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跳切最早在哪个电影

跳切最早在哪个电影

发布时间:2022-09-13 14:42:04

A. 问一些电影的问题(很专业的)

也不是吧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相互配合的,蒙太奇最早是苏联的以爱森斯坦为首的一帮电影人探索出来的理论。
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再没有如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对蒙太奇的说明与阐述了。

长镜头
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长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 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
一般划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其中运动长 镜头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 动。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 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 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 重要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 表现出来。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 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与时间 的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
(一)长镜头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长镜头
所谓“长镜头”,是指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的表现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段落,它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
2.长镜头的产生和发展
长镜头理论最早系统地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变焦距镜头和手提式摄影机的出现,多景别、多视角等手法被艺术家们广泛运用,长镜头也随着进一步得到发展。于是,便产生了以安德列·巴赞为代表的“长镜头理论”体系。
(二)长镜头的美学特征及运用
1、长镜头的美学特征
长镜头的出现,不仅是摄影技巧的发展,而且有着突出的电影美学价值。长镜头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尽管早在巴赞之前就已经流行于电影创作之中,但巴赞并不仅仅把长镜头当作一种表现手段或技巧来对待,而是从其美学价值来进行理解。巴赞长镜头电影理论美学体系的核心和实质,即强调电影特性是它的照相性,或者叫做纪实性、记录性。巴赞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主张,意思是电影并不是让现实直接出现在屏幕上,而是“不断向现实接近,永远依附于现实”。
2.长镜头的运用
长镜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最大的功能就在于逼真地记录现实——自然、生活和情绪。所以,在影片中运用长镜头手法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B. 电影史上有哪些剪辑惊为天人的电影片段

曾经被好莱坞称作非常典型的一部电影叫做《泰坦尼克号》当中就有一个片段是Jack和rose跳船的那一个片段,我觉得非常的精彩。

C. 介绍几个战争电影

《拯救大兵赖恩》
《黑鹰坠落》
《风语者》
《我们曾是战士》
《珍珠港》
《爱国者》
《现代启示录》
《金甲战队》
《父辈的旗帜》
《太阳泪》
《硫磺岛的来信》
《太阳帝国》
《虎!虎!虎!》

最经典的十部战争影片

第一位:现代启示录 (1979)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马龙·白兰度,

我个人将它排在第一位很大程度上并非电影本身,而是弗朗西斯·科波拉选择了The Doors的《The End》作影片的主题音乐,而Jim Morrison正是本人的最爱。影片本身当然也是经典。我看的是并非1979年版而是2001的重新剪辑版。影片选用了最古老、最普遍的“道路与旅途”的情节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中,通常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叙事行为——寻找。被寻找的对象通常具有远远超出它自身的价值。在片中,寻找科茨之路,是一条走向邪恶之路,是走向人们宁愿称之为疯狂也不愿直面的旅途。本片以主体的先锐和深刻将越战纳入了一个被审视的领域。片中并未出现过多的战争场面,而是着力捕捉参战士兵们疯狂的变态行为和越南人全民皆兵的可怕现实。人性之恶呼之欲出!科波拉带观众作了一次感性和理性兼备的战争考察,故意以种种矛盾来强化科茨的神秘感,当最后科茨和公牛落到同样下场时,才点出主题:科茨和这头牛一样,成为文明祭坛上的一具牺牲。这是他为恐怖付出的代价,而威尔德完成并重现了科茨的心灵旅程。

第二位:全金属外壳 (1987)导演:斯坦利·库布理克

把它摆在第二位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库布理克这个名字。库布理克的电影总是在刚刚推出时不能得到认同,这部也是一样。影片上映之初遭到了很多越战老兵的指责,称其为“不真实”。而实际上,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库布理克的电影,就会发现,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几乎都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种表面上的稍许不真实恰恰增强了其影片的艺术魅力。库布理克在战斗间隙两次加入了越南*女向美军士兵“拉客”的情节。在这样一片被战火扶过的废墟中,突然加入一个女人,不能不让人始料不及和赞叹不已。在诸如讨价还价、生殖器规格的争吵里,库布理克放大了战争的荒谬性。这种和平生活中被视为丑恶的肉体交易,在此时此地成了否定战争的一个符号,成为对人性的召唤。在影片结尾,士兵们攻进楼中,发现他们的敌人居然是个女兵,而后他们高唱“米老鼠之歌”消失于夜色之中……

