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洛丽塔是哪个电影里的

洛丽塔是哪个电影里的

发布时间:2022-04-29 08:59:28

① 电影”洛丽塔”是什么情节

电影《洛丽塔》(Lolita,又译《一树梨花压海棠》),1998年美国出品,导演:阿德里安.莱恩(英国导演),主演:多米尼克.斯温,杰瑞米.艾朗斯(英国著名演员,另有《法国中尉的女人》、《命运的逆转》和我看过的《烈火情人》)。该片根据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因描写“恋童癖”而在美国遭禁。1962年电影大师库布里可拍摄的《洛丽塔》也同样遭禁。新版洛丽塔并不色情,优美的画面和艾朗斯(主演)优雅内敛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美感,但是原著特有的幽默感是影片难以企及的。另外,原著的深层意味在影片中也没有显示出来——洛丽塔纯洁的外表下掩盖着庸俗的、入世的、过早成熟的灵魂,她是美国的某种象征。影片只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奇情故事:
12岁的洛丽塔是一个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女孩,大学教授亨伯特迷恋她。为了能接近洛丽塔,亨伯特违心的娶了她的寡母夏洛特,从而得以与洛丽塔在有意无意的肌肤接触中满足痴恋之情。
后来夏洛特死于车祸,亨伯特名正言顺地成了洛丽塔的监护人,进而成了她的情人(但不是第一个!)他俩在一家又一家汽车旅馆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销魂之夜。
然而洛丽塔对亨伯特的带有恋父色彩的“爱情”并不持久,后来她迷恋上了中年剧作家奎迪,将亨伯特遗弃在一个骗局中。亨伯特于是陷入了绝望与疯狂中,他杀死了奎迪,可洛丽塔已不可复得。

② 洛丽塔是什么的 电影人物一树梨压一海棠是怎样的电影

《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乱伦恋情。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人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着那些肤浅狂燥的精灵们。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洛丽塔找个靠山。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乱伦爱情……直到狂燥的洛丽塔开始厌倦最终离开了他。失去了生命中的精灵的亨勃特在绝望与悲哀中杀死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男人——克拉尔·昆宁。

电影根据著名的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波科夫的同名小说《洛丽塔》改编。库布里克和他的制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万美圆买下了小说的版权。这在当时可说是一笔相当客观的数目。

在电影剧本的第一稿中,编剧凯尔德·威廉汉姆为了迎合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标准而将故事的结局改为亨勃特最终跟洛丽塔结为了夫妇。但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个结尾,于是库布里克决定在不违反审查委员会标准的原则下,尽可能的终于原著。而其中对审查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妥协就是电影中的洛丽塔的年龄要比小说的12岁大。

1962年电影怪才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了纳博可夫最具争议性的小说《洛丽塔》。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在这部电影里利用他独有的黑色幽默和对纳波科夫小说的深刻理解,试图探讨一个关于性欲的混乱与迷惑的主题(在37年后他又在《大开眼界》中再次回归这个主题)。

十几岁的洛丽塔成熟美丽,天性中有一种野性的味道。她讨厌母亲那一套清规戒律,从没想做个因循守旧的淑女。处于青春期的她似乎在无意间勾引继父,对谁都没真感情,更是无心学业……当时的美国社会一片正气,根本不接受这个站没站样、坐没坐样的洛丽塔,她简直就是个异种。全美不止禁了电影,还把小说也列为禁书。

时光荏苒,社会上像洛丽塔一样的问题女孩越来越多,90年代末,洛丽塔和40岁的继父的畸形恋再次被搬上银幕,没想到新版彩色的洛丽塔依然如旧,在电影院,她还是坐没坐样,把腿翘到前排座椅上。直到今天,“洛丽塔”还是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就象她高高翘起的腿,永远被视为“有伤风化”。

