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几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
要有多经典呢?比较老的片行吗?
灾难片:后天、活火熔城、山崩地裂、世界末日
冒险、动作片:夺宝奇兵、木乃伊、空军一号、真实的谎言、国家宝藏、空中监狱、虎胆龙威系列、金刚、启示、六天七夜、荒岛惊魂、深入敌后、地心游记、极限特工、蒸发密令
科幻片:第九区、黑超特警组、独立日、铁血战士系列、异形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异形大战铁血战士1、世界大战、雷霆万钧
恐怖片:死神来了、迷雾、黑暗侵袭、红眼航班、惊变28周、僵尸的黎明
Ⅱ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代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本为金陵女子;生卒年不详,唐代金陵(今南京市)女子,能歌善舞。杜牧有《杜秋娘诗》述其事。这是唐代的新歌;乐府诗集列它在近代曲辞中,并题为李绮所作,全唐诗则视为无名氏作。
金缕衣:原指金线刺绣的华美衣服,此为唐代乐府新题。
《金缕衣》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脍炙人口,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很多旧诗都有新说的,新的说法新的看法是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来,当然每个人的感悟也不尽同,于是这一句确实被应用在很多地方很多事情上面,除了学校教育劝学生不要荒废功课外,在社会也广为应用,如炒股如球场如情感婚姻等等。
纵观所有,我用一个“主义”来概之,即整首诗讲的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
自己的幸福不是在别人手里,其实是在自己的手里。一生错失多少良机,一生又为多少错失而空叹?但是人还真总是要等到到了终点才记起要去看风景,不过还好,你毕竟还有感觉并且知道自己错过了很多的风景。
上面谈到幸福,又是因为这首诗而提起的“幸福”,不禁想起柏杨在一篇杂文中讲了这么一个正好给这句诗作最好诠释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在一条花径上,要选择摘下一朵最大最美的花,但条件是不许回头。年轻人走啊走的,见一朵不错的,想伸手摘下,回心一想,前面也许有更大更美的吧。往前走果然又见一朵属意的,想伸手摘下时,又希望前面有更大更美的,于是再往前走。如此周而复始,结果走尽花径,空手而归。
什么是幸福?谁都会说在追求幸福,但总在过程中却步了,于是又总会感慨幸福为什么总离我那么遥远?人生本来就是一条风雨路,风雨后总会有亮丽的晴天,人要知足常乐而不是因噎废食,很多人总是将“因噎废食”行为自以为潇洒地当成是一种“知足常乐”。很多事情并不只有结果才能解释,一心想着拥有幸福结果的人往往忽略了错过了过程的幸福,过程才是第一,任何事情只有经历了才知道酸甜苦辣,才识得个中滋味。
人生的感叹多来自时间的压力,而对于时间压力的感悟,自古至今从中到外一直都是人们的共同话题。从孔子临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到亚里士多德“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的哲学话题,无不都是一句时间稍纵即逝、不容轻掷的警语。
再回头看这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明白“花”是什么呢?是生命中所有珍贵的事物:生命中的感情、时光、理想、自由、精力、健康、金钱……这一切可都是你满手盈握生命的宝藏。
当通篇文字打到这里时,我自己突然有点被时间遗弃的感觉,感伤、悲凉、怆然……人的生命短长非能自主,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其实都是在一种剩余价值中,价值还剩下多少,价值有多高多低其实没有一个人清楚,惟独那种无力折取的慨叹与失落感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沉重!
于是,教人油然而生“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来了。时间,到底是轻还是重呢?为何?为何?轻也无法承受,重也无法承受!
Ⅲ 《东宫》第41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3)
在发觉小枫吃了养生粥反胃以后,太皇太后突然福至心灵,她立刻把太医给小枫召来了。在太医给小枫把脉的时候,太皇太后眉开眼笑道,“八成是有喜了!”太皇太后又瞧了自己尴尬不已的重孙子媳妇一眼,道,“你也不用害羞!这开花结果是自然的事情,没什么不要意思的!传宗接代嘛!”说着,太皇太后就开始琢磨起后头的事来了,“想想看,给这个孩子起什么名字好呢?”
