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谁可以介绍一下二战影片《最长的一日》
《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影片《最长的一日》拍摄于1962年,是当时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紧张、刺激的历史与戏剧的完美结合令人屏息。被誉为是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最经典的作品。
影片的重头戏便是登陆时的场景,为了重现当年十七万余名官兵登陆的壮观场面,影片特别请到了当时在欧洲演习的美军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员国的部队参与演出,并加入了许多纪录片的真实场面,其中岸轰与德军反击的七十五厘米炮的镜头便是真实的记录片段。但是由于当时的摄影技术有限,登陆奥马哈滩头一幕,虽然壮观,但不够真实。
影片的另一高潮是法军夺取一栋赌场的戏。导演以高空俯瞰的角度来表现盟军来自四面八方攻击的场面。这一幕充满戏剧性的场面,相当吸引观众的眼球。
此外,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也相当强大,包括约翰.韦恩、亨利.方达等,可谓是云集了众多当时的超级男明星,这在战争片中是极为罕见的。该片曾荣获第35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效果及最佳原创音乐奖。
② 寂静岭电影中管风琴曲
Silent Hill 1:
Silent Hill Theme – 当影片开始时伴随着三星影业标志出现
Hear Nothing - 露丝在汽车发生事故后苏醒了过来,并意识到莎伦不见了。她开始沿着眼前的路漫无目的的搜寻。(歌曲接着转入"The Day of Night")
For All - 露丝在学校发现那些矿工后立即跑开,最终在穿过一个操场后进入了某个教室。
Don't Cry - 在露丝遇到清洁工怪物且第二次发生表里世界的转换的时候
I'll Kill You - 安娜警告露丝和西比尔“黑暗正在来临”,然后她们与其他信徒们一同仓促地奔向教堂。
Tears of… - 在影片结束,制作人员和演职员表出现时候接着最开始的“You’re Not Here”之后的歌。
Silent Hill 2:
Ordinary Vanity – 露丝、克里斯、莎伦紧紧拥抱在一起,试图安慰互相的时候。(影片中的第一幕场景)
Laura Plays The Piano – 露丝和莎伦在屋外一棵树下坐在一起。(影片第二幕场景)另外,当影片最后露丝带着“莎伦”驶出寂静岭的时候。
The Day of Night – 露丝在雾蒙蒙的路上奔跑呼喊着“我遇到事故了,有人么?”即在她意识到天上落下的是灰烬之后。
Block Mind – 露丝在第一次表里世界转换发生的时候行走着。(紧接着第一次听到“空袭警报”)
Betrayal – 露丝追逐着一个貌似莎伦的人影到一个铁丝网门之后,却撞见一个紧紧绑在门上的受刑罚状的“人”。她尖叫着却一直站在那里,着魔的样子。
Black Fairy – 露丝遇到了那些灰孩子并开始惊慌起来,试图逃脱。(引导入另一首歌““The Darkness That Lurks In Our Mind”)
The Darkness That Lurks In Our Mind - 露丝意图逃脱这些灰孩子怪。(一个镜头角度俯瞰:成百的灰孩子正朝她行来)
Promise (Reprise) - 这首歌在穿插在整部电影中,播放了很多次,其中一次是在“工厂”当露丝发现了正在哭泣的一个小女孩(其实是阿蕾莎的黑暗拍档)并试图与她说话,另一次是当露丝在车上发现了莎伦在学校的美术作业。
Ashes and Ghost – 西比尔射杀了那个套在自己的皮肤里的怪物,此时露丝趁机朝学校跑去。西比尔走到一个铁栏栅前发现还有更多的怪物在远处。
Fermata In Mistic Air - 5分钟的闪回镜头,在露丝冲过护士怪后,打开门,一片雪亮
Magdalene – 露丝和“莎伦”进入她们那个奇异的雾蒙蒙的家中。(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
Theme of Laura – 在影片最后的致谢名单列出时,紧接着“Tears of…”之后的第三首歌。
Silent Hill 3:
Innocent Moon - 在影片中这首歌被播放了两次。当克里斯试图通过露丝的手机联系上她却失败的时候,他注意到了家中电脑里有关寂静岭历史的文章。以及当露丝在第二次表里世界转换的时候奔跑着并互不可见与克里斯擦肩而过。
Letter ~ From the Lost Days – 露丝刚离开加油站并继续朝寂静岭驶去。(这首歌在收音机里播放)
Clockwork Little Happiness - 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在克里斯贝拉在教堂开始祈祷仪式的时候播放。而后一部分则在露丝首次进入寂静岭并突然发现车前一个类似莎伦的影子
A Stray Child – 露丝绝望地奔跑着,试图找到一条路走出寂静岭,却遇到了一个悬崖。然后她遇到了达莉娅。(只有这首歌的开始几分钟被播放了,接着就渐渐转到播放"Never Forgive Me, Never Forget Me".)
