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戛纳影后张曼玉平哪个电影

戛纳影后张曼玉平哪个电影

发布时间:2021-08-15 10:42:31

⑴ 她是亚洲首位戛纳影后,张曼玉到底有多厉害

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有着暴露年龄的风险的。

张曼玉作为上个世纪的女神,陪伴着我们的青春长大的。我们最熟悉的作品大概就是她的《甜蜜蜜》和《花样年华》,还有她和另一女神级别的港星王祖贤演的《青蛇》。

这些经典的片子不知曾经看了多少遍,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到泪流,如今再没有可以媲美这些经典形象可以让人一遍遍地重温了。

现在的年轻人大概知道她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的目光被流水线上的爱豆偶像吸引,这些漂亮的鲜肉仙女们也在舞台上展露着属于他们的风华。但对于我们已经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来说,那个一笑就露出可爱的兔牙,眉眼弯弯的女神,大概也只能在曾经的港片中重温她的风情了。

⑵ 这是张曼玉演的什么电影

花样年华花样年华(2000)
导演:王家卫
编剧:王家卫
主演:梁朝伟/张曼玉/潘迪华/萧炳林/张耀扬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香港/法国
语言:粤语/上海话/法语
上映日期:2000-05-20(戛纳电影节)/2000-09-29(香港)
片长:98分钟
又名:IntheMoodforLove

⑶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巩俐还是张曼玉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张曼玉。

2004年5月22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获得第5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

张曼玉是获得演员荣誉最多的华语电影演员,个人荣誉涵盖十一个国际电影节,并以五届金像影后和电影《甜蜜蜜》九项奖保持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四届金马影后和电影《人在纽约》八项奖保持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

1992年凭借《阮玲玉》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首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2004年凭借《清洁》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曾出任五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审。




⑷ 张曼玉嘎纳获影后的影片

香港著名影星张曼玉,凭在法国片《Clean 》(译名<清洁>中饰演主角夺得嘎纳电影节影后荣衔,再度扬名国际影坛。
张曼玉上台领奖时难掩泪光。她说:“这确是我生命中一个非凡的时刻。”她公开向传媒表示感谢该片的法国导演兼前夫奥利华.阿萨耶斯,她说:“他是导演,而他最了解我,你知道我们关系十分密切。”记者问,这是否她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时,张曼玉说:“这部戏很难演,但技术上来说却不是最难的一部。我说难演是因为十分痛苦。其他导演也许会让我演这样一个角色:一个瘾君子;但只有奥利华会信任我凭自己的感觉去演。”在《Clean 》中,张曼玉饰演一名摇滚乐歌星的女友。摇滚乐手某日用药过量死亡,而她则入狱6 个月。出狱后,她希望彻底改变生活,克服毒瘾,做个对自己及对儿子负责的母亲,因而回到祖父母家寻找自我。张曼玉在片中不施脂粉,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她强而有力的演技上,被塑造的角色所震慑。她在片中穿插以英语、法语、粤语演出,更一展歌喉。

董建华祝贺张曼玉获奖时说,香港演员在国际影展中屡获殊荣,充分证明香港拥有不少优秀的演艺人才,他们在不断提升自我的水平。

现今演技炉火纯青的张曼玉,早已在影坛得奖无数,她得过5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至今仍是纪录保持者,获奖影片分别是《不脱袜的人》、《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和《花样年华》。她还四夺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奖影片分别是《不脱袜的人》、《阮玲玉》、《甜蜜蜜》及《花样年华》。1992年她凭《阮玲玉》获德国柏林影后,把自己的影艺事业拓阔到国际舞台。

