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攀登者原型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剧情冒险电影。影片讲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故事。
攀登者原型
电影人物:方五洲(吴京饰演),原型人物:王富洲;电影人物:曲松林(张译饰演),原型人物:屈银华;电影人物:李国梁(井柏然饰演),原型人物:邬宗岳;电影人物:杨光(胡歌饰演),原型人物:夏伯渝。
电影人物:方五洲(吴京饰演),原型人物:王富洲。
王富洲是1960年登顶珠峰4人中的队长。另外三人是队员贡布、刘连满、屈银华。当他们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海拔8680米处的“第二台阶”,面对的是坡度达85度高6米左右的岩壁。在消防员出身的刘连满的建议下,4人搭人梯进行攀爬,刘连满本人担当了底座。最后,精疲力竭的刘连满放弃登顶。王富洲竟然挺过了那一夜,和登顶归来的三名队员顺利会合。他省下的氧气瓶和糖,也帮助大家艰难下山。王富洲上山时体重是160斤,下山后只有101斤。不过,在这次登山行动中,还是有队员汪玑、郭子庆付出了生命代价。
2. 流浪地球攀登者 哪个先拍
流浪地球先拍的。
片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月17日,《攀登者》才公布拍摄计划。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赵今麦、李光洁、吴孟达等领衔主演的科幻冒险电影。影片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
3. 《攀登者》什么时候上映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首先《攀登者》将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汇集了众多如吴京、章子怡、胡歌这样自带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阵容的影片可不多,吴京自不必说,战狼系列影片的热度还未过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让他声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经名声在外,这三人的粉丝量可能不一定比得过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铁杆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业内口碑都是极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电影中见到成龙、井柏然、何琳等诸多著名演员。
故事讲述的是在1960年的时候,珠穆朗玛峰的归属在中国和尼泊尔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尼泊尔觉得珠穆朗玛峰应该属于自己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尼泊尔也曾有登山者攀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这位尼泊尔在争取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中获得了很大的优势,如果想要把珠穆朗玛峰紧紧的抓在手中,中国也要派出登山队去征服珠穆朗玛峰,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
4. 《攀登者》是根据什么真实事件改编的
《攀登者》是根据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
电影攀登者剧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电影由吴京、成龙、章子怡等人共同主演,还原中国登山队无尽荣耀背后的艰辛和那股无所畏惧的勇气。令人敬佩的是,中国登山队的这四位队员,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有伐木工人,有消防战士,但是他们为了祖国的利益和荣誉,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考验,最终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4)攀登者是哪个电影公司的扩展阅读:
中国登山队的骄傲
在中国登山队登顶北坡之前,在登山界曾有传言,没有人类能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这是连飞鸟都无法穿越的高山,8600米的珠峰北坡上有一个90度的绝壁,那是登顶珠峰的必经之路,1975年第二代登山队首次将这个登山梯成功安装在悬崖峭壁上,但也就是这短短30米的距离,却历经了两代登山人。
时代意义
塑造攀登者的形象无疑是具有时代象征的意义,但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有担当有情怀的视效大作,是最大的难题。
拍摄过程
影片从2019年1月5日正式开机,定档9月30日上映,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制作量。监制徐克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高强的难度让许多导演望而却步,最终导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李仁港在拍摄中一直强调:“我们不想拍一个硬邦邦的所谓英雄奉献的故事,而是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最大的真诚。”因此片中将大量的戏份都落在了登山队员之间的兄弟情、爱情上面。
5. 《攀登者》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主要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成功从北坡登顶,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并测量出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