Prayer – 露丝在第二次表里世界转换的时候奔跑的场景,这首歌从头到尾都在放。同样,当露丝和西比尔被困在一个锅炉房里的时候也播放。
Maternal Heart - 露丝和西比尔走向GRAND旅馆。(对话:“他们曾经说这个地方闹鬼。”“我觉得他们是对的”)
Dance with Night Wind – 克里斯贝拉带着露丝和西比尔以及几位信徒们去恶魔在医院的巢穴——BROOKHAVEN HOSPITAL。
Uneternal Sleep - 露丝从自己体内释放出恶魔并且她的伤口奇迹般地自动恢复了。(接着转入另一首歌"Kill God")
Never Forgive Me, Never Forget Me – 当露丝第一次遇到达莉娅。同样,当露丝和“莎伦”在一番恶魔的血洗之后步出教堂路过达莉娅的时候,朝寂静岭外走去。
Lost Carol – 克里斯跑到自己屋子的前门却发现门开着但没有人在那里。(最后一幕了)
You're Not Here – 影片最后的致谢名单开始时候的第一首歌,紧接着前面的“Lost Carol”.
Silent Hill 4:
Waiting For You – 露丝进入咖啡店支付加油费并向店员询问如何去寂静岭时。
Wounded Warsong – 露丝戴着手铐在寂静岭奔跑的时候,核对着这个小镇的地图,摸索着去Midwich小学的方向。
SH4 Boss Theme (AKA Large Deeds) - 在闪回镜头中播放,即当阿蕾莎的手和恶魔的手贴在一起的时候。同样,当黑暗阿蕾莎出现在燃烧女巫的梯子并把视线对着莎伦的眼睛的时候。
P.S:为了方便某些没有下载到游戏原声的朋友
附上寂静岭系列原声下载地址:
http://www.silenceisbroken.com/noiz/main.html
③ 电影《夜访吸血鬼》为什么能获奖
人物性格鲜明
《夜访吸血鬼》主要塑造了三个角色:以路易为主要视角的路易、制造了路易的吸血鬼莱斯特以及路易念念不忘的克罗迪亚。
路易,失去妻儿的可怜人;同时也是渴求死亡,解脱自己的厌世者;矛盾的结合体;慈悲的杀人犯;自私冷漠的绅士。
故事发生在1791年,当时他还只有24岁,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是新奥尔良一座农场的农场主,拥有一个妻子,不幸的是妻子难产死了,注定他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他可以抛弃一切,金钱,地位,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给任何人杀他的机会,身边的妓女,皮条客,可是却被吸血鬼盯上了。他渴望摆脱生存的痛苦,终于在告别了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日出后,决心成为吸血鬼。但是当他真正变成吸血鬼后,他又惧怕变成吸血鬼的自己,他拥有吸血鬼的身体,但却保留着人性,矛盾的身心再次令他痛苦不堪,他要吸血,但面对恐惧他们的人类,他又不忍,嗜血的本性加上莱斯特的诱惑,他杀死了自己的佣人,享受着獠牙刺入血管的快感,厌恶着变成恶魔的自己和将他带入地狱的莱斯特。
再一次又一次本性的驱使下,他渴望鲜血,但动物的血液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需要更鲜美可口的血液,在黑死病蔓延的欧洲街角,他终于将自己的本性完全释放,成为一个真正的嗜人血的精灵。
欲望得到满足后,理性再次回归,他又一次陷入良知与本性的矛盾,带着人性的吸血鬼,慈悲的杀人犯。
他制造了他的伴侣克罗迪亚,给她所有的爱,甚至不惜给他的制造者莱斯特两次致命的背叛,外表绅士的他骨子里还是凉薄自私的,他答应给他的挚爱克罗迪亚一个吸血鬼伴侣,同时心里已经认可他的另一位伴侣阿曼德。他说:“在房间里死去的不是那女人,死去的,是身为凡人的我,身为凡人的我的最后一丝人性。”他终将成为冷漠的吸血鬼绅士的游荡在月夜下,讲述着他的故事,给人们最后的忠告。
莱斯特,孤独的恶魔;优雅的杀人犯;宽容残忍的长辈;感情的追求者。
莱斯特在故事的开头便以旁观者的角度俯瞰着这个世界,他嬉戏人间,孤独的寻找自己的精神伴侣。所有的人在他眼里不过是两只脚的羊,狼以羊为食,自古以来就是天经地义。
英俊的外形给了他极大的诱惑资本,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俘获任何一个猎物。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拒绝他,他有骄傲的砝码。一个完美的金发碧眼的贵族。在吸食鲜血时,高傲的天性不允许他做出任何粗鲁的行为。他喜欢人血,特别喜欢在上流社会的贵族中寻找他的猎物。最先是单身的贵族小姐,其次是年轻的贵族少年。他酷爱用高脚杯,以最优雅的姿态品尝从温热的身体中流出的鲜血。
