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哪个电影介绍了天宫一号

哪个电影介绍了天宫一号

发布时间:2021-06-04 01:19:18

A. 天宫一号详细内容

新华让北京3月6日电(记者照功任)全国政协奏、中国载人天工位
设计师周建6日说,“天”二号计将在两平左右的时间发。由于“天客”一号
态良好,可能廷期“役”,两座中国“天宫”将并存太空、比齐飞
作为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设计寿命两年的“天”一号于2011年
月29日发什空。周建平告诉记者,这今为止,“天客”一号状念很好,所有设各正常
高木使用当和初设计的冗余备份设备,货源也比较足
周建平说,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日标主要是检证空间站的邮分新拄术
比如、我国将给“天宫”二号进行推进剂补加,“就像飞机空中加油一样”,通过一套自
动系统,把推进剂从运飞船送到“天宫”二号

B. 美国太空电影主人公被中国的天宫一号救了 叫什么

2013科幻大作《地心引力》

导演: 阿方索·卡隆
编剧: 阿方索·卡隆 / 霍纳斯·卡隆
主演: 桑德拉·布洛克 / 乔治·克鲁尼 / 艾德·哈里斯 / 奥托·伊格内修森 / 保罗·夏尔马 / 艾米·沃伦 /巴舍尔·萨维奇
类型: 剧情 / 科幻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11-20(中国大陆) / 2013-10-04(美国)
片长: 91分钟

C. 天宫一号的简介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1]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设计在轨寿命是2年,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后,最终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2016年0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2018年3月25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16.2公里的轨道上,即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3)哪个电影介绍了天宫一号扩展阅读:

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

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

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

背后故事:

“天宫一号”从2006年开始研制,整个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初样再到正样,通过了大量的计算、仿真和各种地面试验的验证,竭尽全力做到可靠和安全。

为了万无一失,研制团队先假设某一系统失效,然后列出几种可能导致失效的故障,再分析每种故障的原因是什么,一层层查下去,从单机到部件再到每一个零件,任何一件产品都要考虑进去。

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他们还要反过来想,如果某一个零部件失效,可能对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制定怎么样的应对措施。

在研制的全过程,只要是能想到的,验证试验能做的,都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是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它能否与“神八”“神九”“神十”顺利实现对接。

电源系统是一个关键,因为没有电能,任何太空飞行器都是一堆太空垃圾。对“天宫一号”来说,每24个小时就有16个昼夜;其中每个白天约30分钟,每个夜晚约60分钟。

这面对太阳的30分钟时间,就是它的太阳能帆板发电的时候;其中一部分电能直接供用电器使用,其余的电能则储存在100多节镍氢电池里,供黑夜时使用。

“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看起来和马路上太阳能路灯的帆板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银色的,薄薄的,一格一格的;但它所用的材料却相当尖端。

而且,它始终跟着太阳转,角度保持在50~60度,确保有足够的日照可以发电。尽管“天宫一号”挺省电的,整个用电量只相当于两台家用空调。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这100多节镍氢电池在两年的时间里不“罢工”,不出任何一点小毛病?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最少也要保持电池中有八成电量的储备。

为此,研制团队模拟真空、上网络温差等极端太空环境,反复做了无数次实验。这还不够,还必须考虑火箭发射时的冲击、震动、热量等各种情况,反反复复进行试验。

D. 最近美国出了一部电影是讲述几个宇航员在太空遇险的最后它们遇到了中国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才得以脱离险情。

地心引力 Gravity (2013)
导演: 阿方索·卡隆
编剧: 阿方索·卡隆 / 霍纳斯·卡隆
主演: 桑德拉·布洛克 / 乔治·克鲁尼 / 艾德·哈里斯 / 奥托·伊格内修森 / 法尔杜特·夏尔马 / 艾米·沃伦 / 巴舍尔·萨维奇
类型: 剧情 / 科幻 / 惊悚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格陵兰语
上映日期: 2013-11-19
剧情简介:
航天飞机被摧毁,只留斯通与科沃斯基两人孤零零地处在外太空——绳索只能拴住对方并且两人同时失重掉进了无尽的黑暗。无声的寂静告诉他们,他们已经与地球失去了任何联系和任何获救的机会。随着恐惧渐渐转变成惊慌,每一次的吸入空气都蚕食着仅剩的少量氧气。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93783/

