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篇关于电影《催眠大师》的影评四百字左右。postbox:二二三四五四三970
今天电影催眠大师上映了,凑了个热闹,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的公映,以国产电影的水准,应该算得上一部‘好电影’了,悬疑+惊悚,不仔细推敲的话,应该是勉强达到了观众的期待值。同时,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并且做了艺术的夸张,相信一定让很多观众迷惑,怀疑,不解,让人感觉玄之又玄,虚之又虚。本文,笔者就根据所学的有限的催眠知识,免费给这部电影做一次答疑解惑,也尽自己的一份力解除电影对于催眠术的误导。解释过程尽量做到不剧透吧,免得被喷!
首先科普一下催眠的几个深度,最广泛接受的划分方法是将催眠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第一级催眠深度:小肌群受到暗示被操控,如暗示被催眠对象眼皮睁不开或嘴唇张不开,被催眠者受到暗示无法睁开,被催眠者不感觉被催眠,觉得完全清醒,这阶段已经可以做到减肥、戒烟等心理治疗了。
第二级催眠深度:大的肌群受到暗示,如手臂无法抬起或无法落下。此时被催眠者更加放松,也更加专注与催眠师的指令。
第三级催眠深度:可以完全控制所有的肌肉系统,产生数字阻滞。如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无法走路,无法说出某个数字,但并不是忘了那个数字,临床催眠师的大部分工作,一般在这前三个等级之内。
第四级催眠深度:开始有失忆现象,被催眠者可以遗忘掉自己的名字,地址,某个数字,并可以产生痛觉阻断,可以做一些手术,拔牙、开刀等。
第五级催眠深度:开始产生梦游状态,产生正性幻觉,可以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是真的看到,而不是想象出来的)。
第六级催眠深度:更新的梦游状态,可以产生负性幻觉,看不见,听不见,确实存在的事物或声音,如暗示被催眠者看不见别人的身体,只能看到头部,那么他就只能看到一个的头。
在影片《催眠大师》中到底达到那个深度,也有人在争议,有人说三级,有人说四级;我认为,至少达到了第五级催眠深度,甚至是第六级,因为被催眠者已经完全不认识自己很熟悉的人(具体情节电影中会交待,此处不详细说的话要剧透),用自己的幻觉代替了现实,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想像的范畴了。但大多情节中出现的现象达到前三个等级就可以完成,如回忆起以前自己想不起来的事情,跟想象中的人进行对话交流(这在催眠治疗中十分常用,实质是跟自己的潜意识在交流)等,另外,演员在在催眠状态下的表现也符合催眠的状态,如,莫文蔚在催眠状态下产生的眼皮跳动,快速动眼活动,肢体放松,泪水增加,眼白部分变红等等,说明剧组确实注意到了催眠状态下的细节,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最意思是影片中使用的各种催眠技术,种类繁多,甚至可以作为了解催眠技术的一个入门教学了。
先说直接催眠法的技术,首先是眼睛凝视法,影片中使用的道具是怀表,用它的好处是让被催眠者不仅可以凝视重复的摆动,还可以听到单调重复的滴答声, 从而快速导入催眠。影片中的用的凝视法并不限于盯着看怀表,还包括催眠师的眼睛,烟头,笔尘(沈医生在试图催眠徐瑞宁时所用到的)等等,让观众感觉处处有催眠,防不胜防。
其次是联想法导入催眠的运用,通过让被催眠对象在头脑中产生想象的画面,进而引导他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这个想像的画面,既可以是对象凭空创造的一个形象或场景,也可以是过去记忆中的的一个场景,这种方法在影片中使用的次数也非常多,如果有兴趣,大家在观影过程中也可以注意一下。
再次是反复加深技术,这种技术的做法就是不断引发被催眠对象唤醒,再不断地导入催眠,从而让对象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影片中徐峥和莫文蔚不断的互相催眠,又不断的唤醒,再不断的进入催眠……实质上确实使用了这种反复加深技术,不知道是剧情的需要,还是编剧越催眠技术的特意安排。这也是我很喜欢用的一个技术,效果很好,在催眠中,把对象唤醒调整下身体的姿势,反馈一下感受,接着再导入催眠,可以避免被催眠对象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造成的肌肉疲劳。
然后再说一下间接催眠,这是影片中让观众感觉比较玄乎的地方,在影片中叫做清醒催眠,也有人叫做隐性催眠;就是让人在清醒状态下,通过交流谈话或者环境暗示,让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催眠状态。整个影片框架也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搭建的,为了让观众了解这种催眠技术,影片还特意让主人公对这种理论做了一个讲解,给剧情的勾画做了一个铺垫。如,影片中多次用到了环境的暗示,通过水,声音、光线等,或某一个词语(如影片中用到的“船长”),让对象不知不觉中产生联想和回忆,从而再进一步导入催眠。