当残忍无比的恶魔找到符合他心意的伴侣时,他毫不犹豫的出击,但这个恶魔十分的优雅:“我来回应你的祈祷,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不是么?美酒索然无味,佳肴令你恶心,似乎在没有什么理由生存。那如果我能让你从头再来,略去痛苦,给你一段新的人生。我会给你一个选择,一个我不曾拥有的选择。”他给了路易一个机会,一个可以继续做人的机会。但面对身体的死亡时,路易毅然地选择成为一只吸血鬼。他笑了,在他漫长的生命中,终于有了另一个人陪他一起坠入地狱。路易优柔寡断,但他并不,他欣赏着路易的仁慈,于是告诉路易,除了人血,其他动物的血液也可以暂时抵挡嗜血的欲望,不过那不叫生活,叫生存。
他是一个长辈,以身作则的教导路易,学习掌握一个吸血鬼的生活,他无比兴奋地诱导着路易抛弃人性,但内心却又期望他永远保持那份纯真。他给了路易一个伴侣,克罗迪亚,将自己作为猎食者的知识经验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这个娃娃身上,给了她无尽的宠爱,或许寂寞的太久。当他亲手缔造的天才杀人犯开始反抗他时,他十分的愤怒,但六十年的朝夕相伴,对她的那份宽容依然存在,于是当她求和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并享受克罗地亚带来的求和礼物,最终却遭到狠狠的背叛。
他相信感情,而且内心也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感情,不管是路易也好,克罗地亚也罢,他无法忍受被亲近的人所背叛,吸血鬼的本性被激发,他会亲手杀了那个背叛他的人,在她死亡之前从容地弹奏着曾经教会她的那首钢琴曲。但他无法想到,路易为了她给了他毁灭性的背叛。但故事的最后,他以一个宽容长辈的姿态,以一个孤独许久的人的姿态,渴求着路易的留下。所求的不过是在地狱中得到一点点心里的慰藉。
故事的结局,宽敞的马路,疾驰的飞车,低沉浑厚的声音响起,撒旦再次诱惑世人:“我给你一个选择,一个我从未拥有的选择。”
克罗迪亚,纯真的嗜血精灵;天才型杀人犯;欲望缠身的毒蝎;渴望被爱的可怜人。
“我想要更多。”毫无疑问,克罗迪亚天生就是吸血鬼,她可以眨着水汪汪的无辜的眼睛,对着世人说出那句妈妈不见了,要找妈妈的话,见过她的人无一不是怜悯同情她的遭遇,可是下一秒,她会是最无辜的杀人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天真且自私。
她可以将她从莱斯特那里学来的杀人经验举一反三地用到她的杀人手法中去,洋娃娃商店里的老板,弹钢琴的老师,街边安慰她的夫人等。一切惹怒她,令她不开心的人事物都得从她的世界里消失,包括教养她的父亲莱斯特。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发现自己永远都是那个样子,永远停留在十一二岁的身体,但心却是一颗成年女人的心,她有欲望,从一开始就有,天生对人的残忍,到后来,渴望一副成年女人的身体,且欲望越来越大,当莱特斯发现她的床上留着那具女人的尸体时彻底爆发,随后,有了杀死莱斯特的心,如同一只毒蝎,随时准备杀死违背她的人。
可是她内心还是渴望被爱的,她依赖路易,可自己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永远拥有路易,于是她自己寻找了一个伴侣并要求路易能满足她的愿望,在她消失之前,她预见了自己的命运,也许在杀了莱斯特之后就已经明白。
④ 电影中常用什么视点和什么角度
15种拍摄电影常用的镜头
按景别分:
特写(包括超特写):为了使观众注意到人物面部表情或者其他特征。
中景:一般为半身像,为了体现人物正在进行的动作,比如使用某个物品,或人物肢体语言很重要。
远景(包括超远景):为了表现所有环境或表现人物的渺小,烘托氛围等等。
视点镜头(POV):拍摄画面为角色的视角,为了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类似于第一视角的FPS游戏画面。
按人物数量分:
单人镜头(solo)
双人镜头
三人镜头
依此类推
按镜头角度分:
平视镜头(eye level):拍摄画面保持水平,一般不影响画面中的人物关系
仰角镜头:画面仰视,为了表现角色形象高大或占主导地位。这里的仰角镜头不一定指的是镜头是向上拍的,有时候也指的是画面中各个人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例如一个向下俯拍的镜头,但是画面中主体的空间位置要高于次要人物的空间位置,那么这个镜头也可以算是用来表现主角的高大。
