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电影的艺术性的问题
比如电影《白昼冷光》,大家一看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立马就滚过去了。开场没多久,布鲁斯扑街,然后再也没出现过………整部电影他就是打个酱油,但是他名气大,有号召力。要是宣传里没有他,估计这电影真就无人问津了。营销策略而已,通用于大量商业活动。再拿斯皮尔伯格做个例子,他这会导演,那会监制,一下又是制片人。可是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部作品是佳作。因为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象征,好电影的象征。你觉得吕克贝松会去拍《大长今》吗,詹姆斯卡梅隆会拍《抗日奇侠》吗?
至于电影越难懂越好这个问题。把观众引入剧情,让观众思考猜想自然可以得到更好的响应。对比如同,一个题目让你抄答案和你自己根据条件算出来,感觉肯定不一样啊。假如《禁闭岛》一开始就告诉你主角是岛上病人,而不是在剧情里通过线索让你产生疑惑,那禁闭岛还算个啥的悬疑片啊。导演,演员,剧本是关键,越难懂也未必是好片,韩剧我就看不懂………你呢?
Ⅱ 电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远高于它,电影让你产生过哪些对现实的误解
我觉得一些爱情电影最容易让人对现实以及电影世界当中产生一些误解的观念吧,因为虽然电影是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并且可以说是根据从生活的一些点滴小事,从而有了一些灵感,但是当他真正的去带入到电影当中时,可能就没有那么的现实,就比较自身的带有很多的浪漫主义色彩一点,真实性就少了一点。
Ⅲ 辩题:电影是思想性重要还是娱乐性重要
电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七艺术”、“第十位缪斯女神”。作为一门艺术,必然要求电影具有深刻的丰富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但是,电影所具有的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却是在百年的电影理论中很少被涉及,甚至有意无意中被忽略的,这就是电影的娱乐性。
诗、散文、小说等艺术形式都是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心中的块垒,可以“为自己而写”的,而电影拍出来却是必须要“拿给别人看的”。
没有他人或早或晚地赞赏,一部电影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没有广大观众如痴如醉地沉迷于其中,一部电影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这是因为,电影是工业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自从在1895年的巴黎以卖门票的方式宣告了它的诞生之日起,电影就注定要被打上鲜明的深深的商业烙印。普通电影观众的一喜一怒、一哀一乐,对梦想的追求,对失业的悲痛,对社会不公的愤激,甚至是对感官刺激的趋之若骛,都必须也必然反映在电影当中。这种电影“为他人而拍”的娱乐性,正是中国电影理论家一直不愿认真研究的。
总的来说,一部优秀影片应该是使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都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影片。
一个严酷的现实:评论界对《黄土地》等一批所谓“探索片”击节赞赏,有人甚至认定它们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未来;但上座率却相当低,广大观众抱怨“看不懂”,也不爱看。于是赞赏者责怪观众审美水平低,宁可拍出来给下个世纪的观众看。“看不懂”的反问:给下个世纪的观众看为什么要这个世纪拍?——摘自《探索与民族鉴赏心理》
Ⅳ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与真实性
电影的假定性指电影的超现实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它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只是人与景物的影像,而不是人与景物本身,而这种影像又由于拍摄的不同角度、景别、运动以及光影色彩的处理,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其次,电影的声音是通过录音机械转播的,可以是夸大的主观的,音乐往往是外加的;再则,不同镜头经过分解组合的蒙太奇手段──包括画面的、声音的、画面与声音的──构成电影的特殊时空,产生特定的节奏与含义。此外,电影还通过画外音、闪现等手段使人物心理形象化主观化。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一产生电影艺术的魅力。
而电影的真实性则是指电影创作中,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电影,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着必须真实可信的共同要求,在艺术表现上要求接近生活,任何一个细微末节,都不能有悖于生活而失真。电影的真实性,与创作者世界观、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紧密相连。认识生活、反映生活,从而创造出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即比生活更高、更典型、更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电影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Ⅳ 你对一部电影的艺术性作何看法
一般对于艺术片的定位是: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僭越规范,冒犯常识。毋庸讳言,其探险与拓荒多有落败,甚至迷失,但正是他们在不断地拓展电影世界的疆土。而当艺术电影的实践一经成功,主流商业电影便立刻将其经验吸纳。
Ⅵ 电影应该更注重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
有艺术价值的才能带来更多商业价值
我是比较喜欢看艺术价值高的,而不是砸大钱拍就好看的
就像《山楂树之恋》,拍的很平淡也没特效,但是带来多少商业价值
所以还是艺术更重要
Ⅶ 为什么电影要重视艺术性
“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电影是捕捉时间消逝的美”。电影的“艺术性”就是电影的灵魂,有灵魂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可能它们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Ⅷ 电影的大众性(或者说商业性)和艺术性哪个更重要
大众性没有生命力,昙花一现,但商业利润丰厚;艺术性犹如钻石的属性,价值在于久远。
Ⅸ 关于电影真实性和逼真性的区别
影视这玩意儿从来就没有过真实性,而逼真性说白了就是把现实理想化了,也就是把生活变成了电影,电影本身就只是一种“逼真”。
Ⅹ 什么是电影的艺术性
你去看一下艺术片《阿甘正传》再看一下同是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商业片《天使与魔鬼》就知道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