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语文教科书中周作人的作品有哪些
《风筝》 选自《野草》
《雪》选自《野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选自《呐喊》
《故乡》选自《呐喊》
《孔乙己》选自《呐喊》
《祝福 》选自《彷徨》
《拿来主义>》选自 《且介亭杂文》
《药》
『贰』 周作人的妻子是日本人啊
羽太信子:她是日本人,随周作人来到中国,并最终死在这里,于她来讲也算客死异国了。许多写周作人的文章都会捎带零星地涉及一些她的行迹,其中有赞有弹,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即,她对周作人生活和人生道路的影响非同小可。周作人一生中至少有两件大事,羽太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周作人与乃兄鲁迅的决裂,一是周作人“七七事变”后没有南下而留在北平,并最后落水出任伪职。
关于前一件事,最有代表性,大概也最为可信的记述来自周建人。周建人似乎对这个日本嫂嫂颇有微词。他在《鲁迅与周作人》一文中有如下的记述:“增田涉说:‘他(指鲁迅)常买糖果给周作人的小孩(他自己那里没有小孩),周作人夫人不让他们接受而抛弃掉。他用充满伤感的话说:好像穷人买东西也是脏的,这时候使我想起他常说的寂寞这个词来。’鲁迅对我说的是,他偶然听到对于孩子有这样的呵责:‘你们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让他冷清煞。’”在周建人看来,鲁迅与周作人夫妇的隔阂主要源于彼此生活方式的不同。羽太信子惯于挥霍,可以说“挥金如土”。“鲁迅不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还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有时还到处借贷,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和点心。”而鲁迅则自奉甚俭。自己挣钱别人花,花钱的人又不心疼,过于大手大脚,且理直气壮,鲁迅看不过,气不顺,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劝过周作人,但周作人作不了夫人的主,大哥的规劝只当耳边风。后来,羽太还把她的许多亲属接来一起住,一切吃穿用度完全日本化,花销就更大。终于导致鲁迅先是分炊,后彻底搬出八道湾。鲁迅在1926年6月11日的日记中记载那天下午他去八道湾取东西,与弟弟和弟媳发生的一场冲突。中有“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等语。至于究竟是什么“秽语”,外人不得而知,虽后人多有揣测者,但到底只是揣测而已。根据鲁迅这个记载判断,这个羽太信子的性格可能是相当泼悍的。对这一性格特点,周建人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他(周作人)携带家眷回国居住在绍兴时,他们夫妇间有过一次争吵,结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发作,周作人发愣,而他的郞舅、小姨指着他破口大骂,从此,他不敢再有丝毫‘得罪’。相反,他却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到日本使馆去讲话。”周建人说周作人是意志薄弱、性情和顺,却不辨是非。鲁迅对周作人的评价是“昏”。这兄弟俩的意见倒也一致。看周作人的文章,觉得他是那么渊博、见识又是那么卓超,但在世事上、大节上的处理与选择却又如此“出人意表”。用乾隆皇帝对纪晓岚的评价“读书多而不明理”来评价周作人大体不错。这一事件中,羽太信子起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
至于“七七事变”后,周作人没有南下而留在北平并最终落水出任伪职一事的原因,周作人自己及相关人等,都给出了不同说法,这一点人们都耳熟能详了,不用细表。但个中真相却谁也说不清,至今也没有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不过官方的评价似乎还是汉奸,这一顶帽子想拿下来也难。1937年后周作人留在北平,这件事中羽太信子扮演了什么角色,也没有见过专门讨论此事的文章。估计一是不好写,一是当事者多三缄其口,一是这事本身并不重要,所以人们也就不去关注了。如果考虑到羽太信子在促成他们兄弟反目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可以想象得出她对周作人当年决定去留的影响了。其实,从鲁迅和鲁迅母亲及朱安搬出八道湾以后,八道湾的实际主人就已经是羽太了,鲁迅其时就说过,八道湾就剩下一个中国人了。虽然鲁迅搬走以后,周建人又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但不久也去了上海。这样,周作人实际上已经处于日本人(羽太信子和她的娘家人)的包围之中。加上羽太信子泼悍的性格,周作人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恐怕都要受制于她吧。许多人喜欢从更深层的原因分析周作人的留平与落水,倒更愿意相信羽太信子的直接而巨大的作用。
