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最后台词我无处不在是那个电影
中文名
超 体
外文名
Lucy
导 演
吕克·贝松
编 剧
吕克·贝松
制片人
Marc Shmuger
类 型
科幻,动作
主 演
斯嘉丽·约翰逊,摩根·弗里曼,安娜蕾·提普顿,崔岷植
片 长
89分钟
B. 给我一些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少年残像》和《大地之灯》中的经典语录,谢谢!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世界的悲伤与灾难都太多,我们活在平静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人间既非天堂又非地狱,末日尚远,我们唯能维护着自己的天地。
尽管,生命中的温暖一直都与我们遥遥在望,而我们只不过是拒绝路过。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
幸福本身就是虚妄,它只存在于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在所谓的终点是看不到幸福的,因为它不存在。
因知道若干年之后的人世再也不会有人惦记我们的存在,因此这段饱满的生命,是我们生之为人而骄傲的唯一见证。
我想去相信一个人,非常想。可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忙着生,忙着死,所有人都是如此窘迫的姿态,令我不忍心再向别人索求关怀,如果期待被给予绝对的原谅与温暖,那将会是捕风捉影之后的一无所获。如果我们不想对人事失望,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寄予任何希望。堇年,记住,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只有记忆成了身外之物,我们才可以在这陵园一样的人间,走得远些。
就好像极爱一个人的时候,会轻易说起一生,轻易以为一生可以就此交付。但是颠沛的感情其实从来不能托以终生。缘由无它,只因生命是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我们无从交付。每每回过头来一看,也只不过是与其并肩了一段花荫下的岁月而已。至多留下些情动的隐隐回声,至多留下一些连回声都散尽之后的寂寞——比如很久以前,当极其年少的我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会因为别人的爱情而情绪丰沛地哭出来;一些年之后,我再看到那样的电影,会因为自己心里想起了一些人和事,而哭也哭不出来。
《大地之灯》
他们的祖先,只看到每一只快要死去的秃鹫都会离开群体,腾空万里,往太阳的深处飞去,直到融进太阳的光辉之中。从来没有人看到它留在人间的尸体。人们相信,秃鹫的尸体是被太阳的光所吞灭的——如同我们让自己的身体被秃鹫吞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将它作为比丘的化身。所谓六道轮回,就是在它们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印度教金刚乘的经典以及教义在民间经过反复嬗变,产生一个流传:每一人身血肉中都有数个“轮室”,以莲花为形沿着椎骨排列,从尾处一直抵达头顶。一旦花瓣被砍碎,花根被劈开,整个莲花便分崩离析,失去精血与生命。也就是说,灵魂所依托的肉体宣告破碎消亡的时候,灵魂就需要寻找新的载体。
我们的肉体永远都只不过是一朵莲花,它会毁灭。但是我们的灵魂是永存的。卡桑,你一定要有善美的灵魂。这样,你的灵魂才能在佛的抚度之下,获得永生。
天,对于卡桑,还有卡桑的祖先那些古藏人来说是无上圣洁的存在。他们在离天最近的地方,骄傲地歆享着亘古的太阳在她们皮肤上留下的红色胎记。那脸膛上红得发紫的颜色,是日光的亲吻。他们拥有天下最为稀薄而洁净的空气。最为燎烈的阳光。最蓝的苍穹。还有最广袤的大地。他们是原始并且血统高贵的生灵,在离太阳的最近的地方,绽放了世世代代。
是有这样一群生灵。靠着信仰作养分,得以生存下去。肉体是这么微不足道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一朵莲花。只如同一只器皿,用以承载着厚重并且洁净的灵魂。
原来这里的生活之所以泰然,是因为人们无法看见时光。因此姿态静止。
艺术总是生活的衍生与附庸。生活尚且不保,何谈那些阳春白雪。
而当一个人熬过了苦难的底线,对于世间的冷暖毫无知觉,并且韶华已逝逼迫她不能再在无用的事情上浪费哪怕一分钟时间的时候,就真的只剩下所谓成功了。因为其中的代价,已经早早透支在青年时代,并且其庞大的伤害与遗憾,并非一句貌似豪迈而动情的青春无悔便可以弥补——即使于一个时代而言。
往事姿态傲然地横躺在生命中接受回忆的检阅,浑身有着经过时光的酝酿而散发出的美好光彩。竟仿佛变成了自己不曾获得过的梦想一般,连理性都因之陶醉得晕头转向。殊不知,在经历往事之时,是那样一般辛苦。
毕竟没有什么凭吊能够回报生命之中那些无人知晓的坚忍岁月。因生命本身不过就是一树沉默的碑,上面刻下的字早已被尘世忘却。
在还未踏进这个世界体验到人间冷暖之前,在单纯无忧的乡下童年刚刚结束之后,母亲突如其来,一再用抱怨的方式,不厌其烦向他灌输对于她这个世界的憎恨,并且一再告诫他,这个世间的冷漠和无情超过他想象……
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就成为禁忌。交流是羞耻,亲近是羞耻。唯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失望,那么他必将对这个世界失望。
不要把别人想象得对你很忠诚。
这句话简生印象这样深刻。很久之后他明白原来真的是这样。尽管听起来很绝望。
对于大多数短暂而平凡的既定命运来说,人只是一堆盲目而无用的热情。爱之永恒美好与激越,只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永恒隔膜这一悲哀。
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做自己的刺客。除非对这个世界有足够失望,或者他足够不成熟。或者两者兼有。
简生,一些我们不忍目睹的事情,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堪而延迟了脚步。我们需要遗忘并且继续生活下去,尽管我知道这样的过程对于你来说将会是惨烈无比的。你母亲的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不过是要多建一个坟墓。而对于你来说,或许就是整个世界都被埋葬了。
人生百态,犹如四海归帆,自古路远马亡,殊途同归。
陌路尽头,洒去一抔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薄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音上,给这尊尊沉默的青碑下孤孓的魂灵叩一首至情至义的所谓哀悼?而这人间,朝生暮死之间,又多少尸骨未寒的苦魂遁入空寂,却在人世中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因为我们都如此轻易地走到了别人的光环和阴影的笼罩下,愚蠢地聒噪,还坚信这就是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所在。而我淡然地坚持以苍白的语言尽我所能刻画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敌对,以及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真实真实再真实。青春,我可爱的青春。
