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高大全是哪个老电影

高大全是哪个老电影

发布时间:2022-03-23 13:06:18

1. 香港电影与国产电影

在我的影象中,内地的电影真正谈的上辉煌的就是解放前的时候了,那时候的香港电影还处在起步的摸索阶段,大多都是些黄梅调,而且电影从业者也大多都是国内去香港发展的。虽然也有些成就但比起大陆那时已经拍出了至今都如雷惯耳的《一江春水》,《小城之春》,《马路天使》等等影片,而且诞生了一批红透上海乃至全国的电影巨星。还是有些差距的。
不过香港电影在70年代后的成就显然规模壮大,影响巨大了,邵氏,嘉禾,新艺城,众多电影公司诞生的经典影片无数,影片类型也多元化,加之一惯的娱乐精神,让香港电影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小的影响力,而相同时间国内电影大概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思想束缚,和人们普遍的认知,电影行业一直不太景气。到了90年代所谓的第5代导演们的集体出彩,以及频频在国际上得奖,才让大陆电影重新受到人们认识。
不过随着香港电影走入到了低潮,以及大陆广阔的市场和香港已然回归多年这些背景因素来看,合拍片成为一种主流,诸如目前多数华语大片我们已经很难明显的区分这是香港或是大陆电影了。
以后lz也没有这种烦恼了!呵呵!

至于外国电视台放不放华语电影,我想华语电影最早大多还是以录影带的方式和外国人见面的吧。像大导演昆丁就是守着录影带喜欢上邵氏电影的,不过现在交流多了,一些商业电影台估计也会放华语电影了。不过香港的一些动作片和国内一些片子在欧洲和美国还是会在院线上映的啦。还记得斯皮而伯格说最喜欢张艺某的《菊豆》呢!也不知道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2. 高大全是哪个电影里的人物

这个人名,出现的电影不少
有一部是火红的年代,还有金光大道

3. 高大全的出自

电影“金光大道”的主人公的名字就直接叫“高大泉”,“高、大、全”三个字,

4. 想不起来真烦,求一部香港电影名!电影达人来

楼主,不用烦了我告诉你是《舞台姐妹》。
导 演: 午马
主 演: 陈玉莲 惠英红 梅爱芳 黎燕珊 王玉环
《舞台姐妹》剧情简介
《舞台姐妹》讲的是北平名旦崔老板因被男友所骗,黯然南下上海。戏院老板因经营困难,请崔与其旗下青衣班合二为一,但几个女师父间矛盾不断,经常沤气斗嘴。上海青帮老大张老板看中院中师父赛老板的美貌,想尽办法企图强为己有。面对即将到来的减顶之炎,众姐妹终于消除彼此成见,联合起来,利用平时苦练得来的功夫,与黑势力决一死战……
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zMTMyNDg=.html

5. 找一部高大全的老电影

去找越战电影.

6. 推荐一些2009年的国产电影

非常完美
追影
皇家刺青
倔强的萝卜
火星没事
熊猫大侠
欠我十万零五千

7. 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是一部老电影,800字左右,有深度些

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对这部磅礴伟大的电影,实在不敢妄加评论。可是,又觉得对于这样一直想看却一直不敢看的电影,如果不写点什么,也实在难以告慰自己粗鄙又真挚的感情。

哎,好生纠结。一如辛德勒先生的每一次抉择。又很庆幸自己是在这个时候才看的这部电影,小一些时,微薄的耐性一定无法让我对着黑白片花上3个多小时,一定会干出中途睡着、吃零食等挫事来分散注意力吧?

一直以来对犹太民族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好感。他们的聪明勤奋以及在世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甚至连他们的面容我都喜欢,尤其是女生,多半有着挺直的鼻梁,以及深邃的大眼睛,眼里总是闪烁温柔而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一个民族,却一直经历着磨难。一直到现在,以色列不曾得到过真正的和平,战火蔓延,二战期间,更是经历了令人发指的疯狂屠杀,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权,将这个充满智慧、善于创造财富的民族列为劣等民族,赶尽杀绝成为最通用的政策。一个个集中营林立,枪声不断,每一声枪响,都是一个无辜的犹太人的倒下,有强壮的男人,有清秀的女人,也有稚嫩的孩童。

即使对这段历史有不算太详实的记忆,看《辛德勒的名单》时,还是一阵阵的揪心。力求还原于真实的一帧帧影像,让我只觉影片持续时间过长,实际上对于那漫长屈辱的屠杀史而言,
三个多小时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渺小吧?