太皇太后说,“这开花结果是自然的事情”,应该指的是李承鄞生病,小枫去照顾他的那一回,太子给小枫送了鸳鸯绦,还搞得整个东宫都知道了,太皇太后自然不可能不清楚。再加上太皇太后又闭关了七七四十九天,时间上也不差,在太奶奶眼里,小枫极有可能就是有喜。
小枫听见太奶奶误会她怀孕了,是一脸的哭笑不得。小枫可是个喜欢逛鸣玉坊的姑娘,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吗?她和李承鄞还没做过有娃娃的事呢,她怎么可能怀孕?!但事关私隐,小枫还是什么也没说,她知道,太医会告诉太奶奶她误会了的。
太医诊脉后,恭敬道,“启禀太皇太后,太子妃这是脾胃受了凉,而且喝了鹿羹粥,所以才会反胃。”太皇太后本以为这个太医是来给自己报喜的,结果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又转过头去瞧了一脸尴尬的重孙子媳妇一眼,万分失望地追问道,“不是有喜啊?”太医也万分笃定,“并非有喜!”宫里的太医,诊了脉,难道连有没有身孕都看不出来吗?
这里出现了细节。1.小枫脾胃受了凉,之前,太皇太后叫小枫吃粥的时候,小枫还在那里魂飞天外来着,这应该是她和李承鄞刚刚吵的那一架的后遗症。李承鄞光着脚走掉了,小枫那天晚上,也肯定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所以才受了凉,第二天还心神恍惚。
2.小枫吃的是鹿羹粥,但是她一吃就反胃了,这当然是有象征含义在的。根据“逐鹿中原”的说法,麋鹿一直是社稷、神器的象征,李承鄞与小枫在皇家围场重逢时,肩上就是扛着麋鹿的,再加上他是太子,他后来也顺利地登上了皇帝位。小枫一吃鹿肉就会反胃、恶心,编剧实际上是在暗示,小枫与李承鄞身上权力的影子格格不入,与整个豊朝皇室、与即将成为皇帝的李承鄞格格不入,她根本不会登上后位。
太皇太后发怒道,“退下!退下!”太医赶忙就退下了,小枫只能在一旁讪讪地赔笑。太皇太后心里还是不痛快,她继续发火道,“太子呢?叫太子来!”
一旁的樱乔赶忙道,“回太皇太后,近日就是元辰大典,太子殿下今日入了斋宫……”太皇太后听见自己的重孙子非但没孩子,竟然还清心寡欲吃斋去了,更怒了,她絮絮道,“入什么斋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懂不懂啊?他父皇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可他呢?二十了!”小枫听了太奶奶这样的话,赶忙应了一声,“嗯,是!”
1.李承鄞当然没有二十岁,他应该比小枫大一岁,也就是十八岁左右,太皇太后这是虚指,为的是强调她失望的心情。
2.小枫听到李承鄞快二十岁了,还没个孩子,也应和了一声,这当然还是出于她待李承鄞就像娘亲的情意,她也急得要死,和当初她听见绪娘有孕十分惊喜,又见绪娘滑胎十分失望一样。她可没想过,她一定要生下李承鄞的子嗣,还得承继李承鄞的皇位这件事,她只是期待,别的女人可以有孕,李承鄞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在东宫降生,和她在西州时一样,有很多很多的兄弟姊妹,热闹得很。
太皇太后是越说越生气,“那个赵良娣不是天天在陪着他呢吗?怎么就不能够有个一男半女啊!那个绪宝林,好不容易怀上了,可是说没就没了!”
1.太皇太后说赵良娣没孩子的事,应该是在装疯卖傻,她最知道,自己的重孙子是在利用赵家,他不准赵良娣有孕,和皇帝不准皇后有孕是一样的。她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哄骗小枫,为她后面把忘川夫妇关起来做铺垫。
2.至于绪娘的孩子不是李承鄞的这件事,我觉得太皇太后就不见得知道了,毕竟太皇太后不理俗务,她不见得把太子、皇后与高相之间因为张参和高震的死,针对绪娘所进行的那一番拉锯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后来,李承鄞设计皇帝风瘫,太皇太后就是提前不知道的。太皇太后说到绪娘,不过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自己的重孙好不容易有个孩子,还因为前朝的牵连,被设计没了!
太皇太后急道,“这可怎么办呢?老身我呀,什么时候才能抱上玄孙哪?没指望了!”小枫见太奶奶急成这个样子,她那么有孝心,赶忙劝道,“太奶奶,您消消气!”太皇太后继续装疯卖傻,“真是急死我了……摆驾东宫!”
