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永不退缩》里的主题曲叫什么名字
Time Won't Let Me Go 歌手:The Bravery 专辑:N
The Bravery - Time Won't Let Me Go
★ VAN制作
Whenever I look back
On the best days of my life
I think I saw them all on T.V.
I am so homesick now for
Someone that I never knew
I am so homesick for
Someplace I will never be
Time won't let me go
Time won't let me go
If I could do it all again
I'd go back and change everything
But time won't let me go
I never had a 'Summer of 69'
Never had a Cherry Valance of my own
All these precious moments
You promised me would come in time
So where was I when I missed mine?
Time won't let me go
Time won't let me go
If you gave me back those years
I'd do it all better I swear
Time won't let me go
Ba ba ba ba ba...
If I could go back once again
I would change everything, yeah
If I could go back once again
I'd do it all so much better
Time won't let me go
Time won't let me go
If I could do it all again
I'd go back and change everything
But you won't ever let me go
Ba ba ba ba ba...
END
2. 《纳尼亚传奇》饰彼得的威廉姆·莫塞利全部资料
个人资料 全名:威廉姆·彼得·莫塞利 出生日期:1987年4月27日 出生地: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 年龄:21 身高:5尺11寸(约180cm) 发色:浅棕色/略带金色 瞳色:蓝色 宠物:一只猫和一只金鱼(他说有时会同它们讲话!) 设计师:Marc Jacobs 喜爱的事物:他的ipod、茶 最喜欢的糖:吉百利巧克力 最喜欢的甜点:蒸布丁 最喜欢的科目:英语 喜欢的运动:橄榄球、足球 最喜欢的动物:马 父母:他是电影摄影师彼得·莫塞利和朱莉·弗莱明的长子 兄弟姐妹:有妹妹黛西和弟弟本 如果在住宾馆的时候匿名:茶杯先生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24小时,辛普森一家,家庭伙伴, 明星伙伴 所梦想的车:内部红色的Mercedes 1950 Gold 最喜欢的童年时代的电影:森林王子(它总是把我弄哭) 最喜欢的音乐:I am robot,凯特·斯蒂文斯,the bloc party 最喜欢的电影:格斗俱乐部,罗密欧与朱丽叶 最喜欢的演员:摩根·弗里曼,裘德·洛,布拉德·皮特 最大的嗜好:睡觉! 最喜欢的纳尼亚场景:the great battle 最喜欢的纳尼亚角色:阿斯兰、白女巫 出演作品 【2008年】《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彼得·佩文西) 【2005年】《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与魔衣橱》(彼得·佩文西) 【2002年】Goodbye, Mr. Chips (TV) Forrester 【1998年】Cider with Rosie(TV) ..... Extra 奖项及提名 2006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 USA Got nomination for Saturn Award category Best Performance by a Younger Actor for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2005) 2006 Character and Morality in Entertainment Awards Won Camie for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2005) shared with Georgie Henley (actor); Philip Steuer (procer); Ann Peacock (screenwriter) 2006 Young Artist Awards Got nomination for Young Artist Award category Best Performance in a Feature Film (Comedy or Drama) - Leading Young Actor for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2005) 简介 威廉姆·彼得·莫塞利出生于1987年4月27日,Sheepscombe,Gloucestershire,英国的 Cotswolds 地区。那里离伦敦有向西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是有古典气息英国乡村的地区。他从10岁起就想要当演员。威廉姆是家里三兄妹中最年长的,有妹妹黛西(生于1989)和弟弟本(生于1992)。爸爸Peter是英国电影摄影师,妈妈是Julie Moseley。他父亲的名字也是威廉姆的中名。 William在Sheepscombe上小学。William很喜欢茶。他的家人评价他有一点爱指使人,但是有着优秀的领导才能。他不想被人们仅仅以Peter Pevensie记住他,而是希望被认为是一个有天分的优秀演员。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主见并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想法和观点的人。 被熟悉他的人形容为一个能明确自己想法的坚持己见的人,他10岁起就想演戏。这位小演员在《万世师表》(2002)(TV)中有一个小角色Forrester,在《萝西与苹果酒》(1998)(TV)中做了临时演员。然而,当他从几千个男孩中被挑选出来饰演《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与魔衣橱》(2005)中彼得这一角色时,他最大的机遇来临了。