俯视镜头(顶视镜头/鸟瞰/航拍):为了表现角色的弱小或展示所有环境。
斜角镜头:拍摄画面倾斜,为了使观众注意到画面的不平衡,表现某种意义的失调。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过肩镜头:拍摄画面在角色肩膀水平之上,一般表现拍摄镜头是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最常见的就是两个人面对面对话,这种时候经常采用过肩镜头。
跟随镜头:平移,镜头向左或向右移动。跟随主体移动。
摇臂镜头:镜头向上或者向下移动。
滑轨镜头:镜头向前或者向后移动。
变焦镜头:画面空间不变,只是画面拉近或拉远。
无规则运动镜头:镜头围绕一个主体不定向运动,一般可以增强画面的运动感,使画面更有张力,缺点是画面看起来有些混乱。例如《谍影重重》系列里面的动作戏就是无规则的运动镜头。
360°环拍:展示角色的同时,也全方位展示了环境。
⑤ 求后天电影的观后感
看完《后天》这部电影之后,不禁为这个电影幕后制作团队而喝彩,更为导演的细节处理、编剧的构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
断送人类的是人类本身,挽救人类的也是人类自己。可惜回天无力,谁能改变地球的气候?现在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一年比一年热,一年比一年冷的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改变了曾经熟悉的家。希望那一天早日来临,让一切都恢复最初,也许下一个统治地球的不再是人类……
后天是一部相当有雄心的影片 看完后感觉这开始拍的时候就剑指所有的奖项 票房 以及一座电影史上的丰碑 我觉得做到了吧 至少在我心里 同样是当时以特效著称的泰坦尼克号相比 我比较喜欢后天具有的现实意义 时势造英雄啊 感觉后天的影响力完全没有泰坦尼克号大
后天并不是针对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的题材 我觉得 全球气候温暖化仅仅是一个引子 影片并不是探讨环境问题 而是人类的命运 正如影片中主人公一直将灾难与公元前的冰川世纪相比较 这是地球的轮回 与他身上的寄生虫没关系 即使没有全球温暖化 宇宙也终将变化 地球在多少万年以后或许会如影片中那样 影片只是将一定会发生未来展示在我们眼前 碰出火花 引发思考 作为人类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产物 电影能发挥这样的效果 我觉得很成功
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当时技术下近乎完美的特效(5年后的现在看来也带给我相当大的震撼!!特别是对比海云台之后囧)对于角色剧情镜头的处理都能看出来相当用心 这才是大片 你胆敢描绘这么大的框架 没什么了不起 但是你要有种一笔一笔把这个框填满才算成功 像什么世界大战 感觉简直就是个壳 从名字庸俗到结尾 最后莫名其妙被细菌搞死 感觉是不是舒肤佳在打肥皂剧广告 就拿题目来说 后天 看完以后真的会想后天 后天 就是后天 半期口语考试,,,啊啊啊啊啊
从北极研究站的天空到 空间站上观察到的地球 纽约被水冲掉的瞬间或者是被雪整个埋掉 自由女神像一半身子露在外面无神地望着远方 油轮倒翻掉结冰在纽约 很多镜头完全可以当一幅画 不是特效 是制作人员的心血!
尽管油轮驶过纽约街头的镜头比较假(不是指画面 是船驶进来这个情节) 但是在巨大的船身不小心撞扁水底的出租车时 还是能体会到导演的用心
虽然部分情节偏离真实,虚构渲染过多,但是特技还是很令人佩服。主角在这次灾难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把到了小妹妹 但是还和狼搏斗未免有些庸俗,估计是特效组在洋盘说看我们大的可以埋纽约 小的可以做生动的大灰狼 看海云台就没这个脾气 但是把这些庸俗的删掉。。。估计就是灾难纪录片了。。。。。。。还是俗点好。。。。
3个在英国的研究员知道逃不了这一劫 举杯畅饮 干杯!
“为了英国”
“为了人类。。。”
“为了。。。。曼彻斯特联队!!”
对这3个研究院的心理刻画相当仔细到位 出境时间不多但是却把面临末日浩劫的科学工作者描写得很生动
主角被困图书馆,抵抗寒冷的天气求生 烧什么?烧书!平时被好好爱护的书 整个大图书馆的书
“尼采的书?我们不能烧尼采的书,他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
“别扯了,他是个狂妄的沙文主义者 还爱上了她妹妹!”