小枫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啊”了一声。她哪里知道,太皇太后那个老小孩儿,即将不按套路出牌呢?她还以为,太皇太后去东宫,是为了骂李承鄞一顿,他只怕又要和我吵架了——吵就吵,反正我也不怕他,反正他也吵不过我!
小枫陪着太奶奶,来到了东宫的外书房。李承鄞听从召唤,立刻来拜见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见自己的重孙子来了,并没有发怒,反而和颜悦色道,“沐浴焚香过啦?”沐浴焚香是入斋宫前的准备,李承鄞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能回答道,“是啊!”
太皇太后非常满意,“那就好!”你洗得干干净净、熏得浑身香喷喷的就好,脏兮兮、臭烘烘的,小枫只怕不喜欢你碰她。太皇太后立刻吩咐道,“来人哪,将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现在就关到内殿里去。没有老身的吩咐,不许有任何人把他们放出来!”
原著小说中,太皇太后还有几句台词,在说完“那就好”之后,吩咐人把太子和太子妃关起来之前,太皇太后还说了一句,“便宜你了,这几日不用你清心寡欲吃斋,反正列祖列宗也不在乎这个!”可能这句话有欺世灭祖的嫌疑,广电总局把它们砍掉了。
李承鄞是真的没想到,太奶奶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他立刻就微微张嘴,愣在了那里。小枫的反应一向没有李承鄞快,她哪里能想到,太皇太后这么心狠手辣?听见这样的话,小枫猛地一个激灵,瞪大了眼睛,也愣得一动也不动了——要是我早知道太奶奶这么整我,我说什么也不能陪着太奶奶,在这里等着太子啊!我得先找借口溜了才是!
六个小黄门一哄而上,要把太子扯走,不过这里出现细节,太子虽然嘴上喊“太奶奶,为什么啊?太奶奶,为什么啊?”但是武功过人的他,竟然在第一个小黄门来拉他的时候,他就后退了;喊了两声的李承鄞,还主动回过了头去,瞧着背后的路,任由小黄门把他拥走了——可知他就是在配合太皇太后,他对太皇太后把自己和小枫关起来这件事乐见其成。
太皇太后又吩咐了一句,“去吧,去吧。”终于恍然大悟的小枫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您这是……”永娘和樱乔也赶忙走了过来,把太子妃“扭送”出去。与武功过人的李承鄞不同的是,不会武功的小枫是真的在反抗,她先试图向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永娘说情,未果,又整个人往后倒,死命掰扯了一番,最后扭过了身子,朝着身后一路哀嚎,“太奶奶!太奶奶!”太皇太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这么一通装疯卖傻,撮合心仪对方、却始终不肯主动前进一步的重孙子、重孙子媳妇的大业,终于开启了。
忘川夫妇就这么被关了起来,殿门还被锁上了。李承鄞与小枫只能一个劲儿地拍门,哀求太奶奶。不过,这里出现细节,就是李承鄞只叫了两声“太奶奶”,就不吭声了,他从始至终没对太皇太后说过放他出去这回事,暗示了他很想和自己的心上人关在一起的心思,当然,李承鄞也不敢对小枫怎么样,他就是昨天和小枫闹掰了,心里面后悔,想着能不能再和小枫在一处,求得转圜;同时,他那么爱慕小枫,又误会小枫不搭理他,当然想要得到与小枫单独在一起的机会。
与心中窃喜的李承鄞相对的,是心急如焚的小枫,她是真的不想和李承鄞关在一起,真的想出去,于是,她死命地挠门,哀嚎道,“太奶奶!太奶奶!放我们出去!有没有人哪!”
小枫挠门无人应,哀嚎也无人应,急得要死,只能趴在门上听外面的动静,听了一会后,又隔着门缝往外张望,她想知道外面究竟有没有人。
心中窃喜的李承鄞,则假意做出了一副失落的神情,一种千不愿万不愿的模样,抱着胸冷冷地瞥了小枫一眼,从齿缝里挤出两个字,“卑鄙!”
这里是1个标准的对应梗,对应小枫被高显掳去送给李承鄞,李承鄞给心上人解绳索时,小枫痛骂他“卑鄙”的情节。只不过,小枫是真的痛骂李承鄞,李承鄞是假意叱责小枫。
小枫一听,自然就怒了,她猛地转过头,瞪着李承鄞反驳道,“说谁卑鄙?!你凭什么骂我?!”小枫觉得自己好冤枉,这关我什么事?!我也是受害者!
