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赵雅芝演的观世音的演员表,越详细越好,谢谢!
片名:观世音
地区:中国香港(TVB)
类型:神话传说
首播:1985年
演员:妙善--赵雅芝
云天朗--任达华
大公主妙心--吴君如
妙庄王--刘丹
二公主妙元--廖安丽
配角小和尚--欧阳震华(当年的bobby好瘦啊O(∩_∩)O哈哈~)
兴林国国君妙庄王(刘丹)因灭佛而触怒上天,以致膝下无儿,只有三女。大女妙心(吴君如)和次女妙元(廖安丽)性情善妒;三女妙善(赵雅芝)天资聪颖,极具巧思,爱国爱民,被妙庄王视为皇位继承人。惟善生就慧根,崇尚佛法,不慕俗世名利,后更因拜佛而与妙庄王发生冲突,终离宫遁迹佛门。
云天朗(任达华)为忠良之后,欲杀妙庄王,替父报仇。朗巧遇善,为之倾心,惜她一心向佛,坚拒其爱。
时兴林国大权为国师把持,民不聊生。善不畏艰辛,上七重天取羊脂玉瓶以救苍生,国师联同灭世魔尊合力阻止。魔尊更以妖火焚城,善不敌,而妙庄王亦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究竟善能否战能魔尊,拯救万民和父亲,继而得道成“观世音”?
2004年赵雅芝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时坦言这部1985年的香港无线(TVB)重头戏《观世音》是她仅有的一部最爱,因为相比于她一直演绎的那种痴情女子角色,观世音这个角色够真、够情、够善良,才是自己一生都为之折服的心灵理想。
这部16集的电视剧由当时年轻的任达华、吴君如、欧阳震华等今日巨星联合出演,讲述了赵雅芝饰演的兴林国国王之女妙善违背父王意愿,放弃皇位继承权,循迹佛门,随后战胜邪恶的魔尊,拯救了苍生和被魔尊囚禁的父亲,继而得到成“观世音”。
本剧拍摄前,已身为“无线四大花旦”之一的赵雅芝因个人生活问题在高峰时退出银幕。但她凭借本剧中粉雕玉琢的容颜和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演技又重新征服了观众的心,从而成功复出,将辉煌延续至今。
② 有关观音菩萨的电视剧有哪些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电视剧是陶慧敏主演《观世音传奇》和赵雅芝主演的《观世音》。
《观世音传奇》讲述观世音的前世慈航大士面对佛祖立下宏愿,转世人间度醒众生,点悟从善之道,使众生脱离苦海。正当慈航大士转世妙庄王国三公主妙善时,黑衣魔女(即魔鲤)亦翻卷乌云,包围祥云一起落入妙庄王的寝宫,言三公主乃妖魔附体,不除掉三公主江山难保的舆论蛊惑大臣百姓。宰相霍羽一心谋取王位,也以此为由逼迫国王将女婴投海......三公主得救后,黑衣魔女恶心不死,追至大香山以魔法对冒险救助并精心养育妙善的尹妈一家制造病伤事故威胁尹家夫妇。计不得逞,又将尹妙父女推下山崖,欲置妙善于死地。妙善经历种种魔难长大成人,晨钟暮课,一心向佛。她得到佛祖的点化,和其养父一起竭尽全力为山林百姓治病救难,和乡邻相亲相善。魔女知霍羽谋篡王位更加心切,便告知三公主下落,并称三公主妙善是奸相夺得王位的最大障碍。于是魔奸勾结演出了一幕幕阴险残暴的丑剧。在观云洞终被妙善用佛祖赐给的宝匣、净瓶收灭。妙善请求妙庄王重新修复了白雀寺,她和两位弟子也修成正果,往升天界,被佛祖赐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讲述的是兴林国国君妙庄王(刘丹)因灭佛而触怒上天,以致膝下无儿,只有三女。大女妙心(吴君如)和次女妙元(廖安丽)性情善妒;三女妙善(赵雅芝)天资聪颖,极具巧思,爱国爱民,被妙庄王视为皇位继承人。惟善生就慧根,崇尚佛法,不慕俗世名利,后更因拜佛而与妙庄王发生冲突,终离宫遁迹佛门。 云天朗(任达华)为忠良之后,欲杀妙庄王,替父报仇。朗巧遇善,为之倾心,惜她一心向佛,坚拒其爱。 时兴林国大权为国师把持,民不聊生。善不畏艰辛,上七重天取羊脂白玉瓶以救苍生,国师联同灭世魔尊合力阻止。魔尊更以妖火焚城,善不敌,而妙庄王亦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究竟善能否战胜魔尊,拯救万民和父亲,继而得道成为「观世音」。
③ 电视剧《观世音》共有多少版本
赵雅芝的,和陶慧敏的,还有陈若萍的和张如君的。
不过陈若萍的演的不叫《观世音》。叫《妙善公主》,妙善就是观世音在凡间时的名字,是兴林国公主。
可惜的是,在网上找不到张如君的那部。
演观世音的很多,算上戏曲和电影,少说也有几十部。
④ 观音一共有几种,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
1、杨柳观音(佛身):右手持杨柳,踞坐岩上,手持净瓶。
2、龙头观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3、持经观音(声闻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若读书,也有一说释持经为声闻身。
4、圆光观音(梵王身):身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或释圆光为普门品中"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相应。
5、游戏观音(帝释身):五色祥云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
6、白衣观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莲花,右手结与愿印,身着白衣,处白莲花之中,或结定印以为是比丘与比丘尼的化身。
7、莲卧观音(天大将军身):双手合掌,在莲叶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观音之小王身。
8、泷见观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飞瀑,表普门品中"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之意
