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胶片电影效果好于数码电影,原理是
从成像角度来讲,数码相片是经过相机对光感信号采样,量化后生成的,所以肯定不如胶片纯模拟信号来的真实还原,可以在市面上找到对比,前期用胶片拍摄的影片无论是颜色、景深、质感等均比数码高清拍摄来的舒服,前期用高清数码拍摄的例如用ARRAI公司的ALEXA高清摄影机,但出来的画面表现通常都会比较灰平,没有胶片颜色还原的真实和通透。
胶片物理成像的质感是无可代替的,当今所谓的像素为王的论调并不太实用,
对于有高要求的影片来说,胶片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但这里又要回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上来,就好比当初数码相机发展的狂潮,无情地
将胶片相机淘汰一样,即拍即观赏,不用再为买胶卷烦恼,不需再频繁的光顾冲晒店,胶片可以说是在易用性的关键问题上被打败了。
从四个方面告诉你,数码相机和胶片机拍的照片不一样
一、首先是原理的不一样,数码相机是通过镜头的光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经过扫描形成的是一连串的电子信号,而胶片相机是投影到胶片上感光,是有实物的。胶片摄影师有时会说胶片才是有灵魂的摄影就是这个意思,光线在胶片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感光,从而形成影像。
二、其次是因为原理的不同,数码相机和胶片机的照片质感也不一样,数码相机的照片是电子信息,一般照片很高清,也会比较平。胶片机拍的照片相比较数码相机没那么高清,但会有层次,胶片上感光物质涂层对光线颜色、程度等反应不同,照片显得有厚度。数码相机拍的更精致光滑,胶片机拍的更生动真实。
三、然后是感光元件的不同,导致的数码相机和胶片机的照片宽容度的不同。胶片宽容度很大,细节非常丰富,胶片上是无数的银盐颗粒,一张135胶片大约有几千万到一个亿的颗粒,越是专业的胶片颗粒越多,更不要说专业4*5的胶卷底片了,这些颗粒可以理解成像素点,像素点越多,颜色的过度越好,同样的因为物理属性使然单颗银盐颗粒还能容纳两种甚至数种不同的色彩。数码相机一个像素点只能容纳一种色彩,颜色相比较胶片就会差一些。
四、最后是颜色的不同,不管是数码相机还是胶片拍的照片,都是自带后期,没有完完全全将现实世界原原本本拍下的机器。数码相机相对来说比较真实,而不同的胶片拍同一个场景会有不同的颜色风格,有的对绿色比较敏感,照片就比较偏青,有的对红色比较敏感,照片就比较偏红。
数码相机和胶片机拍的照片几乎可以说从本质上就是不同的,除了最终呈现出来的颜色风格大相径庭,胶片的影响因素还有镜头、冲扫质量等。总的来说,胶片的可操作性更强,操作方式更丰富,数码相机的照片就是所拍即所见。
❸ 高清摄像机和电影胶片哪个像素高为何请不要(CTRL+c)
有调查研究如果非把胶片像素话它的像素在5000万以上,对专业高清摄像机来说是远远达不到的,包括现在的数码照相机除著名的哈苏可以达到5000万,应该没有专业级和民用机能到这个数值,佳能的5d2也不过2400万像素;还有数字电影的感光度要远远低于胶片,部分剧组为了节省成本先采用数字磁带拍摄然后再去磁转胶,转成胶片在电影院放映,可见胶片要比高清质量高,不过成本也大
❹ 导演拍电影 用胶片和用数码 有什么区别吗
补充一下,胶片是没有像素之说的,也就是说它完全还原了镜头里的景色,清晰度很高,而数码设备都存在着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设备,归根到底,画面还是有一个第一个点组成的。同时,胶片在色彩的表现上,数码设备很难媲美。
胶片能够更加细腻地体现场景的细节和氛围,在色彩\光线变化\影调等各个方面都比数码能够包容的程度更高;胶片冲印的效果必须要能满足电影院的大屏幕,数码在这方面很难与胶片相比;再次,胶片对摄像师和洗印厂的技术要求都相当高,并且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能够使用胶片拍摄电影,是对摄像师和洗印厂专业技术的肯定,当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对他们专业水准的直接证明.
