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当斯是哪国人
亚当斯(John Couch Adams, 1819-1892),英国天文学家,海王星的发现者之一。
亚当斯1843年毕业于剑桥圣约翰学院,后在剑桥大学任教,两次当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1861年起任剑桥大学天文台台长。通过对天王星的观测资料, 他在1844-1845年计算出了另一颗行星的轨道参数,但未受重视,直到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人们才想起他的工作,后被公认为海王星的共同发现者。亚当斯的研究还涉及月球运动长期加速现象、地磁场、狮子座流星雨轨道等领域,曾获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金质奖章。
2. 亨利.亚当斯是什么样的人物
亨利·布鲁克斯·亚当斯(1838年2月16日-1918年3月27日,通常被称为亨利·亚当斯),美国历史学家、学术和小说家。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185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是亚当斯家族的成员,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的孙子。
中文名亨利·亚当斯
外文名Henry Adams
国 籍美国
出生地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出生日期1838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1918年3月27日
职 业历史学家,小说家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代表作品《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3. 艾米·亚当斯——曾经很多次想过死的女人!
本文由剧透社原创!
四十岁,过去所有的黑暗,都成就了今天的艾米。
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陷入黑暗。
我们总希望那时候会有一道光,照亮前方的路。
但其实能成为那束光的,只有我们自己。
因为当你发光了,你才能走出黑暗。
希望在你的人生中,都不怕黑。
-END-
更多精彩影视内容尽在剧透社~
4. 电影亚当斯一家他们到底是人还是鬼还是吸血鬼
是人,只不过思维方式极其不正常。
《亚当斯一家》是由巴里.索南菲尔德执导,安杰丽卡·休斯顿、劳尔·朱力亚等主演的的哥特黑暗治愈系电影。该片讲述了阿达一族住在一栋维多利亚的废墟,生活像贵族般高贵体面,这一家人不是什么妖魔鬼怪,他们只是多一些快乐,地窖里有座金库够他们享用一生,但贪念的律师却设计毒药想谋夺这巨大的财富。
亚当斯庄园里住着一个典型哥特式家庭。戈梅斯和妻子终年生活在这里,到处弥漫阴郁腐败的气息。二人感情如蜜,有一双喜欢玩谋杀游戏的儿女。戈梅斯的心里,却埋藏着一个伤疤。那就是他曾经和哥哥费斯特失和。
5. nba球员 亚当斯是哪个国家的
nba球员亚当斯(史蒂文·亚当斯)是新西兰的。
史蒂文·亚当斯:1993年7月20日出生,新西兰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效力于NBA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史蒂文·亚当斯于2013年通过选秀进入NBA后一直效力于雷霆队,新秀赛季入选最佳新秀阵容第二阵容。
6. 亚当斯是怎样的人
英国人曾将他视为仅次于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第二号“邪恶人物”,派出刺客对他穷追不舍。他的妻子曾提醒他要注意妇女社会地位和权益的保护,否则可能引发美国的第二次革命。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被美国人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不过,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指责他是“该死的美国暴君”,“一个全人类都应该诅咒的恶棍”。一个小酒馆的老板曾诅咒他:希望早晚有一枪能打到老亚当斯胖乎乎的屁股上。
“在这个世界上,我能够与之交谈的人不多,”亚当斯曾经这样说。“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与任何人就工作问题礼貌而得体地谈话。但是,与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从未感到愉快。”[11] 这种表白概括了亚当斯性格中的矛盾性:他热爱全人类,对全人类抱有深沉的感情,却学不会与单个的人相处。在家人面前,他是一个热情、博爱的人;在外人面前,他却显得冷淡、清高而自傲。年轻的时候,他的抱负激励他发愤图强,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不仅如此,如果条件允许,要成为一个伟人。他继承了母亲的争强好胜、急躁和大起大落的性格。他经常陷入深深的绝望和忧郁之中,通常是由于患了某些疾病、遭到公众的批评或者自己的成就没有得到认可。某些历史学家认为他可能是躁狂抑郁病患者。由于他性格有些偏执狂的特征,所以很快就会察觉出别人利用他的没有好人缘的弱点,败坏他的名声而往自己脸上贴金的阴谋。
7. 布莱恩·亚当斯是哪国人
加拿大人
