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里可以下载电影《抢新郎》
http://mdbchina.com/movies/46945/
② 抢新郎什么意思
就是抢新郎呗,真是汗死。
③ 默片时期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於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於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著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
④ 张根硕张根硕抢新郎
我也想抢
⑤ 抢新郎的演员表:
夏梦.... 张彩凤
高远.... 李玉
王玲.... 丫环
司徒霖.... 差役乙
管吾.... 差役甲
汪萍.... 家院
潘砚之.... 李仆
郭眉眉.... 刘伯妻
容莉莉.... 赵小弟
沈渊.... 陈老汉
洪亮.... 官差
王季平.... 师爷
张伯扬.... 张翁
李丹薇.... 姑妈
丁川.... 钦差
海涛.... 王夫人
何湘.... 王小姐
王凤.... 县官小姐
童毅.... 李母
周文伟.... 魏太监
余婉菲.... 县官太太
李清.... 张宣
杨诚.... 李叔
文逸民.... 县官
吴景平.... 刘伯
陈静波.... 董代
刘苏.... 董妈
姜明.... 王夏
职员表:
副导演:鲍方
制片人:韩雄飞
摄影:蒋锡伟
动作:邵汉生
剪辑:许林森
服装指导:卢世侯 ,冯琳, 刘苏
场记:白荻
场务:潘守华
美术(制作设计):曹年龙
剧务:徐锦文
灯光(照明):费关庆
置景:曹年龙,黄学莘
道具::张佐义
音乐设计:于粦
录音师(收音):洪正卿
化妆::宋小江
化妆助理:吴佩蓉,叶一鸣
摄影助理(机工):董耀庭,罗君雄
录音助理:许仁浩
顾问:李日晖
⑥ 许莹英的演出电影
60年代拍摄过的电影:
四儿女-上集 (1964) .... 李立珍
魔鬼的爱情 (1964) .... 经理太太
如来神掌-上集 (1964) .... 万春
情与爱 (1964)
胡涂太太 (1964)
如来神掌-下集 (1964) .... 陶万春
女大女世界 (1964) .... 春桃
隔篱邻舍两家亲 (1964)
富贵满华 (1964) .... 伍爱莉
鬼新娘 (1964) .... 秋屏
大丈夫日记 (1964) .... 阮太太
老婆本 (1964)
自君别后 (1964) .... 惠姐
大丈夫日记-下集 (1964) .... 阮太太
两个懵仔争老豆 (1964) .... 二嫂
通天师父 (1964) .... 富婆
断肠花 (1963) .... 陈太太
彩凤惊魂 (1963) .... 李碧琪
鬼屋疑云 (1963) .... 阿常
儿女恩仇 (1963)
香海情潮 (1963) .... 周太太
贤妻良母 (1963) .... 郭彪妻
幸福新娘 (1963) .... 卢姑娘
仙鹤神针新传-下集 (1963)
秦淮世家 (1963) .... 阿容
万毒金蝉 (1963)
老衬行大运 (1963) .... 王淑兰
猿女复仇记 (1963) .... 金二娘
大明群英会 (1962) .... 张夫人
孤凤泪 (1961) .... 露茜
夜半幽灵 (1961) .... 珍妮
母子泪 (1961) .... 云英
情天未老 (1961) .... 二嫂
杀人王大战扭计深 (1961) .... 周绿萍
鱼雁曲 (1961) .... 蓝莉娜
儿女作冰人 (1961)
红巾女侠 (1961)
秘密情人 (1961)
花蝴蝶三气飞天猫 (1961) .... 陈金枝
古墓追魂剑 (1961) .... 金丽娥
仙鹤神针-下集 (1961) .... 龙玉冰
仙笛神龙-上集 (1961) .... 白慧贞
金粉世家 (1961) .... 王玉芳
金粉世家-大结局 (1961) .... 王玉芳
良心 (1961) .... 陈露丝
落霞孤鹜 (1961) .... 八妹
屈金香 (1961) .... 曹妻
昆仑三女侠夜盗香魂帕 (1961)
仙笛神龙-大结局 (1961) .... 素衣女侠文素丹
武林十三剑 (1961) .... 甘碧
太太缉私团 (1961) .... 女工人阿柳
雷雨之夜 (1960) .... 女同学
琴挑误-下集 (1960) .... 张松妻
秘密三女探 (1960) .... 莉娜
女飞侠黄莺巧破钻石党 (1960) .... 三姨太
琴挑误-上集 (1960) .... 张松妻
苦命女儿 (1960) .... 桂姐
龙凤合欢花 (1960)
鸳鸯江遗恨 (1960) .... 林惠芳
哪咤蛇山救母 (1960) .... 蜘蛛精
孝子闹天宫 (1960) .... 凤英
苦心莲-上集 (1960)
苦心莲-下集 (1960)
恨嫁 (1960) .... 刘贞
冷暖亲情-上集 (1960) .... 关雪梅
望儿亭 (1960) .... 翠凤
望儿亭下集大结局 (1960) .... 翠凤
50年代拍摄过的电影:
七剑下天山 (1959)
王先生行正桃花运 (1959)
天伦情泪 (1959) .... 陈意卿
王先生着错老婆裙 (1959) .... 梁小姐
含笑饮砒霜 (1959) .... 歌姬
情天血泪 (1959) .... 王小燕-女配角
第七号司机 (1958) .... 露丝
驸马艳史 (1958)
大冬瓜 (1958)