我们都对了还是错了,我们都爱了但是忘了。走的时候你哭了还是怎了,我只是疼了但还是笑了。我想引用一句被说过很多次的话,我生命中的温暖就这么多,全部给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微笑。
原来有些事真的是不经意的完整,有些人真的是出乎想象的命中注定……无论上天给我怎样的躯壳,我上演了十七年的悲欢,一些人一些事就这么明明灭灭地刻在沿途的风景中。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谎言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辗转中的快乐在百转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我站在风中把它们扫进心底最阴暗的角落。再也没有关系。那样明眸皓齿地对别人微笑,灵魂喷薄影子踯躅。只剩坚强无处不在。
所以如果有不幸你要自己承担,安慰有时候捉襟见肘,自己不坚强也要打得坚强。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难过,我们还能把快乐写得源远流长。
陌路尽头,撒去一杯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薄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首上,给这尊沉默的青碑下孤了的魂灵一首至情致意的所谓哀悼?而这人间,朝生暮死之间,有多少尸骨未寒的苦魂循入空寂,却在人世间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我站在风中,手里的扫帚把散落一地的琉璃扫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
风空空洞洞地吹过。一年又这么过去。而来年,还要这么过去。我不知道是安稳的背后隐藏着沮丧,还是沮丧里终归有安稳。只是我们,无法找到。
《为了忘却的纪念》:
隐忍平凡的外壳下,要像果实般有着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闪亮的内核。
年华里,我们失却的是一种心情。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这青春,与世间任何一段青春无异——年华里那些朝生暮死的悲喜,也就这样野花般自生自灭地燃烧在茫茫命途上,装点了路人的梦。
看,在这个充满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的世界里,生命对我们是吝啬的,因为他总是让我们失望;可是,生命又是这么慷慨,总会在失望之后给予我们拯救。
《远镇》:
本来以为重生是一件美好的事。然而现在觉得,它比背负记忆还要无措。
有时候沿着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脉络向深处追溯,就清晰地感到每个人灵魂深处的雷同。
如果不是远行,怎么会了解远方的每个陌生而绮丽的生命轨迹。
生命若给我无数张脸,我永远选择最疼痛的一张去触摸。
有很多人,你原以为可以忘记。其实没有。他们一直在你心底的一个角落。直到你的生命尽头。在尽头你会怀念每一个角落里的黑暗之中的光,因为他们组成你的记忆与感情。但是你已经不能拥抱他们。只能在最后明白,路途是一个念念不忘的失去的过程。
深刻的思念是维系自己与记忆的纽带。它维系着所有过往。悲喜。亦指引我们深入茫茫命途。这是我们宿命的背负。但我始终甘之如饴地承受它的沉沉重量,用以平衡轻浮的生。
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有比你意想中伟大得多或者悲哀得多的事情发生。
她的平常人的姿态,才矫情。
怀念是生命中最无能为力的事情,并非卑微。
然而让我牵挂的人,我选择去忘记。
在这个把回头看作软弱和耻辱的世界上。走地再远,也终究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终究回不到想要的梦境。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的遗憾和憧憬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我见过你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软的笑意,在炎凉的世态之中灯火一样给予我苟且的能力,边走边爱。
一些事情渐渐变得淡灭,你知道它存在过,但却已经忘记怎样的存在过。
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成了禁忌。交流是耻辱,亲近是羞耻,惟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北方》:
人与大地皆有着淡定朴素的容颜,昭示着千百年的平凡历史。
如果我们不想对人事失望,惟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寄予任何希望。...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惟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花朵之蓝》:
这就是成长吗?像一页页翻书的感觉。
靠近,只是因为害怕孤独。
再见。我知道,若没有离别,成长也就无所附丽。
《春别》:
如果眼泪滴落了,那么我的忍耐就将被惊醒。
青春的意义决不在于这炼狱般的高三,却一定需要这炼狱般的高三来锻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阐释。
《大地之灯》后记《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一个人要举重若轻并且诚恳无欺地面对自己的过去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冰是睡着的水》:
秋天的北方有着铺天盖地的蓝色苍穹,像欧洲电影的片尾字幕一样漫长漫长地从眼前流过去。
旋律亲切得仿佛是时光。摇曳的手风琴和微笑的打击节奏。不插电的记忆。
《薄奠》:
表达——如果一定要有的话——也无论如何不能失去一件平静与含蓄的外衣。
偶尔唠叨一下这样无谓的怀念,都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事。只是你先于我好早之前,就把它静静地放在不再轻易拿得出来的沉默里了。而我直到现在,都还常常念念不忘地把它带出来悄悄去和寂寞散一下步。
只有记忆成了身外之物,我们才可以在这陵园一样的人间,走得远些。
曾经以为极其盛大的青春的构成,其实不过是一些形式上细微到一旦掉进时光的河床就再也找不到的碎片。
生命只是一把尺子,...青春在这样一把尺子上占据的只是一段短暂的跨度,一成不变地被几个细密的标识所代表。而我们观瞻它的角度,已然像日晷般记录了我们与它的渐行渐远。
我想,因为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过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
《灯下夜祷》:
在我们曾经或过来的生命中,我们是否原原本本坚持了那些年少纯净的初衷,而在我们剩下的生命中,它又是否能够被继续地坚持下去,我们又是否还在为曾经的执念行走在路上?
