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电影悲惨世界哪个版本最好

电影悲惨世界哪个版本最好

发布时间:2022-12-13 12:03:03

『壹』 “狼叔”休·杰克曼版本的《悲惨世界》,有超越原著的气势

休·杰克曼版的《悲惨世界》是一部众星云集、水平超高、口碑票房俱佳的世界名著改编电影。这部电影气势恢宏,以音乐剧的形式,完美展现了原著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沉默麻木的社会背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经典电影。

总之,对于这部电影可以不吝溢美之词地赞美,它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为成功的世界名著改编电影!强烈推荐!

『贰』 哪个版本电影悲惨世界最好看

我想应该是以下这出: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导演:
让-保罗·李塞诺
编剧:
让-保罗·李塞诺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演:
让·迦本
/
布尔维尔
/
费尔南·勒杜
/
西尔维亚·蒙佛特
/
danièle
delorme
/
bernard
blie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east
germany
/
意大利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58-03-12
片长:
france:
210
分钟
/
spain:
217
分钟
/
france:
179
分钟(dvd
edition)
/
soviet
union:
195
分钟
/
west
germany:
101
分钟(cut
version)
imdb链接:
tt0050709
悲惨世界的剧情简介
·
·
·
·
·
·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的冉•阿让(jean
gabin)因为偷一块面包被判处十九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rené
fleur)收留过夜,可是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警察将他抓获,准备再次将他投入监狱,临危之际,主教的谎言将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开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过去,冉•阿让通过努力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担负起照顾其私生女儿柯赛特的责任。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后会重遇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bernard
blier),对方不信他已改邪归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只因证据不足迟迟没能得手,然而,他的好运没能持续到八年之后。
©
豆瓣
另:如果你觉得是就留邮箱,我给你发观看或者下载的链接

『叁』 电影《悲惨世界》5篇影评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我为大家带来几篇《悲惨世界》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悲惨世界》观后感一

在内地的大银幕上能看到非专业歌剧演员死磕九个月练的辛劳成果,能看到用牺牲感召人民奋起抗争而非用阴谋诡计诱骗愚昧大众的故事,能听到风靡数十载的经典音乐和歌声,就懒得提太多的苛求了吧。

这个版本的《悲惨世界》在本届奥斯卡上占据了最佳影片提名的一席之地,但汤姆·霍伯却在最佳导演的竞逐上被踢飞。原因还是蛮显而易见的。

他所做的工作,主要还是根据音乐剧金牌制片人卡梅隆·麦金托什的“懿旨”,把自1985年首演且风靡全球的英语版《悲惨世界》音乐剧用处处考究的构图搬上大银幕。比如芳汀出场那场戏,两排女工在银幕上歌唱的镜头就相当有舞台感;主角独唱时那灯光往身上一打,四周都黯淡模糊下来,极有舞台剧气质。冉阿让和沙威(内地字幕译:贾维尔)的几次相遇、追逐逃跑,交代方式都来得简单而重复,就像在舞台上让两个人往上面一站。还有那场巷战,虽然这场戏反映的是只坚持了几天、有“法国小革命”之称的巴黎反对波旁王朝人民起义,但在这部电影中只展现为几十名军人领着几架小炮,隔着简陋的路障与十来个青年学生之间的三两趟交火。在舞台上这么演没有问题,但作为一部电影就显得随便点了吧。