(5)攀登者是哪个电影公司的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923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马洛里,最终没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彻底失联。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打破。惊叹于今人登顶速度越来越快的人们很少知道,
借助当年登山队员们在岩壁上艰难打下的钢锥而架起的金属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们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命运和极限挑战……
6. 电影攀登者谁了看吗感觉怎么样
这部影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是国庆假期去看看也还是可以的。
这部影片总体上还是可以的,有好也有坏,给大家推荐一下,国庆去感受一下我国的那一段历史也是可以的。
7. 《攀登者》什么时候上映上映多久
《攀登者》于2019年9月27日在上海影城举行全球首映礼。到现在2019年10月14日已经上映17天了。
总体来看,电影是值得观看的,不管是电影画面还是主演表现,都是值得称赞,尤其是登顶珠峰之时,场面相当的宏伟,电影就是一堂非常生动的历史课,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主要传递的一些情怀,爱国主义、探索求知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这些东西很正,但不会出错,而且确实是和平年代最容易缺失的,还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胡歌,他一直以来的作品,大多都是电视剧,而从小荧幕转到大荧幕中,胡歌的表现,也足够让人感到惊艳,虽然是配角,但是并没有什么违和感,有点让人期待他接下来主演的几部电影了。
这部电影特效一流,攀登过程惊心动魄,那个年代国家虽处于艰难坎坷时期,但中国登山队等英雄们仍坚持数次挑战从北坡攀登地球最高峰探索无止境的科学边界,在极寒缺氧雪崩风暴等人类生存极限空间里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吴京张译章子怡都演得很感人。吴京和张译两人之间的戏很让人动容,这种战友情、兄弟情很让人感动。
(7)攀登者是哪个电影公司的扩展阅读:
影片开机
影片从2019年1月5日正式开机,定档9月30日上映,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制作量。监制徐克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影片开拍
2019年2月16日,章子怡在微博上宣布该片正式开拍。3月1日,该片公布演员阵容 。4月22日,《攀登者》在珠峰正式杀青,宣布定档于2019年9月30日 。5月17日,该片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SIFF中国日”活动,并曝光两款国际版海报。
影片发布会
6月16日,《攀登者》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登峰时刻”发布会,并邀请到1975年攀登珠峰的桑珠、夏伯渝两位前辈 。
2019年8月,片方在七夕到来之际发布“未尽之言”版情感海报。9月10日,《攀登者》发布井柏然版人物预告片。9月26日,电影《攀登者》发布同名主题曲MV。
8. 《攀登者》电影主演都有谁
《攀登者》电影主演有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
演员角色:
1、井柏然在影片中饰演一名摄影师李国梁,在攀登队的临危时刻,作为年轻一代的攀登者,井柏然主动请缨带队冲顶,扛起国家使命。一句“保证完成任务!”让无数观众心中的荣誉感一同油然而生,这就是攀登精神啊!
2、吴京饰演的方五洲,1960年和1975年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遇到多次雪崩、大风、冰崩等危险,都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化险为夷。
3、章子怡所饰演的徐缨,在得知爱人方五洲(吴京 饰)再次参与登顶珠峰的行动后,毅然加入国家气象组,成为助力登山队登顶的关键所在。
徐缨作为杰出的气象学家,其身上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章子怡透露:“提前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翻查各种资料,生活中还找了真正的气象学家去跟他们学习,包括说话时的严谨性与做事时的精确度,以及他们身上其他一些很微小的细节。
2、故事简介:
1960年3月始,登山队先后三次向珠峰发起挑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登山队抱着“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的决心,毅然决然继续组织攀登。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打破了西方认为无法从中国境内登上珠峰的臆断。
十五年后,中国登山队带着仪器与装备,又一次向世界屋脊进军,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最高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首次精准测量了珠峰高度——8848.13米。
9. 攀登者电影演员表(致敬60年前珠峰攀登者)
这是一个尘封了60年、关于捍卫尊严与家国的故事。在冷战最为紧张的年代,刚刚经历了中苏问题的中国又面对经济寒冬,同时,不断有反动势力试图干扰我国内政,宣示独立主权、表明自力更生的能力刻不容缓。1960年5月25日,由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组成的中国登山队首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遗憾的是,这次登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时隔15年,中国登上队再次登顶珠峰,索南罗布、贡嘎巴桑、桑珠、潘多、罗则、侯生福、阿布钦、大平措、次仁多吉九人终于在珠峰上插上了中国国旗,留下了中国人征服珠峰“铁证”。