第三位:奇爱博士 (1964)导演:斯坦利·库布理克

又是一部库布理克的作品。库布理克说,他拍摄该片的原因来自于“一种对求生本能的关注。久而久之,我开始认识到核威慑自相矛盾的本质:如果你是弱者,你会选择先下手为强。而如果你变得十分强大,就会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维持这种平衡的企图师徒劳的,因为保密措施根本不让你知道那边正在做什么。”库布理克在本片中摒弃了借表现人类遭到核武器摧毁,从而唤起观众对核战争的恐惧心理的做法。他更倾向于用幽默的手法去展开这个故事,使它看上去像一部荒诞不经的黑色喜剧。从片中可以看出库布理克对人性和世界深刻独到的见解,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态度:人类迟早会被自己的发明所毁灭(这种观点在他后来的作品【2001:漫游太空】中表现的更加明显)。本片是表现“冷战”这一特殊战争的经典之作。影片最后核弹爆炸后银幕上一片空白的镜头被后人称作“神来之笔”。

第四位: 野战排 (1986)导演:奥利弗·斯通

这是奥利弗·斯通越战三步曲之一,奥利弗斯通也是我偏爱的导演,不仅以为【天生杀人狂】,还有【The Doors】,又是与大门有关的。奥利弗·斯通要告诉人们不仅仅只有马丁·西科塞斯喜欢探讨美国梦,他也是此中好手。越战使传统的美国梦、美国人的自豪感、美国人的乐天派精神都变成了泡沫。这场战争使这个一向充满优越感的国家分裂为两半。作为亲自参加过越战的老兵,奥利弗·斯通在【野战排】中正是以令人震撼的写实手法描述了这种分裂在战场上的体现。伊莱亚斯中士严守战争规则,决不杀不持武器的平民。巴恩斯中士则认为战争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抗争,这中间没有任何规则可言。而克里斯则在这两种价值观中摇摆不定。他既陶醉在伊莱亚斯一群人的那种温暖、伤感,又有点软弱的友谊中,同时,越战的残酷又使他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并且偏向巴恩斯。该片对越战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评价:美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美国自身的矛盾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第五位:西线无战事 (1930)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该片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反战小说,雷马克曾参加过一次世界大战,并在西线负过伤。他将自己的战争体验写进了小说,对战争吞噬生命的残酷性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影片从年轻士兵保罗的视线来展开情节,刻划了他对战争从狂热到迷惑进而失望直至绝望的每一个心理转变过程,而本片片名来自书中军方上司的报告——在主人公被击毙的当天,该报告称:“西线无战事。”本片是所有反战影片的“圣经”,它对战争的深刻控诉至今仍具有参考价值。

第六位:拯救大兵瑞恩 (1998)导演:史蒂芬·斯皮尔博格 主演:汤姆·汉克斯 马特·达蒙

斯皮尔博格说:“我想拍讲真话的电影。从40年代到50年代,好莱坞历来拍摄的二战影片不是鼓励年轻人从军,就是表现灾难和冒险。而我想做的是将大兵们如何打这场大战真实地、通俗地呈现出来。我根本就不打算在片中运用那些可以轻易表现冒险受难、荣耀胜利以及牺牲的电影技巧。我想让观众体验一个士兵如何在那场战争中求生的真实感受。关于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八个人冒险去拯救?这个问题很矛盾也是我拍这个主体的原因,因为它引发了很值得探讨的道德上的争议。而我所想的是:光荣的代价是什么?为了补救而要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这就是我拍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我想导演自己的这段话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影片的意义和价值。

第七位:光荣之路 (1957)导演:斯坦利·库布理克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该片片名取自于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一句诗“光荣之路通向坟墓”。影片描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遭遇到了一座久攻不下的德军据点,战斗中,有些法军士兵居然逃离了战壕。暴怒之余,上司决定要从每个连队中拉出一个班的人执行枪决。但军方最终只给了三个指标。这三个人被挑选了出来,其中一人对前来听他忏悔的牧师施以拳脚,结果被看守们痛打一顿。他竟然是在昏迷的状态下被战友们送上了刑场。影片受到国际范围内的普遍好评。但在法国,该片却遭到禁映,禁令直到1976年才得以解除。法国政府甚至威胁要以诽谤罪将库布理克送上法庭。美国防部也担心该片的负面影响,因而禁止在军内放映。

