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兰州战役虽然胜利了但结果为何是悲壮的
兰州战役,是西北战场中规模最大的,战争长场景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兰州战役虽然是胜利了,但是它的结果是悲壮的。兰州战役总体来说,消灭了马步芳集团的主力部队,解放了兰州,打开了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门户,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对于解放军跟国民党军队是伤亡数字,一直存在的较大的争议。大多数军史传记对兰州战役中解放军的伤亡人数定为8700对人,少部分材料认为解放军伤亡人数为9600。但根据战场的设置和各个参战部队所上报的数字。综合来算在兰州战役中,解放军伤亡人数在12000人以上,其中阵亡人数在2500到3100左右。这是既渡江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在一次战役中遭受的较为惨重的一次损失。马步芳集团主力部队在兰州战役中被消灭,据解放军战报表示,此次战役,共歼灭马步芳82军100师全部,190师大部,248师、129军一部,共计击毙击伤约1.3万人,俘虏1.4万人。但是这个27000人的数字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由于当时编制混乱,马步芳集团军队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编制混乱,导致无法具体统计战后的伤亡。兰州战役,虽然取得胜利,但是人民解放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兰州战役的结果,是令人悲喜交加的。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巨大的胜利,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说,为之后的解放大西北,凝聚了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贰』 介绍几部巨制宏大战斗场面的史诗片!!
《勇敢的心》(又名《惊世未了缘》)
获奖:
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化装五项大奖。
剧情简介: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父亲的好友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贝拉是个决断的才女,她知道这道法令会让英国贵族有意于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后”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
苏格兰贵族罗伯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杀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兰护国公。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英王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伊莎贝拉回去后才发觉和谈根本就是幌子,英王汇合了爱尔兰军和法军共同包围华莱士的苏格兰军队,她赶紧送信给华莱士。大军压境之下,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混战一场,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倍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着想,他依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了阴谋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对父亲的诡计感到怒不可遏,华莱士终于被判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
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几星期后,在受封时,罗伯高呼前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
评价:
1995年的影坛几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占领。梅尔·吉卜森成为该年度的最大赢家。《勇敢的心》一举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化装五项大奖,并以之席卷全球,所向披靡。在当今影坛娱乐片盛兴,技术电影一味追求消遣、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时,《勇敢的心》大胆创新,起用了沉重压抑、忧郁愤闷的历史题材,将公元十三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以宏伟壮阔的气势为影片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苏格兰的山脉、森林和村庄,凄婉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贫困痛苦中发出的反抗的凄厉的呼号,人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和历史。同时梅尔·吉卜森除饰演男主角外也自任导演,他在影片的结构上,也没有忽视人们的欣赏心理。在刀光剑影铁血争战中,缠绵着温柔的爱情主题,让人体会到英雄传说的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这无疑为古装历史片取得了更大的市场。《勇敢的心》同时也没有摆脱好莱坞技术电影的框架,庞大的摄影队远度重洋的实地拍摄;启用三千人,二百匹马的宏大战争场面;影片拍摄的长周期,都造成了影片的高投入,甚至比预算高出了一倍。所幸影片上映后卖座率空前,票房收入远远超出投资,总算以圆满收场。
《大进军 解放大西北》
内 容