《流景闲草》:
光线被阻隔在顶部弧度柔美的窗子外面,只在脱漆而粗糙的旧木地板上切下一溜狭长的暖色。
感情用力过度,亦充满裂痕。
青春的奢侈,便在于能够有足够清澈的心情,用七百多个夜晚去写一封言不由衷的信,给一个并不属于将来的人。
那些曾经无处安放,满得快要溢出生命的青春,曾经给与予我们多么美好而奢侈的方式,修饰人生的平凡和落寞。
假如一个人的梦想无法实现,那么仅有一个姿势也是好的。比如摆一个飞翔的姿势,或者在睡前说句祝福在梦中能见到大海的话。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总以为物品可以代替想念和诺言,让我们在彼此的生命深处永久停留下去。
那些愉快,最终因为过于短暂而在回想起来的时候变得伤感;而那些伤感,却会因为叫人刻骨铭心而变成了回忆中的快活体验。一切已经混合成深冬时节玻璃窗上的模糊氤氲的雾霜一样语焉不详的怀念,轻轻抹开一块来,才可以清晰看见所有曾经叫人动容得不堪重负的人事。
那时从来不曾悲伤地坐在我身边的你。那是从来不曾快乐地坐在你身边的我——可悲的是,在曲终人散之后,我才恍悟,原来再也不能有你坐在身边,才识真正的不快乐。
《蓝颜》:
心里有个人放在那里,是件收藏,如此才填充了生命的空白。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幻听》:
我们是相互交错的经纬,被岁月织成锦缎,与虚无的结局丝丝入扣。
书里说,“生命中许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我便这样彻头彻尾地相信,拍案而起,惊怯,无路可退,相信着以自我凌虐的姿势挣扎的人中我并不孤单。
《幻世》
其实人应当活得更麻木一些,如此方能感知到多一些的感官之愉。这一切,我都是明白的。但,我在年轻时代,或许还将会延绵一生,因着性情深处与生俱来的悲剧色彩,遥遥无期地沉浸在哀伤的生命底色之中。这种底色总是在接近流产的临界点艰难地孕育着希望,坚持,以及一切引诱我继续活下去的幻觉……
在我所有的旅行当中,稻城是最荒凉的一段旅途,可悲的是,它最贴近人生。
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
《故城》:
我们总在不断的记住忘记我们的人,而被我们忘记的人却也在纪念着我们。
我们应该把生命浪费得更有意义些。
我们恰恰是因为在乎太多,所以总是有无法释怀。
上帝让我们习惯某些东西,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但我们竟然,一不小心就习惯了生命本质的空虚。
不要把别人想象得对你很忠诚。
我想去相信某个人,非常想。而且一直这么相信着。
人总是会分开,为着我们不可妥协的前途,和所谓的明媚希望。
只能冷暖自知,再自知,再自知,自知到灵魂的深处去孑然独立,在这漫长的路途中一直跑下去,跑向无谓的投奔。
生命原是这样一场沉迷的游戏,每个人自知。因为总有离别。
《昨天》:
我们在电影里看着别人替我们过着梦里的人生,看着他们替我们爱,替我们死,动容之时流下眼泪——擦干之后,那不过是灰飞烟灭的幻象,生活仍然一无所有。
闪光的日子渐渐漫涨成一片深色的画布,描绘出怀念中的肖像。
在过去那些浅薄无知的伤春悲秋之中,我写不下归期。
我们都说,只有这一年,没有什么不可忍耐。但是真正离开这一年之后,我们需要忍耐的东西变得更多。(高三…――|||)
《昨日以前的星光》:
幸好爱情不是一切,幸好一切都不是爱情。
《沉默如谜的呼吸》:
我们还是太年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带着盲目的信任或者盲目的不信任。因活着本身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所以一切流于空乏的热血和牺牲,最终都注定是——在个人意义上来讲——无疾而终的。除了或者本身之外,没有什么能够弥补活着的贫瘠。
《澜本嫁衣》:
如何与时间厮守
做希望的忠贞恋人
关于另一半世界的失落与真相
关于一艘无帆的船如何漂泊
生命如烟花焚城
灰烬无声
C. 其实人生中有很多的遗憾,有哪些电影是一定要趁着年轻去看的
一、《风雨哈佛路》
是彼得·勒文执导,并于2003年上映的影片。
1、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影片非常励志,感人肺腑,主人公丽兹生活在最底层,过期的食物、破旧的浴室、过期的针头,被打破的宁静,不堪的童年,破碎的家庭,但有一样永远不会改变,她说:“I love you,mum”’I love you, dad.’
你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感动,她的坚强、乐观、感恩能给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非常值得读书时期的你看一看,相信看完,你没有不好好学习的动力!
《阿甘正传》
是美国著名编剧、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于1994年上映的影片,并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十三项提名,最终荣获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等六项大奖。
1、推荐理由:
就像阿甘虽然有智力缺陷,但永远记得妈妈的叮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样的”,就这样,在越南战争中,不抛弃他的战友,一直深爱着珍妮。
无论人生顺境或逆境,直面生活的真实,保持平常心,不要问你曾经是谁,要记得你此刻是谁,做个善良、真诚、淳朴、豁达、自强不息、勇敢的人,不需要豪言壮语,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人,你总会被上天眷顾的,获得最大的尊严。
D. 关于<朗读者>和<海上钢琴师>,<肖申克的救赎>
《朗读者》:
1、《生死朗读》是一套2008年的英国舞台剧电影,以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为背景。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2、生死朗读观后感
宽恕不可宽恕的 ——德里达
(1) 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战争快结束时,火车车皮不够用,艾希曼便让被捕者自己步行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2)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那种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小说比电影更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关键内容,电影中只出现了一个在法庭上织毛衣的被告形象)。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射了麻醉药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享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使恶得以日常化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各种本职工作的日常计较。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3)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
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
审判始终没有触及汉娜身上真正重要的内容(汉娜的拒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
汉娜的确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审判者就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罪名、简单地运用法律惩罚她。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阿伦特就认为,为了能正义地审判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创造出基于对人类尊严深思的新的法律。
汉娜这个形象从根本上召唤着正义,而不只是同情。
(4)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表现了:经历了二战、在纳粹的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老一代德国人和年轻一代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而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需要计较的现实因素就更多了。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种麻木。这种麻木是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汉娜终于通过磁带学会了读写,但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正义)和宽恕。
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影片的结尾处,麦克把他原本疏远的女儿带到了汉娜的墓地前。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来)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罪与罚,更是关于爱、正义和宽恕。3、获奖记录
第6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剧情类电影最佳女配角 凯特·温斯莱特 《生死朗读》
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凯特·温斯莱特 《生死朗读》
2009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女主角 凯特·温斯莱特 《朗读者》
2009美国演员工会奖 最佳女配角 凯特·温斯莱特 《朗读者》
2009德国哥比奖 最佳女主角 凯特.温斯莱特 《朗读者》
4、专辑曲目:
1. The Egg (01:06)
2. Spying (02:27)
3. The First Bath (02:50)
4. It's Not Just about You (01:29)
5. Tram at Dawn (01:05)
6. You Don't Matter (02:41)
7. Reading (01:51)
8. Cycling Holiday (01:40)
9. Sophie / 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 (03:00)
10. Go Back to Your Friends (05:21)
11. Handwriting (02:19)
12. The Failed Visit (04:59)
13. Verdict (01:35)
14. Letters (02:39)
15. I Have No One Else to Ask (03:42)
16. Piles of Books (02:13)
17. Who Was She? (06:48)
海上钢琴师:
1、电影简介
原片名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 ' oceano(意大利文)。