羽太信子不仅对自己丈夫的人生道路有着负面的影响,她对自己的妹妹芳子(也就是周建人的妻子)的成长也没有起到好作用。俞芳引述鲁迅母亲的话说,芳子长年和信子在一起,受信子影响很大,比如,贪图享受,爱虚荣,怕过艰苦的生活,对周建人不够体贴,不太近人情等等。
以上说的羽太信子基本上是一个灰色的,甚至是不光彩的形象。但也有一些人的文章记述了她的生活的另一面。鲁迅母亲说信子勤劳好学,有上进心。她对鲁迅母亲的照顾也不能说不上心,比如,鲁迅母亲有肾炎,需要吃西瓜,为了让她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瓜,信子就想出了煎熬西瓜膏冬天保存的办法。这让老人家很满意。信子对周作人和孩子们的照顾也周到得很。另外,徐淦《忘年交琐记》长文中专有一节记羽太信子。徐文说:“上街采办,下厨做饭,扫地抹桌,洗洗刷刷,全由羽太信子里里外外操劳不停。她完全是日本型的贤妻良母,鞠躬如也,低声碎步,温良恭俭让,又极象绍兴的老式妇女,使我一点也看不出从前知堂当教授,做伪官领高薪时她会变成阔太太,如今过苦日子才变成这样勤劳朴素。”文洁若先生在《晚年的周作人》文章中,记了羽太信子的两个小细节,很能说明一点什么。其一,“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生前,每餐必先在牌位(周氏兄弟母亲鲁老太太、周作人女儿若子、周建人儿子丰三的牌位)前供上饭食,然后全家人才用膳。”其二,“羽太信子病笃说胡话时,讲的居然是绍兴话,而不是日语,这使周作人大为感动。”这第二个细节是文先生听来的,她自己并未亲见。而据徐淦记述,羽太信子是“说不上几句像样的绍兴话”的。如果文先生记载的这第二个细节可信的话,倒真是让人感慨的。
总的来讲,羽太信子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女人,她因为嫁了一个有大才、有大名的丈夫而为世人所知。她又因为身处一个夫妻各自所属民族国家之间激烈争战的时代,而身不由己地多多少少地卷入了。这种民族国家之间不正常关系对个体的影响体现在她身上,就是她的丈夫在民族大节上的首鼠两端、进退失据,终于堕入魔道,也使她在战争之后的生活受到连累。设若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她也许能够平平静静地、更感幸福地走过一生吧。不过,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要是要求她在当年那样的历史关口,敦促自己的丈夫离开北平南下救亡也是不现实的,也是苛求她了。更何况她的见识、她的民族属性也使她不能这么做呢。
『叁』 鲁迅的字是什么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肆』 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天下所有的女人;因为我有孩子,所以我爱天下所有的孩子。这句话出自那里
这句话引用朱自清在《浆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里所引用周启明的一句话;
希望对你有用
『伍』 周作人有几个孩子分别叫什么名字
周丰丸,1912年5月16日生,周作人的长子,其母为羽田信子,有妹周静子,周若子(15岁病死)
夫人张菼芳,共有三女二男
『陆』 我姓周 孩子是2009年12月05日晚上7点00分出生 男孩 帮帮取个名字 谢谢!
周达强 周俊驰 周厉轩 周烨伟 周松德 周卡思 周君浩 周昊强 周昊天 周瑾瑜 周昊然 周韵文 周新杰
周弘文 周泽洋 周翰思 周幽朋 周炎彬 周玮伦 周晟睿 周沙欧 周天佑 周智渊 周靖琪 周金傲 周泽楷
周博超 周明杰 周志强 周致轩 周明辉 周鹤轩 周俊楠 周博涛 周哲瀚 周浩宇 周伟诚 周泰宇 周浩南
周智宸 周国龙 周苑博 周鸿涛 周晋鹏 周博文 周晓啸 周致远 周鹏煊 周天宇 周劲松 周俊材 周楷瑞
周国豪 周绍辉 周星野 周雨泽 周智轩 周彤彤 周辰逸 周皓轩 周鑫磊 周文博 周益弘 周煜城 周伟泽
周苑杰 周圣杰 周晟棋 周新豪 周厉辉 周鼎寒 周伟祺 周君昊 周健柏 周雪松 周冠楠 周旭尧 周风桦
周天磊 周睿渊 周冠霖 周鸿煊 周展鹏 周建辉 周峻熙 周振豪 周文昊 周炫明 周秀杰 周鑫鹏 周明轩
周文轩 周弘昌 周鹏涛 周荣轩 周伟宸 周煜祺 周嘉懿 周越泽 周世博 周越彬 周擎宇 周懿轩 周韵舟
周繁林 周谷风 周朴枝 周乾易 周石坚 周依忠 周安祥 周金浅 周平和 周容处 周羽易 周钦思 周伯灿
周博健 周亦君 周何旷 周杉德 周仁俊 周脱凡 周志安 周敬壤 周悟顺 周玄彤 周胜月 周月耿 周崇雨
周街才 周紫然 周树明 周乐厚 周林簇 周任菲 周陷活 周闲鸥 周如鸿 周信昌 周天宇 周润身 周高枕