不过汤姆·霍伯还是做了一些尝试的。比如他非常体贴地照顾那些看歌剧时坐在山顶位看不到演员表情的观众,频繁地将摄像机贴到演员的脸上,以至于休·杰克曼鼻梁皮肤的颤动、安妮·海瑟薇歌唱时的咽喉都能被清楚看到。霍伯似乎沉醉于这种表现方式,把摄像机架在那儿让主角一唱到底,还不时来个华丽丽的45度角。随着演员的歌唱逐渐高亢,镜头往往随着拉成大全景,然后再接大特写,如此往复。执着于技术的影迷可能会对此感到厌烦,但不可否认,它在情绪煽动上对大部分的普通观众是奏效的。霍伯在这部戏里所做的最大胆的事,是让非专业歌剧演员边演边唱,现场收音。既然要让几位非专业的歌剧演员抛弃他们最擅长的表演形式———讲对白,不如来得彻底一点,也帮一下这几位演员用表情及肢体表演弥补歌唱的不足吧。安妮·海瑟薇因此被加分不少,但也有露怯的,比如休·杰克曼用中音低声“唱”对白的部分,嗓音就不如他唱高音时那么有力,甚至出现不太着调的时候;又比如罗素·克劳那唱PO P的歌声被搁到这部音乐剧里头,尽管他对人物诠释得不错,但只有他真的在“讲”的时候才回到了人间。

说了汤姆·霍伯和电影的那么多不是,不可否认这部《悲惨世界》仍然是一部动人的、有魅力和有力量的电影!尤其是对于中国内地的观众而言。在内地的大银幕上能看到非专业歌剧演员死磕九个月练歌剧的辛劳成果,能看到用牺牲感召人民奋起抗争而非用阴谋诡计诱骗愚昧大众的故事,能听到风靡数十载的经典音乐和歌声,就懒得提太多的苛求了吧。来自原著的精神力量和来自音乐剧的魅力,让这部可以被处处挑剔的电影像磁石一般让你安坐在椅子上,内心振奋,泪流满面。

《悲惨世界》观后感二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815至1932年,先后横跨27年。冉·阿让为快要饿死的姨甥孩子偷了一个面包而被捕,服役中尝试逃狱失败,最终被监禁20年。 1815年,冉·阿让终于假释出狱,但因为身份关系被人嫌弃,最终被主教米里哀主教 救回。几年之后,他化名为马德兰,成为一个工厂主人与市长,却被他遇见了追捕他多年的警官沙威。另一方面,冉·阿让也遇上了芳汀,答应她为她照顾女儿柯赛特。这一切的悲伤,痛苦,凄惨,无奈,愤怒,绝望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直到最后冉·阿让紫色身亡。

如果不喜欢听音乐剧的朋友,看电影之前还是要好好考虑,虽然相比音乐剧,电影有了画面,情感,状态和环境在里面,但作为一个超长的电影,估计有2小时40分钟,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唱。,尽管演员对唱法的处理都是很合适的。如果之前对小说不了解或者音乐剧不熟悉的情况下,最好看看歌词,否则在听不懂唱什么的情况下很容易审美疲劳。我有的时候,就略显尴尬,因为真的没几句是说出来的。

《悲惨世界》观后感三

《悲惨世界》的电影和小说的感觉很不一样。开头就用的是监犯们的歌Look Down,整部影片也是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影片中内容略有删改,有的地方跳转过快,前后情感转变较大,逻辑感不强。

就我目前看的内容而言,我印象较深的歌曲Look Down 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片头,监犯们所唱,第二次是巴黎街头,百姓们所唱。其实在开头的时候我听到这首歌时,内心的触动并不太大。因为囚犯在我认知里就是低人一等的,过着没有尊严、自由的悲惨生活。他们唱出Look down,我很能理解,这也很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处境。可是巴黎人民的look down却在我心上重重一击。当我听到Look down, look down and show some mercy if you can 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人民的生活已到了何等地步,他们需要恳请别人低头看他们一眼。不是平等的看,是低头看。而且,别人还不一定会去看他们一眼。接下来的这句也是一个重击,Look down, look down upon your fellow men。巴黎人民这歌不是唱给外邦人听的,就是唱给同胞听的。同胞,同为祖国的孩子。中国有个词叫一母同胞,这是有血缘关系的,感情很深厚的。虽然这同胞不是同母所生,但大家是同一国家的人,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仰望同一片天空。为何里面的部分弟兄姐妹需要仰望其他人,以如此卑微的地位来请求怜悯,甚至只是看一眼。

