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哪个学校考中外电影史

哪个学校考中外电影史

发布时间:2022-04-05 05:19:51

A. 中国十大影视学校

1、北京电影学院:在影视业内的影响非常大,在影视人材培养方面一直是国内的领先者,和影视圈的联系紧密,学生实践的机会多,外界认可度也很高。
毕业生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明星演员外,遍布影视届各个行当。在高端技术方面(录音、摄影、动画等),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说独占鳌头。在一个剧组里,你可能遇不到中戏的毕业生,但很难遇不到北电的毕业生,经常能受到师兄师姐照顾。
2、中央戏剧学院:也是笔者很喜欢的学校,相对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学校更加具有象牙塔的特质,文化味道浓重。唯一在影视界影响力能与电影学院媲美的学院,毕业生成绩斐然,但相比电影学院,中戏更加阳春白雪,和社会联系少了点。中戏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学校地处北京市中心,能够更好的感受北京的文化韵味。中戏表演系应该是国内最好的。相对电影学院,中戏更适合潜心戏剧艺术的学生。
3、上海戏剧学院:因为上戏学校在上海,而影视文化业的产业中心在北京,所以上戏在业内影响不大,甚至有点默默无闻,主要培养了一些演员,说来奇怪,上戏导演系的学生都特会演戏。其实,上戏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老师水平也高,如果学校在北京,成绩肯定不止现在这样。
4、中国传媒大学:还是叫北广顺嘴,其实中传不属于艺术院校,和北京外语学院一样,属于语言类大学,影视类教学还不是很专业,大部分毕业生也是在电视台工作。中传对国内的电视传媒的贡献最大,从CCTV到地方台,大部分中坚力量都是中传的毕业生。中传的影视类考试专业课比较简单,通过也容易,但文化课相对较高,适合文化课好(一本线左右),专业课准备不多的考生。
5、中国戏曲学院:差不多是北京最低调的艺术院校了,校址也偏僻(我高考(论坛)时都不知道这个学校的存在,小城市的孩子啊)。国戏历史还是很长的,是戏曲界的最高学府吧。很多考生对“戏曲”有点抵触,其实国戏也有影视类的课程,不过因为影视类专业开设比较晚,目前还看不出前景怎么样。学校不出名也有好处,考试竞争小,不过最近这两年知道国戏的人越来越多了,竞争变大了,不过和电影学院、中戏比起来,还是好考点。
6、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是个综合类艺术大学,美术音乐院系都有一定影响。影视学院的专业也比较全,学校的级别也很高,影视教育方面,南艺还没出什么值得说的成绩,但近几年学校好像挺重视的,在全国都设有考点。南艺的专业考试竞争也不大,去试试也许是个机会
7、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这是一家综合大学的二级学院,有一点民办性质,这个学校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办了几年了,教学经验有些积累,教师一般都是中戏北电的毕业生,熟悉这个行业。也重视学生素质,招生时不会为了赚钱而盲目扩招,每年招生都不多,教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8、浙江传媒学院:前几年从专科升到了本科,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设置差不多,相当于低一档的中传,在南方的电视台里还有一定影响。在播音主持方面还是不错的,比中传好考不少,尤其是文化课。
9、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的影视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但因为地域优势,经常和中戏北电进行一些学术合作,进步还是很快的。北师大毕竟是历史悠久的名校,背后资源丰富,将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10、解放军艺术学院:全国三军各地区文工团的中坚力量。

B. 跨考电影学,大学学的计算机,考哪个学校比较好一点,需要准备些什么呢谢谢

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都可以的。一些推荐书目供你参考: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第三版 这个不用我说了 大家都知道
〈美学原理〉 叶朗 09年出版的那本 在我前面考艺术学的同学说 他的题好多都是这本书上的 比如谢赫六法 (他的专一题跟我的不一样。。我当时还诧异了下)
〈艺术理论教程〉 北师出版社 这本书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密度大 延伸知识多 要看 书不厚 3天就可以看完
〈西方美学史教程〉 北大出版社 是跟影视美学新版一样的白皮 作者忘了。。不用都看 看重点 比如每个人的学说。。
〈美的历程〉李泽厚 延伸阅读 如果时间很充沛 要看
〈美学散步〉 宗白华 延伸阅读 同上。
〈艺术概论〉 王宏建 主要还是看彭那本吧 毕竟是考北大 北广的话多看这本。。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第三版 这个不用我说了 大家都知道
〈美学原理〉 叶朗 09年出版的那本 在我前面考艺术学的同学说 他的题好多都是这本书上的 比如谢赫六法 (他的专一题跟我的不一样。。我当时还诧异了下)
〈艺术理论教程〉 北师出版社 这本书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密度大 延伸知识多 要看 书不厚 3天就可以看完
〈西方美学史教程〉 北大出版社 是跟影视美学新版一样的白皮 作者忘了。。不用都看 看重点 比如每个人的学说。
〈美的历程〉李泽厚 延伸阅读 如果时间很充沛 要看
〈美学散步〉 宗白华 延伸阅读 同上。
〈艺术概论〉 王宏建 主要还是看彭那本吧。

