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部电影名字
应该是关于俄罗斯女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❷ 在线中文翻译英文:1554年, 玛丽一世(Kathy Burke饰)统治下的英国百
http://dict..com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在线翻译,释义、例证等都比较全面。其实好东西就在身边。
❸ 谁看过血腥玛丽这部电影
血腥玛丽”(BloodyMary)在西方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它广泛的知名度首先来自于一种鸡尾酒,这种鸡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柠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鲜红的蕃茄汁看起来很像鲜血,故而以此命名。在美国禁酒法期间,这种鸡尾酒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称为"喝不醉的蕃茄汁"。“血腥玛丽”原来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种通灵游戏,据说独自走进一间黑暗的浴室,通过点蜡烛、念咒语等一系列动作,就能召唤到“血腥玛丽”,其描叙十分恐怖,这里就不作细叙了。
令我感兴趣的是血腥玛丽的历史来由,我收集到的比较常见的说法有两个版本,一个认为来自于英国都铎王朝的暴君玛丽一世,另一个则认为来自于18世纪匈牙利女杀人狂李·克斯特伯爵。
玛丽一世(1553~1558年在位)成长于欧洲宗教改革的汹涌大潮之中,其时英国也成为天主教和新教进行殊死搏杀的场所。她的母亲凯瑟琳是一位笃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而她的父亲亨利八世为了达到与她母亲离婚的目的,不惜背叛天主教,与罗马教皇决裂,并在国内扶持新教,迫害天主教徒。也许由于上述的成长过程,也许源于她本人古板、固执的性格,她成为了一个死硬的天主教徒,并对新教有着刻骨的仇恨。成年后,她因为拒绝改信新教而几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国的审判台,后来又与当时天主教世界的捍卫者——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登上王位后,她立即宣布恢复天主教,并对新教徒采取了高压政策,屠杀其中的激进分子,在她统治5年中,有300余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个敢于宣布她父母的婚姻为无效、她为私生女的克兰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国外的新教徒则不计其数。她终于以其暴行获得了英国人民对其“血腥玛丽”的称谓。她病死时,据说整个伦敦响起了欢庆的钟声,即位的就是她的妹妹、后来成为一代名君的伊丽莎白一世。(顺便说一下,如果一个中国皇帝只处死了300余人的话,那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暴君,因为在中国“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像朱元璋每兴一次大狱就要处死上万人,仍改变不了他被认为是一个英明君主。但在欧洲标准不同,处死几百人就已经是骇人听闻的了。)
另一个关于血腥玛丽的说法是18世纪时那位匈牙利的绝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看看野史对她的描述“黑色长发在空中飘舞,两颗宝石般的眸蕴涵着摄人心魄的光芒,火红色长裙就像流动的烈焰一样,包裹着她白玉似的修长身躯,整个人宛如一团移动的火之精灵”。她的艳名远播欧洲,据说有数不清的男人为她决斗而死,连法国国王也为她倾倒。她的美貌,据说到六十多岁仍保持得很好。但她保持美貌的秘诀却另人毛骨悚然——少女的鲜血,她一生之中杀死了2800多名少女(这个数字可能被夸张)然后用她们的鲜血洗澡,以次来保持自己的妖异魅力,据说她甚至还喝下少女的鲜血来清洗自己身体内的污物。后来,她被愤怒的群众烧死在浴室中,但从此以后她居住的古堡每到月圆之时不断有鬼哭之声传出,后来该古堡被教皇贴上封条,为欧洲四大鬼屋之一。(关于这位血腥佳人,历史上确有其人,我这里引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描述,但她一生中杀死了许多无辜少女,以此来保持自己的美貌这一点是真的。)
除了上述两个之外,“血腥玛丽”还有其他说法,比如有人认为其来源于一位奥地利公主。
”(BloodyMary)在西方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它广泛的知名度首先来自于一种鸡尾酒,这种鸡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柠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鲜红的蕃茄汁看起来很像鲜血,故而以此命名。在美国禁酒法期间,这种鸡尾酒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称为"喝不醉的蕃茄汁"。“血腥玛丽”原来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种通灵游戏,据说独自走进一间黑暗的浴室,通过点蜡烛、念咒语等一系列动作,就能召唤到“血腥玛丽”,其描叙十分恐怖,这里就不作细叙了。
令我感兴趣的是血腥玛丽的历史来由,我收集到的比较常见的说法有两个版本,一个认为来自于英国都铎王朝的暴君玛丽一世,另一个则认为来自于18世纪匈牙利女杀人狂李·克斯特伯爵。