第八位:生于7月4日 (1989)导演:奥利弗·斯通 主演:汤姆·克鲁斯

参加过越战并且两次负伤的奥利弗·斯通,这次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了透视和反思。与其他以越战为背景的影片不同,该片避开了对战争的直接描写,将重点放在战争的后果,特别是对美国社会、家庭籍个人的影响上。片中直接反映战争的场面只有17分钟,但战争的阴影却始终笼罩着全片,笼罩着片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角落。奥利弗·斯通以对影片主题的深刻理解、强烈感受,以及对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准确把握,将一个美国青年从爱国士兵到反战斗士的转变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动人心魄。

第九位:桂河大桥 (1957)导演:大卫·里恩

影片通过日军战俘营中一个造桥事件来表现战争的荒诞和狭隘的民族自尊心理的可悲性,为了给英国争得荣誉,英军尼克尔森上校全力以赴位日军建造一座大桥,并阻止游击队的炸桥行动。战俘营日军长官斋藤为了完成造桥任务,勉强忍受着英国人的狂妄,大桥一完成,他就将剖腹自杀,同样也表现出一种狭隘盲目的民族自豪感。美国的希尔兹少校则是这两个人的反衬。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要逃跑,要享乐,不愿打仗。不过一旦开战,他又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体现了美国人的注重行动的实干精神。这几层对比不仅使人物的个性分明,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第十位:猎鹿人 (1978)导演:迈克尔·西米诺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该片借用越战中新鲜的血腥味,复活了一个老套的美国英雄的故事。影片采用大段跳切的表现手法,以制造出一种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强烈落差。前半段近40分钟都在描绘一场喧闹的俄式婚礼。然后在一个短短的过场戏后,迈克尔等三人就成了越南前线的战俘,成为越军施暴的对象。片中,迈克尔的两次行动无疑是“正义”的:一次是从越军的魔掌中救出自己的同伴,一次是履行诺言,从美国返回越南救出挚友。在银幕上的叙事空间中,呈现出一种直接的,强烈的情感撞击,准确地传达出一个从和平环境中被突然抛入越南原始杀戮中的美国青年的内心经历。

D. 电影跳切是什么东东啊谁能多举几个例来详细讲下啊~~

跳越剪辑,跳切:在已拍摄的一个镜头中,稍微剪去后面的情节,造成不连贯或加速的效果.至于这手法运用的例子就太多了,你不妨自己注意看看~~

E. 电影史上有哪些剪辑惊为天人的电影

有一部电影叫做《罗拉快跑》,他在剪辑上面采用了三段式的剪辑格局,这种剪辑方法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表现电影主题。

F. 影视后期剪辑调色技巧

影视后期剪辑调色技巧

剪辑无定式,任性成方圆。本文不教剪辑理论,什么空切近、远推中,要把主要知识梳理下来恐怕十篇文章都不够。而且学院派的剪辑理论更多适用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剪辑,对于MV而言就不成立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影视后期剪辑调色技巧,欢迎阅读。

技法1:交互式剪辑,多个镜头铺垫一件事

视频剪辑其实就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剪;第二种是不按顺序剪。按照顺序剪适用于电影以及电视剧,极端案例就是一镜到底,一个镜头从头拍到尾。一镜到底是最原始的剪辑的手法,好几十前年就被大师们摈弃了。不过最近一镜到底的视频又火了起来,我想原因之一是对古典的致敬,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绝大部分人没有见到这种“古老”的手法。而不按照顺序剪辑,可以称之为交互式剪辑,而交互剪辑的实质就是胡剪:把看似不相关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在表达一件事的同时给人一种主观态度。

看上面的视频,这四个素材分别拍摄于不同的季节、地点,可以说是完全不搭边的四段。一段是车载记录仪拍摄的画面,一段是模特外拍时笔者采的景,另外一段是音乐节时拍摄的观众以及一段马路上随拍的车流。当我们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接起来,并把最后一段素材的持续时间变长,看上去就像是不同的人从四面八方去看音乐节。

还是这四段素材,我们把最后一段换成女孩读书的,那整个视频就变成描述一段女孩去读书了。

本页大家记住一个要领:不要死心眼只用今天拍的素材描述今天的事,昨天拍的视频也可以用来充数。像我就留了很多风光素材,比如日出什么的,啥视频都能用,哪里的太阳不是太阳啊。