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电影院》(又译星光伴我心),《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译真爱伴我行),我们可以将它们定义为“时空三部曲”或者是“寻找三部曲”。导演运用了一种相同的叙事结构——“回到”,让我们不断穿梭于“现在”与“过去”之间。
剧情简介
一九零零年的第一天。邮轮维珍尼亚号载着熙熙攘攘的欢呼人群在纽约港靠岸。在梦想的鼓动下黑压压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满可能性的美好未来。喧嚣过后,船上除了船员所剩无几。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于是偷偷跑到餐厅搜罗客人遗落下的贵重物品,结果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婴儿。他抱起婴儿,看见他的目光清澈,皮肤白净。Danny Boodman对这意外收获十分惊喜,于是收留了这个孩子,起名叫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纪念这孩子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他收养。
善良的Danny Boodman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读书,不让他受苦。但因为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Danny Boodman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不许他离开船舱一步。
在1900八岁时,Danny Boodman死了,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专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弹起了自己即兴发挥的曲子。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直到音乐停下来,船长才过去对他说,“1900,这一切都违背常规。”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说:“该死的常规。” (Fuck the regulations)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维珍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虽然他从未下过船,但是已经名声远扬。在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晕船的Max,两个人十分投缘。从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Max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即使弹琴胜过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让1900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录制唱片,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尽管女孩仅仅是在用窗户的反射照镜子,他却立刻爱上了她。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为爱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那个女子就是手风琴匠的女儿,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天地,来到了美国。开立了一家鱼店。建立了属于自己新的世界。而1900却始终不能释怀。直到最后一刻。)唱片录制完成,出版商把唱片放给1900听,他没有把唱片给出版商,因为他不允许别人把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他犹豫再三,想把唱片送给那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却在女孩下船的时候没能如愿以偿,1900无法掩饰自己的哀伤,他失望地毁了唱片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后由Max把唱片的碎片藏到了1900的钢琴中,这是1900唯一留下的音乐记录)
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十分的痛苦,他想去找她。Max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在某年的春天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着Max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但当他即将踏上土地时,他茫然的看着偌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回头,返回了船上。他对Max说,我再也不下船了。
直到许多年后,大战结束,早已离开维珍尼亚号的Max偶然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在船上,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船马上要被炸毁前,Max拿到当年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但是1900执意不肯下船,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无数个键的没有尽头的钢琴一样让他感到恐惧,他宁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一个尽头。Max最终悲伤的离去,在远处目送维珍尼亚号和1900一同被炸弹粉碎。
那天他告诉那个他曾对之提起过1900的传奇故事的乐器行老板:1900死了,老板也感到惋惜,于是把Max因为窘迫卖掉的小号还给了他并对他说,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旧小号值钱。带着仅值旧小号的1900的故事,Max离开了,从此,很少再有人会记起那一生不会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2、观后感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彩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兹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曾与1900用手风琴合奏的老人的女儿。),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黄色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3、获奖情况
1999年意大利电影金像奖(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最佳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颜尼欧.莫利克奈 ennio morricone)、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
scholars jury david奖(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获得)
1999年欧洲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
1999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最佳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制片人、最佳剧本(朱塞佩.托纳多雷)、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另,颜尼欧.莫利克奈因本片原创配乐的创作和研究工作而获得特别银丝带奖。
2000年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guild of german art house cinemas):公会电影奖-银奖最佳外语片 。
2000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电影配乐(颜尼欧.莫利克奈)
4、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1.1900's Theme
2.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3.The crisis
4.The Crave
5.A Goodbye to Friends
6.Study For Three Hands
7.Playing Love
8.A Mozart Reincarnated
9.Child
10.1900's Madness
11.Danny's Blues
12.Second Crisis
13.Peacherine Rag
14.Noctume with No Moon
15.Before the End
16.Playing Love
17.I Can and Then
18.1900's Madness#2
19.Silent Goodbye
20.Ships and Snow
21. Tarantella in 3rd Class
22. Enring Movement
23. Police
24. Trailer
25. Thanks Danny
26. Magic Waltz
27. The Goodbye between 1900 and Max
28. Goodbye Duet
29. Portraits
30. Lost Boys Calling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牢狱题材电影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因而在公映时成为卖座鼎盛的黑马。
1、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瑞德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现在已经成为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但同时也使瑞德对他另眼相看。
