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零零后电影说的是哪个幼儿园

零零后电影说的是哪个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3-01-29 20:04:53

❶ 纪录片《00后》,值得一看

「儿子洗手,水不烫。」

「我觉得烫。」

「我刚洗完没觉得烫啊!」

「爸爸,那是你的感觉,不是我的。」

当一个4岁的孩子这样和你说话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或许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顶嘴而生气,然而张同道导演却「如获至宝」。因为他发现,儿子的这个举动,是他小时候绝对不敢对自己的父亲说的。

他不禁思考:00后的孩子,到底是什样的?

从这个契机开始,他拍起了纪录片《零零后》。

他以巴学园里18个孩子为素材,从2006年拍到2018年,历时12年。从孩子4、5岁一直拍到上大学,孩子们经历了几个人生的重要转折,有人回到起点,有人冲得很远。

从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们看到了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张同道导演说:《零零后》是他用12年写给年轻父母的一封家书。

孩子,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

这些孩子的真实记录,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5岁的池亦洋从小就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孩子。

他抢了别人的棍子,还威胁小朋友说:「你们谁再敢说,我就把你们全部打成肉泥!」

池亦洋踢足球犯规,被老师罚点球,他一边大哭,一边气急败坏地骂老师是「混蛋」。

上了小学的池亦洋,成绩一度垫底,是班里的「差等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有些「失望」的孩子,在15岁时却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池亦洋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应该说池亦洋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好的老师,也遇到了理解他的父母。

当池亦洋因踢球犯规被罚又哭又叫时,幼儿园的大李老师并没有妥协,也没有生气地斥责他,而是先安抚他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不高兴,可是比赛要遵守规则。」

当小朋友家长集体要求「请走」池亦洋时,大李老师却说:「从另一个角度看,池亦洋为男孩们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

面对这个软硬不吃的孩子,大老师用巧妙的方式引导,在不伤害他的同时,让他明白规则。

上小学时,池亦洋的成绩不好,因为不会写的作业,池亦洋自己气得大哭,说自己「太没用了」。

但池亦洋的父母并没有怪孩子,也没有给孩子压力。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支持了。

直到中学后,池亦洋偶然邂逅橄榄球,内心里那份热爱才蓬勃而出。

为了去美国好好学习打橄榄球,他努力学习不喜欢的英文,努力改变学习态度。

橄榄球唤回了池亦洋内在的力量,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他心底的自信。

当他代表中国站在橄榄球全球联赛的赛场,当国歌在大洋彼岸响起时,这个画面与童年重叠,禁不住让人泪目。

作家莱辛说过:「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身为父母,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怀揣一份耐心,引导孩子找到兴趣和目标所在,才能让孩子目光笃定,内心坚强,在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

小女孩柔柔,能在5、6岁时就写出让人赞叹的诗,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和超强的艺术天分。

但柔柔的数学怎么都学不好,小小的她因为不会做数学题而哭泣:「这些数学公式就像森林里的毒蛇。

高中时,柔柔因为数学拖后腿,爸爸妈妈也曾在教育方式上产生过分歧。

爸爸觉得应该给柔柔报个补习班,妈妈则觉得不能为了一纸成绩,放弃孩子一直热爱的舞蹈。

最后,爸爸妈妈决定送柔柔去美国读书,因为这样可以不用放弃舞蹈,又不用担心孩子的数学不好。

出国后,柔柔的成绩很好,甚至开始辅导美国学生学数学。唯一让柔柔难过的是,她与寄宿家庭的关系相处得都格外糟糕。

高中三年,她换了四个寄宿家庭,几乎与每一家都发生过矛盾,其中有一家甚至半夜要把她赶出去:「你看看厕所都脏乱成什么样了?我家不欢迎你这样的人,马上给我滚出去。」

其实,柔柔的人际关系不好,从小就可以见端倪。

柔柔在幼儿园时,就因为不懂如何和小朋友相处,经常被大家孤立,被小朋友说是「傻子」「骗子」。

当时,大李老师为了帮助柔柔,让柔柔担任自己的小助手,来提升她在小朋友们眼中的地位,同时还给柔柔增加了很多和小朋友互动的机会。

长大后的柔柔,在没有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她给爸妈打电话缓解压力,却因为父母太忙没接到电话,打了好多求助电话也都落了空。

