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熵在哪个电影

熵在哪个电影

发布时间:2022-09-11 10:47:42

Ⅰ 熵,祖母悖论,《信条》如何逆转时空

电影《信条》是诺兰导演又一烧脑力作,该片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时空穿越。同样是穿越时空,在以往的电影中,故事的主角是在不同时间节点上进行跳跃,这部电影却没有采用这个套路,而是使正反时空交叠在一起,创造了新的视觉观感。

如果你驾驶着一艘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或者环绕一颗黑洞高速运动,当你离开所处的时空环境,由于时间的相对性,你会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未来。

未来是不确定的,穿越行为不会破坏因果律。而当你到达未来那个时间点,你就成为了未来历史的一部分,显然这是一趟单程旅行。

至于回到过去,目前还属于幻想。

不过,电影《信条》中这种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方式,确实新奇,不得不佩服诺兰的脑洞。影片前半部分在一些细节处埋了伏笔,而这要等到后半部分才逐渐显露。看不懂,可能是因为人物反复逆转,把大家绕晕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科学探索菌!

Ⅱ 《信条》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电影信条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执导,电影根本设定则是:时间逆转。

之后主角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夫人并得知两夫妻感情不和,同时夫人告之她与丈夫最后一次快乐时光发生在越南度假时,后来丈夫则用一张假图和儿子抚养权对她进行威胁,之后主角与她约定,自己帮她解决问题,而她则帮忙引荐其老公。

之后主角与尼尔以及帮手一起用飞机炸毁了自由港仓库,并趁乱潜入内部毁掉假画,并在仓库中发现时光逆转传送门。而在传送门内发现了一个逆向人和一个正向人,主角则看到了正向人的长相。之后接近成功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并去希腊旅游。期间又发生种种剧情让主角了解到自己另一重身份则是从未来而来的人,并再次招募了自己,而自己才是此番行动的策划人。

Ⅲ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圆桌收录 · 逆转时空,重识诺兰 · 进行中
信条
信条
知乎评分 8.3
船夫笔记
船夫笔记
垂钓属于我的视差之见 公主号: 船夫笔记

嗯,这很诺兰。

熵增熵减我不懂,时间线的截断或者扭转什么我也不懂。

以前诺兰电影里的主角至少还会充当解说,把知识点揉碎再通过稍微浅显一点的台词作为观看辅助,这次没了解说,就是纯纯粹粹的一次新世界体验。作为一个门外汉,光是震撼于眼花缭乱的场景切换都来不及,完完全全没细品知识点,也不能像大佬们开始头头是道的分析。

虽然见识比较短浅,但依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是真的找不到同类型的电影,归到任何类别中好像都有些变扭,只能作为诺兰思维中创立的多个新世界中的其中的一个来存在比较合理。

诺兰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有表示,他想找回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这部类型影片时那种孩童般的惊奇感。他的确是做到了。

这也是我一直从诺兰电影里收获的;不是来自于电影本身,而是来自于观影体验——他带给了我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仅是面对电影还是面对其它什么,对于超越理解范畴的事物,都可以像孩子一样,让触碰和感受先于或不落后于思考。

所以自从6年前看完星际穿越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决定以后看电影之前不再恶补知识点甚至连预告片都不看。而当我在对这部电影的背景,梗概,甚至分类都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买了票,从第一秒就全情投入进剧情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去在意细节,情绪全然顺从着荧幕里的世界而没有半点反抗之力,这种感觉是很爽的。

不要试图理解它,而是感受它

这是《信条》里的一句台词。

它现在不仅是我看诺兰电影的原则,还是我看所有电影的原则,兹以为遇到任何一个宏大的新体验就要享受在先嘛。

说着说着又说远了。反正但凡是诺兰的电影我打一开始就没抱着把它看懂的心态去,主要还是奔着体验。反正诺兰的电影看不就完事儿了,一遍看不明白,就多看几遍,第一次看观影体验还是最重要的。

Ⅳ 为什么说因为电影《信条》,诺兰应该获得一个诺贝尔奖

诺兰电影《信条》,注定将成为一部争议巨大的电影。

有些人说,这是“神作”,也有人说,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就是垃圾。

本文不去判断电影的好与坏,也不分析什么音效和画面。

用片中科学家劳拉的话说就是:不要去判断和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五、基础物理

现在的好莱坞,包括国内电影市场,普遍出现的一个创作趋势是“低智化”。

什么速激、复联,几乎都是剧情浅薄、场面好看的代名词。国内的很多电影,也喜欢走纯搞笑或者纯煽情的路子,普遍性的问题是,剧情逻辑性差甚至存在很多剧情硬伤。

大量的电影创作资金流向是哪儿?特效、音效、画面、道具和明星片酬,真正拥有好剧本的电影越来越少。

是电影从业人员没脑子没智商吗?不是,这是他们迎合市场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观众热衷于几个认知:“看电影就是图一乐”“看电影就是看画面”“看电影就是打发时间”等等,所以为了迎合观众不愿意思考、追求感官刺激的需求,电影公司就制造出了大量低智垃圾电影,而且票房普遍不错。

难道诺兰看不懂这个市场趋势吗?难道他拍不出像什么“流浪火星”这样的伪科幻电影吗?非要拍出“物理学硕士”级别的硬科幻电影找骂,还赚不到多少票房,图什么?