虽然小说《洛丽塔》1953年一经问世便遭各方非论。但是1962年搬上银幕的电影《洛丽塔》则拍得含蓄而优美,黑白片的形式也使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朴实了许多。片中并无过份的激情场景,甚至有评论认为该片有些“儿童化”。库布里克巧妙地运用指甲油、门等一系列小道具,以柔和的灯光来描述这个乱伦故事。库布里克并未将故事的主题订为小说原作的“天真的堕落”和“世俗的强大”,而是以唯美的方式强调了主人公境遇的可笑与荒谬。

虽然扮演洛丽塔的演员有些成熟过头,但演员的表演还是到位的。库布里克以一种带有喜剧意味的正剧的方式,再次展现了他影片中永恒的主题:人性在有规则社会中受到的压迫。

③ 电影洛丽塔是讲什么的。

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乱伦恋情。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人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着那些肤浅狂燥的精灵们。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和洛丽塔找个靠山。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乱伦爱情……直到狂燥的洛丽塔开始厌倦最终离开了他。失去了生命中的精灵的亨勃特在绝望与悲哀中杀死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男人——克拉尔·昆宁

④ <<洛丽塔>>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洛丽塔》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情爱故事。

剧情介绍:大学教授亨伯特(杰里米•艾恩斯 饰)年幼时经历了失去初恋女友之痛后,自此他对未成年少女有特殊的感情。一次他到了美国去,成为了寡妇夏洛特(梅勒尼•格利菲恩 饰)的房客,当他看到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多米尼克•斯温 饰)时,他疯狂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少女。

事实上,夏洛特希望可以跟韩拔结婚,让自己与女儿都能有个依靠。同时为了能让自己能够留在洛丽塔身边,韩拔还是跟夏洛特结婚了。不久,夏洛特知道了丈夫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愤怒出走时遇车祸身亡了。

韩拔把在身在夏令营的洛丽塔接到身边,瞒着母亲去世的消息与她游历美国,而他们也展开了一段不伦恋。面对小妖女洛丽塔,韩拔百般顺从,但洛丽塔还是厌倦了他,密谋逃走。


(4)洛丽塔是哪个电影里的扩展阅读

《洛丽塔》角色介绍:

1,亨伯特

洛丽塔的继父。青少年时期无疾而终的爱情导致亨伯特性心理障碍,使他的爱欲对象停留在12—14岁的性感少女。夏洛特死后,亨伯特用各种计谋将洛丽塔沦为自己的情人,并假借父女关系带着洛丽塔四处漫游,以躲避警察和审查。

2,洛丽塔

夏洛特14岁的女儿。夏洛特死后,洛丽塔沦为继父亨伯特的情人。在过了两年的乱伦生活后,洛丽塔对继父亨伯特感到厌烦,随色情剧作家奎尔蒂逃走。三年后,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的洛丽塔碍于经济上的窘境,向亨伯特写信求援。

3,夏洛特

洛丽塔的母亲,爱慕自己的房客亨伯特并与他结婚。婚后夏洛特看到了亨伯特的日记,得知了他对女儿洛丽塔的迷恋,悲怒交加,冲去邮局寄信的路上遇车祸而死。

⑤ 电影<<lolita>>是哪个国家拍摄的

《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又名《洛丽塔》,是一部1962年出品的电影,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信息英国,美国|152分钟|USA 1962年6月13日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詹姆斯·梅森 / 谢利·温特斯 / 苏·莱恩
类型爱情 剧情

⑥ 洛丽塔谁

洛丽塔是一本书,也是书中的主角也是电影中的主角。

《洛丽塔》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洛丽塔》最令人叹服的成就这一就是,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的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风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并没有给亨伯特的欲望世界赋予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感。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醉心于操纵幻觉的魔术师。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情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作为他的欲望对象,洛丽塔只不过是亨伯特意识的产物,是他异想天开地企图从外部的现实和时间中抢夺出来的一个幻想。