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报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象在公园里一样。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石锤,他的解释是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他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做为交换,他为十几个犯人朋友每人争得了3瓶啤酒。喝着啤酒,瑞德说多年来,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申克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议会,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同时,安迪为了展现音乐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冒着被处罚播放了一段音乐,并送给瑞德一个口琴。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上报这一情况以争取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一个月的严重惩罚。在禁闭中监狱长来探视安迪,得知安迪坚持找出真凶,获得新生时,监狱长发怒。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并且给安迪再次禁闭一个月的惩罚!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那里有我给你的东西。”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同时,因为他对经济聪明的头脑,典狱长一直让安迪为他做黑账,洗钱,将他用监狱的廉价劳动力赚来的黑钱一笔笔转出去。而安迪将这些黑钱全部寄放在一个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实这个斯蒂文是安迪虚构出来的人物,安迪为斯蒂文做了驾驶证,身份证等各种证明,可谓天衣无缝。安迪越狱后,用斯蒂文这个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用这笔不小的数目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扉页上写着:“监狱长,您说得对,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当看到里边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锤时。监狱长领悟到其实安迪一直都没有屈服过。而这时,警方正向监狱赶来逮捕监狱长,最后监狱长饮弹自尽。
瑞德获得了假释,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和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后,决定违反假释规定,寻找自由。便动身去芝华塔内欧。两个老朋友安迪和瑞德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滩重逢。
2、观后感
影史上伟大的无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赎》
如果把一部电影比作一本小说,那么《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生活,用经典的对白和多种修饰刻画出多个人物形象,用简单的方式组织故事的主线并伴以多条辅线,以艺术的画面表达着故事的主题,给我们深刻的教育和久久的思考。
一句话评论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
蕴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3、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
出自电影配乐大师Newman之手。
专辑曲目:
01. May - The Ink Spots
02. Shawshank Prison [Stoic Theme] - The Ink Spots
03. New Fish - The Ink Spots
04. Rock Hammer - The Ink Spots
05. Inch of His Life - The Ink Spots
06. If I Didn t Care - The Ink Spots
07. Brooks Was Here - Thomas Newman
08. His Judgement Cometh - Hank Williams
09. Suds on the Roof - Hank Williams
10. Workfield - Hank Williams
11. Shawshank Redemption - Hank Williams
12. Lovesick Blues - Hank Williams
13. Elmo Blatch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4. Sisters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5. Zihuatanejo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6. Marriage of Figaro: Duetto-Sul Aria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7. Lovely Raquel
18. And That Right Soon
19. Compass and Guns
20. So Was Red
21. End Title
4、第四十一届《电影旬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奖 (1995)
第四十一届《电影旬报》电影奖读者选出的最佳外国导演奖 (1995)
E. <<恋恋三季>>最后男的给女的是本什么书
《恋恋三季》由美国与越南合拍,于1998年发行,是越战后第一部全部在越南摄制完成和全部使用越南语对白的美国电影。它是越南裔美国导演裴东尼(Tony Bui)的处女作,编剧裴东尼与裴林(Timothy Linh Bui)。影片在1999年的日舞影展中大出风头,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赢得该影展三大奖项的电影:评审团大奖、最佳影片奖及最佳摄影奖,并入围柏林影展登上欧洲电影舞台。
类似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三步曲的关注人性、民族与社会,导演裴东尼通过描绘三组截然不同的人物在当今越南社会中,命运交错、悲喜交加又互相牵连的生存现状,刻画出五个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社会角色,以细腻敏锐的手法展现了现代越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们特别是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以一种温和的目光真实记录着纯洁朴实的越南人民的爱情、亲情与友情。
第一个故事:年老的诗人自从23岁得了麻风病就将自己封闭在远离尘嚣的荷塘中央的寺庙里。农村少女安是荷塘新来的采花女工。工作间隙,女工们年复一年唱着相同的歌谣,安带来的新歌谣打破了池塘里多年保持的平静。妈妈教给她的歌谣为失去手指病入膏肓的诗人重燃生命的热情。安敬仰诗人的诗,诗人从安的歌声中激发出灵感,又重新开始创作诗歌。安记录了诗人临终前最后的绝唱,也了却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愿望。
第二个故事:不名一文的三轮车夫海执著的爱着崇拜物质生活的妓女莲,每天深夜都去莲接客的酒店门口接她下班,他期望自己可以让莲改变。为了满足和莲共渡一晚的愿望,他不惜作弊赢得了三轮车比赛的奖金。而在宽敞豪华的宾馆客房里,他所要求的不过是看着心爱的人穿上他买的洁白的连衣裙安静的睡觉。海最终以自己的真诚唤醒莲内心深处沉睡的真实美丽的爱意。
第三个故事:美国退伍老兵JAMES重新踏上越南的土地只为寻找自己与越南女人所生的女儿,在酒吧里遇到脖子上挂着木箱子到处叫卖香烟、火机的孤儿伍迪。伍迪在酒吧中遗失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箱子,只得不断地在街头流浪,寻找JAMES,还有他的箱子。JAMES寻找的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忏悔。就在JAMES要离开越南开怀畅饮的时候,在同桌的一群越南风尘女子中发现了女儿的身影,不过她正在一个猥琐的男人怀里卖笑,顷刻间大兵老泪纵横。在大雨的夜里伍迪遇见一个穿着同样的雨衣拾荒的小女孩,女孩将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一半,在雨中两个孩子依偎在一起睡着了。最终伍迪在雨夜的街头找到了自己的箱子,继续着他简单的生活。
故事在夏季发生,一到晚上,就是下不完的亚热带的大雨。然而,它的名字却叫做《THREE SEASONS》。看完之后我明白了那是为什么:片中的三对人物,分别代表了人生中的三个季节,幼年,成年,老年。人生中不同的季节有着各自美丽的风景,开着芬芳各异的花。导演是以人类生老病死的循环象征整个国家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活力。
从垂暮的诗人的生活中,那种古典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既代表了越南过去沉淀在历史中的生活方式,也代表了人生中老年的季节。虽然已经被病魔折磨得面目全非,却依然有着如莲花般高洁清幽的芬芳;即使逝去了,也还在莲花塘上飘荡经年。海和莲还有采莲的安,都代表了人生中的青年时期,美好、充满希望,即使有过伤痕,但也让人相信他们是可以痊愈的。总是穿着雨衣出现在大雨的夜里的伍迪与女孩正处在人生的幼年,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爱,当他们用充满恐惧的双眼感识眼前复杂的世界时,也因为年少纯真,留给尔虞我诈的社会中最后一点人类无私的天性。在生命中最初的季节里由于融入了太多的雨水,色彩昏暗,唯一的亮色就是这群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孩子。JANES与胡迪之间的相遇,暗示着少年和老年、新生和过去、现代正在崛起的越南和以文明自居的美国的一次交锋。
“少女与诗人,妓女与车夫,美军与孤儿,三种被遗弃的情感关系,一个不想忘记过去的新生代”,这是影片的推介词。所谓“新生代”指的是百废待兴的越南,我想它同时也是对导演的褒奖。影片的导演裴东尼出生于1973年的越南,2岁时举家迁至美国,在美国长大;共同编剧的是他年长4岁的哥哥。东尼在自己的电影处女作的镜头中呈现出的画面让人觉得像是一首诗,铺陈了一幅故土的诗情画意。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紧张的节奏,要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导演对故事的组织与结构的驾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片中并没有突兀明显的叙事线索,导演采用意识流的手法,极为巧妙的利用莲花给看起来本无关联的三组人物有了擦肩而过的机会,奠定了影片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基石。在莲的屋子里,插上了海从安那里买来的莲花,JAMES在集市上也买了安的莲花送给他那同样是妓女的女儿;三个女人都展现出莲花般的美丽。
