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推荐类似匆匆那年的电影,越苦越好,致青春、同桌的你这些都看过了,还有啥。
《再见18班》、《既然青春留不住》、《快把我哥带走》、《夏洛特烦恼》、《谁的青春不迷茫》、《最好的我们》、《七月与安生》、《后来的我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在世界中心呼唤你》、《会痛的十七岁》、《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悲伤逆流成河》、《全城高考》、《少年的你》、《小小的愿望》、《栀子花开》........
② 《后来的我们》——好电影各有千秋,烂片如出一辙
首映第二天就去看了《后来的我们》,现场很多啜泣声,之后又看了很多影评,都没说到点上,不由得来吐槽一下。
长得漂亮,情商又高的女孩子方小晓,傍博士傍大款绰绰有余,然后一次次被骗之后多少有点心灰意冷。
和同乡男主林见清一直保持友谊之上的关系,之后再一次被依傍的大款刺痛双眼后,终于和男主开始了一段贫穷的爱情。
然而这段恋情注定无果。
我们来看看男主林见清,一介大学生,和小晓在同一栋大楼做同样的电子产品零售生意,当他在没头没脑地“创业”的时候,女主却早已在一本正经地“糊口”了。
男主毕业后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还殴打“骚扰”小晓的一个客户被拘留,连过年都回不了老家。
之后在一个游戏小作坊当客服,处理客服投诉控制不住个人情绪当场发火,之后被寻上门来的土豪打成重伤。
带女主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被土豪同学明里暗里的讽刺伤得自尊碎了一地。
因为老爸小时候给自己买的一款游戏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眼里只有游戏。小晓煮了面给他,叫他吃,他在打游戏。小晓在吃面,继续招呼他吃,他还在打游戏。还在网上勾搭所谓的“售楼小姐”,弃身边售楼工作的小晓于不顾。小晓收拾东西破门而出,他依然在打游戏。
终于醒悟,追到了地铁站,地铁的门快要合上,他就看着地铁门缓缓合上,不敢往前挽留一步。
小晓走了,他终于醒悟了。开始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开发他的游戏“伊恩和凯莉”。
同学会结束后两人开车回北京的路上发生争执。
小晓说:你得知道你想要什么,而不是我想要什么。
林见清不懂。
“这不是你想要的吗?”他以为小晓只想要钞票和房子。
凭小晓的美貌和情商,勾搭什么富豪不是难事。但她选择了林见清的那一刻,就开始为爱情而活了。
他入狱,她等待,回家安抚林的父亲。
他想开发游戏,她尽力腾出时间和金钱支持。
他和父亲关系紧张,她极力缓和。
林见清的一切一切,她都看在眼里。
很多评论都说小晓夺门而出的那一刻,是因为失望,对林见清投入之后的绝望,然后按照她的人生逻辑,应该是找下家去了。
但是,人类的情感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她不是不知道他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体面的生活。
甚至可以说,阅人无数的她确切地知道——这个男人不成熟。
她等待,扶持,圆场,鞭策,忍耐。
离开林的住所之后,在路边吃面,看到店里的电视机上出现林见清的脸,她热泪盈眶。
如果说这不是一个女人所能付出的爱情,那是什么?
——
如果我还在你身边,你无时无刻不想着我让你背负的不属于你的压力。
你傻到忘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如果我不让你陷入绝望,你怎么会懂得我为你倾注的心力?
我希望你成为你自己。
从深渊里爬上来吧。爬上来之后,你才能看见你本来应该成为的样子。
电影最大的败笔在于,两个人的重逢,怎么会这么的苍白无力。
成熟又成功的林见清,和一如既往成熟又顽皮的方小晓,怎么会这么冷静又尴尬地对话。
影片最强烈的冲突出现在林见清成功之后请小晓一起回家过年,林见清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身份在父亲面前张牙舞爪、毫无耐心的样子,真的,面目可憎。林见清和小晓两个人依然以吵架、不欢而散为结局。
毕竟,那不是她想看见的样子。“成功”和“成为自己”不是一码事。
我爱你,意味着我希望你做你喜欢的事情,然后闪闪发光。
在机场滞留共处的时间里,
林:如果当时你不走,我们会在一起吗?
方:如果我们当时在一起,你也许就不会成功。
什么狗血对白!