玛丽一世(1553~1558年在位)成长于欧洲宗教改革的汹涌大潮之中,其时英国也成为天主教和新教进行殊死搏杀的场所。她的母亲凯瑟琳是一位笃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而她的父亲亨利八世为了达到与她母亲离婚的目的,不惜背叛天主教,与罗马教皇决裂,并在国内扶持新教,迫害天主教徒。也许由于上述的成长过程,也许源于她本人古板、固执的性格,她成为了一个死硬的天主教徒,并对新教有着刻骨的仇恨。成年后,她因为拒绝改信新教而几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国的审判台,后来又与当时天主教世界的捍卫者——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登上王位后,她立即宣布恢复天主教,并对新教徒采取了高压政策,屠杀其中的激进分子,在她统治5年中,有300余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个敢于宣布她父母的婚姻为无效、她为私生女的克兰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国外的新教徒则不计其数。她终于以其暴行获得了英国人民对其“血腥玛丽”的称谓。她病死时,据说整个伦敦响起了欢庆的钟声,即位的就是她的妹妹、后来成为一代名君的伊丽莎白一世。(顺便说一下,如果一个中国皇帝只处死了300余人的话,那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暴君,因为在中国“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像朱元璋每兴一次大狱就要处死上万人,仍改变不了他被认为是一个英明君主。但在欧洲标准不同,处死几百人就已经是骇人听闻的了。)
另一个关于血腥玛丽的说法是18世纪时那位匈牙利的绝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看看野史对她的描述“黑色长发在空中飘舞,两颗宝石般的眸蕴涵着摄人心魄的光芒,火红色长裙就像流动的烈焰一样,包裹着她白玉似的修长身躯,整个人宛如一团移动的火之精灵”。她的艳名远播欧洲,据说有数不清的男人为她决斗而死,连法国国王也为她倾倒。她的美貌,据说到六十多岁仍保持得很好。但她保持美貌的秘诀却另人毛骨悚然——少女的鲜血,她一生之中杀死了2800多名少女(这个数字可能被夸张)然后用她们的鲜血洗澡,以次来保持自己的妖异魅力,据说她甚至还喝下少女的鲜血来清洗自己身体内的污物。后来,她被愤怒的群众烧死在浴室中,但从此以后她居住的古堡每到月圆之时不断有鬼哭之声传出,后来该古堡被教皇贴上封条,为欧洲四大鬼屋之一。(关于这位血腥佳人,历史上确有其人,我这里引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描述,但她一生中杀死了许多无辜少女,以此来保持自己的美貌这一点是真的。)
除了上述两个之外,“血腥玛丽”还有其他说法,比如有人认为其来源于一位奥地利公主。
血腥玛丽的由来
女人,是美丽的动物,美女,更是美丽中的美丽。
为了让自己更美丽,女人用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方法。
但是最血腥的美容方法,恐怕是以下这位女士的秘方了。
传说中,欧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闹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达佩斯的郊外。这是一幢中世纪古堡,它的主人,就是当时艳倾一时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在她的一生中,为她决斗而死的青年贵族,据说超过了100 个。甚至在她60岁那年,两位浪漫的青年诗人因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举剑自杀。
是什么样的魅力才让他们疯狂至此?她究竟美丽到什么地步呢? 据野史中记载,在一次李·克斯特伯爵举行的盛大晚宴上,她一身飘逸长裙,出现在众人眼前。黑色长发在空中飘舞,两颗宝石般的 眸蕴涵着摄人心魄的光芒,火红色长裙就像流动的烈焰一样,包裹着她白玉似的修长身躯,整个人宛如一团移动的火之精灵。
当她停下脚步的时候,银白色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使她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他们搞不清楚,这位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究竟是顺着月光而下凡的天使,还是将要循着月光飘向天宫的圣女。
她的美丽,据说保持了近50年,而她的美丽秘方,实在令人恐怖万分。 她用鲜血沐浴。而且只用纯洁少女的鲜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们纯洁的血液中,方能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而让她永葆青春。每次洗澡前,她还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她管这叫「内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杀掉两个少女。就这样,在长长而黑暗的50年里,一共有2800名少女惨被杀害,所有的尸体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这也是她的主意,因为她相信,少女们的魂魄能够驱走衰老和迟钝。
由于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总带着浓烈的血腥气。 但她却从不用任何香水掩盖,任其自然。 美丽的外貌和血腥的气味相结合,竟然产生里一种无可名状的妖异魅力,使无数青年贵族为之倾倒。一时之间,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艳名远播欧洲大陆,连法皇路易十四也不远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有一款鸡尾酒的名字叫「血腥玛丽」便由此而来。
一直到后来,大革命爆发。愤怒的群众将已经快70高龄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愤之下,大家将她活活烧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并且封掉了古堡。从此,一代艳后香消玉殒。