好的故事还需要优秀的拍摄手法去承载。影片中,一组组或优美,或古朴,或颇具对比性的镜头纷至沓来。东尼在表现越南新兴社会与外来物质文明冲击的矛盾时,用了许多巧妙的手法。有如最早吸引我的一幕,巨大明亮的COCO~COLA广告牌下黄尘飞扬的马路,与灰暗的休息中的三轮车车队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广告牌与车队构成静止的背景映衬着马路上模糊的车影人影,构成静止与动态,清晰与模糊的对比,也昭示着人们内心的悬念——现今急剧变化的社会里除了过眼云烟的纷杂,是否存在亘古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又是什么?那场刮痧的镜头,使东方古老的医疗方法,尽可以显的如此暧昧和动人;卑微的人也尽可以拥有浪漫的爱情。莲病了,海为她刮痧。燥热的天气,昏暗的灯光,裸露的女人瘦骨嶙峋的身体,令你完全想不到《刮痧》里面任何的文化冲突,只是在用一种东亚的古老疗法,在白皙的背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希望天长地久的痕迹,也许爱情就在那一刻滋长。尤其突出的是片中出神入化的运用了动与静的对比效果。谧静的荷塘,碧波荡漾的池水,一支支洁白的莲花亭亭玉立,翠绿的荷叶上露珠滚动,“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采莲的小船不期而至,莲花随之摇曳。一般摄影镜头是随着人物角色的动作运动,在这里镜头是静止不动的,画面的主角是荷塘,人物运动着进入画面,打破了画面的沉静。如此反常的视觉对比使画面的效果非常夺目,不愧它获得的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故事的讲述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因而使人更易感动。荷塘中少女的歌词虽然听不懂,但恬静朴素的曲调几近天籁。故事情节多数发生在西贡大街上,尽管尘土飞扬但是影片中没有出现半点嘈杂的声音,导演屏蔽了所有街道上的市井声代之以幽幽的音乐,呈现出的是已经冲刷过的纯净天地。影片展示的不仅仅是声和影,还有味——荷花的香味。。。。从影片一开始,导演就一直有意无意地把荷花置于观众的视线之中,而且还反复了几个由不同人物闻花香的画面,每一次闻花香,观众就得到一次暗示:那是白莲花。于是从片头荷塘中那田田的荷叶,到片尾水上市场中的朵朵白莲,观众脑海中莲花的意象被一次次的强化,莲花的一系列信息被随之默认,所以这是一部有香味的电影。看完整部电影之后会有一种出淤泥后经过洗涤的感觉,仿佛世界也成了一朵白莲。
《恋恋三季》和所有与越南有关的美国电影不同,它避免了战争的指责和西方的视点。以人生季节的更替为背景向我们呈现出一幅普通的越南人生活的图景。导演东尼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怀疑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民族主义感与爱心的导演。纵观全片,平等、自由与爱等人性的永恒不变的主旋律正是他所要表现的。片中流露出对现实世界无奈的同时,坚强的民族精神也是存在而且不可遏止。伍迪寻回的木箱,昭示着百废待兴的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越南民族,坚强朴实的越南人民必将重建家园,找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这是导演对人类自由这一主题的美好诠释。“爱”的主题,也是全片中随处可见的。海对莲的爱,少女对病人的爱,老兵对女儿的爱,孤儿们之间互相的关爱,三轮车夫之间的友爱,。。。都在影片中任何一个角落里流畅至极。三个故事的交叉进行,既独立,又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曲关于美、爱和希望的三重奏。
越南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一个切近又遥远的贫苦邻邦。当今世界的越南,经历过越战的重创,内战的伤痛,正逐渐走上平等与自由的经济发展之路。在世界经济组织的调查报告中,近几年越南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都处于世界前列,越南已经成为亚洲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体系中,占据了不可低估的地位。而正是这样社会转型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与人,商业与道德准则,传统价值观与新价值观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也就日益加剧了。
宁静的荷塘,幽香的荷花,隐居的诗人吟唱着传统的诗歌,象征着一个不受西方文化和物质文明侵扰的越南;炎热和灰尘弥漫的西贡,西方的影响又无处不在。这个转变中的国家在和平之中也有着扰攘动荡的一面。现代化带来经济的繁荣并没有惠及每一个人,片中的少女、诗人、妓女、车夫有代表性地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发现自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每天都在为了生活而挣扎。其中的一些细节,如和安抢生意的塑料花,伍迪与小女孩席地座在商场的电视墙下观看的迪斯尼动画片,夺目的可口可乐的广告牌,无不反映着西方的点点滴滴的经济文化渗透。但悲观不是本片的主调,镜头焦点对准普通人的生活,这些人都渴望有更美好的生活,都直面自己的境遇,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尽管拥有的并不多,但仍是乐观努力地活着。每一个人身上都蕴藏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也是导演对于越南这个重获新生的国家的赞美和希望。
在电影的最后,每个人都拥有略带惆怅但绝对优美的结局。诗人临终前记起年少时在水上市场听女人们唱的歌,“那时候我是多么的纯真和美好”。安遵循着诗人向她倾诉的梦想,划着载满荷花的船来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水上市场,在女人们的和声里将荷花撒向河面,白色的莲花象河流一样在水面流淌。那些漂流的莲花,是生命的一次摆渡、一次远游,也预示着来生轮回的重遇。他,也许已守望在人生的彼岸了。海把洗尽铅华的莲,带到一处开满红色夏花的小路上送给她一本书,身着学生时代长衫的莲在随风飞舞的花瓣中翩翩旋转,满眼满树的红色又将她带回纯洁的学生时代,白色的校服映衬在鲜红的花下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JAMES也终于可以将莲花送给自己的女儿。伍迪也在美国无赖身上取回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箱子。最激动人心的是片尾伍迪和街头流浪的孩子们在雨夜里与全世界其他孩子一样踢足球的一幕。滂沱大雨中的街头球赛,没有裁判也没有观众。他们只是在雨中展现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激情。孩子们代表了越南这个国家的将来。尽管他依然贫穷、无知,但是他们坚毅执着的意志,给了人们希望,也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希望。
《恋恋三季》与陈英雄拍摄的《三轮车夫》都是关于越南社会现状的电影,都以三轮车夫作为社会底层的典型代表,都有车夫和妓女的故事,都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与贫穷,关注同样的主题,反映相近的时代,却用的是截然不同的方式。《三轮车夫》中,那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车夫,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被困于社会最底层令人窒息的罪恶深渊中,展现出的是在极度愚昧、贫穷的落后中才有的绝望,它比失望残忍一百倍。然而,在《恋恋三季》中,转型期的越南,当然也有贫富悬殊,也有许多贫困的人民,但至少不是那么丑陋和愚昧。他们有希望,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例如三轮车比赛)而争取到幸福。他们处于社会底层但也有他们自己的尊严、爱与情。从对比这两部电影的手法可见,同一样东西,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把它们截然不同的效果展示给观众,要表现丑,可以丑得让人反胃、恶心,以揭开那些陈年的伤疤、阴暗的角落;而要表现美,也同样可以在那些曾经极不起眼的角色身上发掘到平常想不到的美丽。
河塘轻舟,满目红叶,少女白裙,清风抚过。。。这是《恋恋三季》留给我们的世界。
完整演职员表
导 演
Tony Bui
编 剧
Timothy Linh Bui story
Tony Bui story
Tony Bui written by
演 员
Ngoc Hiep Nguyen Kien An
Ngoc Minh Truck Driver
Phat Trieu Hoang Huy, Dao's Headman
Diem Kieu Singing Lotus Woman
Hanh Kieu Giang
Don Duong Hai, Cyclo Driver
Huu Duoc Nguyen Woody, Child Street Peddler
Hong Son Le Binh, Cyclo Driver
Ba Quang Nguyen Don, Cyclo Driver
Huu Su Tran Ngon, Cyclo Driver
Duc Hung Luong Minh, Cyclo Driver
哈维 凯特尔 (Harvey Keitel) James Hager
Diep Bui Lan the Hooker
Hoang Trieu Man Who Chases Lan #1
Tran Long Man Who Chases Lan #2
Tuong Trac Bui Man Who Buys Lotus Flower
Huynh Kim Hong Woman on Balcony
Manh Cuong Tran Teacher Dao
Michael Salamon Man Who Steals Case
Nguyen Van Son Shoeshine Boy
A. Lu Street Guardian #1
Hong Phu Quang Street Guardian #2
Tran Quang Hieu Fagan, Woddy's Boss
Duong Tan Dung Cyclo Race Promoter
Thach Thi Kim Trang Little Girl
Ho Kieng Restaurant Owner
Quang Hai Ngo Man in Taxi with Lan
Hong Khac Dao Parlor Manager
Pham Van Thai Parlor Friend
Othello Khan Phuong's Drunk Boyfriend
Lola Guimond Phuong
Nguyen Thanh Son Cyclo Race Official
Nguyen Thi Ngoc Teacher Dao's Servant
Nguyen Thi Lien Grandmother
摄 影
Lisa Rinzler
音 乐
Richard Horowitz (I)
剪 辑
Keith Reamer
制 片
Ben Bohen associate procer
Timothy Linh Bui co-procer
Tony Bui procer
Trish Hofmann line procer
哈维 凯特尔 (Harvey Keitel) executive procer
Jason Kliot procer
Charles Rosen co-executive procer
Joana Vicente procer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99
提 名
Tony Bui
圣丹斯电影节
1999
获 奖
评审团大奖-剧情片
(Dramatic) Tony Bui
观众奖-剧情片
(Dramatic)
剧情片
(Dramatic) Lisa Rinzler
独立精神奖
2000
获 奖
最佳摄影
(Best Cinematography) Lisa Rinzler
提 名
最佳长片处女作-50万美圆以上
(Best First Feature - Over $500,000) Tony Bui
Jason Kliot
Joana Vicente
F. 十八岁的天空 台词
1.人需要相处才可以了解!
