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老鬼子“松井”的扮演者是谁
方化,是中国人,也是那时成长起来的老演员
他也演过很多黑白片的正面角色,但他演的日本人深入人心,甚至让人感觉是日本人
据说他曾经养了猴子,练习阴狠、毒辣的眼神
下面是他的具体情况
方化,中国电影演员。生于辽宁大连。1945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曾参加话剧《太平天国》、《家》的演出。同时在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演出的《洋状元》、《狂潮》等剧中饰演角色。1946年随长春电影制片厂迁北平后,参加《松花江上》、《小白龙》、《哈尔滨之夜》的拍摄。1949年后相继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79年起任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等影片。多饰演反派人物。
1994年,姜文盛情邀请方化,请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出演一个我军高级将军,方化对此欣喜若狂。这一角色可是方化演了一辈子戏才终于等到的机会。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方化的许多戏被删减了,最后仅存了短短几分钟,却为他晚年的演艺生涯画上了一个最圆满的句号。
1994年11月7日,离开《阳光灿烂的日子》摄制组不久,方化因病去世,终年69岁。方化的过早离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永久不能弥补的遗憾
参与影片:
逢凶化吉 TURN ILL LUCK INTO GOOD(1989)
南岭传奇 LEGEND OF THE NANLING MOUNTAIN(1988)
十天 TEN DAYS(1980)
一个美国飞行员 AN AMERICAN PILOT(1980)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THE MAN WHO DEALS WITH DEVILS(1980)
山寨火种 SPARK IN MOUNTAIN VILLAGE(1978)
延河战火(上集) FIRE OVER THE YAN RIVER(1977)
平原游击队 (1974)
三进山城 (1965)
南海的早晨 (1964)
两家人 (1963)
甲午风云 (1962)
未完成的喜剧 (1957)
马 (1956)
平原游击队 (1955)
注:咱们看的是1955年这个版本,郭振清演的李向阳。方化在2个版本的《平原游击队》中演的都是松井
智取华山 (1953)
哈尔滨之夜 (1948)
小白龙 (1948)
松花江上 (1947)
Ⅱ 老片《平原游击队》有两个版本吗李向阳怎么不是郭振清饰演的其他演员都一样的。
1955年,老版《平原游击队》上映。
“文革”时期﹐《平原游击队》是江青喜欢看的少数几部老黑白片之一。
1974年重拍的彩色版《平原游击队》,完全是江青个人喜好下诞生的产物。
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奉上级(江青)指示,重拍《平原游击队》。重拍片按照江青的意图,维持了原来的故事框架。但很多台词都被删改了。老版中李向阳的狡黠、幽默感和民间语言消失了﹐变成了完美严谨的标致小生﹐说出话来已有了浓重的文件腔和政工干部腔调。
Ⅲ 老电影平原游击队在什么地方拍摄的
在吉林省四平市范家屯镇取景
Ⅳ 平原作战的幕后花絮
在1974年这一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另一部京剧艺术片《平原作战》,由于取自于抗日战争题材,自然使人们联想起“文革”之前另一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著名国产影片——《平原游击队》,所以,从故事情节上首先能抓住观众的心,况且在当时的电影种类和形式,又是非常的单一。1966年2月,在阿甲、陈延龄、翁偶虹、张东川共同编写的现代京剧《平原游击队》的基础上,按照江青“要另起炉灶”的指令,由张永枚执笔,中国京剧团集体创作演出,著名京剧演员李光、吴钰章、高玉倩、袁世海和京剧团青年新秀李维康联袂主演。京剧所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排长赵勇刚,率领小分队深入敌后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破坏铁路、炸掉碉堡、烧毁粮仓,最后挫败和粉碎了日寇对太行山根据地的猖狂进攻。用京剧表演形式,再现抗日战争这一段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史实中的战争插曲,在当时的同一艺术领域里,除了河北唐山京剧团在1965年演出的京剧《节振国》并拍成电影以外,此剧为第二部同一形式的扩展和延续,其抗日题材的故事情节,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当时的年轻一代,对过去打击日本鬼子的一种好奇心理的迫切了解。所以,民间传奇加上抗战故事,京剧唱腔加上电影魅力,都使得这部京剧艺术片《平原作战》令人难忘。担任该片导演的是著名电影导演崔嵬和陈怀恺这两个北影厂的老搭档,“文革”前脍炙人口的著名京剧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穆桂英大战洪洲》和《野猪林》均出自他们之手。而这部现代京剧,通过他们的调度和执导,同样获得了成功。摄影是拍摄“样板戏”非常有经验、且政治可靠过关的张冬凉和韦林玉。影片中的著名唱腔有“披星戴月下太行”、“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赵勇刚”、“人民的安危冷暖要时刻挂心上”、“红心永向共产党”、“做一个中华好儿女”,经过李光、李维康和吴钰章等著名京剧演员声情并茂的演唱和表演,早已成为中国现代京剧的首选唱腔。