三春审父 (1958) .... 花女
情贼 (1958)
横刀夺爱 (1958) .... 阿英
烽火佳人 (1958)
珠江河畔 (1957) .... 带旺
女侠红蝴蝶 (1957)
男大当婚 (1957) .... 金小姐
邻家有女初长成 (1957) .... 阿卿
木兰从军 (1957) .... 花姊
啼笑姻缘 (1957) .... 雅琴
皇姑嫁何人 (1956)
方世玉义救洪熙官 (1956) .... 何慧芬
状元状扁女状元 (1956) .... 阿梅
满堂吉庆 (1956)
雾美人 (1956) .... 伍妻
王昭君琵琶动汉皇 (1956) .... 鲁巧儿
梅娘 (1956) .... 阿凤
铁嘴鸡 (1956)
傻女抢新郎 (1956)
世家子弟 (1956) .... 交际花
荒唐镜三气胭脂马 (1956) .... 陈妙芳
横纹刀劈扭纹柴 (1956) .... 三姨
娇娇女 (1956)
遗腹子-下集 (1956)
手足情深 (1956)
早知当初我唔嫁 (1956) .... 何秘书
关公月下释貂蝉 (1956) .... 婢女
卖油郎独占花魁 (1955)
戏王之王 (1955)
碎琴楼 (1955) .... 珍珠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5) .... 士九
金生挑盒 (1955)
后窗 (1955)
长相忆 (1955) .... 表姊
龙虎笙歌戏凤凰 (1955)
万恶以淫为首 (1955) .... 阿娥
两地相思 (1955) .... 女佣
飞天螼蟧 (1955) .... 露斯
苦吻 (1955) .... 苏绮梅
落花流水 (1954) .... 婢女
黄飞鸿初试无影脚 (1954)
知足者贫亦乐 (1954)
猪八戒招亲 (1953) .... 观音大士
慈母泪 (1953) .... 王国梁妻
锦绣前程 (1952) .... 女伶乙
⑦ 抢新郎的故事梗概
这里正是张家父女暂时栖身之处,张宣认为爱婿自天而降,喜上眉梢。一对意中人意外相逢,自然情投意合,于是草草交拜,结为夫妇。县官也有一女, 但不便亲自出马拉婿,只好由太太扮成巡城官代劳。李玉出城时,被她一眼看中,即被押解回衙。彩凤发现李玉失踪,女扮男装外出寻找,也被拉婿者当作对象。县衙里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王员外忽然发现新郎乃是李玉,声称李玉是自己的女婿,即和县官发生争吵。这时堂鼓敲响,原来是三位老人为争夺彩凤为婿告到衙门。 县官升堂理案,李玉与彩凤在公堂上不期而遇。李母为寻找儿子,也由张宣陪同前来告状。公堂上一片混乱。 钦差驾到,升堂代审,他嫌弃彩凤系卖艺女子,不能入选,却成全了李玉与彩凤的姻缘。
⑧ 新三国78集中说东吴百姓纷纷嫁女,出现抢新郎的怪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
当时刘备亲自出征东吴,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了东吴门户秭归城,然后夺取兴城。东吴百姓人心惶惶。按当时的制度,东吴会征兵,大起战事,所以会征丁。年满14岁的未婚女性将被征上前线为将士服务。百姓都不愿意自己的女儿上前线,所以出现以上情况。
第78集:刘备伐吴。
张飞灵前,刘备痛哭流涕,对东吴恨之入骨,不顾群臣劝阻,立誓伐吴。魏延、马谡拜见诸葛亮,魏延声言刘备欲将孔明丞相之位架空,被诸葛亮怒斥退下。刘备率大军七十万伐吴,孔明命马良随时将战区地理、战况等信息报与成都。孙权决定迎战,命孙桓率兵坚守秭归,以挫刘备锋芒。蜀军首战大胜,一举攻克了秭归城。
东吴败报接连而至,孙权大怒。吴国太决定将孙小妹送还刘备,以浇灭刘备的怒火。孙权修书派诸葛瑾送至刘备,欲送荆州三郡与孙小妹以求和。刘备告知其欲取东吴,命孙权率文武百官来降。东吴府内,得知蜀吴难免血战,孙小妹伤心欲绝。
(8)抢新郎电影是哪个年代的扩展阅读:
该剧对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一次力度、概念的修正,对一些旧有的价值观进行了更新。最先的举动是省去了“桃园三结义”,忠义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异姓结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观念,经《三国演义》的传播深入人心,特别是男性,而且尤以底层、江湖最为看重,而事实上,这种结义很少有好的结果。
该剧将价值观重新调回到当时的历史、政治环境之中,在大纷争大混乱的政治舞台上,显然用《三国演义》中的传统民间善恶、是非去处理问题是行不通的。
于是,该剧有了更复杂的矛盾,更多的利益选择,更赤裸、冷静的政治权谋,它不是简单的善恶之战,更是历史地重现三家政治集团之间的争斗,剧中的政治人物的性格、能力有不少被重新确定。
⑨ 以前看一个老电影,求名字,
看过这片子 因为 嫁到皇宫被选上就罢了 如果选不上就在也别想回家了 所以都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去 是这片子吧? 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⑩ 谁帮我 找下老电影 《抢新郎》
我想找《 抢新郎》看看怀旧电影,可是就是找不着啊!请帮帮忙 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