“他不是个狂妄的沙文主义者."
"但是他爱上了她妹妹 是吧”
两人吵 然后楼下的同学很不耐烦的说:
“嘿!扯啥子!我这有一整个区的关于税法的书拿来烧!”
影片中特写了很多关于烧书的镜头 在优雅的房间 华丽的灶台前 一群受良好教育并且热爱书籍知识分子 这样来利用书籍的力量 平时被视为宝物的书
"报纸是最好的,但是这个也可以 你知道要是你在大街上过上几年 你就会学会如何保温”
影片中一个和主角一起留下来烧书的乞丐 贯穿整个影片的乐观 幽默感 或许末日来临 最平静的人是乞丐 他们本一无所有 这里留下来烧书的人有家境阔绰的大学生 乞丐 图书管理员 饱览图书的老学者以及那个流浪汉的狗(可爱啊可爱) 这样几个生活不同阶层的人搭配起来产生的火花 也看出对剧本的用心
“看这!”
“什么?”
“你有见过这么清澈的天空吗?”
灾难过后 2个空间站的宇航员的对话 影片多次以空间站的角度俯瞰整个地球 画面之美令人震撼 这并不是匠心独运 这片子的题材应该利用这个角度 但是描绘的可是一整个变化的地球!在数亿观众面前 在数千万科学家面前 近乎鲁莽的特效 他们敢想敢做 而且成功了 可能在每一个几秒的描绘大气运动的特效制作中他们要问好多次相关顾问 气象学家? 至少对于我这个教育水平的人来说看不出什么破绽 或许处于对情节的需要有破绽 科幻小说上叫硬伤 但是 谁还会在这颗鸡蛋里挑骨头 我看到的只有用心 宏大中蕴含着谨慎
还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镜头和对话
很佩服他们敢想敢做 尽管这么大的题材剧情世界观肯定有纰漏之处(图书馆烧什么书啊 满地的木头桌子!如此巨大的气团 风眼周围根本不能活一秒吧 他爸居然走进了风眼) 但是还是感谢他们 看完以后我转向窗外釜山的天空 觉得是另外一个世界 对于我来说 能让你看完电影后回到现实感觉回到了一个陌生的 全新的世界 能让你感慨思考的 就是一部好电影
⑥ 《奋斗》里夏琳和杨晓芸去过的可以俯瞰整座北京城的是哪座高山呢
■青年家园就是在北京朝阳区青年路青年汇家园。 ■向南离开瑶瑶以后哭的那段,是在望京,南湖东园。 ■华子和杨晓芸看电影的电影院——五道口电影院。 ■他们通宵打保龄球的地方在紫竹桥,就在我们学校旁边啊,看着特亲切。 ■北四环“鸟巢”附近的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是拍向南和杨晓芸结婚的地方。 ■米莱唱《左边》的诗艺周末酒吧在花园路。 ■心碎乌托邦是在“8610食库”拍的,位置在北京西北的永丰科技园。 ■陆涛租的房子,米莱也买了一个,俩面对面的,在炫特区。 ■他们吃夜宵的地方是东直门簋街。
⑦ 你们在电影里见过哪些令人震惊的镜头
民工坐在高楼吃饭,俯瞰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姿态很稀松平常,造成一种反差,用一个镜头把整个民工群体的处境、心态和伟大表现出来了。
⑧ 哪部电影中的景色,让你产生了“说走就走”去旅游的冲动
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是渴望且向往着远方的风景的,面对未知的景色,总会充满了无限期待和憧憬。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明明原本是奔着剧情或演员而去,却有时候总会不自觉被其中的风景所吸引,从而诱发一种“抛下一切,说走就走”的旅行冲动。而音乐电影《爱乐之城》中的景色便随着电影票房的大卖而被人们所赞赏。拍摄这部电影的取景地——位于美国的洛杉矶也因此迎来了许多影迷的观光打卡。以下是对这部电影中几个代表性取景地的具体介绍。
01、高速公路还记得电影开场时那条堵车的高速公路吗?正是在这里,男女主相遇了。作为一部音乐电影,音乐与舞蹈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了。被堵车的人们在这条笔直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即兴跳起广场舞的桥段也为观众所津津乐道。这条路其实是洛杉矶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干道高速公路110-105,在马路上可以欣赏到远方城市的天际线。
你是否也曾被某部影视作品中的风景所打动呢?欢迎在评论区友好交流。
⑨ 有没有男演员站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的电影镜头最好是知名一点的演员,谢谢!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片尾有个片段是赵又廷在大厦落地窗前看外面的镜头
⑩ 欧洲城市的别样美学:俯瞰一座城,能看到什么
2018年的尾巴,我们来聊聊城市。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怎样认识自己的城市呢?
