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电影歌曲欧洲,很有激情的
《装甲兵之歌》,影片《坦克大决战》中出现年轻装甲兵齐唱这首歌曲。
以上都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歌曲。
㈡ 喀秋莎这首歌在 士兵之歌这部电影里么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一首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
《士兵之歌》是一部由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执导,詹娜·普罗科伦科,尼古拉·克留奇科夫等主演的爱情战争类电影。
㈢ 喀秋莎是哪个苏联战争电影个配乐
源自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玛伏拉》.因为太著名了,所以非常非常多的电影出现过
㈣ 少女与战车里的喀秋莎是谁唱的
插曲《卡秋莎
Sung
by
卡秋莎&农娜》(第8话)
「カチューシャ
Sung
by
カチューシャ&ノンナ」
作词:ISAKOVSKIJ
MIKHAIL
VASILEVICH,
作曲:BLANTER
MATVEJ
ISAAKOVICH,
编曲:滨口史郎
歌:卡秋莎(金元寿子)、农娜(上坂堇)
㈤ 俄罗斯电影喀秋莎插曲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主题曲《飘落》 插曲 《小路》、《喀秋莎》、《寻找》、《家乡的思念》
㈥ 那些生活里脑中响起电影原声的时刻都有哪些
在我个人看来,那些生活里脑中响起电影原声的时刻有很多。首先是《Shape of my heart》,这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片尾曲。这也是我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正在听的曲子。在听起来像是循环重复的旋律和伴奏里,却可以听出浓浓的忧伤和无奈,再搭配上整部影片的经典镜头,总是可以在人们的心中拨弄起愁绪。
最后是《The Godfather》,这是电影《教父》的主题曲。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男人的圣经,男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即便不要求轰轰烈烈,但也要过得优雅而伟大。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㈦ 少女与战车oped名,跟毛子打的那场比赛喀秋莎唱的那首俄语歌,还有剧场版的oped,50财富献上
1、《少女与战车》片尾曲(oped)是《カチューシャ(俄语)》,是一首由BLANTER MATVEJ ISAAKOVICH谱曲,ISAKOVSKIJ MIKHAIL VASILEVICH填词,金元寿子 (かねもと ひさこ)/上坂すみれ (上坂堇)演唱的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TVアニメ-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中,2012-12-26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少女与战车剧场版》的片尾曲、主题曲是《piece of youth》,是一首由酒井阳一谱曲,ChouCho填词,ChouCho (ちょうちょ)演唱的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naked garden》中,2019-11-27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7)哪个电影插曲里有唱喀秋莎扩展阅读
《少女与战车》其他音乐介绍
1、纯音乐插曲《戦车道行进曲》是一首由浜口史郎 (はまぐち しろう)谱曲,浜口史郎 (はまぐち しろう)编曲,浜口史郎 (はまぐち しろう)演奏的纯音乐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TVアニメ-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中,2012-12-26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纯音乐插曲《大洗女子学园チーム前进します》是一首由浜口史郎 (はまぐち しろう)谱曲,浜口史郎 (はまぐち しろう)编曲,浜口史郎 (はまぐち しろう)演奏的纯音乐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TVアニメ-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中,2012-12-26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㈧ 喀秋莎这首歌是不是一部歌剧里的一首歌呢讲的是什么故事
喀秋莎》是一首爱情歌曲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这首歌,描绘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这当然是一首爱情歌曲。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因而多年来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不过,您知道吗?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夹击苏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近百万大军,横扫了阻挡它的苏联红军部队,长驱直入,逼近了莫斯科。
7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了这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姑娘们用这首爱情歌曲为年轻的战士们送行,这无疑在小伙子们的心里引发了强烈的震颤。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向唱歌的姑娘们行了庄严的军礼,他们含着激动的泪水,伴着这歌声走上了前线。几天后,在极为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
但他们毕竟狠狠打击了号称“飞毛腿”的德国最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为苏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1 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在前线,也在后方,在整个苏联,到处传唱着这首歌曲。
火箭炮“喀秋莎”
《喀秋莎》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勃兰切尔,他是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如此说来,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按通常的规律,战争中最需要的是《马赛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那样的鼓舞士气的铿锵有力的歌曲。而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炮在苏联乌拉尔的兵工厂里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火炮斜置在卡车上,能并排发射火箭,不像榴弹炮、加农炮那样笨重,不仅移动方便,而且火力凶猛,所以,战士们非常热爱这种武器。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着字母“K”,这是某兵工厂出厂时的标记。操纵火炮的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大炮命名为“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一首歌曲的名字与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同名,这无意间又促使了这首歌曲的流传。
战争让《喀秋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后来,随着战事的发展,《喀秋莎》这首歌曲还传唱到东欧的一些国家。波兰人民曾将喀秋莎作为战斗号令,而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员还曾将这首歌曲作为联络信号。更为出人意料的是,当时,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这首歌。
那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他们仔细听,发现那歌声竟然是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苏军一位中尉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在对面的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欣赏着这歌曲。这个步兵连的战士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未经请示就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惨烈。当他们打退了德军,找到那架留声机时,发现唱机仍在转动着,仍在唱着……中尉连长捧着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许多人都跟着哭了,为了夺回这张唱片,8个红军士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后来,上级军法部门对这次违令攻击事件进行了责任调查。一位团长在被调查时说:“如果我当时看见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着、蹂躏着的时候,我也会这样做!”军法法官被感动了,后来,调查不了了之。
1945年春天,苏联红军200多万人突破波德边境,攻入德国本土,从南北形成夹击,包围了纳粹帝国的巢穴柏林。4月16日,红军对柏林外围开始进攻。
那正是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前进中,许多部队齐声唱起了《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一位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
参考资料:http://ke..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0711.htm
㈨ 电影钢的琴里面的俄罗斯插曲叫什么名字
歌曲:《喀秋莎》
演唱:丽基雅·鲁斯兰诺娃
歌词:
Расцветали яблони и груши,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Поплыли туманы над рекой;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Выходила на берег Катюша,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На высокий берег, на крутой.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Выходила на берег Катюша)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На высокий берег, на крутой)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Выходила,песню заводила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Про степного,сизого орла,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Про того,которого любил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Про того,чьи письма берегла.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Про того, которого любил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Про того,чьи письма берегла)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Ой,ты песня,песенка девичья)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Ты лети за ясным солнцем вслед)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И бойцу на дальнем пограничье)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
(От Катюши передай привет)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И бойцу на дальнем пограничье)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
(От Катюши передай привет)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Пусть он вспомнит девушку простую,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
Пусть услыши,как она поёт
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Пусть он землю бережёт родную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А любовь Катюша сбережёт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Пусть он землю бережёт родную)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А любовь Катюша сбережёт)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Расцветали яблони и груши)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Поплыли туманы над рекой)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Выходила на берег Катюша)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На высокий берег,на крутой)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Выходила на берег Катюша)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На высокий берег,на крутой)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9)哪个电影插曲里有唱喀秋莎扩展阅读: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一首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
创作背景:
《喀秋莎》是作者勃兰切尔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
1938年,张鼓峰事件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夏秋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苏联,在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顿时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
参考资料网络-喀秋莎
㈩ 求有喀秋莎这首歌的苏联电影
“喀秋莎”源自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玛伏拉》.因为太著名了,所以非常非常多的电影出现过。《莫斯科保卫战》就有。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为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1956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从此风行全球。
由伽里契作词、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很多老电影都有,如《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