我们常常听艺术家口中的蒙太奇,并不是什么神秘东西,其实就是交互式剪辑的延伸,很多朋友在剪辑视频中不经意就可以达到蒙太奇的效果。如果非要追溯一位创始人,那要算是爱森斯坦以及他的《战舰波将金号》,详细的理论我们少说,先看一段样片示意。

技巧2:蒙太奇的运用

回顾一下交互式剪辑,用不同的镜头铺垫一件事,而蒙太奇的定义更加宽泛,用不同场景、不同景别、不同人物等等各色镜头描述同一种情感。上面这个视频笔者均拍摄的小景,充其量也就有个别介于中景和近景之间的镜头,串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出静谧的感觉,再来看下一段。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虽然蒙太奇的手法丰富多彩,但新手使用时尽量选用同景别的素材描述情感,要么都是特写,要么都是全景。

上面这段视频又有特写,又有远景,有风光也有人物,串在一起表达运动的时尚与刺激感。这段视频更加符合蒙太奇的广义理论,更加适合老手使用。我有很多例子可以拿出来分享,为啥专门选中这段运动题材的视频?

就是因为:无论蒙太奇的定义多么宽泛,咱们几段素材的节奏起码要一致,要慢都慢,要快都快,别是几个快速的镜头后面跟了一个老人散步的,那就奇怪了。

学院派的剪辑教材中会告诉您相邻的两个镜头一定要有明显变化,比如前一个镜头是全景,那么下一个镜头就一定要接个特写;又比如前一个镜头拍摄了人物的正面,后面的镜头就一定要是人物的背面或者干脆换一个人,如果两个镜头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看上去就会很别扭,真的很别扭吗?

技巧3:跳切,音符一般的节奏

上面这段视频前半部分就是女孩喂自己的男朋友吃冰激凌,虽然是美妙的事情但外人看上去就很平淡。后面跟了一段视频,视频采用了跳切的手法,这么处理看上去就有意思一些,如果在MV中配上音乐就会显得很俏皮。

跳切的处理相当简单,比如上图中长方形是整段素材,剪辑时只要去一段,留一段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留下素材的画面最好有明显区分。跳切算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剪辑方法,但是请注意一点,您的作品要么只采用一次跳切,要么就全是跳切,2、3个跳切加在视频中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跳切需要特别注意:选择的素材尽量是“主体不变,细节变化很大”的,怎么理解这句话,比如一个女孩转头甩长发,主体是女孩没有变化,细节是转头变化很大,这种视频就适合采用跳切处理。

上面这段,整个视频就是几个人并肩往上走,也没有回头等多余动作,采用跳切处理后效果就不好,各位在剪辑视频时需要特别注意。

传统的剪辑坚持认为应该让观众看不出剪辑的痕迹,而跳切则完全颠覆了这种理念。这种剪辑手法源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最早出现在电影《筋疲力竭》中,一个乘客坐车的镜头被生生切成了数段,而电影《窒息》甚至在长达数分钟中的镜头中采用了跳切手法。

为何说跳切是一种讨巧的剪辑手法,因为它可以把原本枯燥的一段镜头进行再加工,在不添加其他元素的情况让视频变得有意思,而变速手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变速处理比较好理解,就是一段素材的前半部分用正常速度播放,后半部分进行加速或者慢速处理。

技巧4:慢速处理抒发思想感情

运用这种手法最多的视频非毕业MV莫属,我们回忆这样一个画面,若干意气风发的青年站在镜头前,3、2、1之后集体跳起来,把手中的学士帽抛向天空,保守一点说,基本上99%的制作者会在这里采用慢速处理。

文章中能教给大家的剪辑技巧实在有限,无论是交互式剪辑、跳切还是慢速处理,都是想告诉大家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视频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钢琴演奏者,时而低头静静敲打琴键,时而手指如飞仰头甩发,目的就是把音乐中的情绪传达给观众。对视频速度的处理和弹琴一样,通过不同的速度传达不同的情绪。

做变速处理:一般慢速比加速的情况多,我们可以把慢速的效果等同于“强调”,比如一个女孩和男孩见面,我们要强调见面时的感觉,就可以在他们擦肩而过的瞬间做慢速。

技巧5:将相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今天老师带我们一起去春游,小伙伴们都高兴坏了,大家出门时都带了很多吃的,有的带香肠、有的带面包、有的带巧克力....”这是咱小学时写作文常用的手法,还记得叫什么吗,没错就是排比,其实视频中我们也有相似的手法,俗称并列剪辑,学名平行剪辑,先看下面一段视频。