用双脚行走或者用眼睛观察,看地图或者看新闻,与他人探讨或者与自己对话。
建筑师的视角通常与常人不同。
建筑师出图的时候很喜欢鸟瞰图、俯瞰图之类,以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从这些奇怪的角度看建筑。后来最近整理之前在欧洲的照片时发现,竟然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拍了很多城市俯瞰的照片。
俯瞰一座城市需要什么条件?
或是这座城市有部分较高的地势;或是这座城市有高楼等可望远的建筑物;亦或是借助飞机、直升机等工具攀升至一定高度。
细数下来,可能有些自己觉得熟悉的城市,从一个高度看它的时候竟然会变得陌生;而有些似是而非的城市,俯瞰的时候却能看出不同的风景和历史。
下面肉丸君“精选”了行走欧洲的三年拍摄的一些俯瞰城市的照片,大致分为了4类:
1.可能一看就知道的
2.专业人士(建筑、城市等专业)应该知道的
3.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会知道的
4.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
可能你亲自去过一些城市,也可能你从书上或者电视上看过一些城市,但是从这样的高度看一座城市的时候,你能认出来几座城?
这张应该是很经典的角度了,特别是对于看过《达芬奇密码》的人来说。作为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都城之一,罗马从梵蒂冈这个角度来看并没有那么清晰,我们所熟悉的斗兽场、许愿池、西班牙大台阶等等,在这个角度的俯瞰图里都不见踪影。但是这种真·上帝视角,更容易让人站在一个绝对高度来审视那段历史,来理解宗教与文明的冲突和发展。
纯白墙面和蓝色屋顶出卖了它。相信即使未曾出过国,大部分人对这里也毫不陌生。作为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海地区不仅仅有羡煞他人的风景。希腊有很多海岛,圣托里尼可能是最闻名在外的一座岛屿。多少人一定要在蓝顶教堂前拍婚纱照,多少人一定要住一晚悬崖酒店海景房,多少人没钱也一定要来这里对着湛蓝的爱琴海放空自己。
标志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统一而又各具特色的第五立面,放射状发散的广场街道……就算照片里没有埃菲尔铁塔、没有凯旋门,也很容易一眼看出这就是巴黎。纵使欧洲城市再彼此相似难以分辨,但是巴黎确实是欧洲少有的通过俯瞰更容易识别出来的城市。得益于19世纪奥斯曼男爵的巴黎改造计划,巴黎这座城市在迈向新时代的同时非常完美地保留了城市风貌,和而不同,密而不乱,巴黎的城市规划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文明,在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
「1」罗马城和梵蒂冈 :摄于圣彼得大教堂穹顶(2015年12月)
「2」圣托里尼 :摄于伊亚(Oia)小镇(2017年12月)
「3」巴黎 :分别摄于巴黎圣母院钟楼和埃菲尔铁塔(2016年6月)
这是肉丸君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去几次都玩不腻。巴塞罗那因为有了高迪成了今天的样子,可以说是高迪成就了巴塞罗那,而巴塞罗那也给了高迪实现疯狂设计idea的土壤。在圣家堂的放映室里,可以看到19世纪的巴塞罗那和其他所有欧洲城市没什么大的不同,随着高迪作品的一座座落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让全世界认识了高迪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建筑师,也让全世界认识了巴塞罗那。甚至提到西班牙,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座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首府,而不是首都马德里。
古老的城市各有各的不同,而没落的文明各有各的相似。曾几何时,这里孕育了人类思想、教育、科学的种子。而现在,当驶入雅典城时,你不禁会恍惚,难道这不是国内某十八线小城?灰突突的房子,脏乱差的街道,几乎找不到任何几千年前辉煌的影子。只有站在制高点雅典卫城上,你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用英雄的传说和史诗般的战争叙述着自己的历史,但是也不知哪个方向才是未来。说是专业人士应该知道是因为,照片中间的建筑,是不是非常眼熟?对了,就是屈米的雅典卫城博物馆。
这不是一座知名的城市,但是如果学过《外国建筑史》或有所了解,应该很容易能看出来,照片正中那座地标性的哥特式教堂,正是著名的科隆大教堂。纵然经历过战争,这座庄严肃穆的教堂依然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新与旧的交织不仅在科隆这座城市,也在德国其他很多城市能够看到。而莱茵河畔的科隆,保留着历史气息的同时,也通过工业的发展体现着现代化的设计和时尚感。