再一个胶片的价格昂贵,一部最普通的长片,一般单胶片就要花上百万,数码设备价格也不菲,但一般摄制组都是租用设备,成本明显节省。
但最后说一点,只要在院线上映的(除了数字影院)必须得用胶片,也就是说,即便是用高清数字机拍摄的,放映时也要转录到胶片上,不然银幕是无法放映出来的。
❺ 胶片和数码哪个拍出的画质好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在10年前,用数码相机拍照会被认为是不专业或者不严谨的行为,那么到了2011年,似乎已经有极少的理由再来阻碍你使用数码相机了(一次成像相机,中、大画幅相机除外)。徕卡相机都已经全面放弃胶片了,您说数码靠谱么?拿传统的135胶片来说。曾经有专家试验,在温度、湿度和光线极为苛刻的理想环境下,使用最顶级35mm胶片
最顶级相机
最顶级扫描仪能够记录下相当于4000-5000万像素分辨率的图片(这个条件估计耗资不下百万吧),对于常规胶片单反相机日常使用来说,一般搭配高端镜头能实现1000-1500万像素的解析力。参考现在各种各样的数码相机,胶片在解析能力上已经被CMOS、CCD迎头赶上。胶片的最后领地:风靡了全球的富士一次成像相机不过,采用化学原理的胶片还是具备一些的宽容度方面的优势和色阶过渡上的优势,并且风靡全球的一次成像相机也是采用感光胶片实现的。这可能是目前为止胶片为数很少能留住用户的理由了。除此之外,在高ISO控噪、照片锐度、以及色温控制上(数码相机具备几乎覆盖所有常用色温的RAW格式),数码相机早已达到“秒杀”传统胶片相机的水平了。更重要的是,数码相机在照完之后,就可以即时观看效果,和其他人分享拍照乐趣,更能免去胶卷和冲洗照片的精力和费用……最便宜的中画幅数码也要70000元,所以很多人选择胶片除非您真的对于中大画幅感兴趣,并缺少购买数码后背的资金,或者有“一次成像”的小资情节。否则对于常规拍摄而言,我们已经没有理由不推荐数码相机了。最来还是来点小建议,数码时代,您就别抱着胶片不放了~~
❻ 电影胶片和数码照片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就是感光介质不同,也是两个时代的产物,技术上就不讲了,前面的老兄也说过了。讲讲现状与趋势,虽然数码摄影发展较快,但依然没有胶片来的清晰,真正的拍片还是要用到胶片,胶片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35MM胶片电影与高清电影之争相当于胶片与数码之争。
HDTV1920×1080I或1280×720p,相当于35mm电影胶片的画质,且画质与色彩的还原已远胜35mm电影胶片,由于电影胶片前期拍摄的不可预见性的问题较多,如色彩还原、曝光准确性与后期冲洗质量及差错而导致前期大量工作与金钱都付诸东流的事件常有发生,且拍摄成本极高,后期剪辑效率低,且特技还是要借助数码设备(胶转磁再磁转胶,导致大量影像细节丢失和色彩失真),后期观赏需要专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特定场地、常人入行门坎高、这都是电影胶片致命的缺点。而这些在高清HDTV里都不存在,但专业广播级高清摄像机也不是普通百姓只可远观而不可渎玩焉,而SONY FX1确是大众爱好者的福音,让多少影像发烧友圆了梦。
从商场销售的数码相机与传统胶卷相机所形成的6:4,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欧美更高达8:2的比例,从这也不难看出传统电影胶片的末日,随着HDTV技术的成熟发展,HDTV数码一统天下的时日已是指日可待。
❼ 35毫米胶片摄影机和数码高清摄影机有什么区别
其实就是感光介质不同,也是两个时代的产物,技术上就不讲了,前面的老兄也说过了。讲讲现状与趋势,虽然数码摄影发展较快,但依然没有胶片来的清晰,真正的拍片还是要用到胶片,胶片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❽ 用胶片的相机和数码相机哪个清晰
如果说到清晰度,肯定是胶片的,目前所有数码相机,包括中画幅座机,都只能说接近胶片机的清晰度,而对于冲洗之后的独特质感,很多数码相机都在模仿,力求近似。当然这种清晰度受很多条件制约,比如胶片的质量,拍摄时曝光是否正确,冲洗的水平和质量。
但是如果只是一般要求,比如10寸以下,虽然这个差别依然存在,但几乎可以忽略,而且数码相机的易用性完全可以弥补这一差别。
❾ 胶片电影好还是数码的好
肯定是数码好!~便宜实惠!~方便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