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堂吉诃德电影哪个版本最好

堂吉诃德电影哪个版本最好

发布时间:2022-10-03 19:46:15

1. 堂吉诃德哪个译本好

杨绛
该译本初版于1978年3月,1979年10月又重印,仅这两次印刷印数即为20万套。之后的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系杨译本一枝独秀的时代,其旺销之势态自不待言。即便到了90年代中后期,有那么多《堂吉诃德》版本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杨绛译本的发行量还是遥遥领先的。20多年来,杨绛译本《堂吉诃德》先后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本、“青年文库”本、“外国古典文学名著选粹”本、“世界文库”本、“名著名译”本及“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本等多种形式出版,总印数达60余万套。

杨绛译本出版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因而关注的人也最多。作为出版社编辑,我曾将译文和原文做过对照。杨绛的译笔虽然灵活,译文却是一句叮一句的,非常忠实。她译文中的注释缜密而丰富,这显示了她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如对书中大量谚语的注释,往往举一反三,并标明典出何处。不仅补充了人物未说完的谚语,还能举出类似的谚语,并且标明典出何处。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多处引用了西班牙最早的骑士小说《阿马迪斯·德·高拉》和《骑士蒂朗》中的典故和事迹,而这两部书,前者至今没有中译本,后者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中文版。杨绛先生为了翻译和研究《堂吉诃德》,当时就已经研读了这两部书的原著。

杨先生翻译《堂吉诃德》所依据的“马林编注本”,对当时的语言和风土习俗深有研究,有的字词在当时当地作何解释,和普通词典上的解释有所不同。这里可举一例说明:《堂吉诃德》第一章开篇第三句话是:“他日常吃的沙锅杂烩里,牛肉比羊肉多些……”最近出版的新译本中译的是:“其锅里煮的是牛肉,而不是羊肉。”究竟是“牛肉多羊肉少”还是“只有牛肉没有羊肉”?杨先生所依据的“马林编注本”对这句话却注得很清楚,注释中还引用了一句西班牙成语“绅士吃的沙锅杂烩,牛肉和羊肉”。堂吉诃德是绅士,不过已经没落,饮食上只好偷工减料,因为羊肉贵,少放一点儿罢了。

文化部有一位西班牙语专家曾对我说,他详细对照了杨译本中的有关章节,觉得很有趣,译者以一个长句为单位,把该句的精神领会透彻之后,把长句拆成短句,再把短句按中国语法重做安排,这样原句的意思全都表达出来了,而且读起来非常顺畅。西安外国语学院一位教授,因应约为一个出版社译《堂吉诃德》,他在仔细核对了杨译本《堂吉诃德》之后说,以前听人讲杨绛译文不够忠实原文,经对照之后,觉得不仅忠实,而且更为传神,能给人一种意在言外的感觉,十分耐人寻味。

最有意思的要算我的一个同代人,1978年杨译本刚出版时,他这个20多岁的热血青年曾去杨绛先生府上,就书中一些翻译上的问题同先生商榷。20多年后的现在,当我们再次相逢重提旧事时,他说他把眼下流行的几个主要的《堂吉诃德》版本都浏览了一遍,觉得那些译本中也不乏闪光点,有的译本中的有关章节译得还相当出色。但是,要从宏观把握和整体观照上看,他认为还是杨绛的译本功力最深,作家学者译书,的确技高一筹啊。我们觉得,文学翻译是一项具有“创造性”(或曰“再创作”)的事业,是对艺术境界的再现,对原作神韵的传递,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称得上真正做到了“信、达、雅”。

