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哪个电影画面分析好写

哪个电影画面分析好写

发布时间:2022-03-22 04:40:40

❶ 哪一部电影的镜头拍摄,应用 十分好 最好带有分析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镜头拍摄都非常好……
推荐《空房间》、《春夏秋冬又一春》、《弓》……
一些著名的评论家都赞扬金基德电影的镜头。他的电影台词不多、机会没有。主要就是靠镜头……
《空房间》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评论家指出,别的电影都胜在故事情节上,而金基德的电影就胜在镜头上。
我最喜欢的韩国导演,建议看看……

❷ 怎样对一部电影的色彩进行分析怎样写影评

这是我们当时一个山东大学博士讲课的内部资料网络上没有贡献给你吧祝你取得好成绩
1、电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想象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产物。影像和声画表现的意识形态性和艺术性。从口头语言文化,到文字语言文化,到以音像为特点的影像文化。
2、电影的两大类:纪实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卢米埃尔,中国早期电影)
戏剧风格(受舞台剧的影响,场面,情节和明星)
3、电影的类型化:这是电影与意识形态生产,加艺术生产的必要要求,工业美学和商业伦理的要求。意识形态的要求(例如反特片的形成)市场的需求(西部片的兴起。新反特片的兴起)
三个阶段:一是类型形成期(火车大劫案)
二是类型经典化期(搜索者,教父,
美国往事(莱翁内)具有了巴赞所说的超类型的特点)
三是类型反类型的改写和戏拟、杂耍。(例如好莱坞的《惊声尖叫》系列,佐藤浩市,佐藤英明,伊势谷友介,香川照之主演,三池崇史导演的《素喜烧》对于西部片的改写)。
4、电影评论:(定义)一种艺术活动,是实现电影的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重要手段。从狭义上讲,影评是针对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或者一种影视现象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研究行为,它需要系统地掌握中外影视发展史,影视技巧,影视批评学和新闻传播理论的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专指写作而言,则是一种特殊的论说文。
电影鉴赏,形式研究,文化批评。三大类型。
5、目前,现阶段电影评论写作的要求:
1)通顺而优美的语言。
2)理解电影的主旨
3)掌握基本的电影形式特点和技巧特征。
4)能够敏感地把握几个细节。(例如,对于场面调度的分析《和你在一起》、《霸王别姬》中化妆对于文革批斗一个场面的作用)。
5)好的文章构思和结构。符合论说文的要求。
电影的基本技术:
1、蒙太奇:montage原指结构组装的建筑学用语,剪辑与组合的电影表现手法,4页
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有的说是镜头的组接,有的说是声画的组合也是蒙太奇(如傅正义)
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爱森丝坦熬德萨阶梯。
2、蒙太奇的分类和效果。
(叙事蒙太奇,表意蒙太奇)
普多夫金试验:(一把枪和一张笑脸和一张惊惧的脸的不同顺序的组合变化))
库里肖夫效应:(在一个没有任何表情的演员的特写后面接上3个不同的片断,第一个是一盆汤,第二个是躺着女尸的棺材,第三个是抱着玩具的女孩)。
叙事:讲述故事的方式(平行蒙太奇(《董存瑞》的分手后不同的叙事),交叉蒙太奇(《一个国家的诞生》),叫板蒙太奇(说曹操,曹操到,《五十一号兵站》中的无缝钢管。与叫板相反的是错觉蒙太奇(如《五十一号兵站》中特务被地下党人打,接着的镜头是特务头目抬起头来)复现蒙太奇(《乡村女教师》中的地球仪))夹叙夹议式蒙太奇(如《伤逝》),梦幻蒙太奇(在不同的时空中跳跃))
表意:抒发情感,象征或者隐喻。(对比蒙太奇(《一江春水向东流》张忠良和王丽珍的跳舞镜头和日本兵的马靴),象征蒙太奇(《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牺牲镜头),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发条橙》)叙事(双旗镇刀客,乡村女教师,51号兵站,三国演义,伤逝,一个国家的诞生,董存瑞,牛虻)表意(一江春