他希望自己不会被定型为彼得,而是将来在演艺和导演方面开拓一个成功的全面发展的事业。 威廉姆在2006年完成13年级的学业,媒体研究、英语和戏剧均为A等。2006年秋,他搬去纽约几个星期,在Sheila Gray的指导下学习表演,在布鲁克林有名的格里森体育馆为拍摄《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排练准备。 琐事 威廉姆曾去试演过哈利·波特,但没有拿到这个角色。 威廉姆梦想中的约会对象是杰西卡•奥尔芭。 威廉姆会玩杂耍。 威廉姆说,他离了他的ipod就活不成了。 威廉姆的初吻是他11岁玩“诚实勇敢”时送出的。(孩子。。。你不能酱紫啊。。。TOT) 威廉姆认为自己是个性格外向的人。 威廉姆曾在“羊之谷乡村小学(囧,瞎翻的)”念书,该校在学校的官方网页上自称是一所“典型的考兹伍德农村学校”。 威廉姆在新西兰待了七个月,为拍摄《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威廉姆与皇家王子威廉姆(一个历史人物)出奇地相似。 威廉姆在耗资巨大风靡一时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饰演彼得。他是安德鲁•亚当森精选出来饰演这个角色的。 在7岁那年,他听过《纳尼亚传奇》的磁带。八年后他读了这个系列的书,为他在《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的角色彼得·佩文西做准备。 他重读了12年级,因为他拍《纳尼亚1》时离校时间过长。 选角指导Pippa Hall在1998年为《萝西与苹果酒》选角时,负责选William来当临时演员。七年之后,当《纳尼亚1》开始选角时,她记起了他并推荐他演彼得这个角色。 1991年9月至1998年7月期间,他在羊之谷小学(仍然是独创的囧译名)上学。 他在拍摄《纳尼亚1》期间长高了3英寸(7.6cm)。 访谈节选 我很欣赏这部电影,而且这就是看待它的最好方式。如果你们不去欣赏他的话,那它就一文不值。他们辛苦工作到一天的末尾,是为了你们飞行的每一公里,所以它值得欣赏。每一个你看到的瞬间都值得品味。 (关于《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他最喜欢的场景)我骑在驯服的无马鞍的白色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马上,齐全地装备着盔甲、剑、盾,掠过战场,飞奔向冰雪覆盖的新西兰群山。我是说,那是我人生中最棒的经历。 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就是11岁时参加的乡村赛跑—而且我赢了。那真是个很长的比赛,为了适应,我训练得非常非常辛苦。我的家人都来观看了比赛——那确实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关于他早年的学校生活)我十岁时在这所非常小的小学读书。在那里我们学习三门基础课程,气氛非常轻松自然,而且大家彼此都认识。 在英格兰,18岁是最为意义重大的年纪,我喜欢。我们总能在家里愉快地过生日——我的父母非常擅长此道。 (想家的时候)你不明白你拥有什么,直到失去的时候。 我总是有时间去爱上一个人的。我并不认为自己没时间交女朋友,因为如果我遇到特别喜欢的人,我不能拒绝命运的安排。不过我没什么可发愁的,因为我还年轻呢。(笑) (之前应该有个问题,也许是“你会不会主动找女孩子”之类的吧,囧)不,我不会的,尽管我想交个女朋友。如果我遇到一个人并爱上她,我才会自然而然地想和她在一起。 是的,但那影响不了我的日常生活。因为我不会理会一个看过我演的彼得就爱上我的女孩。我们永远不会相识,她也不知道我是谁。她爱的是彼得——不是我。 我只能去期望拍续篇,因为我在这部电影中度过了一段令人惊喜的时光。凌驾于任何想象的到的经历之上,梦被彻底实现了。如果这样的梦能实现第二次的话会多么了不起。遗憾的是我没有决定权。 我喜欢这样,真的。我妈妈曾在星期天早上惩罚我而把我赶出家门,但我总觉得很有趣,到处跑,爬树,什么都行。而现在我在电影中就是这样!我骑着安达卢西亚马,挥着剑打仗,按照设计的那样做。他们造的那把剑真了不起。就是为《指环王》造盔甲的那帮人做的,当你看到它时…嗯,每一次我拿着它的时候都会赞叹不已。 我们只是尽情享受这一切。我们试图津津乐道 作为家人和作为个体而在一起时的每一个瞬间。我们收获的经历,毫无疑问,是我们生活中最棒的经历。这些事是值得珍惜的。 我的确是在本质上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青年,但那都是外部环境把我一步步推向了那个角色。我要处理的更多是责任的问题。我靠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着。“靠自己”是一件必须自己来做并且要不停继续做的事情。在我身后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安全网。但是我一直在和成年人打交道,而不是那些同龄人或者比你小的人。我们是有工作的。 相关网站 CHARISMATIC • The Ultimate Source For Everything William Moseley (英文) http://www.wmoseley.com/ WMoseley.com Gallery (所属图片站)http://www.wmoseley.com/gallery/index.php //* William Moseley Fan //* (英文) http://williammoseleyfan.net/ William Moseley Fan Gallery(所属图片站)http://williammoseleygallery.simplehostingfast.com/index.php William Moseley Fan Forum (论坛)(英文)http://www.williammoseley.proboards76.com/index.cgi 网络贴吧:http://tieba..com/f?kw=william%2Emoseley 其他图片 《纳尼亚传奇1》中饰演彼得:http://imgsrc..com/forum/pic/item/388bce950fdf9d47d0135e05.jpg http://imgsrc..com/forum/pic/item/eb6964d9f990692010df9b6c.jpg http://imgsrc..com/forum/pic/item/47a6aed365597f38960a166f.jpg 《纳尼亚传奇2》中饰演彼得:3. homesick是什么意思
homesick adj 思乡的;想家的;患思乡病的 ;也可以译为:乡愁,乡恋 。
如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译为homesick,Homesick—ByYuGuangzhong ;
homesick英 [ˈhəʊmsɪk] ,美 [ˈhoʊmsɪk] ; 派生词: homesickness n.
