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哪个皇帝下江南电影完整版

哪个皇帝下江南电影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3-28 16:47:00

Ⅰ 是哪位皇帝两次下江南

乾隆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1784)年六下江南。他是乘船顺大运河南下,大运河两岸的城市,象济宁、无锡等自然是他停游的地方,另外还巡游了扬州、苏州、杭州、镇江、南京等许多风光秀丽的城市。

清朝的历史上,记载了康熙与乾隆都曾经六次下江南。

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实际上乾隆南巡一开始就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对。《清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乾隆即位不久,听说苏州的景色美如天堂,他很想去江南巡游视察,并派大学士讷亲去江南查看道路。

讷亲从心里就不赞成乾隆南巡,所以他在给乾隆的回奏中说:苏州城外的虎丘还算得上名胜,实际上像一个大坟堆。苏州城里河道狭窄,粪便船只拥挤在一起,过了中午就臭不可闻,根本不算什么风景。乾隆听了讷亲的回报,只好暂时打消了南巡的念头。

Ⅱ 90年代的一部老电影,皇帝下江南,上面的大人是个结巴

应该是李翰祥导演的《乾隆下江南》吧

Ⅲ 有一部电影很像《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但是忘了剧情都很像

呵呵,如果是最新的,应该是任贤齐、大S主演的《龙凤店》。

Ⅳ 乾隆皇帝下江南

乾隆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1784)年六下江南。他是乘船顺大运河南下,大运河两岸的城市,象济宁、无锡等自然是他停游的地方,另外还巡游了扬州、苏州、杭州、镇江、南京等许多风光秀丽的城市。

清朝的历史上,记载了康熙与乾隆都曾经六次下江南。

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实际上乾隆南巡一开始就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对。《清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乾隆即位不久,听说苏州的景色美如天堂,他很想去江南巡游视察,并派大学士讷亲去江南查看道路。

讷亲从心里就不赞成乾隆南巡,所以他在给乾隆的回奏中说:苏州城外的虎丘还算得上名胜,实际上像一个大坟堆。苏州城里河道狭窄,粪便船只拥挤在一起,过了中午就臭不可闻,根本不算什么风景。乾隆听了讷亲的回报,只好暂时打消了南巡的念头。

洪泽湖
到了乾隆十四年,江南地方官吏为了迎合乾隆,上奏请求乾隆南巡浙江,这一请求正合乾隆的心思,在当年的十月初五,乾隆宣布两年后举行南巡。

康熙当年南巡主要是为了视察水利,乾隆也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第一次南巡时,乾隆来到洪泽湖,视察水利工程,他了解到高家堰与蒋家坝之间的黄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坝,每年到了夏秋两季,洪泽湖水位上涨,由于排泄不畅,很容易发生水灾。河道总督高斌提了一个方案,建议再增加两座坝,乾隆接受了这个意见。

这样,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坝,分别被命名为“仁”、“义”、“智”、“礼”、“信”。每当洪泽湖水位上涨时,根据水势情况,五座大坝可以及时分别调节水的流速和流量,非常有效地保证了大堤和下游的安全。

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又制定了清口水志,规定:上坝的水位上涨一尺,下坝的闸门可以开到十丈。河道官员遵守这一规定,确保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下游的各州县避免了水患的灾害。

江苏镇江金山寺 原乾隆行宫
徐州附近黄河大堤也是乾隆要巡察的重点之一。乾隆多次来到这里。根据乾隆的命令,这里先后修筑的防洪石堤大坝全长70多华里。

浙江的海宁州和仁和县,是江海的交汇处,每天都要发生两次大潮汐。一旦海堤被冲垮,整个江南将一片汪洋。早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就已开始在这里修建海塘,以后历代修筑海塘,一直没有间断过。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浙江又一次水情告急,而在海塘施工中又出现了石塘、柴塘之争。究竟是修筑石塘,还是修筑柴塘意见不统一。

乾隆第三次南巡到达海宁的第二天,马上亲临现场,亲自试验打桩。他看到如果修建石塘,必须从旧塘坝向后移数十丈才能打桩,这样势必会毁掉许多百姓的田地和村庄,乾隆看到这种情况说,本来想保护民众,现在反而先害了他们。于是乾隆决定先修筑柴塘,并要求每年用竹篓装上石头加固。

在第五次南巡时,乾隆见到堤坝的泥土被湍急的水流不断冲走,装石头的竹篓都露了出来。于是乾隆决定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鱼鳞石塘。

喀尔吉善奏折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最后一次南巡时,下令继续修筑范公塘石坝。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护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昌盛。

乾隆南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笼络人心。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在南巡途中,乾隆一方面多次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另一方面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如浙江省大修海塘,他就以《海塘得失策》为题。取得一等成绩的考生,立即授予官职,这样就选拔了许多实用的人才。

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乾隆八旬万寿庆典
阅兵也是乾隆南巡中重要的活动之一。满族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王也都熟练掌握骑马射箭。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乾隆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的风气,并向江南人民显示大清朝的力量。但没想到,阅兵反而闹了许多笑话。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阅兵是在杭州,嘉庆皇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时的情形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一时传为笑谈。

乾隆南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饱览山川美景。所以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

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的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