即便如此,还是深深折服。辛德勒先生的拯救行为,犹太人的顽强、乐观、聪明等美好秉性,纳粹军官的残忍,历历在目,犹如乘坐时光机,回到那段令人不忍目睹的黑暗年代。

最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地方正在于他并不刻意强调主人公的高大全的绝对美好,而是本着纪录片的真实,因此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辛德勒先生的投机心理,做为一名商人的奸诈,最开始的对于犹太人的麻木,在影片开始便能轻易知晓,但这些并不影响他的伟大。不像国内许多人物传记电影总喜欢在讴歌赞美的同时,把伟人的瑕疵一并抹去,不百分百完美誓不罢休,殊不知一个总是考一百分的好学生必定是一个无趣的学生,一个从来不曾萌生过任何小邪恶念头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乏味的人。

犹太女人的智慧与果敢实在让我深深震撼。在纳粹军官要进行体检,只留下健康的犹太人以作为工人时,那些瘦弱苍白的女人纷纷刺破自己的手指,硬是挤出鲜红的血液,姑且充当胭脂,而后抹在每个人的脸上,以便让每一位女人看起来脸色红润一些,制造身体健康的假象。对生的渴望那般强烈,实在让我唏嘘不已。活着的人,为什么要鄙薄自己的生命?不过又觉得自己甚爱说教,看了这样的镜头,就要上升到生命诚可贵的高度,也实在多余。在那样艰难的情势下,选择生还是死都不容易,而在最坏的年代里,每一位犹太人却爆发出无限的勇气以及能摧毁一切的团结,即使在有限的躲藏空间里,因为空间的逼仄,而拒绝更多的人的自私与决绝,看起来还是带着一丝丝的果敢。

突然发觉自己几乎就要把犹太群体当做本片主角了,事实上,每一位犹太人的鲜活、真实,才让这部有意表现辛德勒先生的电影这般深入人心。我热爱那个民族的抗争、重建的勇气、以及能屈能伸的柔韧。这部电影里看不到《南京!南京!》中以刘烨为代表的爱国硬汉角色,犹太人的群体坚韧却一览无余。顺便多言一句,在看完该片后,便觉得南京一片的拍摄手法有多么拙劣,妄图从不同角度表现南京大屠杀,却让人对那段历史更加模糊。我总觉得,真正尊重历史的电影,不需要过多的铺垫以及渲染,近乎于纪录片的忠实,会让电影更加好看。或许我始终热爱叙事文甚于抒情文吧?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来文: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先生应该是情绪坍塌,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官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努力,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着实让我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终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他的爱与付出,让蒙受重创的犹太民族有了复兴的基础,看到片尾的文字描述,辛德勒犹太人已经有将近6000人时,深感安慰。其时是1994年,暌违15年过去,已经远远不是这个数字了吧?九泉之下,倘若有知,辛德勒先生一定会绽放舒心微笑吧?

在他简单的墓碑上,摆满了每一位扮演者及原型按照犹太仪式放下的石头,最后一位缅怀者放上了玫瑰花。在罪恶横行霸道妄图一手遮天时,正是辛德勒先生的人性绽放的光芒,让我们在漆黑里苦等也不至于彻底绝望。

写到这里,已经是五味杂陈。一张张犹太人的仓皇表情、辛德勒先生的优雅刚毅走马灯般晃过。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8. 《在烈火中永生》(电影)介绍

《在烈火中永生》是1965年上映的中国剧情、战争电影,由水华执导,赵丹、于蓝等主演。是按照小说《红岩》改编,虽都是真人真事,但也有不明之处,不能以此作为参考、学究。

剧情:1948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感到大势已去,开始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镇压。共产党员江雪琴(剧中人物名)(江姐)的丈夫被敌人杀害,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后来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

(8)高大全是哪个老电影扩展阅读:

背景故事:

影片完成于“文革”即将来临的1965年,在拍摄英雄人物时,该片在影像与光影的运用上存在着意识形态化倾向,使英雄人物有“高大全”的感觉。例如: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形象多使用全光,反面人物则多使用舞台式的脚光,并常常处于半明半暗的光影之中。

在敌我双方的中、全景中,英雄人物大多占据高处和前景,获得视觉上的优势,在对切镜头中,英雄人物通常是低位仰角拍摄,反面人物多为平位拍摄,造成一高一低的视觉效果,等等。尽管如此,《烈火中永生》仍然是一部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影片。

