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八女投江”的事迹为题材拍摄的电影是
中国抗战女性题材经典。中国导演杨光远代表作。根据真人真事改编。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至1938年武汉沦陷前的南满洲,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英雄的抗战事迹:除了与男战士一样在天寒地冻中打鬼子、饿肚子,还要尽女性的天职做后勤、与自己的身体作斗争……最后,“八女”为掩护支队人马突围而主动吸引日军火力,并在力尽关山后宁死不做俘虏、集体投江自尽……“八女”中有两位朝鲜族女子,还有一位13岁少女。此外,影片又虚构了女一号主人公与汉奸警长丈夫决裂以及怀孕时自残、最后生下死胎的情节。中国抗日女战士的付出与牺牲。革命情怀,人性视角。情节相当丰富,表现也堪称出色,只是对“八女”精神动力的诠释稍嫌不足。张凯丽、王兰英、岳红、蔡莺等主演。
笑独行按:该影片未明确交代故事发生时间,史载“八女投江”事件发生在1938年秋冬之交的乌斯浑河(牡丹江支流)。或有网友指责它表现手法陈旧、人物没有个性、“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实在是有点睁着眼睛说瞎话。该影片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战电影兼第一部国际电影节获奖电影《中华女儿》(Eight Heroines of China,1950)的重拍片。《中华女儿》由凌子风、翟强导演,由张铮、岳慎、柏李等主演,着重再现八名抗日女英雄的革命气节和壮烈事迹,曾获卡罗维发利电影节“自由斗争奖”,情节、对白相对简单,表现、演技略嫌粗陋。以上两部影片在下所见D5影碟均有英文字幕,后者为胶片版,画质较差。
⑵ 八女投江讲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用简洁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⑶ 八女投江是什么电影
中国大陆电影《八女投江》,拍摄于1987年。由张凯丽、岳红主演。影片讲述了冷云等八名抗联女英雄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宁死不屈,投江自尽的故事。
⑷ 抗日女英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还是学她们的呢
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⑸ 八女投江的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