C. 帮忙推荐一下(编导老师要求买)《中国电影史》和《西方电影史》哪个出版社出版的较权威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材《中国电影史》和《外国电影史》,考北电电影学专业很有用,我北电专业课通过了

D. 全中国哪所大学的电影专业最好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艺术学院正在筹建之中)现设3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专业和1个博士专业,即影视编导本科专业,艺术学专业辅修本科,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本科;艺术学专业硕士点、电影学专业硕士点、美术学专业硕士点;艺术学专业博士点。此外,艺术学系还从1998年起,陆续开始文化艺术管理、古代艺术品鉴定、文化经纪人、媒介经营管理、美术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艺术学系将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人文学科优势,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于1997年4月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北大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研究在北大揭开了一页新的历史篇章。

艺术学系设四个教研室: 艺术学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音乐学教研室、影视学教研室。 设有四个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书法研究所、京昆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所、电视研究中心等。

艺术学系还设有数字影像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和图书音像资料室。目前,艺术学系建设成一座较大规模的图书音像资料馆,国内最大的数字电影研究资料库。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还负责管理和辅导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工作。北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学生合唱团、学生管弦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民乐团等,近年来曾多次应邀出访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艺术学习将努力把北京大学艺术团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学生艺术团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艺术学系还先后聘请一批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艺术学系致力于以下互相联系的四项目标:一, 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趣味、格调和鉴赏力,从而成为有相当艺术修养的人才;

二, 培养一批艺术教育、艺术评论、艺术实践和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包括一批艺术研究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应在理论基础、专业训练、综合素质等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要求;

三, 积极组织基础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比较艺术和美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 通过面向社会的艺术教育、艺术评论,以及在艺术产业、艺术科技、广告产业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最快将于年内成立,初期计划包括美术系、音乐系、影视艺术系、文化管理系四个系和戏剧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影视研究所等。

现有专业:本科(影视编导、艺术学、音乐学、文化艺术管理)

硕士(艺术学、电影学、美术学)

艺术硕士(MFA)

博士(艺术学)

可预计即将开设:本科(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硕士(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博士(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目前,艺术学院有电影学博士生导师1名:彭吉象 [教授],硕士生导师5名.影视学教研室 (主任:陈旭光 教授) 陈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陈 宇 [副教授] 邱章红 [讲师] 陈宇[讲师]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记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学术职务: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教美育研究常务副会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

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副会长

开设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影视鉴赏、中国艺术精神、

美学原理、影视美学

当前主要工作领域:

1. 主编"影视艺术丛书"(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写的《影视美学》(35万字),以及由国内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影视社会学》,《影视心理学》,《影视文化学》,《影视语言学》,《影视批评学》,《影视艺术传播学》等,此套丛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末开始陆续出版.

2. 研究课题《艺术学原理》拟在本人原来主编的《中国艺术学》(80万字)与《艺术学概论》(30万字)的基础上,努力用现代观念来阐述中国艺术传统理论,运用打通学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3. 承担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一套影视艺术译丛,其中包括本人带领2000级影视专业研究生共同翻译的〈Film Art >(第五版),该书是美国著名大学均采用的电影教材,而且是美国影视专业学生必修课的指定教科书。该书将于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发行的还将有另外两本著作《电影文化》、《电影简史》等。

研究课题:

1. 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艺术学》,本人为课题负责人。该项目在"八五"期间全国艺术科研10个重点项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为《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5位教授共同撰写,历时5年完成,共80万字。

2 .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1 .《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于97年12月出版,80万字)1998年获"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文科最高奖,即第一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