最近北京这家出版社所推出的那部《堂吉诃德》新译本被称为“全译本”,就是因为该译本补译了作者的11首赞美诗,并说那些诗很难译,以前的译者因而未译。这话未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我所知,国内在此之前所出的《堂吉诃德》中译本的确都没有译这11首诗,就连欧洲许多国家的译本也不译这11首诗,这大概各有各的道理吧。至于我们的版本,我曾问过杨先生,先生说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认为,作者写这些诗是为了应付当时出书必有名人喝彩的恶俗,那时塞万提斯历尽坎坷,穷困潦倒,颇为自己出书无人吹捧而犯愁,他在《序言》里借朋友给他出主意说,“你何不自己写上几首歪诗,署上贵人名流的大名借以自吹自擂呢。”于是他便写下了那些赞美自己作品的开卷诗,其实都是些讽刺性的模仿诗,并无自我颂扬的真意,若将其视为歌颂自己作品的赞美诗,恐怕有违作者的本意;其次,这组诗诙谐幽默不足,反嫌沉闷冗长,让人难以卒读,何况它是《序言》中所指“与正文无关的点缀品”,略去也无妨;第三,杨先生并非因其难译而放弃,对她来说,这种断尾诗并不难译,何况她采用的“马林编注本”在注释中把断尾都续上了。正文中一些更难译的诗,她都照模照样地译了,怎么会被这组诗难倒呢。杨先生曾说过,塞万提斯的诗,英译本译得很活,虽也押韵,但常把十四行诗译成十二行,把十二行诗译成十行或八行,而法文译本则因变格变位问题不好押韵,索性被译成了散文。她很庆幸中文词汇的丰富,使她得以在译诗中既照顾到了内容、形式和韵脚诸因素,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舒心悦耳。

2. 《堂吉诃德》哪个译本好

不错啊,因为是少年版,所以很适合青少年阅读。

下面是所有的译本,供参考:

1922年,《魔侠传》(两卷本),林纾、陈家麟合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7年,《唐·吉诃德》 温志达译,启明书局
1939年,《吉诃德先生传》,傅东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4年,《吉诃德先生传》,伍实译,作家出版社
1956年,《吉诃德先生传》(沙克莱改写本),刘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9年,《吉诃德先生传》(沙克莱改写本),常枫译,香港侨益书局
1959年-1962年,《唐·吉诃德》(第一、二部),傅东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堂·吉诃德》(上下册),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首个从西班牙原文译出的版本
1981年,《唐·吉诃德》,冰晶编译,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年,《唐·吉诃德》(萨克雷缩写本),罗其精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唐·吉诃德先生的冒险故事》(萨克雷改写本),陈伯吹译,上海少儿出版社
1982年,《唐·吉诃德》(墨西哥纳瓦罗改写本),张世春、殷国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年,《唐·吉诃德》(缩写本),徐少军缩写,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唐·吉诃德》,陈建凯、郭先林译,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5年,《唐·吉诃德》,董燕生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年,《堂·吉诃德》,屠孟超译,译林出版社
1995年,《唐吉诃德》,刘京胜译,漓江出版社
1996年,《唐·吉诃德》(少年版),杨绛译、刘强缩改,明天出版社
2000年,《唐·吉诃德》,唐民权译,华夏出版社
2001年,《堂·吉诃德》,孙家孟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年,《堂·吉诃德》,张广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 堂吉诃德的电影哪一部更接近名著

反正这个有部动画片,挺有意思,只能帮你到这了

4. 堂吉诃德哪个译本好

杨绛
该译本初版于1978年3月,1979年10月又重印,仅这两次印刷印数即为20万套。之后的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系杨译本一枝独秀的时代,其旺销之势态自不待言。即便到了90年代中后期,有那么多《堂吉诃德》版本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杨绛译本的发行量还是遥遥领先的。20多年来,杨绛译本《堂吉诃德》先后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本、“青年文库”本、“外国古典文学名著选粹”本、“世界文库”本、“名著名译”本及“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本等多种形式出版,总印数达60余万套。

杨绛译本出版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因而关注的人也最多。作为出版社编辑,我曾将译文和原文做过对照。杨绛的译笔虽然灵活,译文却是一句叮一句的,非常忠实。她译文中的注释缜密而丰富,这显示了她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如对书中大量谚语的注释,往往举一反三,并标明典出何处。不仅补充了人物未说完的谚语,还能举出类似的谚语,并且标明典出何处。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多处引用了西班牙最早的骑士小说《阿马迪斯·德·高拉》和《骑士蒂朗》中的典故和事迹,而这两部书,前者至今没有中译本,后者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中文版。杨绛先生为了翻译和研究《堂吉诃德》,当时就已经研读了这两部书的原著。

