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给我一些契卡的历史,最后是什么时候成为内务人民委员部
这个“创造奇迹的机关”能把任何一个中央委员、党员干部干掉。倘若斯大林怀疑他,马上会有证据出来证实。
——尼古拉·布哈林
回顾克格勃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是克格勃精神在21世纪的继承和延续……从昔日的内外安全二合一到现在的对内对外职能分离,俄罗斯间谍机构走过的是一条从权力膨胀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
查普曼等俄罗斯间谍的被捕把现代版克格勃——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推至风口浪尖。通常意义上说,这些在纽约被逮捕的间谍被看做是“探子”特工,意思是说其秘密活动并不受外交保护。与普京、梅德韦杰夫低调处理此事相比,俄罗斯民众却热情高涨,极力声援这些被捕的“探子”特工。
在前苏联间谍圈子的传统里,很少有人能比“探子”特工赢得更多的尊敬。在人们眼中,他们拥有国际象棋大师的智能和宇航员的坚韧……即便在今天,SVR官方网站上仍将苏联时代的“探子”特工按照名字第一个字母的排序,挨个列出,视为国家英雄,接受人们瞻仰。而秘密特工斯季尔利茨渗入纳粹头子希特勒核心集团的传奇故事,更是搬上了电视荧屏,深入民心。连普京也说,斯季尔利茨的形象帮助塑造了整个一代的苏联青年。
苏联解体时,曾经横行俄罗斯的克格勃被大卸八块,其往日的跋扈被一并收敛。《纽约时报》认为,这次美国抓捕俄罗斯特工事件足以证明: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探子”特工网络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甚至可能还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他们的任务也可以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完成。回顾克格勃走过的74年历史以及现在的SVR,从昔日的内外安全二合一到现在的对内对外职能分离,俄罗斯间谍机构走过的是一条从权力膨胀到消解的不平常之路。
被推倒的塑像
“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要求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创办一个可以“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的机构”。一个半月之后,“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简称“契卡”。捷尔任斯基将其肩负的任务概括为: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还进行前期侦查和预审。
克格勃前身“契卡”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雕像
当人权被秩序所侵犯时,人们开始指责“契卡”,但列宁不为所动。就像他对“契卡”的评价一样:“能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比什么都重要。”“契卡”诞生于布尔什维克立足未稳的特殊历史时期,直接诞生于列宁对秩序的坚持,这或许已经奠定了克格勃的历史底色。“契卡”沿着列宁划定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并迎来斯大林、亚戈达和贝利亚,而其创建者捷尔任斯基则被丢到了一边。在“大清洗”中,没有法庭,没有侦查和预审,克格勃完全沦为了个人独裁的工具。
被列宁誉为“全党最喜爱的理论家”的尼古拉·布哈林在接受审判前写下了《致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这封信。在信中,他写道:“当革命思想指导着‘契卡’时,它捍卫国家不受反革命分子的危害,对敌严酷是有道理的。而现在它是腐败的官僚机构,迎合着斯大林的狐疑心理。它对内严酷,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
1991年8月19日,已于1954年更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这个情报帝国第一次站到了政权的对立面,发动政变企图挽救苏联。这是一次不成功便成仁的行动,如果失败,克格勃将万劫不复,末代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十分清楚这一点。也许他到死都在后悔,他们的“阿尔法”部队无法从克格勃接到明确指令,最终失去逮捕叶利钦的机会。如果总部在“阿尔法”的数次询问中哪怕给出一次明确指示,历史都将被改写。
2. 电影契卡里等待行刑的女人对刽子手说了什么让他们放下了武器
电影契卡里等待行刑的女人对刽子手说了她怀孕了,让他们放下了武器。
《契卡》是亚历山大·罗戈日金执导的剧情片,于1992年上映。
剧情简介:
斯鲁波夫是列宁建立的苏俄秘密警察“契卡”的成员。他们大肆逮捕知识分子、贵族、犹太人、神职人员以及他们的家人,只用一分钟讯问,十秒钟审判,随即枪杀。在契卡的地下室里,犯人们五人一组,全裸着面朝木门,被集体枪杀。
没人记录他们的遗言,没有目击者,只有无名的尸体。日复一日,非法的审判,处决和尸体装车像流水线一样运行着。
斯鲁波夫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性变态,却也是一个深邃的思考者,他痛恨自己过去的朋友和家庭。当他试图探究革命的目的和契卡存在的意义时,他走向了崩溃。
3. 有看过俄罗斯电影《契卡》中文字幕的朋友没