但是,在此后的400 年里,每逢月圆之夜,古堡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如海潮般幽怨的恸哭,彷佛是千鬼夜哭,万魂哀鸣,连10里之外布达佩斯的居民都能听见。 他们不堪其扰,请来了神甫,术士驱魂作法,结果连凡蒂冈和耶路撒冷的大师们都无能为力。最后,教皇无奈,只能将这块地方列为禁地,禁止凡人出入。
(迄今为止,在布达佩斯的郊外,这幢古堡依然贴着教皇的封印。离它不远处,当地写了块牌子:游人勿进)
整个中世纪欧洲有很多诡异恐怖的怪谈,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则被当之无愧的称为头号血腥佳人。
血腥玛丽配方
1.伏特加中放入冰块
2.加入西芹盐
3.勾兑入番茄汁
4.添加安哥拉苦精和辣椒水
点评:美人和烈酒一样,只属于那些能够品味的人,这也是美人烈酒弥足珍贵的原因
❹ 玛丽一世的影视形象
2007年电视剧《都铎王朝》Sarah Bolger扮演玛丽公主
❺ 跪求此张图片的影片名称啊~~好像是讲关于玛丽一世的,但实在找不到影片。。
这是电视剧《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 第四季的剧情简介 · · · · · ·
16世纪中叶,英国驻法国大使遭到暗杀,而且死者正是年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的叔叔。这让国王极为愤怒,立刻召集大臣,准备兵发法兰西。不过,红衣主教沃尔金(山姆•尼尔 Sam Neill 饰)权衡各方利益,并不赞成英法交战。因此,他想方设法,让英王、法王通过协商解决了此事。由于王后凯瑟琳只为亨利八世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她逐渐失宠。亨利八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在宫廷之内寻欢作乐。不过,真正令亨利八世动心的却是一名叫安•博林(娜塔莉•多默尔 Natalie Dormer 饰)的女侍官,后者美艳动人,丰满妖娆,使得他几近疯狂。为了能够明媒正娶,亨利八世跟主教沃尔金密谋,要与王后离婚,此举顿时牵涉到外交、宗教等多方利益。期间,热死病蔓延,引起全国恐慌,一场宫廷震荡也随之而来…
❻ 玛丽一世被世人称之为“血腥玛丽”,理由是什么
从古至今,不幸的人千千万,其中很多选择了认命,但也有很多不认命。就像最近很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说的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地,面对命运的不公,又有几个人能甘心呢?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眷顾了她,却又被无情地夺走,最终靠自己走上人生的巅峰,就像一朵浴血绽放的玫瑰,被后世称为“血腥玛丽”。
谁也未曾料到安妮·博林并未生下儿子,于是历史又在亨利八世手上重演。他将安妮·博林斩首后,又娶了安妮·博林的女侍官珍·西摩。不过所幸的是这次终于是王子,取名爱德华,不过官珍·西摩却在不久后去世了,而这时的玛丽一世也已成年,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玛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她虽然痛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做起事来的决绝还真是有她父亲的影子。也许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从小所受的伤害早已深入骨髓。只可惜命运之神还是未眷顾她,让她早早地离世。
❼ 电影伊丽莎白一世1998年拍的那部,那里面说法语的那个女王是谁,后来我怎么又裸死在床上,那个有点神
那个女王应该是玛利亚·斯图亚特(被伊丽莎白一世处决的苏格兰女王、法兰西前王后)的妈妈。即吉斯的玛丽。不是玛利亚·斯图亚特。
因为玛利亚·斯图亚特是在1587年左右被伊丽莎白一世处决的,按时间线来这个女王(吉斯的玛丽)死在床上时玛利亚·斯图亚特应该还在法国。
而且历史上这个吉斯的玛丽也不是这样子死的。电影艺术加工了。
❽ 玛丽一世为何被称为“血腥玛丽”
随便走进一家小酒吧,血腥玛丽都是很火的头牌鸡尾酒,它与英国历史上那位有名的君主—玛丽一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玛丽一世又为什么被称为“血腥玛丽”呢?
历史记载,玛丽一世是一个很聪慧漂亮的女子,她仅仅统治了五年左右的时间。如此短暂的时间实在是不够一个人大展手脚的,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她的评价才这么邪恶吧。
❾ 电影《伊丽莎白一世》中玛丽背叛伊丽莎白一世了吗还是宫廷政治嫁祸
玛丽是王位的竞争者,与背叛或嫁祸无关。
❿ 玛丽一世的介绍
玛丽一世(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亲是亨利八世,母亲是凯瑟琳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玛丽一世在其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死后,废黜了继任的简·格雷。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玛丽一世是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为此,她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于是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后来,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逝世,时年42岁。玛丽一世死后,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继任者伊丽莎白一世所颠倒。1(概述内图片来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