李承鄞继续耍小学鸡的脾气,继续诬陷小枫以掩饰自己窃喜的心情,“要不是你在太奶奶面前告状,她会把我们关起来吗?!”这一套冤枉小枫去告状的说辞,李承鄞早就轻车熟路了,当初,他不就为了在绪娘滑胎的事中摘干净小枫,假意诬陷过小枫去皇后面前告状,说他冷落了她,还说她就会装可怜装无辜装什么都不懂?
李承鄞噘着嘴,一脸的嫌弃,坐到自己的床上去了,被冤枉习惯的小枫也不屑为自己分辨了,她噘着嘴,气鼓鼓地坐在了桌边,托腮生闷气去了。
这里出现了细节。1.李承鄞坐到了床上,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小枫的情欲。小枫则坐到了桌边,代表着小枫是真的没想过猪跑这回事。
Ⅳ 莫待无花空对月
“莫待无花”取自《金缕衣》莫待无花空折枝;“空对月”取自《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⒂,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缕衣》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七言乐府,作者无名氏。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义深永的小诗,它叫人们不要重视荣华富贵,而要爱惜少年时光,可以说它劝喻人们要及时摘取爱情的果实,也可以说是启示人们要及时建立功业,正因为它没有说得十分具体,反而更觉内涵丰富。
版本一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版本二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Ⅳ 求一部有关教师学生的电影名字
是《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主演
O captain my captain
Seize the day,make your life extraordinary!!
No life,no dreams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有在微笑的花朵,明天便在风中枯萎!!!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engineering,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经典的台词!!
Ⅵ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杜秋娘的《金缕衣》,意思是: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Ⅶ 寻秦记里“莫待无花空折枝”前半句是什么这是出自谁的诗么还是寻秦记里编的
原诗为“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懂平仄及格律便知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有误的,直是径直勿犹豫之意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年代:【唐】 体裁:【乐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简析】:
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东,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常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Ⅷ 《麦兜菠萝油王子》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什么
麦炳过去时说自己是一个王子,这并不是谢立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恋情结发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王子,我们曾拥有我们完美的王国。那个时期或者有十几年,也或者只有短短几分钟,总之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着,我们看到了前面的无穷无尽的希望。然而突然由于一时的糊涂或者冲动,我们失去了本来属于我们的整个王国。麦炳就在那次一时错误的勇气中刺了随行的大臣一剑,一切都变了,通往幸福的大门飞快关闭,他一路下滚,跌倒很深的地方,就像他的人生。当他再爬起来的时候,他丢失了他的王冠,王位也不再属于他。其实他没有走多远,还是在狮子山下,但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他在一个小海龟羡慕的眼中看到了从前视而不见的幸福,不过由于笨,他始终没有能力回到王国。于是他呆呆地留在一柜柜埠,被玉莲照顾着,很快就步入了中年。就像麦太的其他故事一样,菠萝油王子的故事一样省略了中间的过程,只剩下开头和结尾。“从前有一个王子,有一天,他变成了一个大叔。”谢立文之所以一再省略中间的过程,是因为不敢去面对。从一个高贵的王子到一个潦倒的大叔,中间除了命运的作弄外,更多的是自己的冲动,懒惰,蠢笨,得过且过。这些劣根性不敢暴露给别人看,甚至自己也不愿回首,于是干脆省略掉。
Ⅸ 在寻秦记中项少龙跟琴清讲的那句“莫带什么空折支枝”谁知道麻烦告诉一下!
寻秦记没看,但这是我读书的时候,经常找的悲伤春秋系列诗之一,好像是杜秋娘的吧,名字叫金缕衣。太出名了,所以会记得这是整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Ⅹ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这句话出自哪里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本为金陵女子;生卒年不详,唐代金陵(今南京市)女子,能歌善舞。杜牧有《杜秋娘诗》述其事。这是唐代的新歌;乐府诗集列它在近代曲辞中,并题为李绮所作,全唐诗则视为无名氏作。
金缕衣:原指金线刺绣的华美衣服,此为唐代乐府新题。
《金缕衣》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脍炙人口,是历来传颂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