如果你看了这张照片第一时间想在那些建筑间跳跃的话,你离正确答案已经不远了。没错,这里就是《刺客信条》的背景城市,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近代西方艺术的摇篮——佛罗伦萨。徐志摩先生为这座城市起过一个更动听的中文名字,翡冷翠。古老的建筑物们彼此紧邻,看起来密不透风,但是行走在那些弯弯曲曲的道路上,感受着文艺复兴的气息,可能不经意路过的门面背后就是一处显赫的建筑。作为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赞助商,美第奇家族造就了这座城市,将佛罗伦萨从中世纪的黑暗中拯救了出来。
这座建在山地上的城市,也是肉丸君很喜欢的南欧城市之一。最右侧的大桥出卖了它的身份,这里就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这座钢铁拱桥就是设计埃菲尔铁塔的埃菲尔的徒弟设计建造的,是不是有一些似曾相识?跨越杜罗河的唐路易一世大桥,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而波尔图这座城市既有历史又不破败,还汇聚一批网红景点:最美火车站、最美咖啡馆、最美麦当劳、最美书店……漫步其中,不虚此行。
这又是一座值得去很多次的城市。被誉为欧洲最美首都的它,几乎没有旅游淡季,天天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穿行于城市之中,邮轮畅行在伏尔塔瓦河上。经典的红顶建筑沿河岸铺开,一侧是老城,一侧是城堡。这里就是布拉格,没有布拉格广场的布拉格有别样的历史和美丽。这里也被称为活着的建筑史,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
「4」巴塞罗那 :摄于古埃尔公园(2016年12月)
「5」雅典 :摄于雅典卫城(2017年12月)
「6」科隆 :摄于科隆三角大楼(2017年6月)
「7」佛罗伦萨 :摄于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2016年1月)
「8」波尔图 :摄于Guindais站(2017年12月)
「9」布拉格 :分别摄于天文钟和Letna公园(2016年3月、2017年6月)
即使对比利时没太多好感,旅行计划又恰好是安排在布鲁塞尔恐袭后没几天,一路心惊胆战穿过大半个比利时(其实也就一俩小时),这座小城还是让人感觉到难得的美好。如果你想探访欧洲的中世纪,这座城市一定是不容错过的,这就是布鲁日。这里曾经是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后来港口功能渐渐丧失,城市也逐渐衰落了,但是中世纪的建筑和文化遗产也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这座古城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其实有很多城市被称为北方威尼斯,比如阿姆斯特丹,比如斯德哥尔摩等),和比利时的其他城市很不一样。
这张和下一张看起来非常像,因为……它们确实很像。在这里你会觉得迷茫,这里有点像北欧,又有点像东欧,还有时不时能看到苏维埃的痕迹。你能看到远处海里的大游轮,告诉你这里就是波罗的海的塔林,和与它隔海相望赫尔辛基有相似的命运。塔林被称作“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老城”(上面的布鲁日好像也有类似的称号),而塔林老城则是旅行者眼中最具魅力的区域,由于地势不平,穿梭其中上上下下,总能找到令人惊喜的细节。
看似和塔林非常像,这里是它的波罗的海的好邻居,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和欧洲很多城市都能找到一个标志性时代印记不同,从照片里能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里加的老城经历了各种战乱的毁坏和战后的重建,能看到即使同一条街道上相邻的建筑也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但是这里总体来说是一座中世纪城市,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新艺术风格的装饰,所以在这里时不时抬头看看建筑的招牌、路边的装饰,更能了解到这座城市的气质。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是个阴天,不过还是能看出美丽的蓝色大海。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蔚蓝海岸。蔚蓝海岸边很多这样的小城,而尼斯是很出名的一个。夏天会有很多王公贵族来此度假,冬天也并不寒冷。只是南法的城市都稍显破败,和首都巴黎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看来和国内相似,很多财力都用在了首都上。
这张照片看起来像是上一张的另一部分。确实是很近,但是其实是另一个国家了。这么说很容易想到了,这里就是国中国的摩纳哥。依山而建的国家从某个角度看非常像香港,即使跟着地图走也可能迷路,因为看起来走的是同一条路,但是可能地图上指的是上层,而你走的是下层。这里是欧洲富人避税的天堂,照片中间海岸边停留的都是价值千万的豪华私人游艇,远处隐藏着著名的蒙特卡洛赌场。
了解欧洲历史或者教堂建筑的人能看出来,前景的教堂就是世界三大教堂之一的塞尔利亚主教堂。这里原来是一座清真寺,后来被改为了教堂,所以兼具哥特式与穆斯林风格。而塞尔利亚地处安达卢西亚,不像巴塞罗那那般狂野,也不似马德里那般一本正经,这里生活的是真正的普通的西班牙人。