9、施药观音(毗沙门身):常为右手拄颊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莲花,表示观音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考虑拯救众生。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10、鱼篮观音(小王身):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西游记》中对此形象有发挥,因而在民间影响很大。
11、德王观音(长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杨枝,左手置于脐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
12、水月观音(居士身):作观水中月形状,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或释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
13、一叶观音(宰官身),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返日时,遇暴风于南溟时即默祷观音,忽见大悲尊乘一莲叶浮于海上,风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观音像奉于南溟观音寺,故有此称。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宰官。
14、青颈观音(婆罗门身):青颈观音,其像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为杖、莲花轮、螺四种,身色为红白,颈为青色。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或释为表卅三身中佛身
15、威德观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莲花,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天大将军身
16、延命观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颐,头戴宝冠设阿弥陀佛之圣像。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17、众宝观音(优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于弯膝上。或释为表卅身中之长者。
18、岩户观音(优婆姨身):端坐于岩洞中,静思入定。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元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19、能静观音(长者妇女身):伫立岩畔,两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释为表《普门品》中"为求金银琉璃……等宝物,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20、阿耨观音(居士妇女身):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记》亦有提及。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21、阿摩提观音(宰官妇女身):常乘白狮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卅身中之毗沙门身
22、叶衣观音(婆罗门妇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叶衣。或释为表卅三身之帝释。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23、琉璃观音(童男身):又称:"香王观音"、"高王观音"、形象为两手捧一琉璃壶,乘一莲瓣浮于水上。或释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24、多罗尊观音(童女身):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或释为《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各值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25、蛤蜊观音(天身):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
26、六时观音(龙身):作居士装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时观音。
27、普悲观音(夜叉身):衣端受风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28、马郎妇观音(乾闼婆身):妇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妇女身。
29、合掌观音(阿修罗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罗门身。
30、一如观音(迦楼罗身):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
31、不二观音(紧那罗身):双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表执金刚身。
