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条》在国内上映了,这样的信条你能看懂吗
近日,《信条》在国内正式上映了,在豆瓣有8.4的评分,还收获了很多5星好评呢,要知道打五星好评的电影可真的是很少呢。好莱坞大作《信条》早就让影迷期待上了,满分导演诺兰新的作品到底有多烧脑大家看看《盗梦空间》就知道了,《盗梦空间》真的看的很爽,一共有好几层梦境。
《信条》电影就是讲述了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了,但是主人公穿梭在全球各地,在开展特工活动,他要揭示“信条”的谜并且要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是由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和迈克尔·凯恩等主演的,它的预算成本超过了2.2亿美元(约合成人民币是15亿元),也是诺兰至今成本最高的原创电影,而且依旧是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信条》影片全长大约有3个小时。
② 《信条》的超前观看指南是什么
《信条》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举个例来说,如果把冰块放进可乐里,只可能变成冰可乐。如果不做其他变化,是不可能出现冰块越来越冷,可乐越来越热的。这个定律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包括牛顿定律、电磁方程、相对论等等定理和基本方程都不一样。因为在其它的定理中,物体的状态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观看一个球在光滑平面滚动的视频的话,其实我们分辨不出是正放还是倒放。但是如果有热量参与进来,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过程不可逆的,所谓“时间之矢”就会出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时间前后的差别。
后来克劳修斯引入了一个参量,来度量热量的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这个参量就是熵。熵在孤立系统中只会保持不变或者增加,永远不会减少。在物理上熵也用来描述混乱的程度,也就是说事情总会朝着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把你或者哈士奇关在房间里,房间只会越来越乱,只不过乱的速度不同。
宇宙作为整体来看,也是符合熵增加规律的。那会不会出现熵减少的反常现象呢,事出反常必有“妖”,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麦克斯韦妖”就出现了。
而在电影《信条》里诺兰加入的一条规则,就是类似“麦克斯韦妖”的技术在未来实现了。任何物体甚至是人,都可以进行熵减和熵增两种状态的切换。电影《信条》里,根据熵减呈现出的视觉奇观和情节,是闻所未闻的。
此外,《信条》里还有三把关键钥匙。第一个就是预告片多次出现的红色和蓝色,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红色代表正常时空,蓝色代表逆向时空。只要看准颜色,就不会被电影的奇观,还有视角的转换搞晕。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毒面罩和氧气面罩的区别。防毒面罩类似猪鼻子,氧气面罩类似象鼻。分清楚两只区别,就不会被电影里貌似出现的Bug困扰了。第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电影里会多次出现的小挂件,它是理解电影情节和角色之间情感非常关键的道具。
最后,看《信条》之前,最适合回顾诺兰早期成名作《记忆碎片》。看的时候可以重点练习一下,对故事情节和影像细节的记忆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记忆力,即便片中的物理概念一窍不通,也不会看得云里雾里。
(2)信条在南京哪个电影院点映扩展阅读
诺兰谈《信条》:
在介绍电影故事时,诺兰说:《信条》是一部间谍惊悚片,其主人公是故事的核心,他就职于一个名叫“信条”的高度机密组织。通常,此类角色都非常冷酷、愤世嫉俗。
然而,他们的行为及肩负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是无私和自我牺牲的,代表了不同的行为准则及对同胞的责任感。我和约翰·大卫·华盛顿(影片主演)都觉得在这里有机会更多地利用这些属性,以此激励人们牺牲小我,去做更宏大的大事。”
诺兰总结道:我希望通过《信条》为观众提供重新感受、重新体验动作片,尤其是特工间谍片的理由。我想为我的观众呈现一套全新的观影方式,让他们也可以体会到我小时候观看特工电影的那种兴奋感。
我们也努力为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即你观看电影中的动作场面时,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真切希望带给观众们前所未有的时空逆转之旅。
③ 信条在哪里可以看高清完整版
你好,我是兔兔秃90,用网络网盘分享给你,点开就可以保存,链接永久有效^_^链接:
④ 诺兰新片信条过审,将于什么时候上映他的海报你看懂了吗
世界著名电影公司华纳宣布诺兰新片《信条》在中国内地过审确定上映。诺兰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导演之一,而该片则是诺兰大导演打造过的规模最大的电影,制作成本超过2.2亿美元。
总之,诺兰大导演的作品从来不会令人失望。在在国内影院刚刚开始营业开放的这个时期,我们就可以看到诺兰大导演的巨制,可以说得上是幸运吧。我们就耐心等待,期待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吧!