另外,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比较的高级催眠技术是:混乱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一些异乎寻常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让被催眠对象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造成信息过载,引发神经失衡,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绕过对象的意识评判区,从而导入催眠。仔细分析一下,影片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技术,如,影片中心理咨询室故意布置得非常怪异,无形中给予被催眠对象一些混乱;催眠师故意把怀表掉在地上,也是一种混乱;来访者任小妍怪异的心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混乱,突然去拨弄钟表指针,突然把水泼出来等都是一种混乱技术的应用,以及从其他咨询师传来的大量信息,也加强了这种混乱,所以,对象没有理由不进入催眠状态了。
当然,能把这种隐性催眠技术运用的如此娴熟,绝非等闲之辈所能及,我想,即使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还在世的话,也未必能做到。
现在问题来了,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到影片中那样的催眠?我的答案是,有可能。但前期必须做大量的铺垫工作,我不可能在一次咨询过程中做到这样的效果。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另外一种心理技术技术,这就是“心锚”的建立。所谓“心锚”,就是人的内心某一心理状态或行与另外某一动作或表情之间的锚定,它的基础是条件反射。比如开车时看到红灯就不自觉的踩刹车,这就是一种“心锚”。影片中,被催眠对象,一看到有节律的“一,二,三”运动形式就会被催眠,如听到数数123,看烟头有节律的3次一熄一灭,三次晃动水杯,拨动三下钟表针等都能迅速地导入催眠状态,要实现这种简单的瞬间催眠,一般就需要“心锚”的建立,而建立这样的“心锚” 一般还得在催眠状态下,所以这样的“心锚”又称为“催眠后暗示”。
看完影片后,观众还可能有一个担忧,担心自己会不会像影片中那样,某一天被不知不觉的被催眠、被控制,从而说出自己不愿说出的事情,作出自己不愿做的事。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首先,能做到这样快速隐性催眠的催眠师少之又少,凤毛麟角,即使有,也早忙着去某个商业机构都赚大钱去了,恐怕也没有时间闲的蛋疼催眠你玩吧;其次,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有人要求你做违背个人意愿的事情,很快就能从催眠状态下次苏醒过来。
调查显示,很多普通大众对催眠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催眠可以控制人或者让人失去意识进入昏睡状态。因为催眠术早期多用于巫术和宗教等,让它蒙上了一层迷信和神秘的色彩,影片的播出,也可能让许多人加深了这种误解,所以普及和了解一下催眠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任何一种催眠状态在平常生活中都出现过,如在睡觉即将清醒或快睡着的时候,突然身体无法动弹,出现‘鬼压床’的现象,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人在某个极度的悲伤或恐惧情绪状态下,眼前突然浮现某个人,就是一种正性幻觉;又如某小美女穿着超短裙去玩,回到家发现青一块,紫一块,什么时候碰的都不知道,这就是一种催眠麻醉状态;有时候时候拿着钥匙找钥匙,拿着电话找手机,或某个东西明明就在桌子上就是找不到,看不见,这就是催眠状态下的一种负性幻觉;所以说催眠一点儿也不神奇。
最后再回答一个问题,催眠术可不可能被用于犯罪?答案是可能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催眠犯罪的案例,如着名的“海德堡事件”,所以不要轻易找不熟悉的催眠师进行催眠,进行催眠之前最好对催眠师进行一个调查了解,既有利于对催眠师产生信任更好地进入催眠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⑵ 电影《催眠大师》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影片讲述了知名心理治疗师徐瑞宁和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之间发生的故事。
徐瑞宁在任小妍一顿"疯语"过后,决定采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而当任小妍成功进入催眠状态后,徐瑞宁想要找出任小妍的心理阴影所在,却不曾想自己被带入了一个可怕的陷阱。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哦!