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奸情。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年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着那些肤浅狂燥的精灵们。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洛丽塔找个靠山。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乱伦爱情……直到狂燥的洛丽塔开始厌倦最终离开了他。失去了生命中的精灵的亨勃特在绝望与悲哀中杀死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男人——克拉尔·昆宁。

书的简介:http://..com/question/44533527.html?si=4&wtp=wk

⑦ 洛丽塔结局是什么

小说理的洛丽塔和电影里的大致是一样。是早熟的性感少女,活泼可爱。正是因为这样,亨勃特才会疯狂的爱上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洛丽塔找个靠山。

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乱伦爱情……直到狂燥的洛丽塔开始厌倦最终离开了他。

失去了生命中的精灵的亨勃特在绝望与悲哀中杀死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男人——克拉尔·昆宁。亨勃特可能真的毁了洛丽塔的一生,但幸运的是洛丽塔脱离了他。

拓展资料:

《洛丽塔》(Lolita),又译为《洛莉塔》、《洛丽泰》、《罗莉泰》,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美国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⑧ 洛丽塔同名改编的电影是哪部啊搜到好几部不知道是哪部。

洛丽塔一共有两次被改编成电影,一部是1997美国版的,由亚德里安·林恩 执导的,片名《洛丽塔》也叫《一树梨花压海棠》(不知道谁翻译的,这么油菜)
编剧: Stephen Schiff
主演: 杰瑞米·艾恩斯 / 梅兰尼·格里菲斯 / 弗兰克·兰格拉 / 多米尼克·斯万

还有一部是是1962英国版的,还是黑白的,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片名《洛丽塔》,
编剧: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主演: 詹姆斯·梅森 / 谢利·温特斯 / 苏·莱恩 / 彼得·塞勒斯 / 露易丝·麦斯威尔 / Gary Cockrell

⑨ 《洛丽塔》1998和1962区别是什么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曾被两次改编成电影,分别是196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同名电影《洛丽塔》,以及1997年阿德里安·莱恩执导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电影和小说的叙事各有特点和优势。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努力探寻新的写作技巧和实验性的写作手法,小说叙事颇具特色,电影叙事则更具画面感和形象性。本文将把小说《洛丽塔》和莱恩的电影《一树梨花压海棠》在叙事艺术上做一个对比。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曾被两次改编成电影,分别是196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同名电影《洛丽塔》,以及1997年阿德里安·莱恩执导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由于库布里克导演个人风格强烈,是电影更像是一部黑色幽默的讽刺喜剧,而莱恩版更直接突出故事的悲剧特性。

在很多细节上,莱恩版显得更忠实原著,但缺少原著中的讽刺和戏谑的味道,更多的是唯美的感伤。相较之下,笔者更喜欢莱恩版,所以本文对比的是小说和莱恩版电影的对比。

作为二战后美国实验小说最有影响力的先驱,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不仅挑战了小说主题的禁区,还努力探寻新的写作技巧和实验性的写作手法,如反体裁、戏拟等。

他擅长对各种文学样式进行近乎“随意”的运用,他以小说为主干,附载着诗歌、戏剧、书信、日记、传记甚至评注这样与文学本身相距较大的另类体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自小说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评论界对它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文本的开放性、阅读的游戏性,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洛丽塔》有传记的特点,它以第一人称记述了亨伯特一生的经历;在叙述基调上,小说又是一部忏悔录,主人公亨伯特剖析了自己丑陋的灵魂,小说对亨伯特的欲望描写直白而坦率,这也正是小说最初受到读者欢迎和评论界诟病的原因。

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夹杂了日记的体裁,连续十来页的篇幅都是亨伯特1947年6月的日记,甚至还有天气记录;在记叙亨伯特携洛丽塔游历美国的过程时,小说又以游记的笔法让读者跟随主人公欣赏了沿途风光。

而在洛丽塔出走失踪前后,故事又变成了一部侦探小说:陌生人的神秘出现,洛丽塔的变幻莫测,情节悬念迭起,处处暗藏玄机,环环相扣,直到故事结尾才真相大白。纳博科夫格外重视主人公、叙述人、作家与读者间的关系。