⑤ 《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看的《信条》凌晨场,再次感慨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本文将用图解的形式来解析《信条》中的四个问题:
①歌剧院混战一共有几组势力参与?
②高速飙车夺取钚241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战略夺取钚241?
④加州鹰山之战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先简单科普电影里的几个设定:
1. 本片依旧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操控时空的戏码,从《盗梦空间》的嵌套,到《星际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条》的逆转,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真的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2. 本片的逆转时间,是来自于熵增熵减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熵减的(逆向)物体它的时间线是和我们正常正向世界的时间线相反的,熵减的子弹是从墙壁上往枪里射回,爆炸是从爆炸后的废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筑,人身处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体,车是逆行,语言是倒过来发出的。
3. 除了逆转时间,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转时间的同时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个经典的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父亲没有了也就没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够去杀死祖父呢。
这一个悖论其实也预示着反派安德烈对于人类存亡的看法其实是有偏执的,导演还是寄希望于另一个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发展的宿命,不可强求。
4. 因为逆转时空的存在,那么战争除了在场面让奇幻得让人震撼和惊艳,另一方面,在战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时间钳形战略,普通的钳形战略是兵分两路击败敌方,而在本片中,则是分为正向逆向两个部队,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情报共享和战略打击,也就是一个正向的队伍从白天走向黑夜,另一个逆向的队伍从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队伍将黑夜的结果不断告诉正向的部队,正向部队则将白天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逆向,从而达到情报共享和一定的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再来和大家解析一下四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乌克兰歌剧院混战的势力划分
在歌剧院混战中,一共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中情局特工,面包车里的乌克兰人司机和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处歌剧院包厢中的美国外交官,他们之间是用暗号交头的,这股势力参与混战的目的:营救已经被乌克兰军方发现身份的外交官同伙,以及拿回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二股势力是恐怖分子,他们一开始出现在歌剧院制造出极大的混乱,他们的背后应该就是俄罗斯寡头安德烈,因为之后男主角在餐桌上仅仅提到歌剧两个字,就让安德烈回心转意,说明安德烈参与其中,这股势力的目的也很简单:抢夺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三股势力是乌克兰官方势力,包括军方和特警,乌克兰军方实际上已经在包厢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乌克兰特警前往歌剧院的目的:一个是对抗恐怖分子,另一个则是趁机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况下,设置炸药炸毁乌克兰歌剧院毁灭现场。
理清楚这三股势力划分,即可知道歌剧院混战的整个过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剧院,乌克兰军方前往对抗,并要趁乱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队伪装特警进入包厢,除掉了乌克兰军人,营救出外交官并取得金属盒子钚241。
在撤退过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决定回去取走炸药拯救歌剧院无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带着金属盒子离开歌剧院。
带着金属盒子的特工最后肯定是被乌克兰官方给拦住了,金属盒子在混战中被乌克兰官方所获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乌克兰军方特警发现了伪装,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弹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剧院,回到车里却发现司机乌克兰人反水,将他们带到偏僻地方进行拷问,最后男主角服药自尽,后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过考验,正式邀请他加入组织“信条”。
最后提一句,通过发射逆向子弹的特警队友背包的挂饰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救走男主角的应该是逆向的尼尔。
最后,还是准备二刷《信条》的,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和细节太丰富了,不光是主创斧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们多去挖掘。