⑶ 电影《催眠大师》中徐峥是催眠师还是病人
我认为徐峥是催眠师
《催眠大师》徐峥在影片里饰演一个心理医生,面对各种问题的患者他都游刃有余,而心理医生自己的问题却无法靠自己解决。一个患者任晓妍的出现,看似是个难缠的患者,实则是在解决徐瑞宁的问题。
《催眠大师》这类惊悚、悬疑类的题材是国产电影中的经典,而电影主题最后揭示出的真理,也让人明白什么是人性。潜意识是埋在水下的巨大冰山,她指引着我们的行为,甚至掌控着我们的命运,我们要学会理解她,包容她,爱她,她才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指导。所以我认为徐峥在催眠大师中,扮演的是以为催眠师。
⑷ 悬疑电影排行榜前十名那几部电影
悬疑电影排行榜前十名,每个人对待电影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有自己的理解,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供题主参考一下。这个是不分年代的,不仅仅在于2019哦!
1、《追凶者也》
这部影片讲的是黑色幽默。
2、《浮城谜事》
相信这部电影很多人看过,是以都市为背景的。
3、《杀生》
这是一部荒诞悬疑剧,根据小说改编过来的,很值得一看。
4、《无名之辈》
这部电影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5、《你好,疯子》
这个也属于荒诞喜剧,故事在精神病院开展。
6、《全民目击》
这是一部犯罪悬疑剧,一个富豪女儿被绑架的故事。
7、《万能钥匙》
这有点儿侦探的意味,对这个感兴趣的可以看
一下。
8、《催眠大师》
很烧脑的一部电视剧,不到结尾你永远不知道
真相是什么。
9、《心迷宫》
这部片子倾向于逻辑思考,故事情节较为紧凑。
10、《盗梦空间》
这部电影主要是和记忆有关,研究人类的一个梦中的事情,想一想能够进入到别人的梦中?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部电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⑸ 电影《催眠大师》中谁的催眠术更厉害
我觉得任小妍的催眠术更厉害,神不知鬼不觉。《催眠大师》,原名《催眠档案之彻夜未眠》,影片讲述了知名心理治疗师徐瑞宁和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之间发生的故事。
很佩服导演的这种叙事手法,观众都被前面的剧情给骗了,不看到最后是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前面做了很多铺垫,到最后才知道很多细节的关联,让人唏嘘不已。
⑹ 电影《催眠大师》中徐峥的演技怎么样
《催眠大师》是把刀,简单、平常、没有太多华丽的装饰,却有种锋芒,让我始终不敢小觑。当年荧屏上春光灿烂的二师兄转眼成了中国电影届炙手可热的一票人物,收了小龙女当夫人开枝散叶自不必说,接了葛大爷的衣钵,练就了“绝顶”功夫,一鼓作气把那部《泰囧》送上国产影片的头把交椅。坊间对此尽管有各种异议,但徐峥同学治片之严谨、之勤奋、之考究,堪称新一代银幕翘楚、业界良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
整部影片都有一种《盗梦空间》的既视感,但和《盗梦空间》差了可不止一个档次。因为感觉它经不起琢磨,经不起琢磨。好的电影,是不仅要让你看着爽,而且还要让你明白一些道理的。《盗梦空间》现在看来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它刻画的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和闪光点,但这部电影就没有一些深刻地东西了,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个心理医生有了心理疾病然后被治好了,或者就是它想表达的东西太抽象,太哲学化了。好在《催眠大师》还没有沦为烂片,起码剧情加分不少,观影感受也好,也确实让人回味了一段时间,但也仅仅如此了。
⑺ 觉远大师教张无忌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一个电影叫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说的张无忌,李连杰演的