影片中冉阿让在芳汀死后与沙威的对抗引发了我的思考。冉阿让起誓按时归来,请求沙威给予他时间去救珂赛特。可是沙威认为冉阿让这样的人本性难移。在沙威眼中,囚犯或者曾经是囚犯的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他提防他们,看守他们,在心里为他们烙上了永不磨去的记号,就像中国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沙威有一种令我难以理解的对法律的执着,对犯人的禁锢。

在这场对抗中,冉阿让强调,他只是偷了点面包,沙威回答,维护法律是他的责任;冉阿让继续反驳沙威不懂世态炎凉,沙威回答,冉阿让没有权利。这段对哈值得思考。若是仅从冉阿让的角度看,他迫于生计,不得不做违法的事。他只是一个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小人物。我们出于同情心会认为冉阿让不应该被捕,或者说是不应该因此而受如此多的磨难。可从理性的角度,法律与责任的角度,违法行为定要被追究。如此看来,沙威的穷追不舍可以得到解释。我认为法律与道德问题在这里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问题。因为当时局势动荡,社会混乱,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小人物的行为只能用迫于生计来形容和解释。当社会不能给予人民一定的保障,道德问题也只能被空谈。民以食为天,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东西吃。活着,才能去想怎么活。除非他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但这对小人物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冉阿让说沙威不懂世态炎凉。

沙威真的不懂吗?我看未必。沙威自己说他出生在平民窟,见惯了冉阿让这样的人。沙威其实很了解这些罪犯,了解底层人民,他知道他们的生活,懂得他们的挣扎。他曾经也许对这些人有过同情和怜悯,但我觉得他很可能没有。他就是那样成长起来的,他从心底里是厌恶这样的生活,这些人,他是想摆脱他们的。他厌恶贫穷,更厌恶贫穷带来的罪与恶。所以他向往光明和正义,决心坚守正道。曾经的经历告诉他,这些混生活的人很难改去身上的恶,所以他们要被看管起来,他们是不能够得到信任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沙威是对的。冉阿让若不是经受了主教的感化,他的确是一个危险分子。经历的苦难多了,对于别人的挣扎就会看淡,也就是老人在听到那些充满磨难的人和事时总喜欢感叹这就是命。犯人们的不得已在沙威眼中只是他命不好,是个这样的出生,得不到任何权利。在沙威心中,法律是唯一的救赎,守法可以维护社会。由此看来,他心里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法律是他的救命稻草。正因如此,法律也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里还能延伸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该不该给予犯人或曾有案底的人信任。仅仅是看这部作品,我们很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底层人民互相轧扎,社会信任度极低。可是反问自己,你会给一个犯人信任吗,你敢好无芥蒂地和他相处?至少我不能。大家总是根据一个人地过往给他下定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老祖宗几千年的教训,不知道的也没几个吧。我们不愿轻易地相信一个人会改变,尤其是一个罪人会改变。

影片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性的问题。世界的好与坏是人界定出来的,也是人造成的。悲惨的世界,是对人性的映射和拷问。

《悲惨世界》观后感四

奥斯卡颁奖典礼刚结束3天,获得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影片提名的《悲惨世界》就在国内公映,满足了影迷的需求。这部由《国王的演讲》导演汤姆·霍伯带来的新片,改编自同名音乐剧,观众被这部影片精彩的音乐和歌词,以及悲天悯人的剧情打动,观影团给出了85分的平均评分。

忠实音乐剧,对白不足5分钟

如果没有同名音乐剧珠玉在前,休·杰克曼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悲惨世界》在本届奥斯卡很可能横扫各大奖项。和之前的几部《悲惨世界》电影脱胎于维克多·雨果的文学原著不同,汤姆·霍伯导演的这部电影整体内容几乎原样照搬音乐剧。158分钟的影片对白不到5分钟,其余全部由演员的演唱组成。对于音乐剧爱好者来说,这样的编排相当过瘾,对于普通观众则需要时间适应。影片的众多歌曲中,既有《I dreamed a dream》《On My Own》这样的忧伤系,也有《Do you hear people sing》《One day more》的恢宏范儿。全片所有歌曲都来自音乐剧,只有冉·阿让在接回童年珂赛特时演唱的《Suddenly》是原创,这首歌也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原唱歌曲。