9. 2000年到2012年所有的经典电影

赛德克•巴莱的台湾人民的抗日;英雄的,但不是这边的高大全式的英雄;悲剧的,却有一个所有正剧难以企及的气场。历时12年,台湾影史最大制作,台湾最高票房…继《海角七号》之后,魏德圣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就是这样的霸气外露。然而,更多的观众恐怕是因为“魏德圣”这个名字而关注这部影片的。08年的首部剧情长片《海角七号》技惊四座,片中精准的细节把握、出彩的原创音乐、丰满的人物塑造无不令人惊叹,魏德圣因此声名鹊起。这次,魏导以一个高难度的题材似乎想把台湾电影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这终究是一部有很多遗憾的平平之作(我这里说的是154分钟的国际版)。

1、台湾的“日本情结”,魏德圣试图找出源头

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这半个世纪理所当然给台湾文化、社会、乃至台湾人民的思想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无论结果好与坏,这都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台湾与日本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爱与恨的纠缠不清中。台湾电影(或者台湾文化)的“日本情结”向来很深,单从近20年来看,从1989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到2000年杨德昌的《一一》,再到2008年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台湾电影一以贯之地延续着这种情结。到《赛德克·巴莱》,魏德圣直指日本的殖民统治,试图找到这个情结的源头。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记者会中,魏德圣表示这部电影对于台湾人来讲有一种心理治疗的功能,台湾人对于日本的爱恨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你给我一颗最美丽的琉璃,却踩烂我家里的土地,回到仇恨的原点才能化解仇恨。”彩虹美在并置在一起的每个颜色都是独立的存在,但是颜色不会去互相干扰,今天不只是台湾,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颜色在干扰颜色。魏导希望能透过完整的呈现一段仇恨的历史去化解关于仇恨、遗憾、爱情、亲情、友情等等的问题。

然而,那段历史在魏德圣的镜头下却是无止境的嗜杀。我不是说嗜杀不是历史,为了不至于观众在150分钟内睡着,这种嗜杀必不可少,但为了嗜杀而嗜杀显然难以取得观众认可。影片一开始便是马赫坡和屯巴拉争夺猎场的场面(莫那·鲁道和铁木·瓦力斯这一族群内部的矛盾从此贯穿全片,成为一条叙事线),之后是日本占领台湾,开始镇压反抗并最终使得当地民众屈服,60分钟后影片直接跳到1930年,“雾社事件”拉开帷幕。1930年之前的历史本应该让我们看“日本情结”的始源,但在并不短的60分钟内,导演什么也没有呈现。没有日本人的暴力统治(因为木头的事而引发的冲突强度显然不够),也看不到什么亲民形象,男主角在默默忍受,年轻人肝火很旺——尽管让他们愤怒的原因在影片中并没有多少有力的交代。这样的处理让“雾社事件”的到来在缺乏情感铺垫的情况下很难让观众有一种压力下巨大释放的快感。或者可以这样理解,1930年之前的台湾民众还处于一种愤怒和试图反抗的状态,“雾社事件”后他们放弃了反抗,融入了日本文化,台湾的“日本情结”更多地产生于之后。如果这样的话,魏德圣的心理治疗又从何谈起。

2、丛林战,毫无逻辑的厮杀

雾社事件发生,影片渐渐步入高潮。突袭日本人雾社公学校集会的那场戏相当精彩,此后莫那·鲁道退回丛林、日军大举进攻的高潮戏便陷入毫无逻辑的混乱。前半段我们不知道莫那·鲁道在干什么,只有一群孩子在跑来跑去,爆破、枪杀,来来往往虽然很精彩,可是观众看不清头绪,只知道他们在打。后半段,莫那·鲁道领导了反击,依然没有清晰的逻辑。我是说这样的丛林战其实可以拍的非常吸引人,《野战排》提供了绝佳的例子,莫那·鲁道完全可以做一个智勇双全的领导者,策划一个详细的防御或者攻击方案,把部族擅长山地游击的特长发挥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影片提供一些悬疑和惊悚元素,也有利于把紧张的情绪感染给观众。编剧魏德圣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顾突出部族的勇猛。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一是类似的丛林战在台湾电影甚至华语电影中少之又少,魏德圣没有可直接借鉴的经典范例,二是魏导在编剧和场面调度方面还有所欠缺。

3、华而不实的特效,虚假而做作

台湾版中有多达1800个特效镜头,微缩版中仍然留下不少。最虚假的特效镜头发生在丛林战中,日本人的迫击炮轰炸山林,画面连续呈现5、6个爆炸效果,爆炸发生在炮弹撞在树木以后,换话句话说爆炸发生在空中,空中爆炸的好处在于它避开了地面的树木和人体被炸后作散射状的残酷效果,当然这个好处是对制片方来说的,省了不少银子,对观众来说那些火红的像花一样的爆炸更像是一朵朵烟花,只有视觉上无关痛痒的刺激,况且连上乘的烟花都算不上,制作太拙劣,一眼看穿。类似拙劣的特效还有一个活人被手雷分解以及最后莫那·鲁道带领族人跨越彩虹桥桥断的场面,等等。