周峰厉 周槽厉 周君善 周度季 周线顺 周戒察 周帆轻 周展书 周修业 周平康 周若春 周荒流 周善枝
周恭肃 周林光 周浚泉 周秋寒 周月松 周烟涛 周健廉 周风振 周谦依 周晓桐 周玄翔 周云宵 周胜贫
周深念 周云高 周石楷 周潜新 周利元 周高鸣 周言胜 周少岸 周抱朴 周温文 周志圣 周城栋 周离离
周积雪 周路崎 周意欲 周庸玉 周勤枝 周棕孚 周白云 周寒彻 周景引 周永图 周湛明 周悟雨 周达志
周兢业 周镇言 周神誓 周烟云 周玄鹤 周善诚 周奔海 周润泽 周晴光 周游宁 周依诚 周慎勤 周空新
周翱翔 周悟为 周清苦 周凌高 周恒易 周胜田 周至海 周谦君 周秋杉 周育德 周疏狂 周亦奇 周昭质
周辞林 周少元 周海川 周博敦 周询壮 周林光 周谦然 周叶茂 周言知 周新镜 周国器 周致鸿 周推聪
周德盛 周修龄 周空明 周柯仁 周百川 周菲光 周志商 周帆影 周烟波 周冰岸 周德博 周光恩 周星野
周默思 周受谏 周谁贤 周安福 周万卷 周宁昂 周叶荣 周玄铭 周月华 周锦若 周世艰 周智泉 周田田
周城城 周高比 周强义 周风操 周和衷 周钦明 周百枝 周紫省 周谁知 周坚金 周任平 周达者 周至诚
周延望 周贵精 周健彤 周万机 周兴迈 周海客 周硕仁 周功厉 周启枝 周悟云 周修极 周城才 周城德
周知欢 周厉善 周若木 周晴云 周兢思 周云淡 周清庭 周天和 周冰封 周崇溪 周定波 周志盛 周解菲
周致敬 周春波 周丰瞻 周闲随 周圆融 周言信 周紫闻 周依师 周紫恃 周古月 周坤元 周文礼 周丰茂
周溪淡 周言浩 周争激 周谁雪 周安逸 周温良 周万勇 周雄伯 周古苑 周清风 周枝温 周弘量 周柯健
周秋潭 周晓铭 周晓奇 周铜章 周善识 周年华 周及展 周月明 周恕仁 周诚城 周壮哉 周海若 周惜辉
周险峰 周笑豪 周彤德 周胜春 周慎微 周茂辉 周晓白 周妙峰 周至道 周鸿节 周知彰 周会越 周闻钟
周楷君 周笃敬 周道彤 周谦光 周元奇 周启林 周春住 周安流 周悟修 周席引 周杉元 周严贵 周羽天
周羽细 周贵勋 周胜识 周雪德 周施普 周冷泊 周乔木 周廉名 周气平 周怀鸣 周畅儒 周悟尘 周君振
周荷举 周洪生 周潮平 周安存 周默知 周白描 周云晋 周松德 周新若 周辞诚 周达杭 周德胜 周城器
周雪芹 周言新 周欣德 周紫青 周菲峙 周至德 周新知 周金炎 周万闲 周启明 周信志 周楷彤 周贵博
周当勉 周树声 周等仁 周紫适 周盛德 周徐引 周实新 周履坦 周天雨 周精卫 周光翟 周至鸣 周松茂
周若尘 周知智 周雪昂 周江流 周幽恒 周月涌 周布用 周鸿菲 周晓舟 周悟言 周潜核 周敬义 周泉蒙
周流相 周江杉 周月轩 周求过 周至公 周君慎 周晓星 周利仁 周达善 周春林 周惜识 周施德 周乔松
周逝川 周秉稳 周林泉 周月阳 周鸿永 周悟浩 周夫慈 周言盛 周玉树 周杉泉 周思明 周浩温 周超绝
周高远 周明踏 周贵依 周省躬 周吾浩 周容德 周聚沙 周林仕 周致都 周夕改 周宇霄 周振源 周常城
周实兴 周游征 周唐言 周煦育 周萧光 周君诚 周游孝 周悟极 周万尘 周弘毅 周崇台 周羽雪 周气湖
周少文 周义君 周江达 周白浪 周如翼 周紫知 周舟帆 周相幽 周智明 周敬寿 周茂兴 周积晓 周羽虑
周千枝 周切云 周石德 周曲鸣 周海空 周云舟 周闭新 周健约 周秋胜 周斯远 周林奇 周丰晾 周兼鸿
周才俊 周明新 周识雨 周如圭 周叶青 周岸菲 周传日 周乾知 周紫兴 周元致 周晴晖 周月悟 周厉雪
周庆云 周知博 周青帝 周城天 周依海 周枝方 周松石 周游羽 周文祖 周细浪 周月疏 周沉潜 周雪轻
周含章 周依诚 周雾辽 周气纲 周万顷 周德贤 周原恭 周波峙 周依昭 周量弘 周悟瀚 周思永 周晓明
周悟依 周高阳 周观云 周菲智 周庸德 周叶秋 周万松 周狂沙 周新治 周菲机 周银浦 周元化 周惜年
周德邻 周安荣 周修身 周青粟 周致知 周帆悬 周树着 周达知 周勤雪 周至贤 周奋勉 周信青 周柯忠
周凯弟 周紫楷 周穆皇 周厉志 周紫振 周崇德 周凤贤 周冰池 周本善 周吹笛 周新雄 周厉明 周愈明
周叶浪 周棕基 周云鹤 周平林 周怀君 周西春 周朴诚 周叶帆 周誓进 周少菲 周善登 周游德 周言志
周羽德 周本净 周弄潮 周唯金 周岸青 周菲凡 周树丰 周林依 周翼矜 周光耀 周云新 周路遥 周菲镜
周畅忆 周勉建 周新书 周锦标 周城针 周风泉 周胜日 周仁寿 周柯依 周承天 周壑丘 周推明 周知国
周益闲 周杉鉴 周振皓 周深由 周志清 周依庆 周信助 周国蓝 周气魄 周依明 周波浩 周菲柯 周杉明
周丰隆 周乐杉 周雷豫 周玉弓 周伯舟 周若溪 周庆生 周明夷 周逸振 周延年 周清川 周明志 周如箭
周布归 周至仁 周道振 周明枝 周含弘 周龙驹 周玉砂 周善世 周睿哲 周忠孝 周乐树 周柯即 周建安
周忠义 周获德 周适德 周达宝 周思远 周畅春 周安志 周澄江 周新清 周善信 周春国 周万木 周杨深
周亲贤 周荣茂 周狂歌 周依明 周吹雨 周淘沙 周少智 周玉涛 周王瑞 周晓游 周寒磨 周晓智 周伯杉
周慎独 周宜杰 周易安 周寥廓 周笃志 周春呜 周修古 周欲言 周池雨 周云海 周言讷 周畅翔 周杉戒
周实言 周屈伸 周依振 周杉达 周肇修 周善御 周义方 周棕和 周依城 周向杉 周累尘 周益彤 周云暖