震撼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但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致使谈判破裂。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彭大将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表现的就是这一气势恢弘、战绩显赫的军事行动。
《爱国者》
【内容简介】
在他们成为士兵前,他们是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在他们成为传说之前,他们都是英雄;在一个国家诞生之前,必须有一场为自由而打的战争……
《末代皇帝》
【内容简介】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众神与元帅》
剧情简介
一部描述美国内战早期的壮阔史诗电影,是93年经典影片「盖兹堡战役」前传,挖掘了大战爆发始末以及那些固守家园等待战士凯旋而归的家属心声。
《解放》
◆简 介:
关于影片:5集8小时的苏联电影《解放》是一部战争电影的经典作品,属于全景式战争史诗片。全景性战争史诗这类影片的表现视点集中在战争的全局上,常从战略的角度反映与表现战争的全貌。其特点是影片的画面广阔,历史事件繁多,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时空跨度较大较长。全景性战争影片时常通过兵力武器的对比表现国家、阵营的实力;通过事件的演变,呈现历史的进程;通过社会制度、党派与集团的活动,展示政治的作用;通过人物的思维与决策,表现民族的文化。
《我们是士兵》
《受难》
《最后的莫希干人》
《最长的一天》
《桂河大桥》
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叁』 兰州战役的介绍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甘肃省兰州地区同西北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战役发起于1949年8月12日,经过窦家山、古城岭、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狗娃山、黄河铁桥等激战后,打死、打伤、俘虏敌军27000余人,西北军跳河自杀2000余人,至8月26日结束;兰州战役后,国民党在西北的势力被基本清除,也结束了马家军、胡宗南在西北地区长达40余年的统治;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兰州战役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肆』 有关兰州战役的电影(注意是电影)介绍一下
以前在兰州电视台播过,《兰州战役》的电影,在兰州附近拍摄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Wpy_NytOTw/
『伍』 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三个系列电影的历史时间顺序是什么
解放战争的历史时间顺序是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
大转折讲的是1947年7月为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故事;
大决战讲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国共的三大决战;
大进军讲的是在三大战役之后,1949年4月第二次国共和谈破裂,二野三野百万大军渡过长江。
(5)兰州战役不接受起义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大转折共两部分别是《大转折之鏖战鲁西南》、《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194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了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艰难的作战环境中,实现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的故事。
《大决战》三部,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开始了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同时也是震惊世界三大战役。
《大进军》是一部解放战争历史巨片,全景再现解放战争,它包括:
1、大进军《解放大西北》(上、下集)2碟;
2、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上、下集)2碟;
3、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上、下集)2碟;
4、大进军《大战宁沪杭》1碟 。
在三大战役结束后,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谈判破裂以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陆』 兰州战役的战役概况
兰州战役,1949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对甘肃省会兰州同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役。
兰州,北临黄河,东、西、南三面环山,抗战时期就构筑了国防工事,国民党守军称该城为“不可攻破的铁城”;1949年8月21日首次攻击失利后,第一野战军于25日发起了第二次攻击,激战至26日12时,全歼守敌,解放兰州。
1949年8月中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召开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人参加的“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兰州决战”计划,企图以马步芳4个军及新成立的骑兵军共9万余人依托兰州坚固城防和黄河天险,吸引、消耗第一野战军主力,以集结在中卫、中宁地区的马鸿逵部主力伺机转向兰州,以胡宗南部主力由秦岭出陇南,三路夹击,挫败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遵照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为解放兰州,打开进军新疆、宁夏的道路,决心发起兰州战役,求歼青海马步芳部主力。