杨先生翻译《堂吉诃德》所依据的“马林编注本”,对当时的语言和风土习俗深有研究,有的字词在当时当地作何解释,和普通词典上的解释有所不同。这里可举一例说明:《堂吉诃德》第一章开篇第三句话是:“他日常吃的沙锅杂烩里,牛肉比羊肉多些……”最近出版的新译本中译的是:“其锅里煮的是牛肉,而不是羊肉。”究竟是“牛肉多羊肉少”还是“只有牛肉没有羊肉”?杨先生所依据的“马林编注本”对这句话却注得很清楚,注释中还引用了一句西班牙成语“绅士吃的沙锅杂烩,牛肉和羊肉”。堂吉诃德是绅士,不过已经没落,饮食上只好偷工减料,因为羊肉贵,少放一点儿罢了。

5. 堂吉诃德那个版本好啊

杨绛翻译的最到位。
其作品风格静穆严肃而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迄今已有多种不同文字的译本。就中译本而言,最早的当数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纾和陈家麟合译的两卷本《魔侠传》。此后,还出版过傅东华、伍实、刘云、常枫等人多种不同形式和不同书名的译本;不过这些译本都是从英文转译的,直到1978年,才由杨绛第一次从西班牙文翻译出版了《堂吉诃德》(上下两卷)。在这之后,又有冰晶、罗其精、陈伯吹、张世春及殷国义、陈建凯及郭先林、董燕生、屠孟超、刘京胜、孙家孟等多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全译本或缩写本;粗略统计,该书不同形式的中译本,迄今不下20种之多,足见国人对这部世界文学名著的重视与喜爱。

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我国首部从西班牙文翻译的中译本,在推动这部作品在我国的传播,以及促进中西两国文化交流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这个译本文字流畅,注释详尽,不仅受到我国读者的广泛欢迎,而且还得到西班牙方面的赞誉,杨绛也因为翻译该书的贡献而荣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骑士勋章。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介绍,《堂吉诃德》杨绛译本,被我国译界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6. 唐吉诃德最好的译本

塞万提斯的名著最经典的中译本是杨绛翻译的,书名翻译为《堂吉诃德》,钱钟书先生在翻译过程中也参与了很多工作。这一个版本屡次印刷,比较好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 《堂吉诃德》哪个译本好

《唐·吉诃德》杨绛译本好。

《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人物介绍

作品主人公唐·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书中写道,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驽骍难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当游侠,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

8. 《堂吉诃德》哪个译本好

董燕生的《堂吉诃德》。

一本来自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文学巨著、一位骑着瘦马、穿着破烂盔甲的西班牙绅士,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已近一个世纪。它就是《堂吉诃德》。几代翻译者在这一鸿篇巨制上耗费了大量心力,董燕生是其中的一个。

董燕生的《堂吉诃德》译本译自Editorial Alfredo Ortells.S.L.1984年版本,前后共翻译了两年,自1995年译成后,先后获得了国内外各种荣誉。遗憾的是,即使在西班牙本国,如今也并没有多少人读《堂吉诃德》了。

一个没有疯子和傻子,只有机灵鬼的世界是一个单调而险恶的世界,董燕生说,堂吉诃德这个形象就像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样,有时候人们并不理解,但社会需要与这种滚滚浊流唱反调的人,给世人以警醒。

创作背景

《唐·吉诃德》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西班牙经过光复战争,颠覆和驱逐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又依靠其庞大的骑士队伍,雄霸欧洲,远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黄金世纪”。

这一时期,西班牙的文学也繁荣发展起来,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文学和戏剧等各大流派争奇斗艳。骑士文学在西班牙曾风靡一时,各种作品层出不穷。别林科夫说“骑士小说表现出对个人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的代表。

阅读全文

与堂吉诃德电影哪个版本最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的中国保镖电影排行榜 浏览:920
有哪些电影博主可以看电影 浏览:540
尹世娜饰演了哪些电影 浏览:860
欧美15级限制电影有哪些 浏览:688
如何穿进电影里 浏览:121
在英国旅游的电影有哪些地方 浏览:323
张家辉和谢霆锋一起拍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13
女人看的有意义的电影有哪些方面 浏览:68
我爸爸经常去看电影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89
如何设置公众号看电影收费 浏览:414
日本和黑社会有关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86
电影十面埋伏票房多少 浏览:586
免费下载电影变形金刚2 浏览:624
第一次去电影院如何取票 浏览:938
女的抱大猩猩睡觉是什么电影 浏览:38
老师好是哪年拍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66
日本电影什么感 浏览:117
如何拒绝暗恋你的男孩电影 浏览:546
诡新娘类似电影还有哪些 浏览:487
祖国有多少小知识有电影吗 浏览: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