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

乾隆六次南巡时间表
苏州的狮子林乾隆特别喜爱,于是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康熙南巡还是比较简朴。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途中经过丹阳、常州、无锡,一路上没有停留,昼夜行船三百六十余里。

康熙南巡时,主要是住在地方官员的官邸,只有在扬州、杭州等地,建造了少量行宫。乾隆下江南就要比康熙南巡奢华得多了。从北京到杭州,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乾隆乘的御舟被称为安福舻、翔凤艇,共有五艘,制作工艺极其精美。整个南巡船队共约有一千多只船。一路上吃的、用的,就连喝的水,都由沿途各地事先做好准备。

尽管乾隆三令五申严禁铺张,但地方官员为取得他的欢心,无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投其所好。

“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但是,这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朝廷中不乏有头脑的官员,多次劝阻乾隆停止南巡,但却多遭到严厉的斥责。

乾隆上谕档
许多谏阻南巡的官员,都被惩处或罢官。在这种高压下,大臣们谁也不敢再说话,眼睁睁看着国库枯竭,国家走向衰败。

民间传说乾隆喜欢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时少不了寻花问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闹,乾隆一气之下,将皇后遣送回京。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将皇后遣送回京确有其事,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档》中就有记载。

到了乾隆晚年,他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在《清史稿》的《吴熊光传》中,记载了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乾隆南巡耗资巨大,以后的清朝皇帝再也没人仿效过。因为后来的清朝国库已经承担不起了。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此后,大清王朝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Ⅳ 乾隆下江南的电影剧情

乾隆帝乔装微服出巡,途经瑞龙镇,在聚升楼喝酒时,结识了以卖唱维生的三姑娘父女。皇帝可怜三姑娘的凄惨遭遇,使酒保代支巨额赏钱,但结账时却发现忘记带金钱。本是流氓的楼主李四故意为难,幸而皇帝得正义青年周日青相救。皇帝因此收日青为义子,与日青继续南游。他们在海边再遇三姑娘,得知她因父亲逝世而卖身给怡红院。此时,追求三姑娘不遂的镇台公子见三姑娘与皇帝相处甚欢,因妒生恶,强要与三姑娘成亲。皇帝一怒之下,将镇台公子击毙,镇台见儿子惨死,即把皇帝及日青拘禁狱中,更要将两人处死。幸而高升栈主严阿虎及时往督府求援,两人终得免受刑,而镇台亦因纵子行凶的罪名而被处斩。

Ⅵ 郭德纲 正德皇帝下江南

你说那个是他早期不说相声 帮忙写剧本时候的事了 跟他关系不大
而且他说的相声挺好 可是拍的东西真一般
电视剧:《小房东》《追着幸福跑》《鸡毛蒜皮没小事》《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II》(又名:郭县断案)《知县叶光明》(推荐)
电影:《三笑之才子佳人》
我看过的就这些 还有N多德云社的相声剧 那个最推荐!!
优酷 土豆上挺全的 你自己搜吧~

Ⅶ 求一部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好像是讲一个皇帝下江南然后碰到了一个跟已故皇妃长的一摸一样的人,是清装剧。

《江南京华梦》http://ke..com/view/1271219.htm
不过这剧是2000年以后的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登基,聪颖勤奋不输祖辈。一日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太庙,突遭“日月社”众人闯入紫禁城刺杀,幸有惊无险。此事刚过,已有身孕并最受乾隆倾爱的皇后服“压惊汤”竟中毒瘁死,一尸两命。内忧外患,皇帝对后宫是否与官僚勾结顿起疑云。于是,乾隆决定一走江湖,亲自考察官场和民情。他带着三品带刀侍卫鄂容安、文渊阁大学士纪晓岚与皇后生前的宫女莲儿,一行四人往南方奔去。

“日月社”侠女紫霞到保定府寻访明朝大儒顾炎武的后代顾子杰,乾隆与面容酷似皇后的紫霞偶遇,两人彼此倾心,但互相都不知身份。。。

Ⅷ 古代有几代皇帝下江南

正德皇帝下江南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当时,淮安是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为黄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视察,指授治河方略。康熙帝在这里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体现了一位伟大君主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实人格,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二次南巡,察视河工,相度形势。 第三次南巡,策定新的治河方略。 第四次南巡,河工初步告成。 第五、六次南巡,筹划善后之规。

阅读全文

与哪个皇帝下江南电影完整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狼狈电影多少分钟 浏览:569
好看欧美爱情的电影推荐 浏览:640
都有哪些抗战电影老电影 浏览:807
上海电影院怎么买票 浏览:372
vip好看的电影 浏览:17
黄晓明在法国拍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44
爱情公寓免费完整电影版 浏览:705
最新美漫英雄电影有哪些 浏览:972
电影联盟免费 浏览:111
最新电影好看的 浏览:686
包青天之七侠五义全集电影免费 浏览:639
囚的电影讲了什么 浏览:344
电影不是爱情我们才是怎么剪辑 浏览:399
天堂之心是什么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6
有什么公主的电影动画 浏览:581
怎么约女孩吃饭看电影不被拒绝 浏览:539
好看的电影国产鬼 浏览:46
电影群众演员多少钱一天 浏览:256
怎么当一个美国电影演员 浏览:752
怎么用手机电影剪辑精彩片段 浏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