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信仰的电影有那些
《归心似箭》,《牛虻》,《耶稣受难记》,《宾虚》,《十诫》,《阿育王》,《甘地传》。
㈡ 《信仰者》剧情主要讲述了什么
1935年,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10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蒋介石惊恐万状,调遣大军围追堵截。由于在敌占区作战,红军补给非常困难,方志敏决定,在谭家桥伏击立功心切的王耀武独立第1旅。
军团长刘畴西刚愎自用,不顾大家强烈反对让刚刚组建的第20师打主攻,结果,由于新兵过度紧张,枪支走火,伏击战打成遭遇战,损失惨重。当年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22岁的猛将寻淮洲中弹身亡。
在怀玉山,刘畴西再一次指挥失误,命令主力部队原地休息,没有按计划跟上先头部队。已经成功突围出来的方志敏不顾个人安危以及参谋长粟裕的坚决反对,返回怀玉山,欲将主力部队带出怀玉山。
这时,国民党剿总总指挥顾祝同得到情报,急令十万大军将怀玉山团团包围。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第19师师长王如痴;第21师师长胡天桃;军团参谋长曹仰山先后被俘,红十军团全军覆没。
蒋介石下令,想尽办法劝降方志敏等人。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穷尽一切做方志敏的工作,只要他改变信仰,许诺可以让他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希望加入他们的阵营,敌处长、顾祝同、蒋介石相继劝说方志敏改变自己的信仰,都被方志敏断然拒绝。他一连串的质问,说得敌人哑口无言。
《信仰者》由中共弋阳县委、弋阳县人民政府与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原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历史电影,由杨虎执导,黄少祺、葛子铭、王力可、赵毅等联袂主演。
该片讲述了1935年为了配合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不幸被俘,入狱后不畏强权,每天坚持写作,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著作的故事。
该片于2018年6月20日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7月30日开始在江西省上饶市点映,8月24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角色介绍:
1、方志敏:演员 黄少祺
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他奉命率领红十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途中遭到国民党追剿,他不幸被俘。入狱后坚定理想信仰,不畏强权,每天坚持写作。国民党反动派穷尽一切做他的工作,都被他断然拒绝。他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著作。
2、曹仰山:演员 葛子铭
参谋长。协助方志敏率部转战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宣传红军抗日主张,并与方志敏一起深入虎穴,营救方志敏的妻子缪敏,牵制国民党兵力以减轻苏区压力。
3、刘畴西:演员 赵毅
红十军团的军团长。由于刚愎自用的性格使他轻敌,派出红20师在谭家桥伏击王耀武独立1旅时变成遭遇战,导致方志敏等红十军团领导人先后被俘。
㈢ 张信哲的《信仰》是哪部剧的主题曲
查了下,这首《信仰》不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而是电影《匆匆那年》的插曲哦
㈣ 影片《信仰者》如何诠释信仰力量的
主旋律影片《信仰者》7月30日开始在江西省上饶市点映,点映票房已近三百万元。《信仰者》讲述了革命战士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路途中不幸被俘,入狱后他抱定信仰、绝不屈服,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泣血著作的故事。
《信仰者》在再现波澜壮阔时代并勾勒历史纵深脉络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细节的雕刻,甚至通过对细节的层层剥开,将关于信仰的思考一一解答,正如有影评写道,“为什么要革命?有的人是为了吃上饱饭,有的人是为了加官晋爵,大捞油水……真正的革命者心中自有千钧之重的信仰,这让他们没有棉袄穿也冲锋陷阵毫不退缩。”
㈤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你的信仰有多深
1
看了一遍冈仁波齐,突然想到了信仰这个字眼,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虔诚的相信着各种不同的信仰,也有很多人没有信仰。
什么是信仰?网络上对信仰的解释是这样的: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极度信任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信仰成为一个议题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云:“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即为佳例。
这个解释把信仰更多的规向于宗教,的确,从古至今也许只有对于神明,对于宗教的信仰才是最真诚,最朴实无华的,而这种信仰也逐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减少。
这个社会日趋复杂,我们的信仰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最初我们信仰神明,后来我们信仰自己,再后来绝大部分人信仰金钱。
我们信仰神明,因为我们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所想要的,后来发现实时并非如此,我们就把信仰转换成我们自己,坚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带给自己所想要的,然而现实让我们再一次失望。后来发现金钱才是唯一可以值得信仰的东西,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它不是万能的,但是少了它却万万不能。
2
冈仁波齐我认为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它讲述了西藏一个偏远地区的村庄,一户村民为了满足年迈的叔叔去一次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愿望,而决定去拉萨朝拜。后来这个消息在村里传开,另外几个村民为了各自的救赎,也一同去拉萨朝拜。
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的台词,就像平常生活中的对话一般,简单直白。这一行人一直都在路上,甚至是生孩子,累了就找个地方搭帐篷休息,第二天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依然上路。
当他们开着拖拉机拉了满满一车的行李从村庄开始出发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是要坐着车去拉萨,等到他们一行人在车前每走几步身体便向前方倾倒,直直的趴在地上,我才明白过来这才是真正的朝拜,他们要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拉萨,而拖拉机只不过是帮助他们运送行李。
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我想这就是真正的信仰,然而这种信仰也仅仅的存在这样的人身上,并且仍然在不断的承受着现代化的冲击。
有一句古话叫做,临时抱佛脚,有很多人无论他的信仰是什么,等到出事的时候才会想到信仰,这时候才会烧香拜佛,亡羊补牢,而全不问自己平时对信仰的冷落,等到事后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就埋怨自己的信仰不靠谱,不中用。我想这个与信仰无关,只与自己的心有多诚。
与我而言,信仰不仅仅是神明,它可以是信心,可是努力,可以是一个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真诚去相信我们的信仰,并付诸行动,信仰终归成为现实。
如果你信仰的是信心,就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让自己的自信心爆棚;如果你信仰努力,就让努力充满自己的细胞,直到所有的努力换来你应得的;如果你的信仰是一个人,就努力的向她/他靠近。
很多事情,没有值不值得,只有你的信仰够不够深!