(3)homesick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以homesick命名的作品
1、诗《homesick》,《乡愁》作者余光中;
2、歌曲《homesick》电影雁南飞插曲《乡恋》;
3、音乐专辑<Homesick>是美国金属核/流行朋克乐队A Day to Remember第三张录音室专辑,专辑于2009年2月发行,制作人是Chad Gilbert和乐队本身;
4、日本电影HOMESICK(2013) 导演:广原晓 。
4. 求有关朋克摇滚乐队,叛逆青年的电影
有很多!还是自己找找好!
昼夜摇滚
神秘列车
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
别回头
苦难日之夜
紫醉金迷
美国风情画
给我庇护
NME评选20部最佳摇滚电影(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21:01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庆祝英国“新音乐快递”(NME)网站电影频道的推出,该网站近日评选出了20部最优秀的与摇滚有关的电影。
《24小时派对狂》(24 Hour Party People,2002)
这部纪录片全程以DV拍摄,经由汤尼·威尔森(Tony Wilson)的故事探索由其创立的著名唱片厂牌Factory的兴衰历程,重现曼彻斯特当年光辉的音乐风潮。影片涉及Factory旗下Joy Division乐队的发展,并从威尔森的视角分析柯蒂斯的自杀事件。该片参加了当年的戛纳影展。
《金属精神》(Anvil,2008)
影片真实描绘了加拿大传奇金属乐队Anvil的历史和现在。片中首度发表了多段重要影像,并配以多位金属大腕的访谈段落,例如Slash、摩托头乐队的Lemmy、炭疽的Scott Ian、金属的创始人Lars Ulrich等。该片获得了今年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控制》(Control,2007)
这是一部描述英国后朋克乐队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后期生活的黑白传记电影,曾获得多项大奖。柯蒂斯在23岁时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青年歌手萨姆·赖利因为成功扮演柯蒂斯而顺利走进了影视界。
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2000)
影片讲述了《滚石》杂志的一名实习记者随乐队采访的故事。这来源于导演兼编剧卡梅伦·克劳(Cameron Crowe)的真实经历,他年轻时作为《滚石》的实习记者曾追随奥尔曼兄弟乐队(The Allman Brothers Band)、齐柏林飞艇、老鹰、林纳史金纳等。该片获得一项奥斯卡奖、一项格莱美奖、两项金球奖,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赞誉它是当年最好的电影。凯特·哈德森在片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种怪物》(Some Kind Of Monster,2004)
一开始这部纪录片只打算表现金属乐队的专辑《St. Anger》(2003)的诞生过程。随着拍摄过程的深入,影片挖掘了乐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的意见冲突。片中有很多乐队排练的片段,片名出自专辑中的一首同名歌曲。影片获得了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6)
这部由丹尼·鲍尔执导,伊万·麦克格雷格主演,关于瘾君子的电影堪称经典。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的提名。
《四重人格》(Quadrophenia,1979)
影片根据谁人乐队1973年的同名摇滚歌剧改编,讲述了英国现代派青年的故事。
《不要回头》(Don't Look Back,1967)
这部影片在1998年被收入美国国家电影目录,记录了1965年鲍勃·迪伦在英国巡演的过程。该片创造了很多经典,无数音乐和影视作品向其致敬。影片开始《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隐秘的乡愁布鲁斯)的片段,被视为第一件音乐录影作品。片尾迪伦说的“给无政府主义者一根烟”,更是成为经典对白。
《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1984)
影片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重金属乐队刺脊(Spinal Tap)的故事。这是一支虚构的乐队,他们疯狂的行为和自负的性格幽默的体现了当时乐坛的现状。2002年,该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入国家电影目录。后来,饰演三位乐手的演员还以“刺脊”的名义举办过几场演唱会。
《高保真》(High Fidelity,2000)
这部由约翰·库萨克主演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发烧友的故事。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家唱片店里,由于人物的特殊身份,影片对配乐的要求特别高,为此编剧和他的团队不得不从2000首歌中精挑细选了70首放入片中。