⑸ 张曼玉演了几部戏啦分别是

曼玉是华语影坛近二十年来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明星,五座金像影后,三座金马影后,一次金像最佳女配角,外加一次柏林影后和一次戛纳影后,这样的成绩来甚至还不足以估量她的成就,她的轻灵和淡雅,她的美感和神韵,以及那些融化了天赋与沧桑的演技,铸成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凡却无法复制的角色:金镶玉、阮玲玉、青蛇、李翘、苏丽珍……这些曾经在银幕上摇曳的光辉,如今已经凝结为最坚固的永恒。 1964年9月20日,张曼玉出生在香港,8岁赴伦敦入英国籍,18岁回香港选美成为港姐,随后开始演艺生涯,1984年,已经演出了数部电视剧集的张曼玉正式进入影坛,处女作《青蛙王子》小试身手,同年与张国荣、梅艳芳合演的《缘份》中,她成功地演绎了一名为爱彷徨的少女,备受好评。在《警察故事》、《过埠新娘》、《玫瑰的故事》之后的1988年,张曼玉凭《旺角卡门》获得金像奖影后提名,输给了在《胭脂扣》中有更佳表现的梅艳芳,1989年,张曼玉卷土重来,凭《不脱袜的人》中饰演一位爱慕虚荣却又心地善良的女演员角色坐上了影后宝座,同年,她还因为在关锦鹏执导的《人在纽约》中饰演了精明强干的女经理李凤娇,成为台湾金马奖影后,至此,张曼玉功成名就,成为香港导演心目中演绎此类文艺角色的最佳人选。 张曼玉赶上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当时黑帮、武侠、无厘头等类型片盛行,同样拥有很大市场空间的文艺片也进入黄金期,许鞍华、关锦鹏、王家卫等人的崛起把金像奖变得精彩纷呈。1991年,张曼玉分别凭罗卓瑶导演的《爱在别乡的季节》和严浩导演的《滚滚红尘》入围金像奖影后和最佳女配角提名,虽然空手而回,却显示了惊人的表演功力,次年的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使她成为金马、金像双料影后,并荣膺柏林电影节影后,表现出的绝代风华倾倒了欧洲的影评人。 《阮玲玉》的辉煌奠定了张曼玉华语影坛第一女星的地位,在《阮玲玉》之后,张曼玉创造过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银幕角色,《新龙门客栈》、《青蛇》、《东方三侠》、《甜蜜蜜》、《花样年华》虽然技惊四座,却始终在老戏路中徘徊,不能逾越《阮玲玉》的高度。2001年,张曼玉凭《花样年华》拿到自己的第五座金像奖影后,随新婚的丈夫法国导演阿萨亚斯赴欧洲发展,2003年并凭借《清洁》中吸毒母亲的角色成为第一位华人戛纳影后。 张曼玉的传奇还在继续,只是不知道她与金像奖之间的缘份是否还在,她的故事总是这样令人神往,她的魅力无人能及,她并不是票房巨星,却能在吸引最多的眼光,她不是性感尤物,却能把性格释放得艳光四射、摄人心魄,随着她和很多老牌演技明星渐渐淡出影坛,金像奖的光采也在慢慢如夕阳垂下,使热爱电影的人们更加怀念那些充满传奇的岁月。 张曼玉获奖纪录 1990年第9届获影后(《不脱袜的人》) 1993年第12届获影后(《阮玲玉》) 1997年第16界获影后(《甜蜜蜜》) 1998年第17届获影后(《宋家皇朝》) 2001年第20届获影后(《花样年华》) 未获奖提名纪录 1989年第8届获影后提名(《旺角卡门》) 1991年第10届获影后提名(《爱在别乡的季节》) 1991年第10届获最佳女配角提名(《滚滚红尘》) 1993年第12届获影后提名(《新龙门客栈》) 2003年第22届获影后提名(《英雄》)