4、女人,这次连花瓶都算不上

我们原本以为英雄背后一定有一个或几个不平凡的女人。然而在这部戏中,一个都没有。魏德圣不愿花篇幅塑造哪怕一个有鲜明特征的女人。唯一有点印象的是巴万的媳妇,她说了一句“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男人在计划什么”。一句台词能有什么意义?魏德圣眼中,男人在计划什么跟女人无关,男人是英雄,要拯救灵魂,女人穿着和服唯唯诺诺照顾孩子就是了。很难想象在一部英雄史诗片中,女人的地位被忽略到了如此低下的地步。男权社会固然是以男性为中心,历史也是为男性所书写,而在表现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时,那些养育男人的女人就没有丝毫表现一点本民族气质的可能?在男人被屠杀,部族面临灭亡时,就只剩下最后的自缢?很难想象《宾虚》中没有埃丝特,《勇敢的心》没有伊莎贝拉会变成什么样子。

5、部落间的仇杀,喧宾夺主

影片结束于马赫坡部落和屯巴拉部落在水中的厮杀。毫无疑问,这两个部落间的矛盾构成了影片的副线。我们不怀疑部落间存在的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我们没有想到,在共同的异族敌人面前,它们最终还是没有和解,而且在影片的高潮处它们的矛盾也激化到了高潮,以至于那长时间的水中厮杀抢走了莫那·鲁道英勇跨越彩虹桥时悲壮气魄的戏份。我们理解导演的用意,赛德克族的性格决定了它们不受异族奴役的同时也不会受同族压迫,“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这句话不论对内对外都一样适用,因此,可以说赛德克族内部的矛盾是表现赛德克族性格必不可少的。矛盾的结果是屯巴拉部落最终屈从了日本人,协助不擅长山地战的日本人屠杀同族人。可是这样的结果难道还不够吗,导演非得要一个宏大的最终的结局吗?最后长时间的水中厮杀是作者的痛心?对历史的反思?还是仅仅是一个最终的落场?但无论如何,最后那过分细腻和煽情的描述不免有些喧宾夺主。

出彩的音乐,令人窒息的美景,“史诗”般的气场

音乐其实已经不能用出彩来形容,原住民那恢弘的歌声和悠远的意境几乎主宰了整部影片。我相信导演为影片的音乐下足了功夫,因为导演相信音乐在这部影片中已不再仅仅是烘托效果、制造情绪那么简单,导演让它赋予了叙事功能,主题曲与影片的相符和配合程度几乎可以替代任何叙事。片中莫那·鲁道与父亲嘹喨动听的《赛德克·巴莱之歌》(二重唱)令人动容,“这是我们的山唷,这是我们的溪唷,我们是真正的赛德克巴莱唷…”歌声似溪水般流淌,像诵经般诉说,这是赛德克族灵魂的呼唤。这样的歌声,这样的情景足以载入电影史册。此外,本片的山林之景实在美的让人窒息,树林、溪水、吊桥、深崖、樱花、彩虹,所有的景配上穿着特有民族服饰的人,镜头始终那么干净、唯美,意境悠远,令人无限向往。影片的演员选择,无论是饰演青年莫那·鲁道的游大庆还是饰演中年莫那·鲁道的林庆台都表现的非常出色,两位素人演员的成功在于,他们身上有一种体现原始部落民族本色的气场,这样的气场为影片的“史诗”气质增色不少。

史 黑乌鸦的羽毛比血纯洁——围墙上的

阅读全文

与高大全是哪个老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团上买电影票怎么选座 浏览:356
好看的僵尸电影推荐老片 浏览:246
买电影票怎么联系客服 浏览:725
日本关于猫的动画电影有哪些 浏览:456
好看的动漫电影分析 浏览:154
关于鬼神的电影最好看国产 浏览:178
拍照看电影怎么发微信朋友圈 浏览:318
电影蛇片有哪些 浏览:882
电影幽冥好看吗 浏览:33
支付宝怎么退换电影票 浏览:726
推荐几部好看的电影韩国的 浏览:472
中国电影中签赚多少 浏览:818
2018内地什么电影好看 浏览:815
电影名叫什么硬汉 浏览:288
有萝莉的好看的电影电视剧 浏览:127
5个字的美国电影有哪些内容 浏览:86
韩国宫女夹西瓜是什么电影 浏览:420
古代与日本战争的电影有哪些国家的 浏览:855
月黑风高电影结局是什么意思 浏览:493
首播电影免费反击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