个有争议历史人物时说,武训这个人物应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需要不抱任何成见加以重新研究。胡乔木是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陶行知基金会成立大会上谈这个问题的。
胡乔木说:解放初期,也就是1951年,曾经发生过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个批判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现在不对武训本人和这个电影进行全面的评价,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明,当时这种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因此,这个批判不但不能认为完全正确,甚至也不能说它基本正确。

4
同一天,新华社以同样内容向全国发了通稿。电影《武训传》在“被片面、极端和粗暴”地批判三十四年之后,终于得到平反昭雪。话虽然说得平和委婉,字斟句酌,但是意思十分明白: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搞错了,是一场大冤案!这个事实再一次证明:凡是歪曲事实、不得人心的任何批判、任何决定,迟早总是要平反昭雪、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鲁迅早就说过:“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延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自《武训传》批判起,从九天落下的狂飚,从此在中国知识界、文化人头上,时松时紧,时高时低,时密时疏,连绵不断,落了多少年,伤了多少人,谁能忘记?谁又能知道?
走笔至此,我不禁又一次想起198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同志在全国剧本创作座谈会作长篇讲话的最后场面,他又一次强调要爱护文艺队伍,忽然激动地站起来,举起攥紧的拳头,高声说:“我们的党要发誓:坚决不许对文艺作品妄加罪名,无限上纲,因而把作家打成反革命!”(见《剧本创作座谈会文集》第3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会场上顿时响起长时间的春雷,人们忘情地不停鼓掌,一任从内心涌出来的热泪淌满双颊。二十多年过去,斯人斯语,此景此情,恍如昨日,不禁百感交集,怆然于怀。

阅读全文

与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发生在哪个时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白头翁是什么电影 浏览:781
腾讯上有什么好看的vip电影下载 浏览:928
俄罗斯电影停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浏览:162
好看的美国战争片排行榜电影 浏览:922
有什么关于狗的电影好看的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05
看电影如何不全屏 浏览:886
关于狙击枪电影有哪些 浏览:474
为什么电影都是抖音 浏览:549
电影艺术会受到社会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浏览:164
手机暴风影音的视频怎么下载电影网站 浏览:272
秋霞日韩电影手机版免费 浏览:487
其他2d电影什么意思 浏览:299
张学友的喜剧电影有哪些 浏览:564
电影七镖客免费版 浏览:854
对粉丝电影怎么看的 浏览:187
有没有什么好看动漫电影网站你懂得 浏览:475
最近出的一部动漫电影好看的电影 浏览:140
陈百祥好看电影有哪些 浏览:180
好看经典的电影排行榜 浏览:602
疫情电影有哪些2020 浏览: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