⑹ 我想知道张曼玉拍的一部电影叫什么

花样年华

英文片名
In the Mood for Love
更多外文片名
Beijing Summer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working title)
Flower Like Years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working title)
Hua yang nian hua .....(Hong Kong: Mandarin title)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98 min / Poland:94 min
国家/地区
香港 法国 泰国
对白语言
粤语 法语 沪语
色彩
彩色 黑白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评级
Rated PG for thematic elements and brief language.
级别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Australia:G Sweden:Btl Chile:TE Finland:S UK:PG USA:PG France:U Spain:13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Norway:A Philippines:PG-13 Ireland:PG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王家卫 Kar Wai Wong
编剧
王家卫 Kar Wai Wong .....written by
演员
梁朝伟 Tony Leung .....Chow Mo-wan
张曼玉 Maggie Cheung .....Su Li-zhen Chan
Ping Lam Siu .....Ah Ping
张同祖 Tung Cho 'Joe' Cheung .....Special Appearance (as Cheun Tung Joe)
潘迪华 Rebecca Pan .....Mrs. Suen
雷震 Kelly Lai Chen .....Mr. Ho (as Lai Chen)
Man-Lei Chan
Kam-wah Koo
张耀扬 Roy Cheung .....Mr. Chan (voice)
Hsien Yu
Po-chun Chow
孙佳君 Paulyn Sun .....Mrs. Chow (voice)
Julien Carbon .....French tourist (uncredited)
Charles de Gaulle .....Himself (1966 visit to Cambodia)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制作人
Ye-cheng Chan .....executive procer
张叔平 William Chang .....associate procer
Jacky Pang Yee Wah .....associate procer (as Jacky Pang Yee-Wah)
王家卫 Kar Wai Wong .....procer
摄影
杜可风 Christopher Doyle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发行公司
DVD Group [俄罗斯] ..... (Russia) (DVD)
Océan Films [法国] ..... (2000) (France) (theatrical)
标准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国] ..... (USA) (DVD)
Triangelfilm [瑞典] ..... (2001) (Sweden) (theatrical)
上映时间
法国
France
2000年5月20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0年9月12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西班牙
Spain
2000年9月26日 ..... (San Sebastián Film Festival)
香港
Hong Kong
2000年9月29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0年10月21日
意大利
Italy
2000年10月27日
英国
UK
2000年10月27日
台湾
Taiwan
2000年10月28日
日本
Japan
2000年10月30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比利时
Belgium
2000年11月8日
德国
Germany
2000年11月30日
马来西亚
Malaysia
2000年11月30日 ..... (Cantonese version)
葡萄牙
Portugal
2000年12月29日
希腊
Greece
2001年1月26日
美国
USA
2001年2月2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西班牙
Spain
2001年2月16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1年3月15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1年3月29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1年3月29日
德国
Germany
2001年6月28日 ..... (re-release)
芬兰
Finland
2001年7月6日
哥伦比亚
Colombia
2001年7月27日
泰国
Thailand
2001年11月15日 ..... (Bangkok Film Festival)
瑞典
Sweden
2001年12月14日
俄罗斯
Russia
2002年1月22日 ..... (DVD premiere)
菲律宾
Philippines
2002年8月15日 ..... (Cinemanila Film Festival)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2月14日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4月18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这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的故事。1962年的香港,报社主编周慕云(梁朝伟饰)和太太搬进了一幢公寓,与他们同时搬来的还有另一对年轻的夫妇——苏丽珍(张曼玉)和她丈夫。苏丽珍在一家贸易公司当秘书,而她的丈夫由于工作关系,常常出差。周慕云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一样,经常不在家,于是独自留守的周慕云和苏丽珍便成了房东太太麻将桌的常客。在逐渐的交往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发现对方有许多与自己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看武侠小说等等,相互之间也变得越来越熟悉。直至有一天,两人突然发现各自的另一半原来早已成为了一对婚外恋的主角,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得不共同来面对这个现实。两颗受伤的心小心翼翼、难舍难分,却最终化成了无缘的伤痛。
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羞低著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 他没有勇气接近。 她掉转身,走了。
身处遥远的异国,周慕云仍无法忘记过去与苏丽珍之间的种种。如果当天她真的答应跟他走,他们现在会不会还在一起?抑或注定分离,各分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自从他们在同一天搬进同一层楼房,成为门户比邻的邻居,命运已将他们放在一起了。而当他们发现彼此的配偶间竟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的时候,在他们之间更像是牵连著无形的线,要割也割不断。
至今他还能看见那一群漂荡的身影,刹那的相聚。房东夫妇们、自己的妻子周太太、陈先生、陈太太---苏丽珍。楼梯间,走廊上,与她擦肩而过,或微笑寒暄,又何曾想过她那素静的面容,明媚的体态,竟会成为他日深刻的思念。他们在配偶背叛的阴影下,各怀心事地靠近。那是个一切变得飘摇不定、难堪的所在。有时她彷佛倚赖,又突然叛离。他想要占据,但缺乏勇气。想要忤逆,但是面对著她那庄重的神色,他感到说不出来的情怯。
见不着时,愈来愈想。那些背着人偷来的、幽室相守的时光,是多么和煦而平静。那些久候不至的苦等,明知是她却听不见声音的电话,又是多么的炽热和辛烈。直到他作出了远行的决定,才向她道出真心的说话。此时此刻,他不禁想到他真正背叛了的人,也许是她。一切都退去了,香港、1962年、那个陈旧的秘密。不管当初是为了报复或色诱,抑或单纯的慰藉,到最后,只剩下眷顾。
那些消失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着。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
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失的岁月。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一句话点评
无法抗拒而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
一个有关人生的命题、一段互为交织的爱情
一种紧张、神秘、情欲的调子,一场苦乐参半的梦
旗袍、留声机和街灯
影片解构
从《阿飞正传》到《重庆森林》,从《东邪西毒》到《春光乍泄》,尽管王家卫的电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确立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尽管这种风格也早已确立了他在电影界的位置,但对于内地的观众而言,真正认识王家卫还是从2000年的《花样年华》公映开始。这部影片当年在内地上映伊始,卖座势头即直击一些进口大片,凭借该片获得当年戛纳影帝的梁朝伟和身着旗袍摇曳生姿的张曼玉更是成为当年最登对的银幕情侣。
导演王家卫一向以香港影坛的怪才著称,片目不多却部部堪称经典。这部《花样年华》应该来说是他最具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故事没有太多华丽的成分,仅仅塑造了两外婚外恋的结果而已,但整部电影的视听元素几乎都是呈现出风格化意识和唯美主义的色彩。特别是对于光的运用,光和影的变幻都极其具有个人意象和韵味。一直以来被津津乐道的少不了张曼玉那二十多套变幻莫测的旗袍,解放前老上海的旗袍文化在这部电影中也被淋漓尽致的再现出来。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三拍子主题音乐成为最能够烘托整部电影气氛的点睛之笔。老上海的记忆一直存留在王家卫的生命中,而这部相当意境十足的电影也便成为他心中怀旧的影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精彩影评
1、旗袍、留声机和街灯--《花样年华》的三个魅力