32、持莲观音(摩睺罗迦身):手持一莲花,站或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33、沥水观音(执金刚神身):又称"滴水观音",一手持瓶作泻水状,一手作法印,或持杨枝。表《普门品》中"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4)观音兴林国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观音菩萨是随着魏晋时期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是造成这种信仰盛行的社会现实根源。哀鸿遍野、苦难深重的动乱社会,更促使人们信崇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佛教庞大的佛菩萨王国里,中国民众很快选择了观音菩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广大民众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
在频生的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策、陷于失望甚至绝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这样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基辛说:“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等。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预料、反复无常和意外的悲剧。”中国民众信仰观音菩萨原因即在于此。但是,中国民众接受印度的佛菩萨却又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为中国菩萨。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印度的观音形象逐渐发生重大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观音入主中国初期,观音还是以“伟丈夫”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例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都是以男子汉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后来,特别是唐宋以后,观音完全变为女菩萨,而且是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
中国佛教对观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现在编造观音菩萨的新的身世,这就是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妙善公主说。印度的男观音变成了西域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这种女观音身世说,最早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这些观音故事的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致使中国化的女观音菩萨,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观音菩萨。
⑤ 观音菩萨刚出生到上天的那部片子叫什么急急急!!!~~~
有两个答案,
——<<妙善公主>>主演:陈若萍
-------是赵雅芝版的《观世音》,很久远的一部电视剧了
片名:观世音
地区:中国香港(TVB)
类型:神话传说
首播:1985年
演员:妙善--赵雅芝
云天朗--任达华
大公主妙心--吴君如
妙庄王--刘丹
二公主妙元--廖安丽
配角小和尚--欧阳震华(当年的bobby好瘦啊O(∩_∩)O哈哈~)
兴林国国君妙庄王(刘丹)因灭佛而触怒上天,以致膝下无儿,只有三女。大女妙心(吴君如)和次女妙元(廖安丽)性情善妒;三女妙善(赵雅芝)天资聪颖,极具巧思,爱国爱民,被妙庄王视为皇位继承人。惟善生就慧根,崇尚佛法,不慕俗世名利,后更因拜佛而与妙庄王发生冲突,终离宫遁迹佛门。
云天朗(任达华)为忠良之后,欲杀妙庄王,替父报仇。朗巧遇善,为之倾心,惜她一心向佛,坚拒其爱。
时兴林国大权为国师把持,民不聊生。善不畏艰辛,上七重天取羊脂玉瓶以救苍生,国师联同灭世魔尊合力阻止。魔尊更以妖火焚城,善不敌,而妙庄王亦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究竟善能否战能魔尊,拯救万民和父亲,继而得道成“观世音”?
2004年赵雅芝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时坦言这部1985年的香港无线(TVB)重头戏《观世音》是她仅有的一部最爱,因为相比于她一直演绎的那种痴情女子角色,观世音这个角色够真、够情、够善良,才是自己一生都为之折服的心灵理想。
这部16集的电视剧由当时年轻的任达华、吴君如、欧阳震华等今日巨星联合出演,讲述了赵雅芝饰演的兴林国国王之女妙善违背父王意愿,放弃皇位继承权,循迹佛门,随后战胜邪恶的魔尊,拯救了苍生和被魔尊囚禁的父亲,继而得到成“观世音”。
本剧拍摄前,已身为“无线四大花旦”之一的赵雅芝因个人生活问题在高峰时退出银幕。但她凭借本剧中粉雕玉琢的容颜和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演技又重新征服了观众的心,从而成功复出,将辉煌延续至今。
⑥ 有金龙请出黄山老祖对付妙善公主的是什么电影
照你所说应该是《观世音》。这是一部香港电视剧,网上搜索 观世音 赵雅芝 可以找到。
⑦ 观世音的原型是谁
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现在是倒架慈航,已菩萨的身份来度化众生。
⑧ 一部讲观世音菩萨的连续剧
<<妙善公主>>主演:陈若萍
⑨ 观音的出生地兴林国在现代的哪个地方
观音有两种来历的说法
其一:
观音的道场本为印度南方海上的一个名叫普陀洛伽山的小岛。
其二:
观音的前身是妙善公主,她父皇妙庄王的皇城,即是现在西和县西边的小山.中土真正的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