倒计时4天海报
作为国庆档重磅献礼之作,将于9月28日开启点映、9月30日正式公映的电影《攀登者》正是根据这段历史改编,讲述了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电影的阵容强大,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演员组成的超强“攀登者联盟”把这段历史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
方五洲(吴京饰演)重归登山队
为国登山:就是去打仗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在中国境内或边境上,但直到1956年,中国的登山运动仍是一片空白,从境内的北坡攀登珠峰更是犹如天方夜谭。北坳顶部海拔高达7007米,坡度平均在五六十度,最大坡度达70度,个别地段近乎垂直,像一座高耸的城墙屹立在珠穆朗玛峰腰部,积雪深不可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巨大的冰崩和雪崩。
那个时候,尼泊尔还是印度的附属地,1953年,在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和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从尼泊尔境内南坡登顶后,印方一再叫嚣珠穆朗玛峰根本不属于中国,中国人没有权利攀登,也攀登不上去。和今天的人攀登珠峰的自我挑战、实现梦想的意义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登峰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政治内涵。
事关国家尊严,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立马提出体育工作的三项具体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在1960年登上珠穆朗玛峰,并成立了中国登山协会。中国第一批职业登山运动员从零开始,组建登山队出国训练,并于1957年独立组队。
最初登珠峰是中苏两国联合执行的任务,相比中方的一片空白,苏联方面像其他方面一样,担任着“老大哥”的角色。而到了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不仅逐批撤走了在中国的援助力量,包括进行中的登峰计划在中方的一再协商催促下也没了回音,许诺的装备和食品供应统统不再兑现。
李国梁(井柏然饰演)雪中远望
但中国登山队的训练没有停下。这支当时平均年龄仅24岁的214人登山队每天在拉萨进行越野长跑等体能训练,还到附近山区训练运动员对高山恶劣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和冰雪作业技能。贺龙给大家鼓劲儿:“他们不干,我们自己干!任何人也休想卡我们的脖子。中国人民就是要争这口气,你们一定要登上去,为国争光。”
当时的登山,要克服的远不止是登山本身的困难。为了登山,提前两年开始修路,为的是保证物资的供给。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期间,也处于西方经济封锁、中国国力孱弱、民生多艰的时代。“举国之力”登山,是一场真正的“硬仗”。和今天有明确的攀登路线不同,修路队队员还要负责侦查勘查环境,一边修路,一边寻找适合的攀登路线。一切都在毫无把握的摸索中进行。
杨光(胡歌饰演)练习打登山结
1960年3月开始,登山队先后三次向珠峰发起挑战都失败了,登山队的年轻人“损兵折将”,但贺龙向大本营传达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重新组织攀登。剩下几个人算几个人,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时值我国正与尼泊尔谈判中尼边境划界问题,登山队员们大多由部队选拔而来,军人出身,不过是换了另一个战场为国征战,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组织力量向珠穆朗玛发起冲锋。
曲松林(张译饰演)等待突击队归来
中国梯:跨越15年的精神接力
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就在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阶”处,仅凭人力架设起一架金属梯。这架金属梯不仅帮助这批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它还担负了33年神圣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总共帮助了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这架金属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梯”。
而“中国梯”的“前身”,是一枚15年前打在这绝壁上的钢锥。
在那个物资匮乏、装备落后的年代,伤亡来得太过于轻易。仅仅是“冻伤”这件事,但凡保暖装备专业一点就可以轻松避免,但在当时却成了“在所难免”。1960年5月,原本具备登顶实力和技术的主力队员、骨干运输队员不少都冻伤了,登顶的任务迫在眉睫,只能重新选拔突击队员和运输队员。电影中吴京饰演人物的原型王富洲,连同经验丰富的刘连满和“轻伤不下火线”的藏族队员贡布,伐木工人出身的屈银华等10人又一次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是将物资运到海拔8500米高度。
而到达“鸟都飞不过”的“第二台阶”,王富洲一行人已经只剩4个。“第二台阶”总高20多米,相当于一栋七八层高的楼房,其下部较陡,但还能找到攀附点或支撑点,最困难的要数最上部的4米多,几乎是一道垂直的光滑岩壁。
攀爬到 “第二台阶”的中上部。面对4米多高的岩壁,刘连满用尽全身的力量尝试攀登了4次都没能成功。贡布和屈银华也分别试了2次,结果同样是跌回原地。海拔8500米以上,氧气稀薄到让人无法呼吸。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眼看着珠峰近在眼前却登不上去,四人急得不行。消防员出身的刘连满想到了搭人梯的办法,主动蹲下当“人梯”,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先上的屈银华因为不忍心穿着满是钉子的高山靴踩在战友肩上,只穿一双薄毛袜打钢锥、攀爬……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导致之后屈银华的两足脚趾和双足跟就被彻底冻坏只能切除。而蹲下当“人梯”的刘连满要在极限海拔地带用消耗殆尽的体力托着100多斤的队友慢慢站直,同样需要难以想象的坚强的意志力。