一个叫 太极张三丰 ,说的张君宝(就是张三丰,张无忌的爷爷辈师公),李连杰演的。
觉远大师是张君宝的师傅。跟张无忌没多大关系。
⑻ 如何评价电影《催眠大师》
电影的“清醒催眠”术
《催眠大师》虽是一部尚无法比肩《盗梦空间》的心理悬疑电影,但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作品让我看见了一如《盗梦空间》电影般的高度,精良的镜头质感,严丝合缝的电影剧情,当悬疑与惊悚再不仅是国内电影中只能让人苦笑之时,至少我被这部电影成功的“清醒催眠”了。
这部电影与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在中《催眠大师》徐峥饰演的心理师徐瑞宁在开篇演讲中麦当劳的黄红效应,徐峥代表着图片黄,莫文蔚代表着图片红,最后电影剧情的结局将二者柔和,便形成了一个令人倍感醒目的麦当劳标志,很抱歉笔者在此只能做这样一个可能并不恰当的比喻,因为这是一部不应被剧透的佳作,电影其实一直在一种让观众能感受到“清醒催眠”的状态,一个略带惊悚的催眠治疗故事为开端,电影整体的代入感非常好,而接下来自负的心理师徐瑞宁与病人莫文蔚饰演的任小妍上演的心理对决,催眠与反催眠使得整部电影在绝大多数时间看似只有两个人,却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充实饱满且悬疑重生的故事,这便是电影的“清醒催眠”效应,另一面最值得称道的便是电影打破了中国电影惊悚必烂片的魔咒,电影中“鬼”即是莫文蔚对战徐峥的心战的攻之矛同样也是御其盾,在中国影院里不可能真见鬼的大环境下,《催眠大师》对“鬼”元素巧妙的应用,在不见真鬼的前提下,非常出色的完成了电影悬疑与惊悚这二者必要元素的柔和。
这是一部并不“烧脑”的电影,《催眠大师》的剧情上有着曾由莱昂纳多主演电影《禁闭岛》诸多的相同之处,但貌合神离不同的是在于看《催眠大师》不会有《禁闭岛》那种一百个人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剧情上的分歧,每一个观众几乎都会在电影结束时感悟到电影的真谛,当真相揭开《催眠大师》已然备好了答案,奉上的是一碗久炖熬好的心灵鸡汤,而并非很多同类型心里悬疑电影中需要观众去悟其镜,氛围令人窒息还需自已寻觅电影的答案,这样直白给答案的手法,可能使有些观众认为《催眠大师》作为一部心理悬疑片电影在“意境”上有所欠缺,但无疑电影对比国内之前诸多华而不实要么神叨叨,要么鬼吓人的冠以心理悬疑片噱头的烂剧,《催眠大师》绝对是同类华语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看完《催眠大师》忽然有种感悟其实每一部佳作都是一场成功的“清醒催眠”。从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时长仅1分钟的《火车到站》到今下人们对电影种种的苛求,光与影创造的奇迹电影其实一直是我们身旁最好的催眠师。(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⑼ 催眠大师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
应该算是悬疑片,带点恐怖意味,实在点就是男主无意害死女友和好友,内心的谴责,然后通过催眠,暗示,治疗的过程,,,赞一个
⑽ 电影《催眠大师》中你存在哪些疑惑
我对于这部电影没有什么疑虑
《催眠大师》的好看在于两点:其一,剧情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不同于传统恐怖片的“鬼作恶”套路,《催眠大师》选择了“辩论有没有鬼”这个充满了噱头的话题。徐峥扮演的心理医生,坚定认为“鬼怪”是人们逃避责任的想象。而莫文蔚扮演的患者,则一直试图让徐峥相信,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鬼。
只是我终归还是少想了一步,顾洁与徐瑞宁的关系以及顾洁与车祸的关系是我不曾想到的。顾洁这个名字一出来,我才恍然明白前面关于催眠过程中医生可以是陌生的这句话的深层次铺垫。可以说,导演的套路能让观众没有完全想到,已经十分难得,在反转的设置及不急不躁层层推进这一点,导演已经做到了8分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