周兴近 周思风 周紫强 周固志 周轩举 周赤致 周宇栋 周丰先 周光运 周凌冬 周风涛 周宁寿 周修远
周达钧 周金风 周叶阳 周简淡 周锐锋 周棕维 周劲节 周菲腾 周乐城 周贤德 周益才 周万波 周载沉
周拙诚 周若讪 周海生 周晓耕 周质枝 周逊志 周健德 周德路 周君谦 周恨树 周道远 周强誓 周兴恭
周德石 周致鸣 周胜达 周治敬 周国栋 周寒新 周致谆 周高情 周知刚 周善渊 周曲沙 周依隆 周丰沛
周谦益 周楷颜 周昂藏 周播如 周耿街 周健明 周田德 周枝耐 周雪光 周菲星 周棕天 周晴日 周逸豫
周芭兴 周价揭 周留昙 周虑求 周扰勤 周依德 周级囊 周巨澜 周凯风 周善射 周亦禅 周青余 周文思
周紫敬 周振固 周海德 周永器 周壤敬 周乾君 周早履 周满杉 周杉国 周后波 周达鹏 周杉秋 周高振
周城鸣 周言泉 周致细 周凯欧 周潜龙 周而彤 周永贞 周夕轮 周冬绿 周畅松 周霜波 周善迁 周树厉
周悟适 周月波 周枝觅 周畅风 周崇融 周胜天 周星辰 周江春 周悟仪 周刚毅 周寒若 周威律 周悟奇
周贵果 周如璋 周吾狂 周如梭 周游汶 周亦雄 周光亨 周杉昧 周仁厚 周利济 周馨折 周健仁 周振枝
周清秋 周安辉 周雪枝 周贞风 周海明 周宁枝 周德闲 周众凌 周才韬 周温厉 周推位 周精进 周树茂
周劳谦 周波定 周宁愚 周厉名 周慎晓 周青松 周宇泰 周扰毅 周利断 周万言 周讷言 周笃雪 周侠文
周岳定 周欲晓 周清光 周疏林 周矜德 周意满 周戏蝶 周叶鸣 周温裕 周平月 周知崇 周雪智 周遂志
周光温 周高标 周紫胜 周规箴 周既包 周彤玄 周玄瑞 周多健 周知春 周幽为 周温枝 周安安 周柯明
周胜雄 周坚劲 周乐民 周巨林 周楷悟 周顺德 周寿道 周万名 周高菲 周谁实 周溪四 周耕尚 周晓善
周谦亨 周益壮 周永平 周若兴 周君义 周烟树 周高悟 周达城 周修永 周菲舟 周霜柏 周似春 周养志
周任新 周习安 周善究 周兴言 周光川 周贵义 周岩鹤 周海杉 周达明 周紫奉 周豪杰 周仁矣 周林瞑
周春归 周豫志 周高贤 周定云 周顺庆 周诚枝 周叶舟 周推厚 周寄傲 周登高 周本然 周溪林 周温智
周光昆 周紫定 周云寒 周光才 周德本 周君达 周观新 周泉流 周金福 周畅功 周视振 周推默 周穆朝
周光义 周谐利 周知能 周进质 周健俊 周言明 周健翎 周玉龙 周简民 周少奇 周益青 周新轻 周明健
周达肖 周满川 周云诗 周闲谈 周江苑 周造略 周儒雅 周文忠 周修依 周沙白 周万坚 周勤健 周文游
周弥坚 周崇夷 周知厉 周浩修 周愚德 周树生 周书灯 周晓涛 周安德 周坤简 周振儒 周柏枝 周天佑
周布温 周月星 周元君 周菲博 周亦游 周树楷 周乐枝 周古道 周莫闲 周实胜 周奥若 周强志 周智深
周丰元 周清泉 周羽春 周会景 周杉游 周雷雨 周高寒 周楷敬 周推尽 周君忍 周吹浪 周谦德 周文晾
周刚壮 周镜考 周清源 周任重 周敬贤 周多闻 周海厉 周容众 周善仁 周信野 周云轻 周依夫 周冰释
周振刚 周曲阜 周乾雨 周布苛 周德新 周清如 周依恒 周修省 周九思 周达生 周亦融 周德兴 周晓尽
周进志 周骨坚 周文宏 周当励 周图城 周柯勉 周健君 周仁博 周杉树 周元日 周雨来 周育才 周必强
周浩气 周回雨 周汗青 周思智 周德道 周羽思 周仁杰 周秋满 周神清 周易棕 周愚虑 周招仁 周意稳
周恒德 周天伦 周浩闲 周谏圣 周恩温 周特厉 周望博 周鸥菲 周达雨 周厉兴 周德方 周永都 周寒松
周全智 周振淳 周深蓝 周平辉 周敬依 周道生 周泥絮 周鹰翰 周宇梁 周必昂 周健光 周闻声 周重威
周株果 周钦文 周屈铁 周楷军 周博厚 周并获 周豫厉 周楷朗 周杉晖 周迁善 周雄菲 周常柯 周怀古
周江雁 周浚哲 周景辉 周君曜 周相攀 周福后 周千林 周新达 周道哲 周青林 周恭安 周菲鸿 周顾言
周惟攻 周沧浪 周紫治 周端常 周德泽 周孝德 周同安 周弥茂 周德传 周贫如 周善棕 周强仁 周善俗
周林杉 周神坚 周智城 周云志 周明哲 周气清 周柱石 周依千 周寒澈 周部光 周海尘 周寿强 周天文
周羡游 周少鸿 周树胜 周兴枝 周安易 周知雪 周坚白 周者笠 周棕兴 周依博 周载荣 周怀元 周亦厉
周维新 周雪才 周晋明 周棕德 周思汝 周德合 周齐观 周向阳 周羽晨 周谦新 周吉仁 周雪田 周温谨
周寒柏 周秋深 周沧琦 周依字 周志逸 周致泰 周楷明 周俊杰 周树善 周依伦 周进温 周凌风 周悟涛
周闻依 周云菲 周浩礼 周修德 周亦闲 周文东 周柯仁 周省菲 周厉文 周江南 周阔畅 周春空 周诚贵
周怀玉 周达安 周善地 周昂昂 周悟沙 周唯仁 周端庄 周清指 周严明 周银涛 周布群 周冬雪 周石达
周雪博 周如海 周裕民 周絮趣 周觉意 周志鸣 周菲熊 周依恭 周溪舟 周金戈 周亦狂 周睛川 周志浩
周健光 周旦雪 周依部 周鸿鸽 周紫道 周传德 周柳瞑 周洪波 周吾乐 周闻道 周话虑 周新安 周乾元
周恩枝 周奇志 周志齐 周炎光 周仁雪 周观依 周少统 周忠紫 周玄刚 周寿逸 周常至 周健枝 周涉川
周备豫 周绝尘 周崇淡 周棕庭 周陌尘 周仁承 周江树 周羽菲 周文祥 周省依 周羽道 周月满 周毫未