2.感情的事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那个人都是迟钝的!
3.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希望做最平凡的事,得到最平凡的感情!
4.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支口红!
5.喜欢就说出来,说出来之后其实很简单!
6.不管是对人还是对植物,我们都应该对它们多付出些关心才是。
7.人生是一定要选择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抓在手上,如果这样,你什么都会失去!
8.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秘密被人保密,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
9.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不知不觉接受了很多东西!
10.不可以选择,却可以争取!
11.把我们放在心里,我们就无处不在!
12.我只是讨厌不公平的事,也不喜欢有人被欺负!
13.感情有的时候是越吵越好的!
14.one for all ,all for one!
15.一切都好,只欠烦恼!
16.人要诚实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情真的不容易!
17.让自己尽量做回自己,有时候别委屈自己,有时候别放纵自己!
18.世界上最不可做试验的就是人心了!
19.很多时候事情都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
20.人有时强迫自己记忆,是怕有一天发现自己很重视的却突然间忘记了,也是怕发现自己不放弃地去珍惜的是那段曾有过的感觉,而不是那个人!
21.有时候不见得什么事都说出来的好。
22.惹毛一个不像女人的女人比惹毛一个像女人的女人更可怕!
23.喜欢一个人你会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会跟着他的情绪变换喜怒哀乐.
24.身体的语言要比你的理智诚实的多.
25.每一个今天都是明天的开始,要有什么样的明天,今天就要有什么样的努力.
26.请试着多相信别人一点
27.幻想是成长的开始。
28.植物,这样的情人没有负担,没有要求,不会变得不认识。
29.怎么会不存在?你又不是空气,别小看自己。
30.有些事情,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
31.有些事,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成的。
32.有些人就像空气,当你失去她时,才知道她的重要。
33.幸好你喜欢我,不然就是你的损失了。
34.人之所以可贵,就是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心。
35.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心的交流。
36.爱的安全感来自怎样去爱人,而不是等着被人爱。
3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明明长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抵挡不住这种思念,却又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38.每个人都像天上的星星,都有其光芒,不管太阳出来,月亮出来,它都依然闪烁。
39.没办法忘记过去,就走不出自己的新路。
40.你想要去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41.虽然在别人的身上找自己的优点没用,但是暂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里会获得暂时的幸福。42.活在当下,人生不留遗憾,be myself !
43.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
44.爱不一定要整天挂在嘴边,要用心的。
45.你抱有的希望有多大,你的动力就有多大。
46.你连自己都看不到,别人又怎么会看到你呢?
47.有些事情是不能强求的,时间到了才会发生,到那时候,才会有意义。
49.每一个明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50.如果连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话,更不要期待别人对你有所期待。
51.期待和努力会创造奇迹。
52、限制早恋就是变相残害。
53、人一生能谈几次恋爱?比分手少一次!
54、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55、有竞争才有压力
56、保护女孩子是不分年龄的!
57、恋爱这种东西啊,不是因为放在心里面久了才变成习惯,而是因为习惯了,才放在心里!
58、人与人相处,是用心去交流
59、无处而不自得
60、有的时候别委屈自己,有的时候别放纵自己!
61、在别人身上找自己没有的优点
62、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3、“人生只有两件事对于我们是公平的。第一是我们每天每个人拥有的都是24小时,第二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死亡”
64、做一个好学生,不光是要学会念书
65、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践踏在糟蹋别人自尊上。
66、只要会关心人,就足以有理由让别人喜欢。关心啊是人最真诚的沟通方式。只是每人个的表达方法不一样。有的呢容易让人察觉得到,而有的就别扭地不肯明明白白地表示。关心原则一:永远不要说反话。关心原则二:说谎不是个好习惯。关心原则三:永远要说真心话。
67、所谓爱的安全感是来自怎么去爱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爱自己。
68、多相信别人一点,多给别人一点机会。
69、认真固然很好,但过于苛求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
70、有梦最美
71、每一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个人带你离开高塔。当他出现的时候,你就要紧紧地抓住他递出来的绳子。
72、如果你开始关心一样东西,那么你就会觉得四周都是那样东西。其实相同道理,如果你只看到别人的优点。那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世界就是那么美好的。
73、友谊和情感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来自于对对方的期待。如果这种期待比当朋友的期待还低的话,那就只能一直都是好朋友了。
74、学生是需要了解的,大家彼此沟通了,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当这些懵懵懂懂的小孩,真的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的时候,才是他们真正爆发实力的时候。
75、有时候做人要残忍一点,才能看清楚事实。
76、所以头脑要更加清醒,所走的每一步也要更加谨慎。不能因为一点情绪就动摇了自己的意志。
77、这个学生很特别。
78、 时间能改变很多事情,一个人,一个地方,之所以对你有意义,是因为时间让你对他产生了感情,当你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方的话,你会察觉不到的,所以我要离开,下次回来的时候我在知道是什么让我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感情
1.人需要相处才可以了解!
2.感情的事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那个人都是迟钝的!
3.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希望做最平凡的事,得到最平凡的感情!
4.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支口红!
5.喜欢就说出来,说出来之后其实很简单!
6.不管是对人还是对植物,我们都应该对它们多付出些关心才是。
7.人生是一定要选择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抓在手上,如果这样,你什么都会失去!
8.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秘密被人保密,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
9.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不知不觉接受了很多东西!
10.不可以选择,却可以争取!
11.把我们放在心里,我们就无处不在!
12.我只是讨厌不公平的事,也不喜欢有人被欺负!
13.感情有的时候是越吵越好的!
14.one for all ,all for one!
15.一切都好,只欠烦恼!