最后,柔柔只好给纪录片的导演张同道打了电话,她说:「我是不是特没用,就连与人相处都做不好。」

幸运的是,经过成长的磨合与自我的反省,柔柔逐渐与第四个寄宿家庭相处融洽。她与房东太太一起做甜品,将自己当成家庭的一份子,用心付出,也收获了认同。

现在的柔柔变得一如她的名字,特别的柔软,她说:「我现在才明白,拒绝是生活的一部分,地球不是绕着你转的,你要想着别人。若是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就不用换这么多个寄宿家庭了。」

导演张同道十分欣慰:「有反省能力,就是成熟的标志。」

是啊,人生岁月漫漫,没有谁是完美的。只有让孩子亲自参与生活,在体验和交流中学会反省与沉淀,才能真正活出灿烂的样子。

池亦洋和柔柔这两个孩子之所以能做回最真的自己,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这与他们父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池亦洋在遭遇学习困难时,父母尽管焦虑,但还是一如既往支持他,为他托底。

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信任,而不是指责。指责再多也不能令孩子的成绩变得更好,不如给孩子多一些的包容与关爱,让他的心底充满温暖的力量。

导演张同道指出:00后的父母多为70、80后,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注定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代。

哈佛大学通过几代学者的研究证实,当一个人获得爱,在爱中建立强韧而持久的联系,才能不畏艰难,活得幸福。

其中最重要的,是和父母之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充分无有条件的爱和信赖,是孩子面对未来的底气。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的时候,放下指责与评价,用爱和信任来为孩子兜底,相信孩子会重拾信心,活得明朗。

还记得孩子刚出生时,做父母的愿望只有一个,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其它什么都无所谓。

然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多:希望他成绩优秀;希望他出类拔萃;希望他懂事一些......

其实,与其兜兜转转和焦虑不安,我们不妨回头来问问自己,我们最终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开展什么教育,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品质?

这样想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规避自己的行为,找到教育的初心。

尹建莉老师说:「成长中有许许多多的选择,看似不经意,却全部通向一个方向。原来,每个孩子都在成为他自己。」

深以为然。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长为自由向上的大人,眼里有光,手有力量,不惧不忧,奔跑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❷ 零零后纪录片一一现状真名

《零零后》是2006年,摄制组开始在一所幼儿园跟踪记录了十多位00后的孩子,记录一直持续了十年。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十年过去,时间改变了他们的外貌,赋予了他们独立的思想和自主的行动。他们将如何突破青春的困惑?他们将怎样选择未来的生活?这是中国唯一长时间记录孩子成长的纪录片,用影像探索00后的孩子有着怎样的成长秘密。父母、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展现十年的成长,凸显时间的力量。同名纪录电影《零零后》2019年9月上映,讲述的是电视版中未曾出现过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❸ 第二次观看电影《零零后》带来的思考

        11月23日,我走近影院重新和大家一起看了电影《零零后》,比起第一次看,这一次我的思维更加清晰了,电影里很多细节的地方能自然地能进入到我的大脑和内心了,但同样的电影不同的人看到是不同的感受。

        这次点映我是借着哆哆妈妈的发心完成的,在第一次看过后,我也想发起点映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但是我没有勇气,因为我怕来看电影的人寥寥无几,氛围太遭,最终放弃了,是哆哆妈妈给了我挑战自己的机会,唤起了了我传播电影,传播好的教育的使命。在电影评论里,我看到了观众们的评论都非常好,感觉触动很深,看了之后我感同深受,但其实,也许还有很多对电影无感的人,就像我曾经对于教育无感一样。

        我作为这次观影活动的负责人,和哆哆妈妈一样,希望每一个来到影院的人都能够有所收获,哪怕只有一点,但过后和朋友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观众对于电影的感受并不像我描述地那样能够打动人,所以因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同时也开始结合电影片段回忆多年以前我对教育的无感,麻木。