具体部署:以第19兵团之第64军进至固原、海原地区钳制马鸿逵部,使其不能出援兰州;以第18兵团(欠第62军)及第7军在宝鸡天水地区,钳制胡宗南部,保障主力侧翼安全;以第19兵团主力为右路军,由静宁沿西(安)兰(州)公路经定西向兰州城东进攻,以第2兵团为中路军,由通渭经定西以南直取洮沙后,再由南而北向兰州进攻,以第1兵团附第62军为左路军,由秦安、甘谷经陇西、渭源占领临洮,渡洮河攻占临夏、循化,尔后北渡黄河直取西宁。
12日,第一野战军主力分由集结地向兰州、西宁攻击前进。16日,第19兵团攻占定西,第1兵团攻占临洮,第2兵团攻占榆中。20日,第1兵团主力西渡洮河,直取临夏,并向西宁进军。第2、第19兵团进至兰州外围。21日,解放军攻城部队向兰州东山、南山等阵地发起进攻,因准备不充分,攻击受挫,遂进行3天准备。25日拂晓,再次发起攻击,激战竟日,黄昏时攻占南山、东山各主要阵地。马步芳军守城部队全线撤退,解放军各攻击部队乘胜追击。26日2时,第2兵团攻占兰州西关,并抢占黄河铁桥,切断马步芳部退路,并迅速攻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至26日午时,肃清城内守军,第19兵团主力全歼东关守军。
至此,兰州解放,马步芳部2.7万余人被歼,其余守军分别向永登、西宁逃窜。左路军第1兵团于攻克临夏后,由永靖、循化间北渡黄河,直取西宁,马步芳飞逃广州。
逃往西宁以北的残敌2000余人,在敌第八十二军副军长赵遂率领下向我投降,青海全境遂获解放;在此期间,胡宗南为策应马步芳部作战,以4个军向西和、宝鸡、虢镇进攻,第18兵团向其展开反击,歼胡宗南部3700余人,迫其南撤。第64军在海原地区将马鸿逵部援兰兵团阻于海原以北地区。
兰州战役是我军为解放全西北而与敌进行的一次决战,也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87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马步芳部42360人,其中俘敌24630人,毙伤13480人,起义1250人,投诚3000人,这一胜利,使西北其他反动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而且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利用“二马”盘踞西北作最后挣扎的企图,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的门户,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柒』 全歼马家的电影名
电影叫《大进军:解放大西北》。由韦林玉执导,吕晓禾主演。讲述了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彭大将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捌』 决战兰州观后感怎么写
观后感格式分为四个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例文:决战兰州观后感
以老兵的回忆为引子开场,将我们带回到行军的队伍中。
当时的第一野战军所属部队所向披靡,连克胡宗南嫡系,最多一次歼敌4万余人。1949年8月22日,兵临兰州城下的第一野战军汇集30万精锐,而守城的马步芳部队不过10万人。由于急迫的求胜思想和急躁情绪,一场仓促的攻击随即展开。
马步芳凭借兰州城南山高地,拼死抵抗。第一野战军不但未取得突破,还出现重大伤亡,针对严重失利的局面,痛定思痛,紧急调整作战计划,一场周密的作战计划开始部署。聚焦沈家岭阵地,着重表现战争中的紧张局势和转折。
1949年8月25日凌晨,担任左翼攻击的部队因意外引发战事,大战如暴风骤雨般全面打响。为攻破扼守兰州铁桥的沈家岭,切断敌军退路,骁勇的指挥员王学礼带队决死冲锋,连连得手;同一时刻,为控制进出兰州交通要道的营盘岭。
激战正酣,就在沈家岭要被攻克之际,守军大批部队增援而来,瞬间,战况陡转……战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此时的马步芳、马继援倚仗兰州依山夹水、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妄图与第一野战军决一死战。为拿下沈家岭阵地,我军官兵前仆后继。
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勇士李国宾更是用不可思议的投弹频率,击退守军多次疯狂反扑。紧急时刻,解放军增援部队漫卷守军阵地,胜利终于到来。
党中央的和平政策发挥巨大作用,兰州战役后溃逃的部分残兵败将深知大势已去,纷纷投诚。1949年9月5日,西宁和平解放,至此宣告了马步芳、马继援军事集团的彻底覆灭。
耄耋老兵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如愿走上沈家岭。那些年那些人,用青春热血,换来了今天强大的中国。致敬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映照未来;致敬英雄,是为了激励正在路上的我们。
『玖』 大进军的解放大西北
中文名称:大进军 解放大西北
英文名称:
英文别名:
发行时间:1996年电影导演:韦林玉
电影演员:吕晓禾-彭德怀
傅英-大个连长
周洁-女记者
杜雨露-胡宗南
阎雨生-马鸿奎古月-毛泽东
赵恒多-蒋介石
李龙吟-马步芳
陈锐-马继援
简介:
◎字幕简、繁、英
◎文件格式XVID+AAC HE 5.1CH
◎视频尺寸800X308
◎片长150 Min 震撼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但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致使谈判破裂。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彭大将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表现的就是这一气势恢弘、战绩显赫的军事行动。
幕后制作
继描写“三大战役”的电影成功后,接着又拍出了《大进军》。这段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没有宣传的历史,被《大进军》生动、真实地再现出来。该影片用苍凉的笔调刻画出了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横刀立马、傲视顽敌的英雄气概,在他的指挥下,解放军进军荒凉贫穷大西北,解放大西北的战争史实。同时,也把西北最大的战役“兰州战役”的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
『拾』 灯谜,谜面兰州战役,谜目著名电影演员
金城武。。。。金城就是兰州,战役就是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