大部分无疾而终的爱情,原因都如出一辙:
一个人的付出,另一个人看不见。
两个人的精神都不独立。
这也是爱情之所以是奢侈品的原因。
没有物质的基础,谁都别想谈自我实现,唯有互相独立才有可能相互搀扶,然后两个灵魂才有可能互相触碰,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互相支撑可以,但任何一个人自己活着就几乎要竭尽全力,一个人牺牲过多必然心累,另一个人也会感受到压力,因此关系必然走向负循环。
日本一个同类题材的影片《再见,总有一天》(さようならいつか)也说爱情的遗憾,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与一个唯唯诺诺的男人的跨国之恋。男主不敢面对现实的压力,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在商场厮杀成为了所谓的成功人士。
但他知道,自己真的不开心,25年后回到曼谷意外重逢女主沓子,没想到一向水性杨花的女主一直在原地等候。
热恋期间,未婚妻光子起了疑心,前去曼谷,推开门的是沓子,于是约她出去走走。
在船上光子建议两人合拍一张照片,无意间看到沓子滑落的肩带,然后想到丰曾对自己说过婚纱的选择不要选露肩的,而他却可以忍受这个女子穿这样的衣服,沓子尴尬的拨起滑落的肩带。
前任和现任,原配和小三,未婚妻和艳遇,两个戏路完全不一样然而都不简单的女人必须要相见一场,才能看见爱的深浅。
现实和理想,世俗和梦境,需要来一场冷静的交锋。
最经典的莫过于在机场分别时的那个长镜头,用环拍的方式展现丰与沓子的机场告别时二人心中复杂的心情。镜头在旋转,丰泪流满面的看着沓子的身影,直到临走,也没有对她说出我爱你,这时光子进入镜头,丰抱住光子,说了好几声我爱你,不言而喻,这些话是对沓子所说的。
25年后男主回到曼谷,还是当年熟悉的地方,再见已经是衰老的容颜,垂暮的生命,迟到的白色婚纱也于事无补。
分别,回归,应该这样拍,不是么。
最后,林见清的父亲到车站去接林见清回家过年,拉住他媳妇的手,叫“小晓”,那一刻,我们才看见了方小晓、林见清和林父亲之间的感情孰深孰浅。
方小晓和林父无论被林见清刺伤多少次,都依然爱他,所以林父和小晓必然是互相懂得的。
那一句“小晓”,林父与“小晓”的深情连接,令人动容,分不清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直到那一刻,局外人的我们,都不由得心疼楚楚动人的周冬雨饰演的方小晓。
她可爱,迷人,那么的老成世故却对林见清如此的单纯。
反倒是井柏然演的林见清毫无看点。
为什么林见清什么都有了之后小晓还是选择放弃他。
大多数的评论都是不懂方小晓的。
她的世俗、老成背后,是饱经沧桑之后的乐观与豁达。
结尾小晓说,要移民了,嫁给有钱人了。信不信是骗你的。
我猜一定是骗男主的。
但是林见清不会懂。
他还是退却了。
就像当年没有在地铁门合上之前把小晓拽出来一样。
错过终究还是错过,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的丸子赶不上莉香的末班车一样。
莫非在爱情里,越是遇见可爱的女孩,男人就越怂。
这真是一个天然的悖论。
都市青年,注定不可能在物质和精神,理想和世俗之间简单存活。
我们都好奇,那些年纪轻轻的女孩,天性怎么会那么的完整,完美得令人不可触碰。她们就像天物。
又,影片虽然由奶茶导演,并且一定要和埋藏在几代人记忆中的《后来》牵扯点什么关系,但离《后来》的意境差得很远。
后来,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时间过去,有些人依然没有学会如何去爱。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最爱你的人,一定会放手让你走,让你真正为自己活一场。
并且,这样的爱情,只会有一次。
所以我断定,小晓说移民嫁人,一定是在骗他。在她被林见清送回北京,然后默默整理东西,收到林父的来信,以及在电脑前看到“伊恩和凯莉”游戏的圆满结局这些情节都可以知道,她绝对不会回到原来的轨道。
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的人,怎么可能若无其事地回到原来的轨道。
毕竟,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为什么,沉淀了半个月才下笔去写这篇酝酿了很久的影评。
把别人想得坏一点,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忽略自己身上不好的那一面。
在所有的关系里,还有你做过的事情里,
当初你为什么放弃,只有你自己知道。
③ 《前任3》与《后来的我们》有可比性吗
我觉得这两部电影没有什么可比性,它讲述的事情都不大一样,所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④ 有哪些类似《放牛班的春天》这样情感细腻的电影