2 .《影视鉴赏》(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普通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重点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同志为这套重点教材写序,倡导高校普及美育与艺术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第一批重点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后被北京市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艺术学概论》(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第四届与第六届科研成果奖。

主要学术著作:

1. 《中国艺术学》,主编,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万字。

2. 《影视鉴赏》,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

3. 《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万字。

4.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万字。

5. 《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

1. 《散文诗电影的美学特色》,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7期

2. 《惊险片段的美学追求》,载《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艺术学》,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国戏曲与日本能乐美学特性比较略论》,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华语电影》,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北京日报》2001年2月18日转载摘要,《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转载

6.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7. 《中华民族影视艺术与WTO》,载《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开设主要课程: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传播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万字)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教学获奖情况:

2003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主要学术著作(均为独立署名):

1.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1万字。

2.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27万字。

3.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64万字。

4. 《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4万字。

5. 《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万字。

6. 《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4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均为独立署名):

1.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3.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5. 《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7. 《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8.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连载)。

9. 《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影片<跆拳道>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记者专访),《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12. 《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文艺报》2003年7月17日。

13. 《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读解》,《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

16. 《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种读解》,《电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8. 《物恋悲剧与生存困境--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19. 《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夏钢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评析》,《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2.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23.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24.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25.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6.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术》1999年第5、6期(连载)。

28.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E. 考电影学的研究生,应该考哪个学校

1、取决于你想要的就业方向

就国内来说,最专业的肯定是北京电影学院,好处在于优势资源突出且集中,不足在于过于专业,不利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文化课要求分数不太高,但是专业性强,你要是跨学校跨专业考的话,重点攻专业方面的东西,先确定你想报考的学校,然后去找那些学校的学长学姐询问经验。一般来说,本科综合重点院校出来的学生报考艺术类院校研究生,英语、政治问题应该不大。
另外,就北京地区来说,中戏、传媒、北师大、首师大等也都有电影方向的研究生,具体可以参见学校的网站,去人人或者其他SNS上看看能不能跟师兄师姐套套近乎,问问情况什么的,有个初步了解。
如果家里有米的话,去美国也是个选择。
2、现在的话可以多看一些专业类书籍,电影史、理论方面的可以涉猎一些,我觉得多看拉片子的书更好,据说老谋子非常擅长拉片子,这个比较实用。
另外就是大量的看电影,要有目的性的看,而不是像我们平时进电影院一样娱乐。比如选择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作去看,每部电影看个七八遍。然后你可能就会发现你并不是真正喜欢电影了。
至于具体看那些电影,可以参见各种中外电影史教材,起码有个大概的了解。

F.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史是中国外国都考吗

是的!这个不用说啊~!~

G. 请问大家,复习中国电影史,哪本书比较好

你该不会是今年考吧。。。如果是的话就要努力了。。。因为还需要看20几本书,电影学院教材应该是不全面的,电影史的书很多,至少要看国外作者写的电影史,书太多了,可以在论坛中搜一下

H. 哪些学校招电影史的研究生

各地的艺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表演学院等等,你可以到你中意的学校主页上面查一下,在研究生课程,院系设置那边应该都会有

I. 考电影学的专业课是什么除了考研科目外有什么艺术方面的要求吗

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都不一样,你必须先确定考哪个学校然后去看该校的招生简章,一般而论考的是中外电影史和艺术概论、文艺美学或者文学理论,也有的学校因导师的缘故会考文学方面的课程。
很多人考电影学都是零起点,所以事先所谓艺术方面的准备不需要,但要有一定量的观片数量和基本的电影常识,因为考试时会涉及大量影片。