        片段一:孩子王池亦洋拿子棍子说:“我要把你们打成肉泥”。

        这个片段我在看电影《小人国》时,印象就特别深刻,大李老师在夺回池亦洋的棍子时,一边用语言说服池亦洋,一边试着夺回棍子,但她并没有一下子抢回棍子,没有使得池亦洋觉得得自己很弱,她让池亦洋最终自己松手,这样池亦洋并不会因为害怕权威而没有自信,没有力量,一次次这样的帮助,他成长起了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在进入到社会适应能力会很强,孩子长大后不会轻易用拳头解决问题,会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会想办法解决,变得自律。曾经我在幼儿园经常会遇到孩子打人和抢东西的行为,我的做法通常都是直接抢过来,然后再批评或者惩罚孩子,孩子们要么会因为害怕而会在我没有在场的情况下去继续这样的行为,要么就慢慢变得胆小怯懦,没有信心,表面看到孩子们规规矩矩,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可我们往往都只看表现,不看本质,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那个时候看这场电影,我想我肯定没有现在这样的感受,因为那个时候我对于教育,对于自己的童年经历没有深入的觉察和意识,认为上一代的父母和老师这样,周围的人也这样,自然就吸收了同样的处理方式,又用同样的处理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

        片段二:池亦洋打佳佳,扬言要掐死佳佳

          大李老师将池亦洋和佳佳带到办公室,询问事情的经过,佳佳大哭说池亦洋打他,池亦洋也承认而且继续说要掐死佳佳,大李老师将佳佳带出办公室,留池亦洋在办公室呆四分钟,一般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都会带孩子们在办公室解决,这就像成人之间遇到纠纷问题也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解决纠纷一样,孩子的生活如同大人的生活,总是有矛盾发生,矛盾的发生也未必是不好的,矛盾的发生才能让孩子成长起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这个时候就像调解员,如果能智慧地解决孩子间的问题,孩子会印象深刻,他们也会模仿老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成长起智慧,在后面的片段中,可以看出,池亦洋在解决佳佳和陈炳栋的矛盾中,已经没有在使用拳头,有效地化解了他们的矛盾。这些类似的事情在每个幼儿园都习以为常,在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出现,但往往我们没有用心地听孩子述说,我以前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基本上都是用批评的方式,如果孩子没有受到伤害,直接忽略不处理,这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和孩子的关系也是疏远的,在后来接触到大李老师的理念以后,我的教育行为也发生了变化,站在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也自然成了我当老师的原则,无论怎样,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渐渐地和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近了。

        片段三:池亦洋在上课时登桌子

      尽管池亦洋对课堂感兴趣,但因为他破坏了上课的规则,打扰了别的小朋友听课,他说不再登桌子了,大李老师说:“但你已经登了”,她还是将池亦洋抱到了教室外面。自由是有边界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规则的遵守和行为的负责在孩子时就要培养起来,大李老师每次的坚持,池亦洋懂得了规则意识和对自己负责任,据大李老师在电影交流群里说到,池亦洋有一天坐了十几次反思角,并且池亦洋在反抗的过程中不断地踢打老师,大李老师因此也受到了皮肉伤害,但大李老师始终都没有放弃帮助池亦洋建立规则,也没有使用暴力去对待他,最终池亦洋才能够自己遵守规则。我们在孩子的破坏行为上常常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要么就是打骂,要么就是坚持一段时间看不到孩子的改变就放弃了,这个片段让我意识到了在处理类似问题上,要有坚定的决心,完全的信任孩子可以越来越好,持续地去帮助孩子,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片段四:球场上池亦洋犯规

        在一场球赛活动中,大李老师是裁判,池亦洋因为手碰到了球,大李老师宣布他犯规,正玩得尽兴的池亦洋认为自己没有犯规,生气大哭,并骂大李老师是混蛋,大李老师还是坚持宣布池亦洋犯规,最终球赛不欢而散。虽然没有完成球赛,但孩子从中学会了球赛要遵守的规则,这才更加重要。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孩子能开心地完成游戏,忽略了游戏规则,无所谓一些小的破坏,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生活不遵守规则,这就形成了潜意识,潜意识跟随孩子长大成人,一旦固化,很难改变,就像我们随处看到的乱扔垃圾现象,闯红灯现象等等很多的社会规则被破坏。

        片段五:家长会上家长们集体要求池亦洋退学。

        大李老师并没有因为家长们的要求而让池亦洋离开,相反,她像家长们分析了池亦洋身上的优点,也表示了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池亦洋的欺负之下变得很弱,也不会让强的孩子一直欺负弱的孩子。大李老师坚决不放弃帮助任何一个孩子,最终孩子们才成长起了高尚的人格,父母也学习到了正确的理念,帮助孩子找到了他们的人生目标。在以前教育生涯中,我们通常都会应了家长的要求,同样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在班上会扰乱班级持续,用强硬的方式制止,制止不了心里就希望他离开。无论从师德还是爱心上来说,这都是不允许的。