E. 男女主角在太空天宫一号对接是什么电影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剧本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与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影片于2014年3月3日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七项大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
天飞机上的两名男宇航员和一个女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后在太空中发生的故事。由于其他同行全部丧生,所
以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后半几乎只有两位主演,他们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的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

F. “天宫一号”的具体介绍

应该快了,你可以去凤凰网看看,那有最新消息。有一条消息说是在8月15日,不知真假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飞行器名称】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近图
【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国 【计划发射时间】2010年到2011年年底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预计要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飞行器截图】右图是近图。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名称由来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公开模型
天宫一号实体首次曝光
2009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体画面,此前“天宫一号”仅有电脑效果图和模型对外公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在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研制建设已全面展开,“天宫一号”初样产品的研制生产已基本完成。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可望于2011年进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1]
春晚正式亮相
“天宫一号”2009春晚曝光
神七成功发射是2008年鼓舞人心的一件大事,当然也顺理成章的成了牛年春晚要表达的重要元素。在此前的彩排中,将出现在零点报时环节的航天板块一直保持着神秘,而当天总导演郎昆所说的将在这一板块出现的、送给全国观众的惊喜礼物也终于“现身”了!这个神秘礼物就是中国新近研制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它的亮相也令牛年春晚的零时环节成为历年春晚中最有科技含量的一次。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将于2010年左右发射升空。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九、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对接。这个庞然大物在零点环节亮相舞台,而与之相伴的则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将一起为全国人民送上祝福。 此次展示是“天宫一号”首次作为实物模型与观众见面,同时也是目前为止非电脑模拟图形式的第一次亮相。
编辑本段发射任务
“神七”升空,举国振奋。在神七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的空间站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消息,中国未来的空间站的名称叫“天宫”。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2]
编辑本段实现对接
天宫一号
对接介绍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对接过程
天宫一号效果图
中国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务中,将突破无人与有人飞船对接技术,并建设首个名为“天宫一号”的空间实验室。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张建启在接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访时透露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今天上午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针对女性何时能加入中国航天员的队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在2008年9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暂时没有选拔女航天员的时间表,但相关课题正在研究。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日前透露,中国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准备工作已完成,预计在神七任务结束后,选拔将正式启动。 新一代航天员仍计划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数量不会超过第一批即14人。 空间实验室
中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因为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大,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装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送上去的。人要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高速运行的,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编辑本段完成总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010年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 “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将于明年发射
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这位发言人说,2009年底以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陆续完成了初样阶段各项研制、试验工作,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目前,交会对接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正在进行总装;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产品已齐套,正在进行分系统综合试验;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训练工作全面展开,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包括两名女航天员也参加了训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陆续按计划交付飞行器总装,有关地面支持系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11年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3]
编辑本段使用寿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重达8吨,采用了全新设计和许多新技术,使用寿命两年。 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汇对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要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此外,即将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也有了改进,与前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相比,长征二号F火箭技术变化较大,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其可靠性安全性也更加提高。[4]
编辑本段相关报道
中国广播网报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2010年03月10日7时44分报道,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将于2011年发射升空,履行它在太空中两年的飞行任务,并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以及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等目标。 距离翟志刚的太空行走已经过去近2年,“神五”、“神六”之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如何迈好第二步?中国是否会有女航天员进入“天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中将接受专访,为您拉直这一连串的问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航天员上天。“神五”标志着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要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此后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神六”和“神七”完成了前一部分的任务。 张建启表示,现在第二步的后续任务以及第三步,也就是建立永久性空间试验室正在按计划进行。 张建启:估计2011年,也就是明年初先发射目标飞行器,接着发射“神八”、“神九”、“神十”,进行对接。“神八”肯定是无人对接,至于有人对接是“神九”还是“神十”,主要看“神八”交汇对接是不是很顺利?完成了三次对接,就完成第二步整个战略目标。 后面进入第三步,也就是建立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完成三步走的战略。 张建启中将说的目标飞行器,正是人们常说的“天宫一号”,它是中国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神八、神九和神十都将与它进行对接。记者注意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时间与此前预告的2010年底向后推迟了几个月。张建启表示,适当的调整完全正常。在速度和确保万无一失的选择中,航天人选择后者。 张建启: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在搞这个东西。要达到两年的寿命。8吨重,这有很多新的技术突破。