今年已经86岁的贡布在央视《开学第一课》上讲述了那段登山往事。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顶。中国人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北坡登顶这项“不可能的任务。”在今年《开学第一课》现场,已经86岁的贡布老人向孩子们回忆,登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国旗升起来,在那飘,那个时候天气是最好的。”
“托举”完队友的刘连满最终没有和另外三个人一起成为第一批登顶珠峰的人。他写好遗书,抱着队友为他留下的氧气他选择保存下来给队友归来下山使用,愣是没吸。
那一次的登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也使得国际社会对当时的登顶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但15年后的1975年,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下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纪录。这次登山时,队员们借助屈银华当年打下的钢锥,在“第二台阶”最难攀登的岩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属梯。
而这一次的登顶,队员们在几乎“无氧”的情况下作业七十多分钟,采集了冰雪和岩石样本,并把用于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的金属觇标架设好,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的红色觇标屹立在雪山之巅,为珠峰确立了标准身高:1975年7月23日,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国测绘工作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这个数字作为国际标准沿用多年。
杰布(拉旺罗布饰演)擦拭冰镐
《攀登者》:“一次不可能的任务”
去年7月,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决定投拍《攀登者》。这当然是一个太值得拍的题材,但把这样的一段历史搬上银幕,难关也是重重。这首当其冲的就是时间。
完成剧本后,下一个任务就是组建团队。任仲伦找了不少导演,几乎找过的每位导演都会问,“什么时候进入筹备期?”任仲伦说,“我直接告诉你上映日期吧,明年9月30日。”光是这个日期就足矣“吓退”许多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接下来的天气根本不可能在真正的雪山上拍摄,大量绿幕合成的场景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制作量,而要体现这段历史的艰辛与伟大,视觉上这些最直观传达都不容有失。连“监制”徐克一开始都打过“退堂鼓”,他告诉任仲伦,他可以拍这部电影,但需要至少三年。
最终,《攀登者》的导演任务交给李仁港。这位导演和上影也是老搭档,作为香港电影工业培养的极为职业化的导演,李仁港在业界以“手快”著称,且电影美术出身的他对于场景的把控自有其优势。徐克作为监制,分享了他对于技术多年钻研的成果和对于用东方美学和情感讲述主旋律故事等更高层立意美学的心得经验。当然,李仁港也是顶着巨大压力接受这次挑战,“我接受这个任务之后,所有的周期我是倒数过来的,它在国庆节要上,我就倒数我几时要剪好这个片子,再倒数我需要多长时间去拍完这个戏,再根据这个时间倒推出开机时间和筹备时间。”
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上影被要求“用最好的团队”。于是有了眼下令人赞叹的“国民免检神仙阵容”。章子怡刚进组的时候对任仲伦表达了她的感慨,居然可以再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些“大忙人”集合起来。事实上,每个演员起初都是有犹豫的。武术冠军出身的吴京“扛造”,但对于感情戏有抵触,何况大量的对手戏是章子怡、张译这些文戏备受认可的实力演员,他和任仲伦表达过自己的顾虑。之后又和导演组说了好多次,爬山不要紧,能不能改一改?让章子怡不要和他谈爱情,哪怕变成前妻也好,和谁演感情戏都行,就是不要是自己。
徐缨(章子怡饰演)深情凝望方五洲
吴京在进组之前就面临严重的腿伤问题,大量的动作戏份也意味着对于腿伤的二次加重,但他仍然坚持亲自完成所有动作。影片中有部分镜头,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他的腿是一条粗一条细的,那是因为一条腿绑了夹板。
而章子怡在接到邀请的时候坦言自己准备生个“猪宝宝”,已经没有再接新工作的打算。但很快她就下定了决心,“我还是要来,这个作品是我一辈子也没有爬到过的珠峰,你心中要有一座山,这座山不一定那么高,但是你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带着一份份敬意,张译、胡歌、井柏然、王景春等主创演员一个个加入了,甚至为了表现凶险的“中国梯”,成龙大哥带着他的成家班也加入了演出。拍摄中困难重重,高难度的动作伴着一次次危险和受伤,“台前幕后,所有人都在拼。”李仁港说。
成龙饰演攀登者
就像登山,“山就在那里”,这部电影也就在那里,一切都在紧张的进程中紧锣密鼓的开始。演绎那段关于攀登的历史,本身也成了一场攀登。“我喜欢强度大的剧组。强度大代表着一种紧张感、协作感,代表着一份昂扬的斗志。”演员张译说。胡歌在2005年曾经独自登上启孜峰,“那次登顶以后下撤回到大本营,我还问过自己,我以后还会登山吗?那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才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10. 北京文化出品过《攀登者》吗
北京文化出品我攀登者嘛,攀登者这部电影是由北京文化出品的,这部攀登者是在80年代上映的,反响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