      片段六:柔柔在泥土堆中了充满诗意的语言。

        有一个场景是柔柔独自站在泥土堆中迎着微风一个人自言自语发出了感叹:“风景,风景,我要呼吸这新鲜的风景”。这样唯美的画面就像一个诗人在美景中作诗一样,我们很少看到一个五岁的孩子可以如此自由地表达自己,感受自己,把自己和周围的自然完全融入到了一起,接着她在两颗树之间用绳子来回荡,这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天性本该是如此纯真美好,不会因为害怕弄脏身上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事,不会因为被控制而不敢释放自己,我们常常会因为害怕孩子受伤不让孩子尝试看起来危险其实并不危险的事,因此孩子失去了自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我也想起了我小时候可以无所顾忌的在山上和小伙伴玩耍,那个时候很多父母为了生存问题无法照看我们,父母这样的无意识恰恰让我们能够享受童年的快乐和自由,如果能让孩子该有孩子的样子,这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呢?

        片段七:柔柔被小朋友们排斥。

      在沙坑里,柔柔扔沙子,被一个小男孩拒绝,并不断地拍打她的手,柔柔大哭,小男孩离开,大李老师带着柔柔补救陷阱。在教室里,柔柔被周围小朋友欺负,遭到了大家的排斥,大家都说不愿意和柔柔玩,大李老师分析:柔柔经常幻想自己是童话里的公主,很难融入到现实和小朋友的相处中,她无法将童话和现实分离,电影好几个场景,都有小朋友欺负柔柔的情况,柔柔就总哭,大李老师在教师会议中请各位老师想办法帮助柔柔,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大李老师一对一持续三个月帮助柔柔,最终帮助到了柔柔和小朋友的相处之道,有一次在教室里,她看到小朋友都排斥柔柔,于是将柔柔单独带出教室,向大家宣布带柔柔出去玩,这样特殊照顾使得小朋友们愿意和柔柔玩耍,让大家接纳柔柔。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帮助好了他们就能够顺利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在教育中,我们很少去思考,很少去学习,因此孩子也会错失很多被帮助的机会,电影的这些场景,大李老师对于孩子的处理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再者,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会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层次地从孩子的行为中去分析,去了解,然后解决。

      父母的教育决策影响孩子的人生方向。

          柔柔和池亦洋都不是传统观念的优秀学生,进入小学时代的柔柔在一家自由式的私塾学校学习,而池亦洋在公立学校学习,柔柔数学成绩不太好,她形容数学就像一条毒蛇,在电影交流群里,柔柔的妈妈说到,柔柔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柔柔的妈妈也对她满怀信心,电影里,柔柔的爸爸对于柔柔的成绩感到担忧,希望送柔柔补习,而柔柔妈妈希望保留柔柔的兴趣牺牲成绩,在经过一番讨论和商量后,他们最终决定尊重柔柔自己的选择,周末的时候,带柔柔学习她喜欢的芭蕾舞,进入初中的柔柔,选择了独自美国留学,和同学相处得非常友好,但遇到了寄宿家庭的排斥,她意识到她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应该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而池亦洋在小学成绩同样很糟糕,经常被老师批评,几乎对学习感到绝望,看到他学习痛苦的样子,就像看到了我们学生时候的学习状态,看到这里,不禁掉下了眼泪,因为成绩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办,自暴自弃 ,遇到不会做的题,干脆就直接抄同学的答案,池亦洋的爸爸妈妈看到这样的情形,感到心疼,周末就带他放松,缓解学习压力,然后带他尝试各种兴趣班,最后池亦洋到初中时,才找到了自己的所爱:橄榄球,他在这项运动中找回了自信,通过努力练习进入了中国橄榄球队。这时候,我们看到了池亦洋浑身充满了激情,仿佛恢复了幼儿园时的活力。

        好的亲子关系没有沟通障碍。

      面对池亦洋的早恋问题,池亦洋的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如何让孩子的恋爱不影响学习,最后在和池亦洋的沟通中,池亦洋同意遵守一个周约会一次,并且在不影响练球的情况下,整个交流的过程池亦洋没有任何的隐瞒,亲子之间也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这样和谐的亲子关系,我想应该是很多父母都渴望的吧,池亦洋的爸爸在交流群的分享,也说和孩子的关系好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少了,所以首先要解决和孩子的关系问题。

      感恩能够再次看到电影。

        感恩张同道导演花了12年时间拍摄的这场电影,感恩大李老师对教育的付出,对我生命的影响,感恩影院给我们提供了场地,感恩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宣传,感恩哆哆妈妈给予我再次看到电影的机会!感恩每个孩子带给我的成长,教育的信念,值得我坚守一辈子!