3
他们一行人走在朝拜的路上,电影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从他们所在的村庄到拉萨一共多远,唯一能显示距离的只有路边一个一个的路标,每到一个路标旁边,他们就会堆起一个小石堆。
电影中也没有说他们走了有多久才走到拉萨,只是看到他们从下雪走到开花,又从开花走到下雪,从厚厚的棉袄走到薄薄的外套,又到厚厚的棉袄。期间无论是下雪还是下雨,他们似乎一直都在路上。
一行人中有一个孕妇和一个小女孩,孕妇在路上做了妈妈,小女孩坚持着走到了最后。
最令人感动的或许就是这个小女孩,她和每个大人一样穿着厚厚的朝拜服,手上带着厚厚的木板,走几步便趴在地上虔诚的朝拜,木板换了一副又一副,可是他们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
这一行人和来来往往的汽车形成了鲜明的对于,一边是现代化,另外一边却是最原始的朝拜,看着好像格格不入,却又挑不出什么毛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一行人走在城镇之上,傍晚的城市霓虹灯点亮了一切,而他们一行人依然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任凭华灯向身后散去,这一切和他们息息相关,但又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你的信仰有多深?考验信仰的时候,无非就是面对诱惑之时。如果的你的信仰足够深,深深的刻在你的骨子里,这当然不用怕,怕的就是你的信仰不够深,面对花花世界太容易动摇,稍不留神就迷失了方向。
面对信仰,我们是否要像这个小女孩一样,纯真无邪,也许她并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明白这是她所信仰的,既然是信仰这样做就一定没有错。
高三那年,我们全班,乃至全校,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学生,无非就一个信仰,就是考上大学,一定要考上大学。那时的信仰还算是单纯,没有其它的杂质,就像是最初的爱情。可是当爱情经历的多了,开始被参杂进去金钱,欲望……就越来越不纯净了,我们也在慢慢的迷失自我。
有信仰很容易,保持信仰却是如此之难,这个世界上还有单纯的信仰吗?当然。它就存在我们的心中,只不过是我们刻意把它忘记了。迫于现实,我们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可是它并没有离开我们,它只是睡了一觉,只要你足够真诚,对你的信仰足够深,迟早会将它唤醒。
这个世界上没有值不值得,只有你信的够不够深。
作者: 帅小帅
公众号:徐金栗云
㈥ 让人看了难忘揪心的“宗教信仰”电影有哪些
1、《沉默》
老马丁宗教三部曲结语,改编自远藤周同名小说。我个人认为这是电影艺术讨论的范畴。我只是看热闹。在奴隶制社会,在统治阶级只能选择沉默的时代,信仰是底层人民放弃肉体折磨,在心中筑起最后一道防线和自我救赎。精辟生动地讲述信仰与叛逆、权力与卑微、斗争与超脱!
5、《十诫》
这是一部经典关于宗教信仰的电影。影片讲述了犹太先知摩西在经历各种苦难考验后,获得了上帝授予的“十诫”和力量,之后领导饱受苦难的希伯来人出走埃及,穿越红海,重新建立新的生活的故事。
㈦ 张信哲的《信仰》的歌词
《信仰》
歌手:张信哲
每当我听见忧郁的乐章
勾起回忆的伤
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月光
想起你的脸庞
明知不该去想 不能去想
偏又想到迷惘
是谁让我心酸 谁让我牵挂
是你啊
我知道那些不该说的话
让你负气流浪
想知道多年漂浮的时光
是否你也想家
如果当时吻你 当时抱你
也许结局难讲
我那么多遗憾 那么多期盼
你知道吗
我爱你 是多么清楚 多么坚固的信仰
我爱你 是多么温暖 多么勇敢的力量
我不管心多伤 不管爱多慌 不管别人怎么想
爱是一种信仰
把我 带到你的身旁
喔哦....
我爱你 是忠于自己 忠于爱情的信仰
我爱你 是来自灵魂 来自生命的力量
在遥远的地方
你是否一样 听见我的呼喊
爱是一种信仰
把你 带回我的身旁
(7)信仰出自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信仰》是《匆匆那年》的电影插曲。《信仰》在2001年,荣获新加坡电台933顶尖金曲100第五名。
《信仰》中的歌曲也对阿哲上世纪的成绩作了一个总结,这种感觉如同一种回归。《信仰》一曲是标准的哲式情歌,“爱是一种信仰”,把爱提到一种无上的境界。
《信仰》一曲是标准的哲式情歌,但他把爱提到一种无上的境界。《信仰》不仅延续了哲式情歌的风格,更是张信哲的一次突破,加入真实世界的生活元素,简单直接、反璞真诚的触动人心。
《信仰》歌词中将爱情比作信仰,比作“来自生命的力量”,已然超越了热恋时温存或是失恋时悲伤,曲调上荡气回肠,是典型的“大歌”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