周贵济 周雪理 周杉余 周甘泊 周贵彤 周智野 周致昌 周若拙 周新远 周君保 周杉月 周树忠 周月朝
周恩益 周思颀 周志天 周益坚 周晓春 周浩信 周言炎 周杰雄 周仁统 周振积 周杉青 周川谷 周安重
周离席 周柯望 周健龙 周宁康 周高仁 周游浩 周游嘤 周鱼翔 周勉引 周溢寒 周杉才 周觉远 周海阔
周展照 周获芦 周资亨 周仁豪 周厉言 周村坚 周博举 周博文 周兴思 周天鸣 周切切 周博誓 周达鸣
周紫安 周崇峻 周树昆 周仁华 周新豪 周健铭 周畅德 周江清 周枝枚 周修能 周望海 周善誉 周思索
周谦崇 周乐彬 周幽朋 周满春 周达随 周光伦 周存诚 周忠恕 周杉思 周刚强 周杉省 周明若 周限识
周雷震 周宁街 周啸傲 周悟语 周游振 周月厚 周勤苦 周倚杉 周敏捷 周曲全 周景福 周超才 周树江
周永远 周蒙圣 周流光 周进福 周壤功 周思德 周庆野 周推孜 周善庆 周挣锋 周贤达 周临流 周平枝
周万里 周际云 周仁刚 周江潮 周江辉 周依百 周如尘 周亨彤 周志恒 周龙吟 周共乐 周志高 周天星
周先振 周谦光 周恒德 周生生 周安仁 周紫雄 周凌寒 周气岸 周识野 周理会 周涉空 周沙树 周易简
周兴健 周仁青 周忠果 周知荣 周安欢 周紫引 周健余 周进德 周杉军 周春意 周布骄 周田然 周推荐
周江雨 周若悟 周泉温 周幽志 周厉业 周悟睹 周志海 周陌昌 周仁昌 周简能 周温师 周熟思 周德春
周高防 周析析 周蚊龙 周雪良 周新实 周仁安 周敬轩 周依征 周至哲 周光知 周逸海 周彤志 周仁文
周义理 周丰君 周云松 周志兴 周光征 周琅渐 周善德 周林均 周祥林 周达奇 周年春 周宝旷 周幽德
周观健 周羽明 周楷韬 周徐来 周谦道 周致来 周健江 周亦文 周刚仁 周风献 周敦夏 周常止 周尚兴
周树春 周寿愚 周依平 周晋进 周众智 周若杜 周惟志 周林耀 周屈贾 周昭明 周怀德 周霜杰 周月白
周凌俗 周健福 周秋风 周晴春 周蒙振 周言宇 周言简 周清乾 周敦善 周闻枝 周永福 周诚彤 周月帆
周明功 周智出 周依扬 周亦朋 周江天 周仁顺 周甘新 周若屈 周振茂 周云流 周胜游 周镜宇 周霜满
周情都 周拂新 周明健 周青笠 周觉着 周解达 周刚实 周乐施 周孤松 周思修 周卡浪 周寿振 周万壑
周玄明 周兼济 周劳古 周云雨 周明理 周丰衍 周福青 周紫游 周青平 周万辉 周推笃 周德强 周本厉
周雪君 周新旷 周才能 周敬德 周早为 周志道 周海尊 周准德 周达强 周石泉 周曲原 周善治 周浩然
周新夷 周思齐 周如铁 周厉德 周至思 周积勺 周钟鸣 周冰夷 周仁毅 周悟霜 周文刚 周平海 周诚石
周星寒 周贤思 周潜洞 周贞松 周云浪 周旷林 周英标 周带枝 周光昭 周仁娜 周兴方 周沙净 周气闲
周养下 周保金 周邑免 周平野 周劲革 周高旷 周道德 周健峰 周镇易 周钟省 周晦明 周思兴 周推意
周端仁 周崇默 周全贵 周游谅 周全振 周善能 周责依 周柯远 周江霜 周仁鸿 周推令 周繁声 周相助
周恒城 周齐光 周树俊 周贞明 周气烈 周深难 周杉闲 周依强 周寿拙 周没言 周紫健 周智勇 周江林
周进合 周信言 周玄曜 周春晖 周气坚 周菲扬 周豫兴 周温恭 周睿圣 周律身 周菲管 周冰壶 周德新
周乐存 周天旭 周诚臣 周亦温 周洪川 周向风 周晓城 周惟勤 周道四 周治依 周俊德 周振境 周晓诚
周善昌 周净理 周争流 周清辉 周新澈 周城久 周紫奇 周沙欧 周厉义 周元享 周万福 周省杉 周詹崇
周龙菲 周菲文 周思波 周敏引 周菲龙 周月夕 周必精 周厉功 周浩歌 周雷敏 周胜兴 周逆言 周曲漾
周龙德 周若菲 周抱本 周贞固 周菲朴 周言鸣 周福来 周怀仕 周云悠 周悟名 周捐者 周敬慎 周银寒
周徐观 周城名 周际遥 周泽朗 周和祥 周遵道 周吹冻 周细兴 周气益 周皇尚 周依菲 周尘远 周亦乐
周云龙 周达业 周依钱 周棕雄 周云树 周展鹏 周少华 周雨歇 周游枝 周解杨 周舜华 周乐奇 周煦风
周新志 周勇慈 周悟风 周云闲 周言恭 周游仁 周年明 周放勋 周秋空 周泥生 周温春 周宁谢 周敬细
周义傲 周才照 周弘道 周积厉 周海波 周君岳 周挚云 周羽勤 周振新 周光迢 周振新 周存雷 周润雨
周悟情 周祥新 周若耐 周金波 周羽海 周亲怀 周知明 周去闲 周致峰 周亦平 周紫明 周厉峰 周益青
周慎思 周圣哲 周光辉 周尚贤 周尚达 周温统 周强然 周深奇 周雪海 周元统 周易知 周言果 周永安
周容达 周松柏 周愕枝 周高杉 周博光 周元良 周斯夫 周抗志 周厚基 周新坚 周谁能 周君鸣 周畅瑞
周坚忍 周绳枝 周乐天 周愈笃 周规翔 周吹海 周仁明 周风振 周益明 周凌翔 周摄宵 周博闻 周悟复
周汪岁 周乐统 周玉琢 周风若 周悟影 周睿思 周柯勤 周羽仁 周辞顺 周锦绩 周庆明 周海江 周淘汰
周菲路 周彰善 周坤厚 周阳诚 周白藏 周元仁 周仁恩 周寒波 周浩德 周晓柯 周风声 周怒涛 周高风
周平鸣 周悟思 周志青 周常德 周体玄 周杉乐 周杉冬 周玄春 周楷拓 周年青 周安皓 周思海 周春海
周安杉 周清振 周才思 周必固 周思危 周晓然 周风秋 周清积 周识散 周净智 周勤厉 周景港 周谦朋
周玄建 周风致 周严振 周致浩 周客新 周同善 周邦彦 周般苦 周光鸣 周喻义 周天海 周吉善 周义热