片中主要角色只有扮演艾潘妮的萨曼莎·巴克斯是音乐剧的同一个演员(群众演员大部分来自音乐剧),其余都是“现学现卖”,但在精彩的音乐编排下,连唱功最差的拉塞尔·克劳(扮演警长沙威)听上去都能让人接受。当然,曾凭借《国王的演讲》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汤姆·霍伯也功力尽显,影片开场拉纤戏“低头看,低头看”齐吼声回荡的画面、1832年巴黎起义以及沙威和冉·阿让几场追逐戏,都能看出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能力。

表演饱满激情,芳汀让人落泪

片中表演最出彩的无疑是安妮·海瑟薇演唱《I dreamed a dream》那段,她将女工芳汀对往事的苦涩追忆和对未来的绝望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唱腔与专业音乐剧演员有着差距,但在优美的旋律和饱满演技的加持下,观影团成员荷尔蒙指数依旧上升,很多观众被这一镜到底的演唱感动到流泪。整部电影安妮戏份加起来不超过20分钟,但拔牙、剪短发的突破性表演和落魄的妆容依旧为其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休·杰克曼红遍好莱坞之前,就凭《日落大道》获得澳洲最佳歌剧演员的称号。即使这样,为演好这部音乐剧电影他依旧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无论是开场他在监狱的落魄,还是他扮演的冉·阿让被神父怜悯之后的顿悟和死之前的告白,都让只熟悉“金刚狼”角色的观众耳目一新。其他演员中,阿曼达·塞弗里德扮演的珂赛特和埃迪·雷德梅尼扮演的马瑞斯准确诠释了金童玉女的概念,萨莎·拜伦·科恩和海伦娜·伯翰·卡特扮演的德纳迪埃夫妇的插科打诨也让人佩服导演的选角成功。

《悲惨世界》观后感五

自从上个星期看了电影《悲惨世界》片段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越想越气愤,一直无法平静。

经过我的分析,他们实际上都没有错——冉阿让为了能让自己的外甥不在饥饿中死去,偷了块面包;沙威是一名警察,但他公正执法,甚至即使自己错了,也请求被法办;芳汀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活下去,不顾一切地去赚钱。可是《悲惨世界》为什么那么悲惨,几位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那么纠葛,却值得人深思。

首先,是职业与地位。那时的社会分为上层社会,就是贵族、市长一类的有钱人;中层社会,就是执法者和酒店老板一类的可以在社会上不算富裕却活得很滋润的人;底层社会,就是奴隶、罪犯和一些穷苦人,被人当作苦力,可以肆意打骂的对象。冉阿让和沙威都是从贫民窟出身,可是,冉阿让因为饥饿与穷,去偷了面包,然后被抓,做了20年的奴隶,出狱后被感化,成为了上层社会中的一员;而沙威却看到贫民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成为了一名警察,执法公正,却因为职业关系,一直追捕20年前只是为了活命偷了一块面包的冉阿让;而芳汀处于底层社会,被处于中层社会的酒店老板所逼迫,不得不出去赚钱,养活女儿,可最后至死也没有再见到过女儿一眼。

其次,是负面情绪与社会蛀虫。就像刚开始冉阿让认为上帝抛弃了他,社会不公,于是会去偷给他一顿饭、一个住所的牧师家的银器;就像沙威看到冉阿让这个罪犯,会由衷地感到厌恶,不喊他名字,只喊他24061号,而且都是20年过去了,还不放弃追捕这个逃犯;芳汀本来在纺织厂干得好好的,不会有后续那些事的发生,可是因为同事嫉妒他的美丽,诬赖她,使她被逐出厂,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能够养活女儿,不顾一切地赚钱,越活越悲惨。社会上还有像酒店老板一家那样的社会蛀虫,欺骗、造假、没有人性,就是有类似这样的人长期处在社会上,杀之不尽,才会把整个社会弄得乌烟瘴气。

最后,却是上位者的态度与底层群众的不反抗。上层贵族觉得这样很舒服,天天有人在身边伺候,为你赚钱,发现不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努力地去做出改正,会觉得这样挺好。而底层群众被压迫惯了,惧怕上层权威,没有一个呼声,组织群众反抗强权与黑暗,可想想看,底层群众的数量何其之多,如果能够有一个呼声,做到揭竿而起,我不信上层社会的优越能够持续多久,毕竟上层社会是靠底层群众的努力劳动与耕作才养活的啊!