新华网报道
新华网北京2010年03月03日 电(记者 任沁沁 隋笑飞)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3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并在2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三次交会对接试验。 此后,“天宫一号”可以被改造为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通过神舟五号和六号已圆满完成,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飞行,而且能准确回到预定地点;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阶段要攻破四项技术关键,为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做技术准备。 戚发轫介绍说,空间实验室阶段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阶段。它的第一项技术关键是出舱活动,神舟七号完成了这个任务;第二个技术关键是交会对接,通过“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2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太空对接,突破并基本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目前,国外交会对接技术已趋成熟,开始应用在大型航天器组装上。 而第三个技术关键是补加,为飞行器补给推进剂、空气、水、食品等;第四个关键则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戚发轫透露说,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船,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是载人飞船,将搭载2到3名航天员。届时,飞船上不排除搭载来自台湾的种子。 此外,低碳的理念也被应用到航天科研中。“原来的推进剂主要成分是有污染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现在将逐渐改用液氧、煤油等。”戚发轫说。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新华网快讯:国防科工局表示,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预计于2010年底发射升空执行试验任务,目前卫星正在进行总装测试。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中国加强在太空领域的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昨日公布,中国第一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已经完成总装,预定于明年发射,并会与后续发射的“神舟八号”太空船在太空对接。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底以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改进型神舟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陆续完成了初样阶段的各项研制、试验工作,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目前,交会对接任务的各项装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太空船正在进行总装;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部件已齐,正在进行分系统综合试验。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太空船装载的各项太空科学实验载荷设备陆续按计划交付总装,有关地面支援系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按照计划,中国将于2011年先后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施首次太空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3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并在2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的三次交会对接试验。 此后,“天宫一号”可以被改造为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通过神舟五号、六号已圆满完成,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飞行,而且能准确回到预定地点;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阶段要攻破四项技术关键;为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做技术准备。 戚发轫介绍说,空间实验室阶段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阶段。它的第一个技术关键是出舱活动,神舟七号完成了这个任务;第二个技术关键是交会对接,通过“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2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的太空对接,突破并基本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目前,国外交会对接技术已趋成熟,开始应用在大型航天器组装上。第三个技术关键是补加,为飞行器补给推进剂、空气、水、食品等;第四个技术关键则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戚发轫透露说,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船,神舟九号、十号是载人飞船,将搭载2到3名航天员。届时,飞船上不排除搭载来自台湾的种子。 此外,低碳的理念也被应用到航天科研中。“原来的推进剂主要成分是有污染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现在将逐渐改用液氧、煤油等。”戚发轫说。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据新华社 两女太空人备战神九 继无人的“神舟八号”太空船后,2012年发射的“神舟九号”太空船将是载人飞行,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的太空人训练工作已全面展开,包括两名女太空人也参加了训练。
编辑本段中国的火箭现状
中国的火箭最大运载能力只有10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在后续的发射中,将采用新一代大推力长征5号火箭。长征5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达25吨,基本与国际上的顶级水平相当,可以满足在低轨道发射空间实验室的需要。 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
编辑本段太空生命科学试验
实验任务
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亮相
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为起点的空间站建设,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1]
实验条件
中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G. 介绍了天宫一号的哪些内容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飞行器名称】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近图
【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国 【计划发射时间】2011年下半年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两年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飞行器截图】右图是近图。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运载火箭】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H. 美国科幻片 有天宫一号 叫什么名

电影 地心引力

阅读全文

与哪个电影介绍了天宫一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人视频好看的丧尸电影 浏览:300
花椒之味翻拍日本什么电影 浏览:732
邓紫棋演一部电影要多少钱 浏览:279
男士说的小电影是什么意思 浏览:465
凯旋摩托车什么电影用过 浏览:431
今天看的电影有哪些电影 浏览:660
有什么感人的青春爱情电影 浏览:464
电影特工争风的中女主角唱的主题曲叫什么 浏览:30
外国电影什么的回忆 浏览:366
拿瓦大电影之雅塔莱斯免费观看古代将军 浏览:751
王宝强电影完整免费 浏览:625
堵敌人三天三夜什么电影 浏览:783
现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有哪些最火 浏览:863
叶问电影有哪些BUG 浏览:475
豆瓣电影多少分算高分 浏览:176
今年好看的武打电影 浏览:799
以小孩有关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22
飙车党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77
电影院里怎么捡到手机 浏览:402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知呼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