举个例子,一般我们拍摄的视频素材都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进行分类。比如四五个好友一起去演唱会,那么去的过程包括做地铁、坐公交等视频都可以分在时间类别里,演唱会门口拍个合影、镜头扫个会场全景都可以分在地点类别里,剪辑时连续拼接一个类别的不同素材,就可以称之为平行剪辑,也就是我们说的并列剪辑。上面这段视频,我把魔术师受挫的镜头拼接在一起,就是把人物类别的素材并列组接在一起。

其实:平行剪辑涵盖的内容非常广,很多科幻电影,比如《盗梦空间》,就是把不同时空的素材并列在一起,这算是平行剪辑最特殊的例子了。咱们在剪辑时,只要是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并列剪辑在一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同时间内素材不够的话,参考交互式剪辑。

;

G. 电影《雨人》中的跳切是哪段

跳切:
一个人的视角也...即“切”(跳切):前后两个镜头不借用任何光学技巧直接相接.

H. 十部必看丧尸电影

十部必看丧尸电影

十部必看丧尸电影,相信应该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电影的种类更是有很多,其中就有丧尸题材的电影,深受部分人的喜爱,下面分享有关于十部必看丧尸电影相关内容,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十部必看丧尸电影1

一、《黑夜吞噬世界》

这部《黑夜吞噬世界》 是比较另类的丧尸片,逻辑靠不靠谱不用细究,关键挺带感。它让人知道比丧尸更可怕的是孤独,当孤独到了极致,会眼见着自己一点点烂掉却无动于衷……要改变命运也许只需放手一搏, 只是现实很多人都被框住了,宁愿享受着不靠谱的孤独带来的所谓的安全感,也不愿越雷池一步。,世间的`事情,大多如此。

二、《零号病人》

对于丧尸片,最近几年比较深刻印象的就是僵尸世界大战、活死人黎明、丧尸出笼之血脉等等。丧尸电影的核心无非就是丧尸吃人,但每部丧尸电影都会讲不同的故事。这部《零号病人》剧情紧凑,以询问感染者为电影主线,是比较新颖的主题,而且结意想不到是感染者故意设计进入基地,有意思。

三、《请叫我英雄》

作为日本当下最为流行的真人漫改影片,这部《请叫我英雄》以充满日式二次元与日式重口味的故事,打造了更为独特的僵尸电影。影片在无数开枪、换弹、爆头的蒙太奇中,在手持镜头与频繁的越轴、跳切塑造的紧张情绪中,在充斥爆头、血浆的暴力趣味中达到动漫快感的顶峰。

十部必看丧尸电影2

1、《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

2、《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1978)

3、《群尸玩过界》Braindead(1992)

4、《惊变28天》28 Days Later(2002)

5、《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2004)

6、《东京丧波》Tokyo zonbi(2005)

7、《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2002)

8、《僵尸人FIDO》Fido(2006)

9、《我是传奇》I Am Legend(2007)

10、《恐怖星球》Planet Terror(2007)

I. 电影剪辑中“跳切”的英文单词是什么

jump cut

阅读全文

与跳切最早在哪个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检察官韩国电影免费 浏览:172
怎么格式化电影 浏览:708
电影如何利用新媒体营销 浏览:691
如何用pptv下载电影下载 浏览:1
下载电影免费的软件 浏览:344
电影版权多久不拍就收回 浏览:145
好看免费电影推荐美国 浏览:654
如何使用优酷打开电脑上的电影 浏览:950
活下去电影在线播放免费 浏览:661
有没有好看的朋克电影 浏览:376
蒋欣有本事结婚啊什么电影 浏览:391
vr眼镜如何看左右3d电影 浏览:613
猫眼电影怎么共享 浏览:972
和平卫士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268
电影如何放进iphone 浏览:722
dc最好看女主电影排名 浏览:469
宋晓峰演修理工是什么电影 浏览:869
别人发的电影资源怎么在百度云盘看 浏览:832
李佳航和沈梦辰演的电影是什么 浏览:480
电影中老三比静秋大多少岁 浏览: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