《悲惨世界》我虽然只是看了半部影片,可这些想法与感悟却在我脑海中扎根似地存在着。

『肆』 《悲惨世界》哪位译者的版本最好呢郑克鲁李丹李玉民很怕翻译得不好就看不懂了

一、推荐版本
李丹、方于的人文社版出版历时26年(1958年—1984年),可以说是中国大陆影响最大的版本,由于它的广泛流通,此后的重译本或电影中的译名出现了“遵从”的现象。而这一版本,也是短期内无法超越的。
二、译者生平
1954年,文化部特邀李丹、方于到北京参加全国翻译工作会议,决定请李丹重译《悲惨世界》。1958年由李丹翻译、方于审校的新译本第一卷和第二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正当第三卷译毕待付梓时,爆发了“十年动乱”。李丹、方于被关入牛棚,身心受到摧残。1971年释放后,尚未平反的李丹将藏在箱底的译稿找出时,看到的只是被老鼠啮成的碎纸片儿。李丹以71岁高龄的病弱之躯,在借住的半间小屋中粘贴修补了译稿。之后的几年里,李丹又东躲西藏译完了第四卷。他像《悲惨世界》里的主人翁冉·阿让那样忍辱负重、不屈不挠,顽强地与厄运抗争。因此,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1977年,李丹因便血住进了医院。入院时还带了被他翻过千万次的法文大词典,在病中酝酿着末卷的译文。最终,李丹病重逝世,家人只在李丹的枕头底下找到几张写在香烟盒上的第五卷部分零乱的译稿,法文大词典也被人偷走了。这部从1929年到1977年历近五十年的译本,因为李丹的病逝也成了无尾而终的结局。
李丹的去世对方于的打击是沉重的。五十年的同甘共苦,五十年的翻译审校,都结束了。她吃不下、睡不着,几乎被悲伤击垮。就在李丹刚刚去世,遗体尚未火化,追悼会尚未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便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昆明,取走了第三卷和四卷译稿,并于1980年出版。
方于在哀痛中想到,她与李丹几十年付出心血的《悲惨世界》,不能就这样无尾而终。他们的愿望是要让读者了解珂赛特的最终命运。于是,在李丹去世三个月后,方于挣扎着坐到了书桌前。这位74岁高龄的老人,以每日一碗稀饭维持着生命,经过九个月的艰苦奋斗,按李丹译稿的风格遣词造句,终于译出了《悲惨世界》的第五卷。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卷血泪凝成的译本,署名李丹、方于。
三、推荐理由
或许是译者的生平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波折多舛,所以这一版本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同,只有真正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人,才能译出原版的精髓,特此推荐。

『伍』 跪求悲惨世界哪个版本电影好看,【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XGnyHzqnJ85URVDqReDTDg

?pwd=fzia 提取码: fzia

『陆』 《悲惨世界》电影哪一个版本 最好看

这就难讲了;为何?各有特色,本人比较喜欢老版本,老版本更能贴近雨果的原汁原味。那就是1958版本,后来新版2000版,改了不少,把一些重要的情节,用电影的手法放大了。比如:冉阿让深夜偷了主教的银器,还把被响声惊醒起床查看的主教打晕。尤其是最后的结局,税白了,还不完整。只录制了捉住了冉阿让的,警察跳河了,冉阿让一段自由自在的奔跑。可能是电影的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导演去拍的更长。