周依祥 周谁书 周顾引 周万沙 周天明 周楷济 周阳春 周悟松 周善志 周紫枝 周楷岁 周锻德 周常勤
周忠信 周韶华 周宏朗 周博笃 周论石 周勤获 周景盛 周城威 周德忠 周石涧 周多般 周安乐 周江德
周胜厉 周溪依 周旷世 周清越 周丰激 周胜强 周厚德 周辉光 周林田 周游城 周达智 周致远 周思睿
周振廉 周新明 周德业 周新诚 周雪柏 周乐仁 周清尘 周澄辉 周鸿儒 周致圣 周河沙 周数峰 周风轻
周天德 周致波 周物华 周闲庭 周紫厚 周春生 周弥高 周江秋 周达夫 周玉尺 周平旦 周镜天 周刊易
周若愚 周形振 周青云 周循流 周柏新
『柒』 周作人的昼梦中小女孩和老车夫想表达什么
《泽泻集》
周作人 著
肖毛 扫校自岳麓书社1987年版《泽泻集》
扫校说明
本书中由我自己扫校的有《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钢枪趣味》,其余的电子版来历同前,全部做了校对。
岳麓版《雨天的书》上说:
“《泽泻集》于1927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共收文二十一篇,自序一篇。这次根据初版本校订重印,新编了索引。书中的二十二篇文字,都依次序编了号,以便检索。”
其中,有几篇已经收入《雨天的书》和《自己的园地》,所以我只在这里保留了目录,具体请参看我扫校的那两部书的电子版。
至此,《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泽泻集》《自己的生命》的全文已经全部扫校完毕。
23:31 06-7-1 肖毛
目录
序
1.苍蝇(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2.《镜花缘》(存目,原文见《自己的园地》)
3.《雨天的书》序(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4.《陶庵梦忆》序
5.故乡的野菜(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6.北京的茶食(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7.喝茶(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8.谈酒
9.乌篷船
10.苦雨(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11.爱罗先珂君
12.死之默想(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13.唁辞(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14.死法
15.心中(存目,原文见《自己的园地》)
16.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17.新中国的女子
18.碰伤
19.吃烈士
20.闲话四则
21.钢枪趣味
序
近几年来我才学写文章,但是成绩不很佳。因为出身贫贱,幼时没有好好地读过书,后来所学的本业又与文学完全无缘,想来写什么批评文字,非但是身分不相应,也实在是徒劳的事。这个自觉却是不久就得到,近来所写只是感想小篇,但使能够表得出我自己的一部分,便已满足,绝无载道或传法的意思。有友人问及,在这一类随便写的文章里有那几篇是最好的,我惭愧无以应。但是转侧一想,虽然够不上说好,自己觉得比较地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昧的,也还有三五篇,现在便把他搜集起来,作为“苦雨斋小书”之一。戈尔特堡(Isaac Goldberg)批评蔼理斯(Havelock Ellis)说,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与一个隐士,这句话说得最妙。并不是我想援蔼理斯以自重,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还有叛徒活着。我毫不踌躇地将这册小集同样地荐于中国现代的叛徒与隐士们之前。
至于书名泽泻,那也别无深意,——并不一定用《楚辞》的“筐泽泻以豹鞹兮”的意思,不过因为喜欢这种小草,所以用作书名罢了。在日本的“纹章”里也有泽泻,现在就借用这个图案放在卷首。
十六年八月七日,于北京。
(1927年8月刊《语丝》145期,署名起明)
1.苍蝇(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2.《镜花缘》(存目,原文见《自己的园地》)
3.《雨天的书》序(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4.《陶庵梦忆》序
平伯将重刊《陶庵梦忆》,叫我写一篇序,因为我从前是越人。