⑥ 诺兰《信条》上映,你对票房有怎样的预估
截止到2020年9月5日,诺兰《信条》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金,但在我国的票房只有两千万美金,这显然是低于华纳兄弟的预期的。
这个数据对于诺兰电影来说比较正常,比如之前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等,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美妙开局。但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局势,票房的走向还不太明朗。
总的来说,在我国市场,华纳兄弟的预期确实有些高了,诺兰确实有一大批踏实的粉丝。但这些人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数字。电影的口碑也是两极分化,有些一观众认为,一个看不懂的故事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有些影迷还是会在IMAX影院多次观看这部电影的,就算是再乐观的估计,《信条》在我国的票房也不会超过《八佰》。
⑦ 电影信条评分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信条》想看人数已达6.1万人,累计票房更是达到了3303万。"开门大红"的口碑和票房局势不仅令粉丝振奋不已,也吸引了大批网友前去观赏。多数看完影片的观众表示:"太值了"、"今年看过的最好电影",一致好评的影评区直接反映了《信条》的精彩程度。
诺兰这次的出手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又融入了新的元素,熟悉又陌生的配方回来了!有网友看完《信条》后直呼:"看完一脸懵"、"诺兰真的拍得太碉了!",也有部分网友调侃道:"别人:不能泄露剧本要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大甩卖!看懂算我输啊",猫眼评论区大部分都是好评。
从电影深层次来看,深度评价同样也能看出《信条》的精彩:"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
前有"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后有"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诺兰总能将某句话深刻烙印在影迷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观众都能记住这些经典台词。
今日,《信条》男主罗伯特·帕丁森确认患新冠肺炎,刚好在《信条》首日上映这一天。大批粉丝表示心疼和震惊,希望他早日康复。如果想看罗伯特的出色演绎,请去影院欣赏《信条》吧。
34
34
不喜欢
⑧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信条》剧情介绍讲的什么 信条评价怎么样好看吗
诺兰导演的电影信条将在9月4日在中国上映了,很多人都表示终于等到这部大片了,早前就有很多人在期待着它的上映了,这部电影被描述成“一部围绕着国际间谍活动的动作史诗电影”。那么诺兰信条剧情讲的是什么?信条影评怎么样?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诺兰信条剧情讲的是什么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唯一的线索与武器。主人公约翰·大卫·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
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电影由罗伯特·帕丁森和约翰·大卫·华盛顿将出演影片的两位男主角。而伊丽莎白·德比齐则将出演女主角。目前,尚不知晓帕丁森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是朋友还是敌人,三人之间是不是有三角恋。
电影讲述了两个故事的时间线,一个是正向的时间,另一个是逆时针旋转的时间。两个敌对的科学家试图跨越过去,但陷入了红颜灾难阴谋。其实,从去年年底,《信条》释出第一版超前预告片开始,观众的期待值就被这部神秘的大片,吊到了嗓子眼儿。
在2019年12月20日,发布的第一支中文版预告片中,出现了精彩的追车戏。
其中男主开着的SUV明显是在倒行,并且提前预知了前车的紧急刹车,在前车还未做出刹车动作前,就已经提前变道,避免了车祸的发生。还有预告片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男主来到一所房间,面对着玻璃上的还在冒烟的弹孔,轻轻地说这一切还没发生,紧接着地上的枪才开始射击。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男主已经处在未来时空,现在来到了现行时空,那么未来时空就会自然凌驾于现行时空之上。
信条影评怎么样
《信条》的核心概念就在于主人公能够跳过一切事情的开端和发展而直奔结局,并选择从结局往前倒推“逆转”。
很多细节都表明,男主已经处在未来时空,现在来到了现行时空,那么未来时空就会自然凌驾于现行时空之上。主角既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未来,网友直呼看不懂。这是时间上的逆转,也是诺兰的特色,他的电影总在寻找每一次逆转中能够改变事件结局的时空缝隙点。
⑨ 诺兰新片《信条》内地过审了吗
是的。7月29日,华纳宣布诺兰新片《信条》中国内地过审,确定上映。同时该片也曝光简体中字海报,显示“争分夺秒,影院来袭”。而在该片确定过审的微博下方,影迷们也纷纷喊话:“请速速定档!”“已经做好二刷三刷的准备了!”
《信条》是一部谍战惊悚片,由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主演,涉及到了“时空逆转”的概念。诺兰解释说:“本片涉及的是时间以及时间运作的不同方式。不是要给大家上物理课,此处是指物质的熵被‘反转’了,它对于我们来说是在时间中向后运行。
(9)信条在南京哪个电影院点映扩展阅读
国外上映日期
日前,外媒报道《信条》采取了非常规的发行策略,将于8月26日起首先在美国之外的全球70个市场上映,9月3日起在美国一些选定的城市上映。
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是第一批(8月26日)上映的国家,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将于8月27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