16.人要诚实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情真的不容易!
17.让自己尽量做回自己,有时候别委屈自己,有时候别放纵自己!
18.世界上最不可做试验的就是人心了!
19.很多时候事情都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
20.人有时强迫自己记忆,是怕有一天发现自己很重视的却突然间忘记了,也是怕发现自己不放弃地去珍惜的是那段曾有过的感觉,而不是那个人!
21.有时候不见得什么事都说出来的好。
22.惹毛一个不像女人的女人比惹毛一个像女人的女人更可怕!
23.喜欢一个人你会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会跟着他的情绪变换喜怒哀乐.
24.身体的语言要比你的理智诚实的多.
25.每一个今天都是明天的开始,要有什么样的明天,今天就要有什么样的努力.
26.请试着多相信别人一点
27.幻想是成长的开始。
28.植物,这样的情人没有负担,没有要求,不会变得不认识。
29.怎么会不存在?你又不是空气,别小看自己。
30.有些事情,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
31.有些事,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成的。
32.有些人就像空气,当你失去她时,才知道她的重要。
33.幸好你喜欢我,不然就是你的损失了。
34.人之所以可贵,就是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心。
35.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心的交流。
36.爱的安全感来自怎样去爱人,而不是等着被人爱。
3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明明长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抵挡不住这种思念,却又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38.每个人都像天上的星星,都有其光芒,不管太阳出来,月亮出来,它都依然闪烁。
39.没办法忘记过去,就走不出自己的新路。
40.你想要去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41.虽然在别人的身上找自己的优点没用,但是暂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里会获得暂时的幸福。42.活在当下,人生不留遗憾,be myself !
43.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
44.爱不一定要整天挂在嘴边,要用心的。
45.你抱有的希望有多大,你的动力就有多大。
46.你连自己都看不到,别人又怎么会看到你呢?
47.有些事情是不能强求的,时间到了才会发生,到那时候,才会有意义。
49.每一个明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50.如果连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话,更不要期待别人对你有所期待。
51.期待和努力会创造奇迹。
52、限制早恋就是变相残害。
53、人一生能谈几次恋爱?比分手少一次!
54、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55、有竞争才有压力
56、保护女孩子是不分年龄的!
57、恋爱这种东西啊,不是因为放在心里面久了才变成习惯,而是因为习惯了,才放在心里!
58、人与人相处,是用心去交流
59、无处而不自得
60、有的时候别委屈自己,有的时候别放纵自己!
61、在别人身上找自己没有的优点
62、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3、“人生只有两件事对于我们是公平的。第一是我们每天每个人拥有的都是24小时,第二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死亡”
64、做一个好学生,不光是要学会念书
65、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践踏在糟蹋别人自尊上。
66、只要会关心人,就足以有理由让别人喜欢。关心啊是人最真诚的沟通方式。只是每人个的表达方法不一样。有的呢容易让人察觉得到,而有的就别扭地不肯明明白白地表示。关心原则一:永远不要说反话。关心原则二:说谎不是个好习惯。关心原则三:永远要说真心话。
67、所谓爱的安全感是来自怎么去爱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爱自己。
68、多相信别人一点,多给别人一点机会。
69、认真固然很好,但过于苛求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
70、有梦最美
71、每一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个人带你离开高塔。当他出现的时候,你就要紧紧地抓住他递出来的绳子。
72、如果你开始关心一样东西,那么你就会觉得四周都是那样东西。其实相同道理,如果你只看到别人的优点。那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世界就是那么美好的。
73、友谊和情感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来自于对对方的期待。如果这种期待比当朋友的期待还低的话,那就只能一直都是好朋友了。
74、学生是需要了解的,大家彼此沟通了,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当这些懵懵懂懂的小孩,真的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的时候,才是他们真正爆发实力的时候。
75、有时候做人要残忍一点,才能看清楚事实。
76、所以头脑要更加清醒,所走的每一步也要更加谨慎。不能因为一点情绪就动摇了自己的意志。77、这个学生很特别。78、 时间能改变很多事情,一个人,一个地方,之所以对你有意义,是因为时间让你对他产生了感情,当你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方的话,你会察觉不到的,所以我要离开,下次回来的时候我在知道是什么让我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感情
G. 缺憾也是一种美的名言
1、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2、人总是在企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兴更能怡情。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白落梅《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3、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生活质量。——于丹《于丹心得》
4、可能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可能每件事都非常完美,但是不完美的事情是为了以后的完美做铺垫的,坦然面对每一次缺憾,迎接下一次挑战。——谢娜《我们来了》
5、我们的缺憾是,拥有时不知珍惜,回首时爱已成灰。——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6、生活永远不会完美,生活中永远会有缺憾。但正是因为有遗憾,我们的生活才会有追求:达到一个目标后,下一个目标又会出现。 在不够完美的生活中,我们有得就有失。但很多情况下,得到却通常意味着失去。——俞敏洪《大河奔流的精神》
H. 《天堂电影院》为什么评价这么高
《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多雷执导的“时光三部曲”其中的一部作品。该片上映于1988年,虽然已经存在长达三十年之久,但直到现在它依然是无数观众心中当之无愧的世界名作。在豆瓣上的评分更是高达9.1分的傲人成绩。故事围绕着一个小镇上的小男孩多多和他因为电影结识的朋友艾佛特之间的故事。虽然这其中也有关于多多的爱情故事,但是我觉得那段遗憾的感情与多多和艾佛特之间的情谊相比,还是后者带给我的感动更多一些。
其次是《天堂电影院》在刻画一段感人至深的感情的同时也带给观众无数的思考。影片中艾佛特有一句经典台词是:“人生和电影不同,人生难多了”。这句话直到现在也依然会被很多年轻人借用来感慨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虽然事实似乎的确是如此,但是我却认为人生比电影精彩的多。
I. 英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爱情片
英国爱情电影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优雅的英伦口音、含蓄深情的情感、以及帅气的绅士。英国爱情电影巨大的魅力,让爱的人越陷越深,这三部电影虽然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爱情电影,但也组成了英国爱情电影,符合其主要特点的同时,又具特色。
1999年的《诺丁山》,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大明星安娜爱上休•格兰特饰演的书店店主威廉的故事,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强烈的反差让这段爱情显得更具戏剧性,好的爱情故事让观众重燃对世俗生活的希望和爱情的向往,这部电影越像童话,在现实生活中越不可能发生,越温暖人心,让观众陷入爱情的甜蜜,在124分钟暂时忘记现实的残酷。
英国爱情电影虽然不及美国电影那种大众化,卖座挣钱,但每部电影里的爱情都优雅、迷人、绅士。没有强烈的“爆米花味”,稍显传统的爱情更具艺术性,也十分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