《挖!》(Dig!,2004)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两支美国摇滚乐队,丹迪·沃霍斯(The Dandy Warhols)和布莱恩琼斯城大屠杀(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七年中的发展历程,集中描绘了两位主唱考特尼·泰勒-泰勒(Courtney Taylor-Taylor)和安东·纽库姆(Anton Newcombe)。但是纽库姆认为影片对自己和乐队的描绘并不真实。该片在2004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赢得了纪录片评委会大奖。
《失去价值》(Stop Making Sense,1984)
影片记录了美国摇滚乐队Talking Heads 1983年为专辑《Speaking In Tongues》(说方言)巡演过程中,在好莱坞Pantages剧院连续三晚的演出。这是第一部完全使用数字音频技术制作的电影,预算达到1200万美元。片名来自《Girlfriend is Better》(女友更好)的歌词:“当我们变老,就会失去价值。”该片经常被称为“最伟大的摇滚电影之一”
《年少轻狂》(Dazed And Confused,1993)
这部青春成长喜剧电影造就了一批未来之星:马修·麦康纳、本·阿弗莱克、米拉·乔沃维奇等。片名出自齐柏林飞艇乐队的同名歌曲,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希望乐队允许他在电影中使用这首歌曲,尽管吉米·佩吉同意了,罗伯特·普兰特却没有同意。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
在这部交织着暴力、犯罪、喜剧和流行文化的电影中,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加入了大量冲浪摇滚乐,他觉得这样就像摇滚版的埃尼奥·莫里康纳(Ennio Morricone,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作品,摇滚版的意式西部片音乐。片中最著名的歌曲是冲浪乐之父迪克·戴尔(Dick Dale)改编的希腊歌曲《Misirlou》(希腊语,意为“埃及姑娘”)。此外由于在电影中翻唱尼尔·戴蒙德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女孩,你就要变成女人了),芝加哥另类摇滚乐队Urge Overkill迅速打入了主流市场。
《没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
这部电影囊括了两位大人物的第一次:马丁·斯科塞斯首部人物传记长片,反映了鲍伯·迪伦1963至1966年间的音乐生涯;迪伦首次在录像采访中广泛深入地谈论自己的早期生涯。
《给我庇护》(Gimme Shelter,1970)
当电影、电视里出现60年代或者与越战有关的场景时,滚石乐队的《给我庇护》经常被作为背景歌曲。这首歌是乐队1969年专辑《Let It Bleed》中的主打单曲。该片是讲述乐队1969年环美巡演的纪录电影。
《见人很容易》(Meeting People Is Easy,1998)
这是一部关于乐队巡演旅程的纪录电影,但是它对巡演持否定的态度。影片展现的内容是巡演的单调乏味而非人们眼中的光鲜迷人。导演格兰特·基(Grant Gee)用镜头记录下电台司令(Radiohead)为1997年的专辑《OK Computer》巡演的过程,并获得了2000年格莱美最佳长篇音乐录影的提名。
《花园之州》(Garden State,一译为“情归新泽西”,2004)
这部扎克·布拉夫(Zach Braff)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探索了生活的意义。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问题少女萨姆性格孤僻、习惯撒谎,却十分热爱音乐。片中充斥着酷玩的《Don’t Panic》(不必惊慌),The Shins的《New Slang》(新俚语)、《Caring Is Creepy》(关心让人恐惧),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 Garfunkel)的《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纽约最后的男孩)等优秀歌曲。所有曲目都是由布拉夫亲自挑选的,他为此还获得了2005年格莱美最佳原声专辑编辑奖。
《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2006)
这是第三部为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拍摄的电影。这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从1970年到2005年,历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热闹场景。
《粉红女郎》(Pretty In Pink,1986)
《小鬼当家》的导演兼编剧约翰·休斯(John Hughes)最擅长描摹青少年的心理,这部关于青涩初恋的电影正是由他创作。影片的灵感来自英国后朋克、新浪潮乐队迷幻皮草(The Psychedelic Furs)的同名歌曲。这首歌被改编重录后成为了电影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