布莱恩·亚当斯于1959年11月5 日生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1980年他推出了自己的首张专辑《布莱恩·亚当斯》(《Bryan Adams》),虽然反映平平,却也开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1984年他的第四张专辑《粗心大意》(《Reckless》)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他却仍未成名, 直到1991年那首“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推出之后,他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巨星。布莱恩·亚当斯的流行摇滚风格和他那富于情感魅力的演唱为他赢得了无数的歌迷。而在“Everything I Do,I Do It For You”成为一首流行金曲之后,布莱恩·亚当斯也仿佛找到感觉。这之后,他又推出了“All For Love”,“Have You Ever Really Loved A Woman”等歌曲,继续了他的抒情歌曲路线,并且一首比一首流行,其中“All For Love ”一曲与 Rodsteward,Sting合作,三大巨星各具风格,交相辉映。1996年,布莱恩·亚当斯又推出了专辑《18 Till I Die》。在这张专辑中,既有着众多美妙动人的慢板抒情歌曲,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快歌。布莱恩·亚当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那流行+ 摇滚的音乐风格,其专辑也同样受到广大歌迷的欢迎。对于喜爱布莱恩·亚当斯的歌迷们来说,这张《18 Till I Die》称得上是他最值得收藏的一张专辑。
8. 塞缪尔·亚当斯的人物简述
促使美国独立有三个有名的事件:一是反抗《食糖法》,《印花税法》,和《汤森法》;二是“波士顿惨案”;三是“波士顿茶叶案”。这一切都是一个名叫塞缪尔·亚当斯的波士顿人一手组织策划的,所以在美国人心中他是美国革命之父。
美国的国父很多,所有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都是国父。因此美国人谈到国父时用的是复数。而美国革命之父只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塞缪尔·亚当斯。一七二二年,塞缪尔·亚当斯出生在一个制酒商人之家。当时马塞诸塞殖民地的富有家庭通常把孩子先送进波士顿的拉丁学校,然后进入哈佛学院学习,毕业后最理想是当牧师,其次当律师。塞缪尔在哈佛期间,开始了探索人生的意义,这是件相当危险的事。只要你的结论不是发财致富的话,那就很可能坐牢甚至没命。塞缪尔的结论是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追求社会正义的人生。塞缪尔接受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治哲学,认为政府是人民和国家的一种契约,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最终的权威,人民就是主权。政府应该有三个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每个部分只对自己负责。如果,人民认为政府没有履行它的责任,人民有权收回政府的权力,换句话说就是人民可以推翻政府。在政府之下,人民的自由就是共同遵守同一规则下的自由,这一规则就是宪法。宪法高于一切,宪法高于宗教教义,宪法高于圣人教导,人民必须在宪法之下自由活动,宪法之下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应该服从任何他人强加的意志。在他的一篇《论自由》的文章中,塞缪尔指出自由使人有别于野兽,它是一群有理智的人与野兽的区别,后者只有一条规则,最长的尖角就是最强的法律。塞缪尔在哈佛的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殖民地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抵制英国法律》,造反精神由此可见。 塞缪尔从哈佛毕业后,母亲希望他献身上帝,父亲希望他能成为律师。塞缪尔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听从了父亲的另一个建议,经商。一开始,塞缪尔在一家财务公司工作,哈佛毕业生塞缪尔本应该干得很出色,可没多久,公司老板就请他走人了,理由很简单:“我要的是商人,不是政治家”。从财务公司出来后,塞缪尔的父亲借给了他一千英镑,让他自己做生意。他把其中的一半贷给一个朋友,血本无归,另外一半很快就花完了。一七四六年塞缪尔被选为波士顿的政府官员。两年后,他和朋友出版一个政治周刊,替辉格党宣传。父亲死后,塞缪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三分之一的房产,并负责管理家里的酒厂,经营得一塌糊涂,被债主抄家后,只好宣布酒厂破产,去做收税官。塞缪尔在这个任期八年的位子上,做了不到一年就因为账面上的八千英镑的亏空被免职了。塞缪尔并没贪污,但他从来不记帐,也就不知道钱去哪了。虽然塞缪尔在事业上不成功,但在革命的道路上塞缪尔却越走越远,他在辉格党内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名曰“罗亚九君子”,由八名工人和塞缪尔组成。他们常在一家酒厂楼上开会,托利党人说他们是用酒鼓起的干劲。因为有塞缪尔,他们的活动有声有色。
塞缪尔·亚当斯是两届大陆会议的代表,签署了《独立宣言》,参与起草邦联宪法。1787年,反抗州政府对农民漠视的谢伊斯起义爆发后,他支持詹姆斯·鲍登严厉镇压起义。立宪会议后,他在联邦党与反联邦党人之间游移不定。他曾在1794年至1797年任马萨诸塞州州长,1803年他在波士顿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