运用多种手段和技巧将小说复杂化,如不可靠叙述、大量的字谜游戏、丰富的意象组合和冷嘲热讽的戏拟等。读者必须仔细小心地抓住作者有意布下的蛛丝马迹,才能够洞查小说的奥妙,感受到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所带来的审美快感。

《洛丽塔》中采用了戏拟的手法。作者戏拟了60多位西方有名的作家,通过人物、结构或文体等不同层面的滑稽模仿,来讽刺自己反对的作家作品。比如小说中对弗洛伊德的戏拟。他常故意在小说中让他的人物按照弗洛伊德学说的观念去行事。

弗洛伊德以性本能来阐释全部文化的精神动力,并且将性本能的压抑追述到清白无辜的儿童甚至婴儿,这在纳博科夫看来简直荒唐可笑。在小说的前四章,亨伯特一脸真诚地追述自己恋童癖的根源、变态行为的动机以及被压抑的童年性经验等,就是对这一观念的戏拟嘲弄。

第五章中亨伯特称自己“在欧洲那段时期的成年生活竟然双重到荒谬的地步”,明里与成年女子保持关系,暗里却渴望每一个性感少女,“所有这一切,现在我全据理来加以说明。在我二十多岁和三十出头的那些年里,我并不那么清楚地明白我的苦闷。

虽然我的身体知道它渴望什么,但我的头脑却拒绝了身体的每项请求。一会儿,我感到羞愧、惊骇;一会儿,我又变得盲目乐观。我受到清规戒律的遏制。精神分析学家用伪性欲的伪释放来劝说我”。这显然是在对弗洛伊德意识压抑无意识说法的戏拟。

小说《洛丽塔》对美国世俗社会与文化的呈现惟妙惟肖,细致深入。正如纳博科夫在小说序言中宣称的:我选择美国汽车旅馆而不选择瑞士饭店,也没有选择英国客栈,就是因为我要努力做个美国作家,只要求得到其他美国作家享有的同样的权利。

亨伯特和洛丽塔四处游荡时的寄居之处就是各色汽车旅馆,而这里也是美国大众文化集中表现的处所。后半部分故事故事发生在旅途之中,从一个旅馆辗转至另一旅馆,频繁的场景变化给读者阅读造成障碍,纳博科夫还不断地使用借代、隐喻以及双关等修辞手法来描述旅馆名称。

使得小说对空间的建构显得格外含混不清。但纳博科夫这位视觉艺术大师有意将诸多视觉形式,转换运用到《洛丽塔》的小说文本中,其中的人物、结构、风格大量借鉴电影表现手法,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空间效果。

小说《洛丽塔》同样是在有限的文本空间中表现无限的世界,是一种空间模拟机制,具有典型的空间艺术和影视艺术特征。小说中的空间呈现大多是故事发生的场景,相比较之下,电影空间就显得更为多样化。

电影叙事中的空间,不只是客观场景再现,同时也是一种叙事的手段,用来表现画面之外的隐喻内涵。

小说叙事颇具特色,首先在叙事人的选取上,别出心裁的让主人公亨伯特自己来讲述故事,而他“有罪”的身份使他的叙述显得格外地让人迷恋一个发疯的人物认认真真地叙述他自己的经历。

这使得亨伯特本人充满了诱惑力,具体地说,“是一个因亨伯特的性变态必定会造成的自我开脱的可以理解的成分以及亨伯特己经是一个来日无多的人这两点理由而变得更加复杂的问题。”

这就迫使读者要不断地判断叙事是否可靠,然而第一人称叙述又不可避免的将读者拉近到亨伯特的心理变化,直至情绪完全被亨伯特所掌控,忽而表示同情,忽而又认为他是罪恶的、不可饶恕的。

