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都有几个版本那个值得看
一共有超过10个版本,苏菲·i玛索主演的版本是最值得看。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伯纳德·罗斯执导,苏菲·玛索、肖恩·宾等主演的爱情片。该片于1997年5月1日在德国上映。
该片中,苏菲·玛索的表演诚然出色,然而和嘉宝相比仍相形见绌。可能外形上就比较吃亏,具有东方特质的苏菲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俄国人。
(1)安娜卡列尼娜电影哪个版本最贴近原著扩展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文学作品曾风靡一时,至今成为永远的经典之作,对于经典作品改编,本面临着极大挑战,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各个国家对于该作品的改编已足达数十部之多,总体而言对于原著都做了极大还原。
根据列夫托尔斯泰世界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就像书本开篇第一句话一样,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安娜是被时代压迫的不幸代表之一,她像飞蛾扑火一样去找寻爱,最后却落得个卧轨自杀的下场,令人无限唏嘘。
❷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2012年版的和1997年版的相比 ,哪个更忠于原著
这个见仁见智!个人更倾向于97版
因为女主比较丰满,更符合原著中安娜的贵妇形象,总的来说,97版的《安娜》中规中矩,即使是事先没有看过原著的也能从中嗅出挥之不去的“忠实”气味。
2012版的是一出华丽舞台剧,女主有点干瘪,英伦味十足,少了原著中安娜俄国贵妇的感觉,一个原本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这版的改编,却把安娜拍成了“没事找事自作自受”的怨妇。去看看就知道了
对比图,
左为12版,右为97版
❸ 改编《安娜卡列尼娜》的影视作品有哪些
《安娜卡列尼娜》从1914年俄罗斯电影版起,欧美各国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有三四十部。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
1935年,嘉宝版
1948年,费雯丽版
1967年,苏联塔·萨莫伊洛娃版(被认为最接近原著)
1997年,苏菲玛索版
2012年,凯拉纳特利版(俄国人比较认可)
另外,1977年英国, 10集连续剧,是内容最完整的。
❹ 哪部安娜卡列妮娜电影最接近原著
1935年克拉伦斯·布朗执导、葛丽泰嘉宝主演的版本是迄今为止公认最高水准的《安娜》。1968年前苏联的版本也不错。排第三的可以说是苏菲玛索版,不过这版《安娜》只突出了她和渥伦斯基的感情,把其他方面都淡化了。要知道恰恰是周围世界那些有形无形的束缚造成了安娜一生的悲剧,这正是故事最要讲述和批判的,却被简单处理,很可惜。不过苏菲玛索真是美。
另外,原著看起来很长,一天读几页,也很快就看完了。能坚持下来的话,还是看原著的好,这部书真的很精彩,没有哪部电影能真的完全展现出来。
❺ 关于 《安娜·卡列尼娜》 ,哪个译本最好
旧版本里,高植的最贴切、严谨,详实准确。草婴的属于故事会版本,砍掉的细节太多,不建议。谢素台的,从全面角度衡量,属于优秀版本。智量版不建议,虽然比草婴细致,但奇怪的是丢的句子和错译也多。
2019年,果麦推出了于大卫版,应该是最为恰切地表达了托尔斯泰原文的所有意境和内涵,目前看来风评甚佳,可以一读。
❻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哪版拍得最好
费雯丽演的好 但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 我也喜欢苏菲的 但是苏菲身上有种冷艳的气场觉得不太符合安娜那个人物的气质。这是个人的看法,不喜勿喷
❼ 怎么评价经典作品改编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作品自然无法与原著进行相媲美,但对于作品所要传递的主旨与精神,电影诠释的很到位。《安娜卡列尼娜》文学作品曾风靡一时,至今成为永远的经典之作,对于经典作品改编,本面临着极大挑战,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各个国家对于该作品的改编已足达数十部之多,总体而言对于原著都做了极大还原。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对原著的致敬,更是作为小说迷的福音问世,尽管有诸多不足之处,却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还是值得前去观摩一番的。
❽ 安娜卡列尼娜哪个译本最好
于大卫译本的《安娜卡·列尼娜》最好。语言通顺。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作品主题
安娜的选择体现出人性的迷误。为了实现狭隘的个人情爱,她不惜抛家离子,做了自我情欲的奴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这篇恢弘巨著深刻地揭示出安娜悲剧命运的根源,即非完整的感性人格决定了安娜的悲剧命运。
尽管她的人生探索以实现精神的自我追求为目的,但其生命力的发挥缺乏理性的配合、支撑与调控,结果使得人生随情欲而漂流落得悲惨的结局。
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❾ 安娜卡列尼娜哪个译本最接近原著
旧版本里,高植的最贴切、严谨,详实准确。(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草婴的属于故事会版本,砍掉的细节太多,不建议。谢素台的,从全面角度衡量,属于优秀版本。智量版不建议,虽然比草婴细致,但奇怪的是丢的句子和错译也多。2019年,果麦推出了于大卫版,应该是最为恰切地表达了托尔斯泰原文的所有意境和内涵,可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