       

❹ 纪录片《零零后》每集的概要都是什么

十年,也许仅是宇宙一瞬,但对于人生却是一段漫长的成长历程。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历时十年,跟踪记录了十多个零零后孩子的成长足迹,其制作的五集纪录片《零零后》上周在央视播出,引发了许多观众的思考。

第五集《朋友这件事》:十年前,在幼儿园里,辰辰每天等待着朋友的到来,乐乐则主动出击融入朋友圈。十年后,辰辰希望成为野外探险家,与动物相处远离人群;乐乐在橄榄球场奋勇拼撞,留学美国追逐梦想。从童年到少年,面对朋友的分离,未来的抉择,他们将如何取舍?是主动追寻心中的天命,还是执守内心的平静。孩子们在十年成长中慢慢体会“朋友这件事”。


十年很长,五集很短,但是却道出了很多当下家长所要面对的问题。

❺ 《零零后》观后感

          假期的最后一天,去看了场点映的电影《零零后》。这部片子其实不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用了12年的时间,记录了2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影片一开始,是个5岁男孩儿池亦洋身披红斗篷,手拿大棒子,欺负小朋友,脚踢老师,对着摄像机言称“我要把你打成肉泥!”在幼儿园里的表现让其他家长联合起来要求幼儿园劝退他。后来他上了小学,虽然人高马大,但因为学习吃力常常痛苦的流泪。——这不就是一个我们身边常常能见到的、所谓的“坏孩子”吗?如果恰恰你的孩子、学生是这样的,你会怎么对待他呢?

        所幸,他在幼儿园遇到了一位能看见他、接纳他的老师——也是我很喜欢的幼儿教育专家李跃儿老师。我记得李老师在要求池亦洋退学的家长会上说:你们不觉得池亦洋树立了一个很好的男孩子的榜样吗?正是因为李老师对池亦洋的尊重,包容,不抛弃不放弃,温柔而坚决的遵守规则,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意义,池亦洋后来在幼儿园当了孩子们的领袖。调解小朋友的矛盾,还会带着大家一起唱国歌。

        池亦洋上学了,学习成绩不好,作业糊弄,不遵守纪律,常常被老师批评。可是当我看到他因为在学习的海洋里苦苦挣扎流泪的时候,我也忍不住掉下眼泪。孩子不是不愿意好好学习,但有时真的是无能为力啊!在池亦洋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也很理智的找寻了自己的问题。爸爸说:是我管他管的太少了。而妈妈更愿意给池亦洋更多的机会由他自己来选择。

        后来池亦洋在初中时爱上了橄榄球,在这个项目里他找到了自信。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影片的最后,池亦洋入选国家队,并且如愿考上了美国的大学去打橄榄球。在赛场上,池亦洋身着国家队队服,又一次唱起了国歌。

        我们身边像“池亦洋”的孩子有很多,可真正成为池亦洋那样的孩子有多少呢?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种可能性,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复制粘贴似得是三好学生五好少年,随父母和老师的愿。我们如果不能像李老师、像池亦洋父母那样:包容孩子的缺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以成绩为唯一论,也许,会有更多的“池亦洋”。

阅读全文

与零零后电影说的是哪个幼儿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mac如何拷贝电影 浏览:258
电影院停播了取完票了如何退 浏览:361
开一个电影院大概多少钱 浏览:258
错过电影院电影怎么办 浏览:453
强烈推荐好看的电影少女 浏览:135
把你拍成小电影什么意思 浏览:749
猫影电影如何改时间 浏览:183
绝地求生是由什么电影改编的 浏览:297
支付宝淘票票买的电影票怎么退款 浏览:345
哪些电影能提高英语 浏览:579
上下集的武侠电影有哪些 浏览:640
3d电影如何消退成2d 浏览:822
电视机怎么免费观看vip电影 浏览:66
传说中创造人类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419
帮我推荐一部好看的电影吧 浏览:242
杀手歌曲是什么电影 浏览:447
电影宣发费用大概是多少 浏览:567
网易的电影怎么下载 浏览:873
熊出没2019年电影叫什么 浏览:203
佗理电影日本免费播放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