❸ 各位高手推荐关于影片分析的书,分析的越详细越好,最好整本书都是电影分析的

帮你找了半天,就这个靠谱。
希望可以帮到你

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
作者:安东尼奥·梅内盖蒂
翻译:艾敏 刘儒庭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书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作者是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了人的本体自在(In se Ontico),突破了佛洛伊德、弗罗姆、容格、马斯洛等三思潮等心理分析的局限,从本体心理学这个独特的视点,对影片进行深入剖析的,并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无意识动力挖掘出来,进行深层次的生命本体学的分析。人的无意识世界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它是驱动人行为的动力源头。导演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影片中表现了自己的无意识,自己的梦,所以,一部伟大的影片是导演的一个伟大的梦,也是集体无意识和导演个人无意识的深层反映。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导演,从西方的伯格曼、费里尼、塔尔可夫斯基到东方的黑泽明、张艺谋……都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一部优秀影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截然不同的反映,关键在于每个观众是从自己的无意识去信同影片,与生命情结获得同构,观看一部影片也是一次心理测试的过程;既是对集体的也是对个人的测试;既是对社会文化的也是对个体生命世界和文化结构的临床检验。观众通过同影片中人物的认同,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对人的生命结构本质的剖析;是对文化人类的独特探索。
本书的翻译出版填补了国内电影本体心理学的空白,它不仅适合电影专业人阅读研究,也适合各心理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实验测试,更适合每个电影观众。”

目录:
致作者的信
作者生平
电影本体心理学介绍
前言
第一部分 电影和无意识
序言
在第九届国际太体心理学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一、本体心理学的观点
二 生存分裂现象
三、电影和无意识
第一章 电影中的无意识
一、有关电影文化的几点思考
二、电影方法论
三、电影应用论及范畴
四、电影研究概述《朱莉亚·米尼盖蒂的本段小结》
五、电影心理符号学
六、电影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形象
一、形象的形而上
二、记忆痕迹
三、形象和无意识
四、艺术
五、神话
第三章 戏剧与电影本体心理学
一、戏剧心理学
二、戏剧本体心理学
三、希腊戏剧
四、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五、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分析:《俄狄浦斯王》1967年意大利
第四章 本体心理学与电影特性
一、从本体心理学看电影的特性
二、一种观点的确认
三、电影中的分裂表现
四、电影创作的动机
五、电影中的象征和空间
六、音乐
七、一部成功的影片
八、美国电影中的三种超我表现
九、演员
十、导演
第五章 无意识
一、思想的异化
二、社会病理现象:犯罪和吸毒
三、伴侣问的刻板定型
四、“伟大母亲”的原型
五、幻想和科学幻想
第二部分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治疗作用
第一章 电影本体心理学
一、绪论
二、分析标准
三、认识论
四、方法
第二章 女性负性心理学
一、《鬼婆》1964年日本
二、《朱莉叶塔和精灵》1965年意/法
三、《白日美人》1966年法国
四、《呼喊与细语》1972年瑞典
五、《夜间守门人》1974年意大利
六、《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中国
七、《悬崖下的野餐》1975年澳大利亚7
八、《传说》1985年英国
九、《烦恼的爱情》1995年意大利
十、《九周半》1986年美国
十一、《致命的诱惑》1987年美国
十二、《安东妮娅的树》1995年荷兰/比利时
第三章 男性负性心理学
一、《8%》1963年意大利
二、《定理》1968年意大利
三、《荆棘鸟》1983年澳大利亚
四、《英雄》2002年中国
第四章 爱情倾斜屏和移情现象
第五章 家庭负性心理学和教育学
第六章 社会分裂和倾斜屏
第三部分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教育和人格确认的作用
第一章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自我确认作用
第二章 教育学和心理躯体现象
第三章 女性本体心理学
第四章 制度和人格
第五章 领导人才心理学
第六章 幻想心理学
本体心理学术语解释
译后记
作者著述活动年表
影片目录(中外文对照)