“京剧《平原作战》成型于1965年。早在1964年江青大搞‘京剧革命’开始,她就下交给中国京剧院将故事片《平原游击队》改编成京剧的任务。而改编任务刚刚完成,‘文化大革命’的狂飙不期而至。到了1969年,江青要继续扩大‘文艺革命’成果,准备改编创作新的样板戏时,京剧《平原游击队》被再次提及,但江青布置任务时不知是口误还是有意为之,说的是改编《铁道游击队》。最终,新的京剧剧本取名为《平原作战》。”
据当年赵勇刚的扮演者、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光回忆,为了排演《平原作战》,中国京剧院不仅集全院之力,还请来许多专家出谋划策。“《平原作战》是由中国京剧院集体创作的。其中,剧本由张永枚执笔。这出戏不像《红灯记》那么有‘扣子’,所以非常难写,幸好张永枚是出色的作家和诗人,是他的妙笔让这么复杂的故事不显凌乱。另外,阎肃也给剧本出了很多点子。比如第四场‘智取炮楼’中,赵勇刚和伪班长刻意强调的‘红豆’,就是阎肃的主意。”
除了大量精彩的唱段, 剧中众多与敌人正面交锋、斗智斗勇的场景, 也让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的武打场景成为《 平原作战》区别于其他京剧现代戏的特点之一。李光说,《平原作战》的武戏之所以出彩,应该归功于京剧名家李少春。
当时,李少春是《平原作战》导演组中最早的成员,他为李光塑造赵勇刚这个角色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在京剧演出中,演员的第一个亮相至关重要。赵勇刚出场时的唱词是‘披星戴月下太行,流水疾风赴战场’,李少春先生为了这个‘流水疾风’似的出场,帮我设计了10个方案。”当李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如今呈现在舞台上的这个方案时,李少春笑着告诉他,这其实是他精心策划的出场。
李少春不仅亲力亲为帮助李光设计唱腔、身段,还用自己的方法激发他的创作热情。“李少春先生经常对我们说,演戏要多动脑子,所以他总是在启发我们。有一次,先生给我说戏,说到兴起,就打了一套拳。这套拳非常精彩,放在赵勇刚身上真的是天衣无缝。打完之后,我让先生教我。他说:‘教不了,这是即兴的,我自己都来不了第二回。’从那以后,我明白了,能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才是一个成熟的演员。”
Ⅳ 老电影有几部平原游击队
当然两部了。1955年首拍黑白电影,1974年重拍彩色版本,两部电影里唯一没有变的角色是方化老师扮演的松井。
Ⅵ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都有哪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2-06
Ⅶ 新版平原游击队是在保定拍的吗
新版《平原游击队》是在保定拍摄的,因为保定也是红色故乡。
Ⅷ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松井的那个人是不是去日本了
《平原游击队》中,松井的扮演者方化先生没有去日本,是去世了。他是中国人,1925年8月30日出生于辽宁大连,1944年进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制作部录音科作勤杂工。
1945年始,先后在东北电影公司,东北剧社,大黄河歌剧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1957年,方化在歌颂现实生活的《绣江山》里扮演了一个百岁老人;随后,又在吕班执导的讽刺喜剧《未完成的喜剧》中扮演了一个毛病不少且自作清高的知识分子。
1979年起任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等影片。1994年,姜文盛情邀请方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出演一个我军高级将军;11月7日,离开《阳光灿烂的日子》摄制组不久,方化因病去世,终年69岁。
(8)平原游击队是哪个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扩展阅读
方化先生代表作品
1、《平原游击队》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苏里、武兆堤执导,郭振清、方化、张莹、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的战争片,于1955年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
2、《三进山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5年摄制的抗日题材剧情电影,由张凤翔执导,赛时礼编剧,梁音、张继强、方化、王建华、石天等人主演。1966年上映,片长87分钟。
Ⅸ 平原游击队拍摄于那年
中文名: 平原游击队
出品时间: 1955年1月
制片地区: 中国
导演: 苏里、武兆堤
编剧: 邢野、羽山
主演: 郭振清,方化,张莹,杜德夫,梁音,周森冠
类型: 剧情 战争
片长: 100分钟
Ⅹ 长春电影制片厂都拍摄了下面的哪些电影
《刘三姐》 《甲午风云》 《英雄儿女》《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平原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