契卡(全称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俄文的缩写音译)是前苏联的一个情报组织,于1917年12月20
4. 一部讲述苏联时期的电影,一个秘密警察的军官,反被自己部门人审查,追捕,四处逃亡。
根据苏联时代暗黑三部曲的第一部《44号孩子》改编的同名电影
故事发生在斯大林时代的前苏联,男主角Leo Demidov是一名苏联国家安全部(MGB)的特工,他尽忠职守、热爱自己的国家,充满理想主义。作为一名战斗英雄,Leo享受国家给予的特别待遇,不仅他自己一家住在莫斯科的豪宅区,他的父母也分到了很好的公寓。尽管也秘密逮捕和刑讯逼供,但Leo认为这都是为了国家利益。不过一桩儿童系列凶杀案改变了Leo的生活轨迹,政府不愿承认凶案的事实,一心想捉到凶手的Leo成为政府猜疑的目标,只有他的妻子始终站在他这一边……
5. 求俄罗斯1992那年拍摄的一部名叫《契卡》的,揭露苏共大清洗的故事片的下载地址。
大清洗的时候,挈卡名称改为内务部,肃反委员会这些名目,专以滥用酷刑,甚至自己编造假供让犯人签字出名,并且接受告密。每一个犯人只要落入这个机器,都必搞出罪来,另外还要供出一堆熟人,有可能越熟的人越倒霉,因为他们会穷追到让你说出所有认识的人,人的记忆就是这样,心防被攻破到不顾一切,越熟的名字越记得住也就越说得出。。。几任领导人干尽坏事,但都在民愤井喷的时候,被处置和替换,就像替斯大林作替死鬼一样。
就这么点故事。
6. 这张照片来自哪个电影
这是电影《契卡》 Чекист (1992)
又名:秘-密-警-察 / Chekist
7. 听说俄罗斯的电影《契卡》很恐怖,不知说的是什么内容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保卫苏维埃俄国安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机构。全称 “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
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敌人妄图以各种手
段颠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为了镇压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反革命分子和间
谍,为了同怠工者、投机商以及其他破坏者作斗争,根据Φ . э . 捷尔任斯基
的建议,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于 1917 年 12 月 4 日通过了 《关于建立肃
反委员会的决议》; 12 月 20 日,设立以捷尔任斯基为主席的契卡。 12 月 28
日,契卡号召各级地方苏维埃成立肃反委员会。 1918 年苏维埃政府在运输部
门、军队和边境地区成立专门的肃反机构。协助捷尔任斯基领导肃反工作的
有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 M.C. 乌里茨基 ( 1873 ~ 1918 )等。 1918 年 8 月
30 日,乌里茨基被社会革命党人暗杀,同一天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在莫斯科
开枪打伤 B. и . 列宁。于是,契卡便以红色恐怖来对付白 色恐怖,它拥有很
大权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 1918 年惩治 31489 人,其中枪决 6185
人,关进监狱 14829 人,送进集中营 6407 人,被作为人质逮捕的有 4068 人。
契卡配合内务人民委员部进行侦察保卫工作,同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危害社会
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为扞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做出重大贡献。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 1922 年 2
月 6 日,经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
8. 有部前苏联电影叫“ 契卡”,在各视频网站都找过了,没看到,哪位大神能指点下啊,感谢,在线等
这就是那部1992年苏联契卡,基本上只有枪毙的镜头,很是挑战人的感官。
9. 现在俄罗斯百姓怎么看在前苏联列宁时代的契卡(柯克勃)
俄罗斯这两年流行一首歌,叫做《要嫁就嫁普京那样的人》,可见俄罗斯人民对他们这位总统的个人魅力还是非常欣赏的,普京是克格勃出身,老百姓可不管你什么出身,只要你能够拯救国家,能够让他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他们就会拥护你.克格勃不完全是我们在美国电影里看到的那种"特务",他们的人才培养是很全面的.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一套人马,普京在克格勃时期就已经初步具备这种素质.他现在执政的一套班子里,也有很多人是来自克格勃. 普京身边有一个"圣彼得堡帮",其中现任国防部长,预备役克格勃上将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据说最有希望在2008年接普京的班.
10. 苏联二战时期电影《契卡》视频 迅雷下载
http://www.ed2000.com/ShowFile/354325.html
这部片子也叫《苏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