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八佰》改编自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壮士”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之内占领全中国,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就将目标转移到上海。
淞沪会战就此爆发,只是在会战中,中方节节溃败,已无力再与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实力。留下来一个加强营掩护大部队西撤,这个加强营便是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
留守四行仓库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谢晋元团长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人,他们要正面对抗的却是五千到三万的日军。数十倍的兵力悬殊,让这一场战斗变成有去无回的困兽之斗,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对决如同蚍蜉撼树,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视死如归的场面。
影评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㈡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让无数观众泪奔的电影《八佰》,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㈢ 八百壮士当年镇守的上海四行仓库还有吗 有遗址吗 怎么能到那呢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这里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3)800电影里面手的是哪个仓库扩展阅读: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
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
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行仓库
㈣ 八百电影里的仓库还在吗
资料显示,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
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
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领一个营大约420多号人退守四行仓库,选择此地的原因也是极为特殊的,除了四行仓库本身易守难攻外,就是为了让仅有一河之隔的租界看看中国军人为抵抗侵略者固守家园的牺牲精神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
㈤ 守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结局如何呢
“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整整四天,如泰山般岿然不动。其间,一名叫杨惠敏的女童子军还冒险将国旗送入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就利用这面国旗,在日军的眼鼻子底下举行了升旗仪式。
河对岸就是公共租界,中外民众都看到了这一壮举,无不为之惊叹,认为若有这种精神,中国绝不至亡。当然欧美人的想法有时跟东方人还是有所区别。老外们既称赞“八百壮士”的勇士精神,同时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如果一支部队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是不应该浪掷牺牲的,或者投降,或者撤退,怎么能明知没有赢的希望,还继续苦撑呢,这样没意义啊。
对公共租界来说,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在四行仓库通往租界的河桥南端,有一个巨大的煤气筒。这个煤气筒距四行仓库不过几十米远,枪炮不长眼,万一打到煤气筒上,爆炸起来可不得了。于是,各国使节都拿着照会前来说情,要求中国政府尽快安排四行仓库的孤军撤离,连宋美龄都接到了很多类似请托。
蒋介石要的本来就是关注,现在差不多全世界都知道了四行仓库这个名字,当然再没必要让守军白白送命了。
(电影《八佰》)
㈥ 《八佰》这部电影带火的四行仓库要怎么进行预约呢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八佰》这部电影,是不是很多人看完之后义愤填膺?战士们辛苦地死守四行仓库,电影里按照1:1的比例还原了四行仓库。相信有不少人对电影里的四行仓库很是好奇,想知道它的旧址在哪里。其实它就在上海苏州河北岸,如今修成了一座抗战历史纪念博物馆,在2015年开始对外开放了。
四行仓库周一闭馆,不对外开放。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是早上九点至下午四点半,但是下午四点以后禁止入园,所以要去参观的小伙伴要早点去,避免匆匆忙忙的。
㈦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战争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画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国,哪有家。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日双方交战三个月,为了保存军事力量,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八百壮士”因此得名。在这一战中,没有人退却,没有人逃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们誓死守护四行仓库阵地,力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六进攻,可歌可泣。
《八佰》给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大家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㈧ 电影《八佰》中关于四行仓库一战的描述,是否符合历史
大家最近去看八佰了吗,一边是尸横遍野,一边是金碧辉煌,大家是否也被震撼到,但是真实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由于被分到不同地方很多人都没了联系
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偷袭珍珠港,日本也就接管了公共租界,自然也俘虏了孤军营,日军派他们做苦力,各种折磨,为了不让他们团结在一起,把他们分到不同地方做苦力。
直到1946年,八百壮士才回到上海,此时仅仅只剩一百余人了。
他们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血性,他们值得我们流泪,更值得我们敬佩。
㈨ 《八佰》电影讲述的是什么
电影《八佰》主要是取材于1937年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总共历时三个月,而这场战役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主要是讲述了88是262旅545团的团长谢晋元带领了420名壮士你看了30万日军的反扑,战役主要是以四行仓库为据点,而这场小型战役只是历时了4天4夜,战争开始之初,谢晋元也是为了壮大声势,直接号称有800人坚守仓库,所以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实近几年来,国内的影片市场上相对来说并不算是特别的低迷,前前后后也是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而这部作品在上映的时候也算是取得了国际票房冠军。很多影迷其实希望未来国内的国产影片,拍摄的质量能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多出几部这样的影片,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㈩ 《八佰》讲的内容是什么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以声势为意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即四行仓库保卫战,亦为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
影片以湖北保安团进入上海市区支援淞沪会战为开场,以国民革命军524团整建制退入租界为结局,以天(日)为单位切割叙事及影片时间轴,分别讲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间所发生的事件与战斗。
影片中所叙述的四行仓库所在的位置面向当时已经沦陷的上海,背对上海公共租界的苏州河南岸,以苏州河为界,已到无路可退之局面。电影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描述了四行仓库内部所发生的事以及回击日本军队进攻;
以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记者及英国士兵从第三视角叙述了战场的整体情况和各种不同职业、性别、国籍之人士的视角;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视角叙述了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以及偷袭。
主要演员
1、 黄志忠饰老葫芦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成员,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端午及小湖北之叔叔。
2、 欧豪饰端午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老葫芦之侄,小湖北之兄
3、 王千源饰羊拐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4、 姜武饰老铁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5、 张译饰老算盘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来自浙江省保安团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