J. 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史评复试看什么书

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郑亚玲《外国电影史》 如果你想搞得足够细致,那就请把这两本薄薄的小书仔细看看,弄透。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会在这本书里讲到,但是如果出到类似建国后电影私营厂的创作状况,苏联冷冻时期的创作状况这种题而拿不准且模模糊糊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要说你好像看到过就是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仅仅知道了么回事儿。这是我的教训。 彭吉象《影视美学》 这本书我是作为电影理论的主要备考书籍来看的。书非常条理,上篇是理论发展概括,下篇是结合实例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我对上篇做了很认真的笔记,整理完拿着笔记作为一个主要的复习资料。 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 我在1月初发现了这本书,不惜8号去博库拿到了订好的这本书,因为那个时候的心理你们晓得吧,都是很慌乱的,觉得白白看了好几个月,什么都不知道。结果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看到09年有道大题是问电影演员的缺席在场理论的。而这道题中所说的缺席与在场理论的详细扩充在任何之前看到书里都没有,结果被我发现这书里有讲到正解。书还是条理的,不深不浅,但是其实也只有这么一道非常正解的题让我很惊喜。其他的中规中矩,别的书里也会有。而且从2011年开始,文学系大改,不再从题库里出题目,都是全新方式命题,以往的题库参考价值没有那么大了。 杨远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很多书单里都有这本书,后来我知道有的学校老师也会给自己考研的学生推荐这本书。但是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本书如果从考研应试角度讲,效率不是很大。顶多看看小字。考研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干的事儿当成一件大事儿,以为自己要考研了非要看什么原著论文,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理,毕竟初试考试考得还是知识面和基础专业知识,复试一聊才能聊出真东西。所以抱着一颗纯粹应试的心准备考试吧,这本书在这个阶段大可以忽略。 陈晓云《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 你会觉得这本书很意外吧,没听过吧。我也就是买来看看。但是现在想来这套书还是不错的,闲的时候,或者说拿出你想当大学者看外国理论原著的时间来翻一翻,可以填补一下对中国电影行业当下的发展情况。说有多大用到也没用,但还是值得拿出来说一说,因为毕竟近一两年可能有那么几个热点,多了解一些没坏处。这个的用处就像你去阅览室翻电影学院学报或者说当代电影差不多。今年考到78年以后到现在的中国喜剧发展状况。我擦,我的知识储备里喜剧知识是78年以前的,只能靠自己一些零散的电影的了解整理一个大概。但我回来发现,这套书里就讨论了近两年喜剧电影的一个创新云云。考前没怎么翻,可惜了。 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 很厚的一本世界电影史,觉得这书对于备考来说不是很好,比较杂,不适合大部分中国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我是开了一门这样的课,而且当时刚开始备考,所以这本书看得非常仔细。有的部分讲得挺细,如果要看,建议在对整体电影史论发展有个宏观概念的时候回头再看这本。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这两三本我在准备的时候有人给我推荐过,尤其是邵牧君这本。后来把这三本书都从图书馆借出来了,没有自己买。本打算仔细看一遍邵牧君这本,但是后来忘了怎么就没看,可能来不及了,但是大家口碑都不错貌似是。这三本我个人来说是作为前面基本书的一个补充的,如果遇到哪一块问题想多了解了解,或者翻起来的时候觉得他们那部分讲得特别好,我就会仔细把那部分看了。但是没有从头到尾的通看。看你自己情况了。如果觉得这两三本好,你也可以作为你主要的备考书目
电影剧本创作及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
1.剧作理论: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电影剧作概论》电影学院文学系《通向电影圣殿》电影学院文学系《荣誉》苏牧《闲情偶寄》李渔《诗学》亚里士多德《美学》黑格尔
《论戏剧和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劳逊《银幕的剧作》弗雷里赫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

《电影的元素》波布克《电影的语言》马尔丹《电影的观念》梭罗门《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电影是什么?》巴赞《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3.电影刊物:《世界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外国电影史研究方向备考书目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世界电影发展史》沈嵩生《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世界电影史》萨杜尔 《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外影视大词典》汪流、王志敏、陈山中国电影史(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研究方向备考材料: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著;《台湾电影史话》陈飞宝编著;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 《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著;
《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主编;

阅读全文

与哪个学校考中外电影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降龙大师电影免费下载 浏览:893
类似巫师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49
狗狗的电影叫什么哥 浏览:471
80年代电影男演员有哪些 浏览:372
好看站电影干柴列火 浏览:19
阿甘正传电影不要钱怎么看 浏览:225
战狼二高清电影免费完整版 浏览:194
赛尔号电影赚了多少钱 浏览:949
美国性奴调教电影有哪些 浏览:873
电影电脑广告的音乐叫什么 浏览:759
好看的奇幻动漫电影 浏览:204
海王演的盲人电影叫什么看见 浏览:991
战争电影免费国语 浏览:664
想看电影不知道电影名字怎么办 浏览:123
看电影英语过去是怎么说 浏览:773
70年代关于黑奴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74
笔记本电影如何连接wiwf 浏览:454
如何下载电影到网盘下载 浏览:162
什么大电影美国的恐怖搞笑的 浏览:805
过年的几部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