如何写电影评论(从画面等角度赏析)

1.首先对电影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
2.对电影的总体印象
3.电影画面、内容……哪里值得肯定,哪里值得改正。
4.描述一下人物品质啊什么的,当中隐含的道理
5.还可以再加一些你对电影的评论
总之,电影观后感与电影评论也没有好多的区别,只不过,电影评论重在“评”和“论”,
评:评价电影,你的看后感受等等
论:议论电影

❺ 影片分析该怎么写啊

情节、画面、表演、摄影、服装、道具,等等,等等。

❻ 谁知道电影作品分析的角度之如何写影评和评什么

1、“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2、如何评 第一,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第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第三,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第四,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人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蒙蒙》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第五,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❼ 在电影中怎样做镜头分析啊

在电影中根据镜头的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一、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二、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四、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五、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六、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七、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八、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十、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扳机等。

(7)哪个电影画面分析好写扩展阅读:

形态景别拍摄解释

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拉成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景别是由视距来确定和划分的,所谓视距,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镜头内,或者说一个电影句子内,就应包括经过严格选择的各种不同的景。因此,便有了各种景别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种景别,概括的说,可分五大类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其中还分为大全景;大特写。

❽ 请问电影分析怎么写啊

怎样写影评,专业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

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

电影史部分:
《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 陆泓石 文化艺术出版社
《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 汤普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影史》 罗伯特"C"艾伦 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国电影新浪潮》 焦雄屏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45年来的意大利电影》 洛朗斯"斯基法诺 江苏教育出版社
《香港电影新浪潮》 石琪 复旦大学出版社
《日本电影》 四方田犬彦 三联书店

(如果时间允许,可是浏览下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电影史的部分考的很杂,几个固定的考点大概有:中国电影史76年后的部分(包括香港、台湾的),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德国新电影四杰,前苏联早期电影等。考察方式不一,有时只需写出导演和片名,有时会让你根据几个已知条件猜出是哪部片子。建议在掌握电影史的基础上多看市面上新出的老片(关注盗版市场),出卷子的人经常会从其中找一部片子作为考察目标的。电影史及理论的简要版我会在后面帖出来,做巩固记忆用)

剧本创作部分:
《导演功课》 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导演电影》 艾里克"舍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难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故事》 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通向电影圣殿》 王迪 中国电影出版社
《写关于电影剧本的几个夏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
(最好在考试前自行创作过90分钟的电影剧本,按分场的写法,考试时心里才会有底)

电影理论国外部分:
《电影艺术》 大卫"波得维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蒂 中国电影出版社

卡努杜 《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是一种艺术
林赛 《活动画面的艺术》
将“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雨果"明斯特贝格 《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第一次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路易"德吕克 《上镜头性》
指出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爱森斯坦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
①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
②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
③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
爱因汉姆 《电影作为艺术》
①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
②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③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巴拉兹 《电影美学》
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并认为电影表现原则是电影的革命性创新
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马尔丹 《电影语言》
阿斯特里克 《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
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
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摄影影像本体论》
① 长镜头: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②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③影像本体论: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④木乃伊情节:摄影真正满足了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⑤完整电影: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克拉考尔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①电影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
电影的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②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原因: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米特里 《电影美学和心理学》
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汉德逊 《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
麦茨 《想象的能指》