这里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眼前的这条河就是人人皆知的多瑙河,这座城市也享受着“多瑙河上的明珠”和“小巴黎”的美称,而这座城市也被多瑙河一分为二,西边是布达,东边是佩斯。这里就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照片中间的链子桥是布达佩斯的城市标志,而远处的国会大厦是欧洲大陆第一大国会大厦(欧洲第二大)。但是,最好不要在冬季来这里,真的很冷,比北欧要冷得多。
这个其实不算俯瞰,因为真的很难俯瞰,而且也不算是城市。那么俯瞰的是什么呢?是大西洋。这里就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罗卡角,也称为西角。曾经被欧洲人认为是“世界的尽头”,右侧的十字碑上有著名的大诗人卡蒙斯的题诗:“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10」布鲁日 :摄于布鲁日钟楼(2017年4月)
「11」塔林 :摄于市政厅塔楼(2017年6月)
「12」里加 :摄于里加圣彼得大教堂塔楼(2017年6月)
「13」尼斯 :摄于城堡丘陵(2016年12月)
「14」摩纳哥 :摄于摩纳哥王宫(2016年12月)
「15」塞维利亚 :摄于塞维利亚主教堂(2017年12月)
「16」布达佩斯 :摄于城堡山(2017年2月)
「17」辛特拉 :摄于罗卡角(2017年12月)
这是一座看起来很有日耳曼风格的城市,但是这里不是德国,不过也属于德语区。说出来肯定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是瑞士的首都。苏黎世?NoNoNo。如果你还以为瑞士的首都是苏黎世,只能说明苏黎世太声名在外了。这里是伯尔尼,可能是欧洲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的首都了,之前连自己的机场都没有。而伯尔尼这座城市建于12世纪,其实也是很有历史。层层叠叠的屋顶,弯曲狭窄的街道,由于瑞士的永久中立使得这里保持着中世纪的德式风格,古老而安静。整座城市在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这座是一座肉丸君非常喜欢的欧洲中部小城,从建筑的风格和周围的景色可以看出来,大概是在德国南部、奥地利西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区域。将历史文明和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置身其中,有无数流连忘返的理由。这里就是萨尔茨堡。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地名也没关系,你一定会熟悉莫扎特。萨尔茨堡就是莫扎特的故乡,可以说是一座音乐之城,《音乐之声》也发生在这里。这座精致的小城,值得一去。
这一张连同下面几张能看出来,都是自然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而且这张和下一张中能看到同样的自然景观——峡湾。峡湾是挪威典型的自然形态,也让它成为北欧五国中自然风光最美的国家,夏天的峡湾美不胜收,冬天的峡湾也丝毫不差。特罗姆瑟就坐落于挪威北部峡湾之中,是肉丸君最喜欢的冬天的挪威城市,不仅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极光,更是因为在这座山上,拍下这般景象的时候,真的体会到了心旷神怡的感觉。
在去到特罗姆瑟之前,这里曾经是肉丸君最喜欢的挪威城市,后来它又继续是了,因为和北部相比,这里还是多一些人间烟火和各色生活形态。卑尔根是挪威第二大城市,有90万人口(你没看错,没有少0),和首都奥斯陆形形色色的人群相比,这里显得更加“地道”。拥有挪威最大的深水良港,虽然不紧邻峡湾,但还是被视为“峡湾地区的明珠”,从这里可以乘游轮沿峡湾向下而行。
这座普通的北欧小城,和其他无数北极圈内的小城市一样,五颜六色的小房子星落散步在城市(镇)中。照片中的景色看起来很冷,但是,真的,并没有现在的北京冷。这里是挪威和芬兰、俄罗斯三国交界处的小城希尔克内斯,一个小时就能转完的城市。冬天的希尔克内斯白天很短很短,照片中并不是阴天,而且拍摄于正午12点半,太阳已经要下山了。虽然看起来感觉很抑郁,但是仔细看每一户的装饰,家家都会把自己的小房子布置得无比温馨,即使条件达不到,生活也要自己创造。
「18」伯尔尼 :摄于Rosengarten(2016年6月)
「19」萨尔茨堡 :摄于萨尔茨堡城堡(2017年6月)
「20」特罗姆瑟 :摄于斯托尔斯迪乐恩山顶(2017年11月)
「21」卑尔根 :摄于乌尔瑞肯山(2016年6月)
「22」希尔克内斯 :摄于某座小山上(2017年11月)
22座城,你猜对了几个呢?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一样的文明。希望我们的城市,当从不同高度俯瞰的时候,也能够看到的不都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而是能看得到过去,看得到现在,也看得到未来。
最后,一张极光送给大家,希望新的一年,生活如极光般绚烂,纵使周围再黑暗,也有照亮自己的力量。
(猜猜这张照片拍摄于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