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祖父因事系杭州府狱,我跟着宋姨太太住在花牌楼,每隔两三天去看他一回,就在那里初次见到《梦忆》,是《砚云甲编》本,其中还有《长物志》及《槎上老舌》,也是我那时所喜欢的书。张宗子的著作似乎很多,但《梦忆》以外我只见过《於越三不朽图赞》,《琅嬛文集》,《西湖梦寻》三种,他所选的《一卷冰雪文》曾在大路的旧书店中见过,因索价太昂未曾买得。我觉得《梦忆》最好,虽然文集里也有些好文章,如《梦忆》的纪泰山,几乎就是《岱志》的节本,其写人物的几篇也与《五异人传》有许多相像。《三不朽》是他的遗民气的具体的表现,有些画像如姚长子等未免有点可疑,但别的大人物恐怕多有所本,我看王谑庵像觉得这是不可捏造的,因为它很有点儿个性。
《梦忆》大抵都是很有趣味的。对于“现在”,大家总有点不满足,而且此身在情景之中,总是有点迷惘似的,没有玩味的馀暇。所以人多有逃现世之倾向,觉得只有梦想或是回忆是最甜美的世界。讲乌托邦的是在做着满愿的昼梦,老年人记起少时的生活也觉得愉快,不,即是昨夜的事情也要比今日有趣:这并不一定由于什么保守,实在是因为这些过去才经得起我们慢慢地抚摩赏玩,就是要加减一两笔也不要紧。遗民的感叹也即属于此类,不过它还要深切些,与白发宫人说天宝遗事还有点不同,或者好比是寡妇的追怀罢。《梦忆》是这一流文字之佳者,而所追怀者又是明朝的事,更令我觉得有意思。我并不是因为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特别对于明朝有什么情分,老实说,只是不相信清朝人——有那一条辫发拖在背后会有什么风雅,正如缠足的女人我不相信会是美人。
《梦忆》所记的多是江南风物,绍兴事也居其一部分,而这又是与我所知道的是多么不同的一个绍兴。会稽虽然说是禹域,到底还是一个偏隅小郡,终不免是小家子相的。讲到名胜地方原也不少,如大禹的陵,平水,蔡中郎的柯亭,王右军的戒珠寺,兰亭等,此外就是平常的一山一河,也都还可随便游玩,得少佳趣,倘若你有适当的游法。但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说到这一层,我记起《梦忆》的一二则,对于绍兴实在不胜今昔之感。明朝人即使别无足取,他们的狂至少总是值得佩服的,这一种狂到现今就一点儿都不存留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的,绍兴的风水变了的缘故罢,本地所出的人才几乎限于师爷与钱店官这两种,专以苛细精干见长,那种豪放的气象已全然消灭,那种走遍天下找寻《水浒传》脚色的气魄已没有人能够了解,更不必说去实行了。他们的确已不是明朝的败家子,却变成了乡下的土财主,这不知到底是祸是福!“城郭如故人民非”,我看了《梦忆》之后不禁想起仙人丁令威的这句诗来。
张宗子的文章是颇有趣味的,这也是使我喜欢《梦忆》的一个缘由。我常这样想,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虽然在文学发达的程途上复兴与革命是同一样的进展。在理学与古文没有全盛的时候,抒情的散文也已得到相当的长发,不过在学士大夫眼中自然也不很看得起。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思想上固然难免有若干距离,但如明人所表示的对于礼法的反动则又很有现代的气息了。张宗子是大家子弟,《明遗民传》称其“衣冠揖让,绰有旧人风轨”,不是要讨人家欢喜的山人,他的洒脱的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读去不会令人生厌。《梦忆》可以说是他文集的选本,除了那些故意用的怪文句,我觉得有几篇真写得不坏,倘若我自己能够写得出一两篇,那就十分满足了,但这是欲羡不来,学不来的。
平伯将重刊《陶庵梦忆》,这是我所很赞成的:这回却并不是因为我从前是越人的缘故,只因《梦忆》是我所喜欢的一部书罢了。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五日,于京兆宛平。
(1926年12月刊《语丝》110期,署名岂明)
5.故乡的野菜(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6.北京的茶食(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
7.喝茶(存目,原文见《雨天的书》。肖毛按:岳麓版《泽泻集》将此文题目印作《吃茶》,但这是知堂晚年所写的外一篇散文的题目。)
8.谈酒
这个年头儿,喝酒倒是很有意思的。我虽是京兆人,却生长在东南的海边,是出产酒的有名地方。我的舅父和姑父家里时常做几缸自用的酒,但我终于不知道酒是怎么做法,只觉得所用的大约是糯米,因为儿歌里说,“老酒糯米做,吃得变nionio”——末一字是本地叫猪的俗语。做酒的方法与器具似乎都很简单,只有煮的时候的手法极不容易,非有经验的工人不办,平常做酒的人家大抵聘请一个人来,俗称“酒头工”,以自己不能喝酒者为最上,叫他专管鉴定煮酒的时节。有一个远房亲戚,我们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里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 有时也听见她叫“老七斤”,是这样的酒头工,每年去帮人家做酒;他喜吸旱烟,说玩话,打马将,但是不大喝酒(海边的人喝一两碗是不算能喝,照市价计算也不值十文钱的酒,)所以生意很好,时常跑一二百里路被招到诸暨嵊县去。据他说这实在并不难,只须走到缸边屈着身听,听见里边起泡的声音切切察察的,好像是螃蟹吐沫(儿童称为蟹煮饭)的样子,便拿来煮就得了;早一点酒还未成,迟一点就变酸了。但是怎么是恰好的时期,别人仍不能知道,只有听熟的耳朵才能够断定,正如骨董家的眼睛辨别古物一样。