笔者在十几年前参加一次教育界论坛时,曾听到一位物理学老专家的哀叹:国内对于基础物理研究的投入太少了,大家都去搞来钱快的项目,最重要的基础物理因为费钱、费时间、费精力反而没几个人愿意沉下心来搞。

《信条》这部电影,选择的科学概念不是什么时髦的星际大战、二向箔,也不是简单的时间旅行、超时空爱恋,而是晦涩难懂的基础物理学概念,这就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信条》也只是利用了一些基础物理学概念,因为它毕竟只是一部电影,但如果它能带动一些观众产生对基础物理的关注,并能引起社会对基础物理研究的重视,其功莫大焉。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关注的领域是基础物理,如果诺兰能用自己的作品引发更多人去关注去学习去研究基础物理,那么他对基础物理也算有相当大的贡献,为什么不可以获得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最后,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你说“生活太累了,看电影就图一乐”,看起来似乎没错。但笔者认为,如果你什么都“图一乐”,会不会陷入“太累了,图一乐”—“继续累,继续图一乐”—“更累,更需要图一乐”的恶性循环呢。

观众品位提高了,电影市场自然就会出现品位更高的电影,品位高的电影会培养出更高品位的观众……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Ⅳ 《信条》中的尼尔为什么能在未来出现

《信条》中的尼尔能在未来出现是因为尼尔原本就是未来人。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

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

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电影评价:

《信条》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

Ⅵ 《信条》一个伏笔,5个暗示,真的有那么烧脑吗

2020年《信条》,“时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更加剑走偏锋:在实体空间里,呈现时间的逆流。基本上整部电影,都被用于呈现这个“概念”本身。每个场景,正着拍一遍,反着拍一遍,是基本操作。而诺兰又是个实景狂人,能不搭绿幕就不搭绿幕。因此,你所看见的预算,上千美元买两辆兰博基尼啦,都是基于制造时间奇观这个核心需求。然而,改变时间的流向,并非简单的“倒带”,影片还引入了“熵”的概念。

诺兰的电影是为了取悦那些在年轻时就喜欢上电影、漫画、书籍和游戏的无辜者,并帮助他们超越普通生活和成年生活的局限。无论这种高功能的逃避现实意味着什么,诺兰都没有违背他与粉丝的协议。正如安吉尔在《致命魔术》的结尾所言:“观众知道真相:世界是简单的,悲惨的,固体的。但如果你能骗过他们,哪怕只有一秒钟,你就能让他们感到惊奇。然后你会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那就是他们脸上的表情。”

Ⅶ 《信条》的熵减,会实现吗

现代科学暂时没办法不借助外力实现熵减。

这么说吧,咱现在觉得熵减不可思议,其实因为我们习惯了熵增,也即是说我们人类诞生的世界规则就是熵增。

但事物真的只能熵增吗,麦克斯韦妖假说就曾提出了这个疑问。

也就说,人类、地球、宇宙被设计之初就是按照熵增这条铁律在维持世界运行。只有创世者才有能力去改变熵增减的规律。

如果未来哪一天人类找到可以逆转熵的技术,那人类也就将成为新的创世者。

Ⅷ 刚上映的电影《信条》中,都有什么看不懂的物理名词

都说《信条》难懂,但看过后分析一下:也许难懂的并不是故事本身,只是物理专有名词太多、场景太陌生。美人这就解读一下,保证看懂后,电影烧脑程度直降两颗星。

影片首先出现的物理名词是熵。

男主经历了中情局在乌克兰戏剧院对他的“忠诚测试”后,被派到一个研究所,一个身着制服的女研究员向他说明了任务。

就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大战是什么呢?

就是未来人用逆向武器攻击现在,毁灭世界。

说到这里时,女研究员提到了熵。

熵,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通俗地说,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像老子说的那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熵就是这样,在宇宙中只要有一个物质,就会越来越混乱。比如说一个装修的新房,从摆进去第一个沙发以后,就越来越杂乱。或者一颗子弹碰触到玻璃,子弹壳、玻璃碎片、爆发热量等越来越多,这就是是熵的正常运转,熵增。

但是如果打碎玻璃的子弹也没有爆发碎片和热量,反而热量减少了或子弹消失了,那就说明体系在逆向运转了。

影片当中,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研究出了一套算法,可以让世界通过熵变,实现世界逆转(不只是时间逆转)。


名词五: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出现过多次,是尼尔讲给男主的,当时男主正怀疑,为什么未来人会想毁掉过去,过去的人类祖先没有了,那么不也没有他们了吗?

于是尼尔给他讲了祖父悖论: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母呢?

未来人虽然忌惮祖父悖论,但却相信平行宇宙,认为可以放手一搏,没准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更纯净的新世界,反正未来人对当时的世界也绝望了。

Ⅸ 万字《信条》全解析,你发现了哪些细节

细节有“熵”的方向性、祖父悖论矛盾、红蓝逆转门。“熵”是让物品从无序状态回到有序状态,即能够导致时间逆向流动的物质,影片里利用熵增和熵减原理,人民有了时空逆转能力。祖父悖论也是在人们有时空逆转能力后出现的矛盾,在过去毁灭世界,那么现在也将消失。

阅读全文

与熵在哪个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朋友电影免费观看全集下载 浏览:339
妹妹这首歌是什么电影 浏览:428
微信视频号直播如何播放电影 浏览:946
好看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浏览:403
如何截取电影的小片段 浏览:800
电影院怎么看情侣座 浏览:339
张彻电影有多少部 浏览:563
拍襄阳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59
杨洋演的机器人电影叫什么 浏览:120
熊出没第9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424
剪辑电影选择什么片段剪辑 浏览:633
哪个花木兰电影最好看 浏览:582
如何提高硬盘电影加载速度 浏览:865
日本地铁上电影有哪些 浏览:263
凌潇肃和姚晨什么电影 浏览:840
mc我的世界电影有哪些 浏览:956
拍月球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77
农民工大壮什么电影 浏览:196
电影鲁什么王墓 浏览:818
周迅与杨幂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