『柒』 想看《悲惨世界》,你推荐哪个版本

个人感觉我更喜欢复排版,(让我有一种逃票的感觉,贼刺激,让我感觉最有观众感,代入的真实感),开头的和声气势磅礴!!!歌词押韵,语调悲怆,充分体现监狱的恶劣环境。

『捌』 《悲惨世界》电影版哪一年的好看

2000法国版
大鼻子情圣主演

『玖』 救赎与人性之美长存 ——比较2012版电影《悲惨世界》和原著的异同

《悲惨世界》是一部关于爱、恩典与救赎的史诗,虽然雨果的原意只是写悲惨的人们的故事,但中文译为世界更能彰显对世界困苦、人性救赎的美的延续和广大。2012版《悲惨世界》,改编自原著,采用音乐剧的演唱形式,再现了维克多·雨果的经典小说《悲惨世界》中的场景。其中沙威作为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展现了另一个方面的人性之美,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救赎,发现不一样的美和感动。

基于电影对原著情节有高度的浓缩,删去了卞福如主教的介绍,以及改掉了马德兰承认自己是苦役犯冉·阿让后重又被捕的故事。冉·阿让其实是在洛里翁战舰救了一名海员后掉入海中之后重获自由的,而在电影中忽略了这部分,只选取了比较重要的情节。

原著里结尾的叙述很简单,仅仅是对冉·阿让的墓碑做了个描述,荒草隐蔽,雨露冲洗,无名的墓碑和周围一般无二,上面留下的四句诗已经看不见了,事情自然而然的发生,夜幕如同往常一般降临。而在2012版电影里最后的结局改的十分的巧妙,改为冉·阿让的灵魂见到了天使一般的芳汀,最后走向了米里哀,也算是一种程度上真正的获得了救赎,真正的圆满,得到了灵魂的净化。

但是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中,最终的冉·阿让还是算是得到了安息,一生起伏,虽做过坏事但真心悔过拥有仁爱之心和崇高的人格,值得尊敬。

原著中在沙威自杀之前有这样一句话,“思想里总会有些内心的叛变,由于有了这些叛变,他又感到非常愤懑”。原著中沙威自杀前的描写是,他仰头稳步走向沙特雷广场的哨所,写下了一封给警署署长的信,一些忠告和提醒成为了他最后能做的一点事情。之后他又回到了原先的石面栏杆上,呆了几分钟之后脱下帽子放在石栏边上,可以说是做好了违背法律的准备。片刻后一个高大的黑色影子站着出现在栏杆的上方,最后人影俯身塞纳河上,继而又竖起身子,笔直掉进黑暗中,发出泼刺刺落水的低沉声音。

而在电影里沙威在塞纳河边低吟,扪心自问自己固守的律令是否正确,该如何抉择,看着下面奔腾的河水,在确定内心应相信人性的善良之处之后才投入汹涌的河水。这样的沙威,这样的死法,的确让人痛惜。而且由于电影叙事手法的限制,影片中没能详细叙述沙威自杀前在警署留下那封信的内容。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来说那封给警署署长的忠告和提醒的信是他自杀之前最后的告慰。

但是原著和电影都有的共同点就是沙威对自己一直以来的信仰的坚持,对公平和秩序的信奉,所以这样的离开方式是展现了他难以抉择的情况下,一种保留自身最后一点尊严的做法。

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中,沙威和冉·阿让之间都是一种反面的矛盾的对比和反衬,让当时的社会现象更加的真实化。追捕冉·阿让则昭示着沙威的存在,同时也展现着沙威最初心里对法律坚贞不移的信任,他虽然生于监狱,深谙下层人民的疾苦,却是维护当时腐朽制度的偏执狂。沙威与冉·阿让的多次交锋,一直苦苦追踪冉·阿让,一次又一次对冉·阿让的行为感到不解,同时也一次又一次的被冉·阿让的言行所震动。最后冉·阿让从革命党人手里把他释放之后,沙威的信仰开始受到极大的冲击,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他不敢承认仁爱的伟大,因为承认就代表对自己的否定,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在通往塞纳河的下水道口,他出于使命感将冉·阿让截住,又在矛盾中放弃了逮捕他。他看到的一切都敲打着他原本毫不动摇的信念打破了他心中的顽固理论,并为之感化,后来无法抉择只能在内心矛盾与挣扎中选择死亡。