曾经的日本票房冠军《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来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感人的主仆之情。当时我也是和放牛班的春天差不多同一个时间看的,感情细腻,相当的不错。
⑤ 韩国翻拍《后来的我们》 ,你期待这部剧的剧情吗
我特别期待这部影视剧的剧情。因为我觉得这部影视剧的剧情一定会非常精彩。
有一些影视剧在进行上映之后,如果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口碑。通常这种影视剧就会进行翻拍,并且通过翻拍的方式让这些影视剧能够拥有更高的流量。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翻拍剧,并且也会感觉翻拍剧的内容也是比较精彩的。
希望这部影视剧能够早日上映。
最后我个人觉得在宣布之后,影视剧进行翻拍之后,这部影视剧就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非常期待这部影视剧能够早日上映。因为我觉得通过早日上映的方式,才能让我在进行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精彩的剧情。并且也可以通过观看的方式给予这部影片最大的支持。
⑥ 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后来的我们》那样青春、励志题材的电影还有哪些求高人指点
致青春,匆匆那年,我的少女时代,同桌的你,七月与安生,左耳
⑦ 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后来的我们》讲述一段横跨10年的爱情故事,电影里不止有爱情,更有奋斗、有亲情,每个人看完都能有所感悟。电影画面有质感。在叙事上也采用了两条时间线分开讲故事的方式,很有新意,是难得的国产爱情片。服化道的处理也看得出走心了,把观众带回十年前,很有代入感。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太多的后来,从不懂爱到懂得爱,从失去到珍惜,但好在,我们从对方身上学会了如何去爱,这就是陪伴的意义吧。
经历过形形色色的人,从形形色色的人中选择了一个个自认为最好的人,一段段感情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相信了Ta是对的人,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打醒。
终于,我学会了怎样去爱一个人,却发现,最值得爱的人已经走远了…
⑧ 有哪些电影情节让你似曾相识,原来你也曾构思过
《后来的我们》上映了,扎起开播前我期待了很久,一上映就怀抱着忐忑的心态去看了这部电影。中国有据俗语叫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特别害怕期望报的太高了,真正等看了电影会失望,结果当然没有,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放心的去看,整部剧极富渲染力,可以说是近几年最能让我感同身受的电影了,可以在故事中找回自己。明明是别人的故事,却可以让我们在情节中找到自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就是电影的奇妙之处,也可以说刘若英的这部电影真的是导演的很成功了。
⑨ 电影《后来的我们》靠什么打动了人们
电影上映前偶然看到《后来的我们》预告,被打动,就期待了一下。上映当天就去看了,没什么故事的我,眼睛都哭肿了。或许片子远不算完美,但惹了我一包纸巾的眼泪,哭了个痛快,也值得我下载下豆瓣来给个五分。不知道评论里有多少高分和低分是水军在刷,我是路人,只是想为我的眼泪站出来说句话。说我矫情也无所谓,总之眼泪是真的。哭惨了,真的哭惨了。大概电影开始刚半小时就忍不住落泪,后来一波又一波,来不及擦干泪水就是又一波泪点,几次忍不住哭出声音。
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留言哦。
⑩ 看过的哪部电影和你的生活很相似
必须是《青春派》,这是我看过的最贴切我高三生活的一部电影,记得当时还是在影评社活动时候大家一起看的,看完居然还哭了,不知道是不是代入感太强了
这一阵挺火的《我的少女时代》于我来说,只不过是高中时候有暗恋的人这一点相像,其他的,什么旷课打架,野外郊游,公然顶撞系主任,最后逆袭成功get男神,这都与我无关
好了,还是说说青春派
感谢你能看完我的故事,我的青春从来不与谁相似,我只是我自己,每个人都一样,不管是爱的轰轰烈烈,还是学的死去活来,都是我们的珍贵记忆,希望你们都能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我觉得我不留什么遗憾了,年轻追求过,努力过,爱过,恨过都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