可以说,作为小说的《洛丽塔》所富有的魅力,正是在这虚虚实实之间,这样,细腻的心理描写就变得格外突出与重要。

这一方面得益于纳博科夫高超的叙述手法,同时更展现了小说艺术的优长之所在,可以进行内化的、细致入微的描写。相比之下,由于电影画面呈现的形象性,使得小说文本叙述上的迷惑性有所削减。

电影根据小说的结构,采用了环状叙事,从故事的结局开始,以故事的结局结束。无论是在文学叙事还是电影叙事中,时间对于表达主题,深化内涵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调整时序,延缓或加快叙事速度以及对某一情节的多次重复来突出主题。

在《洛丽塔》中,通过亨伯特对洛丽塔举止神态的一遍遍不厌其详地描述,使读者感受到亨伯特过分痴迷以致变态的爱情,进而发现他沉酒于过去,对往昔的疯狂追逐,以致深陷时间牢笼,无法摆脱的欲念。在这一点上,影片是无法明确阐释出来的。

文字具有抽象性特征,传达的意义是暧昧的,不确定的,能够给予作者无限的创作空间,同时给予读者无限的各异的想象空间,而一旦把文字视觉化,这个想象就被限定了。小说中的抒情、议论和心理描写是很难被准确地拍摄成画面的。

因此,相较于原著党来说,只观看过电影的人会错过许多信息。比如亨伯特日记中复杂的、热烈的心理,就很难通过电影画面来表达。

小说第28章至第29章,在肮脏的贫民窟里,亨伯特找到了憔悴邋遢的洛丽塔。这时候洛丽塔怀着孕,而且因为生活的重负未老先衰,不再是当初那个性感的少女,亨伯特面对这么一个洛丽塔,有一段比较感人的独白,而小说和电影中这段独白是不同的。

小说的描写比较露骨,而导演阿德里安·莱恩在影片中把这段独白浪漫化了:“她以前是一个妖女,现在却像一片枯叶。但是我爱她,这个洛丽塔,苍白、臃肿、混俗,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这也是这个故事比较感人的几个片段之一。

在小说中,纳博科夫完全地、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诙谐模仿的效果,但是莱恩在电影中想要呈现的,是一个忧郁的、悲惨的爱情故事,叙事风格始终是严肃的,没有一丝诙谐的成份。

即使亨伯特打着爱情的名义,他和洛丽塔的关系依旧是不道德的。也许在文学世界里,任何道德家的审判都显得苍白无力,但是读者或观众不能否认,亨伯特是怎么在洛丽塔尚在懵懂的时候占有她,

怎么一边以父女身份住在简陋的汽车旅馆里,一边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以继续满足自己对她的欲望,在这个方面,亨伯特的性质和奎尔蒂一样恶劣,只不过亨伯特对洛丽塔是有感情的,

可不幸的是,这感情是单向的,洛丽塔对亨伯特,无所谓爱恋。道德主题是探讨《洛丽塔》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无疑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

阅读全文

与洛丽塔是哪个电影里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少女爱藏版首刷多少钱 浏览:346
神魔交战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832
黄金瞳电影免费看 浏览:434
如何英语回答别人问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浏览:782
日本电影真田十勇士免费观看 浏览:775
驴得水这个电影如何 浏览:110
电影电视剧小说最好的免费网站 浏览:434
神之一手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904
狼图腾电影赚了多少钱 浏览:787
女主好看露肉多电影 浏览:354
怎么往华为手机里导电影 浏览:938
我还有三天就结婚了叫什么电影 浏览:863
vr眼镜小电影怎么 浏览:785
龙岭迷窟电影免费完整版电视剧 浏览:572
电影倩女幽魂好看吗 浏览:220
有什么美女多的电影电视剧 浏览:794
男主特好看的外国电影 浏览:146
disney系列好看的电影 浏览:285
微光搜不到想看的电影怎么办 浏览:790
什么电影一半海水 浏览: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