但是无论哪一个方面中沙威的形象都塑造的很成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这也是人性的一种展现,我们总会找到在他时他地中的某个人身上切切实实的发生着类似的事情。他也是可以被感化、可以被救赎,可以被牵引着去看到良心所见到的不一样的一面。

电影可以说是比较遵从原著的,贯穿沙威始终的是一种信仰的毒害,他所要做的便是对命令的服从,对法律的坚决遵从,这一章节,在原著中命名为沙威的出轨,阐述沙威的思想里却突然出现出他所不能掌控的思考,让他觉得作为警官释放一个犯人竟然是对的!这世界上还有凌绝于法律之上的东西,卑贱者的崇高品质竟然打动了他,让社会的弱点在一个宽宏大量的坏人面前觉得可笑,原著的台词很精彩,但是电影更能展示触动人心的瞬间,沙威的死是一种走向绝对的冲动。

电影的最后,那些在悲苦中死去了的人们,在象征自由理想的街垒上唱歌,即他们争取美好前景的精神常存,而他们死后所享的比在世好多了。可以说是向音乐剧的一种致敬,同时象征的是,在故事中虽然革命失败,好人不得善终,但他们伟大的精神必将得到继承,伟大的理想必能在将来实现。

可以说,2012版的电影《悲惨世界》继承了原著的思想精髓和故事大概,用音乐剧的方式吟唱出了救赎与人性之美,即使在困苦不堪的社会中,依旧存在着让人心净化的爱的力量,依旧可以被感动,让人性之美长存。

『拾』 悲惨世界电影版本

我想应该是以下这出: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导演: 让-保罗·李塞诺
编剧: 让-保罗·李塞诺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演: 让·迦本 / 布尔维尔 / 费尔南·勒杜 / 西尔维亚·蒙佛特 / Danièle Delorme / Bernard Blie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East Germany / 意大利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58-03-12
片长: France: 210 分钟 / Spain: 217 分钟 / France: 179 分钟(DVD edition) / Soviet Union: 195 分钟 / West Germany: 101 分钟(cut version)
IMDb链接: tt0050709

悲惨世界的剧情简介 · · · · · ·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的冉•阿让(Jean Gabin)因为偷一块面包被判处十九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René Fleur)收留过夜,可是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警察将他抓获,准备再次将他投入监狱,临危之际,主教的谎言将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开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过去,冉•阿让通过努力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担负起照顾其私生女儿柯赛特的责任。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后会重遇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Bernard Blier),对方不信他已改邪归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只因证据不足迟迟没能得手,然而,他的好运没能持续到八年之后。 © 豆瓣

另:如果你觉得是就留邮箱,我给你发观看或者下载的链接

阅读全文

与电影悲惨世界哪个版本最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哪些可以下载英语电影 浏览:246
好看的美国战争大片有哪些电影 浏览:569
电影打板abc怎么读 浏览:647
好看的电影催泪爱情推荐 浏览:696
超好看国产电影电影 浏览:188
一个电影院多少平方 浏览:856
左右分屏的3d电影怎么看手机 浏览:180
u盘电影怎么弄到电视上播放 浏览:368
近些年有哪些国产动画电影 浏览:598
无锡汽车电影院门票多少钱一张 浏览:967
转转如何出售电影 浏览:76
手机看电影用什么网站 浏览:998
电视怎么播放u盘里的电影下载 浏览:269
琼和什么电影 浏览:584
电影武藏好看吗 浏览:463
穿高跟鞋的男人什么电影 浏览:923
怎么播放百度网盘里的电影 浏览:939
妈妈服药自尽爸爸不在家是什么电影 浏览:972
哪种动物电影好看 浏览:209
快手电影特效怎么弄的 浏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