国内部分:
钟惦棐 《电影的锣鼓》
曾担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56年在《文艺报》发表该文,尖锐提出新中国电影发展的问题:
电影和观众关系的问题;电影事业领导问题;重视中国电影传统问题等。
被指责反党的信号,当时被批成右派。
瞿白音 《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
白景晟 《丢掉戏剧拐棍》
电影和戏剧的差异,电影依靠戏剧迈出自己第一步,电影独立后,是否还要拄拐呢?
结论:丢掉,放开电影的脚步。
新时期探讨电影艺术特性的先声,关于新时期电影艺术最初觉醒。
钟惦棐 《电影与戏剧离婚》
张暖昕、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探索片纲领,第四代导演宣言。
探讨中国电影落后时代原因,倡导电影现代化。
印证了巴赞长镜头理论,其实是对巴赞的误读。
张君祥 《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
钟惦棐 《离婚的烦恼》
祝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 李洁 《谢晋时代应该结束》
谢晋电影遵守“好人蒙冤、价值发现、道德感化、善必胜恶”的模式。
这种向观众提出化解社会冲突、奇异道德神话,以煽情为目的的陈旧美学意识,观众任人摆布,让人在情感昏迷中被迫接受好莱坞式道德神话。

名词解释常见考点:
蒙太奇、库里肖夫效应、作者电影、诗电影、左岸派、电影眼睛派、德国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法国印象派、不莱顿学派、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真实电影
杂耍蒙太奇、同期录音、想象的能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独立制片
长镜头理论、景深镜头、视点、升、降格、副光、借位拍摄、跳切、声画对位
180度表演区、非职业演员、场面调度、规定情境、格式塔心理、细节、情节点
套层结构、生活流、画外空间、类型电影、理性电影、黑色电影、左翼电影
软性电影、国防电影、《武训传》、主旋律电影、十七年电影、台湾新电影
香港新浪潮、新德国、日本、苏联电影、“白色电话”电影、新好莱坞电影
DOGMA宣言、海斯法典

❾ 推荐一下比较好写影评的电影噢 亲们 比较容易从影视画面和镜头元素或是影视艺术构成手段去分析的。

动画电影行吗?我推荐:

法国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

一部充满想象力和风格简约的卡通片。自小失去双亲的男孩Champion(意思就是“冠军”)与年老的苏沙婆婆相依为命,每天郁郁不欢,只能和婆婆一起在电视上看美丽都三姐妹动情的演唱,而他惟一的兴趣就只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苏沙婆婆决心裁培他,日子有功,他由小胖子锻练成精钢型运动健将,并得以参加环法的自行车大赛。不过奸人当道,法国黑手党为控制赛果,竟然派出黑衣人绑架他,阻止他出场。苏沙婆婆联同小狗布鲁诺追到美丽都,跟“美丽都三人组”一起加入拯救行动,终于使他成功逃离。
我看过后感触很深,特别是当影片即将落幕,画面里已白发苍苍的孙子对着身旁的空位说一句:“奶奶,电视节目放完了。”这幕刚好呼应了影片的开头——奶奶问身旁的孙子:“电视放完了?你为什么不跟奶奶说。”而孙子却闷声不响的离去。——这就是法国人的艺术渲染力,一种不经意的流露,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强烈推荐,你会有所感触的。

阅读全文

与哪个电影画面分析好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索多玛120天免费电影 浏览:874
千人斩电影高清免费 浏览:736
全球最好看的谍战电影 浏览:51
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220
快乐的秘密室电影手机免费观看 浏览:889
港片好看的电影类似无间道的 浏览:492
怎么用迅雷看岛国电影网站你懂得 浏览:900
苹果怎么用视频看电影 浏览:269
抖音刷电影怎么看续集 浏览:49
小孩与动物一起生活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0
周杰伦导演了哪些电影 浏览:679
僵尸是什么电影 浏览:887
近几年恐怖电影高分有哪些 浏览:765
有好看的儿童动物电影有哪些 浏览:676
长白灵蛇传第二部电影免费 浏览:275
有哪些电影的英文歌很好听 浏览:261
大蟒蛇电影有哪些小孩子子 浏览:332
西部地区好看的电影 浏览:127
电影中汽车怎么会爆炸 浏览:276
女孩问我电影好看吗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