大人家饮酒多用酒钟,以表示其斯文,实在是不对的。正当的喝法是用一种酒碗,浅而大,底有高足,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的香宾杯。平常起码总是两碗,合一“串筒”,价值似是六文一碗。串筒略如倒写的凸字,上下部如一与三之比,以洋铁为之,无盖无嘴,可倒而不可筛,据好酒家说酒以倒为正宗,筛出来的不大好吃。唯酒保好于量酒之前先“荡”(置水于器内,播荡而洗涤之谓)串筒,荡后往往将清水之一部分留在筒内,客嫌酒淡,常起争执,故喝酒老手必先戒堂棺以勿荡串筒,并监视其量好放在温酒架上。能饮者多索竹叶青,通称曰“本色”, “元红”系状元红之略,则着色者,唯外行人喜饮之。在外省有所谓花雕者,唯本地酒店中却没有这样东西。相传昔时人家生女,则酿酒贮花雕(一种有花纹的酒坛)中,至女儿出嫁时用以饷客,但此风今已不存,嫁女时偶用花雕,也只临时买元红充数,饮者不以为珍品。有些喝酒的人预备家酿,却有极好的,每年做醇酒若干坛,按次第埋园中,二十年后掘取,即每岁皆得饮二十年陈的老酒了。此种陈酒例不发售,故无处可买,我只有一回在旧日业师家里喝过这样好酒,至今还不曾忘记。
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的喜欢谈酒,好像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不解缘的酒徒了。其实却大不然。我的父亲是很能喝酒的,我不知道他可以喝多少,只记得他每晚用花生米水果等下酒,且喝且谈天,至少要花费两点钟,恐怕所喝的酒一定很不少了。但我却是不肖,不,或者可以说有志未逮,因为我很喜欢喝酒而不会喝,所以每逢酒宴我总是第一个醉与脸红的。自从辛酉患病后,医生叫我喝酒以代药饵,定量是勃阑地每回二十格阑姆,蒲陶酒与老酒等倍之,六年以后酒量一点没有进步,到现在只要喝下一百格阑姆的花雕,便立刻变成关夫子了。(以前大家笑谈称作“赤化”,此刻自然应当谨慎,虽然是说笑话。)有些有不醉之量的,愈饮愈是脸白的朋友,我觉得非常可以欣羡,只可惜他们愈能喝酒便愈不肯喝酒,好像是美人之不肯显示她的颜色,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黄酒比较的便宜一点,所以觉得时常可以买喝,其实别的酒也未尝不好。白干于我未免过凶一点,我喝了常怕口腔内要起泡,山西的汾酒与北京的莲花白虽然可喝少许,也总觉得不很和善。日本的清酒我颇喜欢,只是仿佛新酒模样,味道不很静定。蒲桃酒与橙皮酒都很可口,但我以为最好的还是勃阑地。我觉得西洋人不很能够了解茶的趣味,至于酒则很有工夫,决不下于中国。天天喝洋酒当然是一个大的漏卮,正如吸烟卷一般,但不必一定进国货党,咬定牙根要抽净丝,随便喝一点什么酒其实都是无所不可的,至少是我个人这样的想。
喝酒的趣味在什么地方?这个我恐怕有点说不明白。有人说,酒的乐趣是在醉后的陶然的境界。但我不很了解这个境界是怎样的,因为我自饮酒以来似乎不大陶然过,不知怎的我的醉大抵都只是生理的,而不是精神的陶醉。所以照我说来,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我想悦乐大抵在做的这一刹那,倘若说是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罢。醉了,困倦了,或者应当休息一会儿,也是很安舒的,却未必能说酒的真趣是在此间。昏迷,梦魇,呓语,或是忘却现世忧患之一法门;其实这也是有限的,倒还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还要强大。我喝着酒,一面也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结果是借醇酒妇人以避礼教的迫害,沙宁(Sanin)时代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或者在中国什么运动都未必彻底成功,青年的反拨力也未必怎么强盛,那么杞天终于只是杞天,仍旧能够让我们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时喝酒又一定另外觉得很有意思了罢?
民国十五年六月二十日,于北京。
『捌』 周启明小朋友,本法官现在问你,你是跟爸爸还是妈妈是哪部电影的台词
微电影《山地玫瑰》记得点赞哦
『玖』 我和我老婆都姓周,第一个男孩叫启睿,请帮忙取第二个小孩名字,男女都要,最好排名,谢谢!
周启智(男)周启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