有人说《花样年华》是王家卫风格的延续,一如既往表现了王家卫的理念,成为其又一部情绪化电影。但是在看过《东邪西毒》、《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之后,人们发现王家卫的思想和情感并不是固定的,他在从荆棘密布的树林里向外扩张。而《花样年华》带给人们的也不仅仅是忧伤的回忆,王家卫在影片中用他的电影语言来接近观众,极度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张曼玉的旗袍秀
《花样年华》最能反映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的特质就是女人们身上的旗袍,而尤以张曼玉的旗袍为最。影片中张曼玉换了二十几身旗袍,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张曼玉这位金马影后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情。
在幽暗的灯光下,当张曼玉不断变换着旗袍的颜色和款式时,人们仿佛看到一个东方美人的古典气质。老实说,张曼玉不属于以长相来获得掌声的演员,但是在《花样年华》的旗袍装扮下,张曼玉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成熟的,她是一现的昙花,在夜色中留下一点轻而远的气味。
王家卫确实是一位塑造人物的高手,张曼玉虽然穿上这么多旗袍,但观众并不觉得它多余或累赘。也许,在影片播映之后还会掀起一场旗袍热。
★王家卫的留声机
如果说留声机是记录声音和回忆的话,王家卫的留声机除过这两个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记录情感。《花样年华》是王家卫的留声机,在影片中这部留声机不断地播放着50、60年代的老唱片,不断播放着周璇的老歌《花样年华》,不断播放着很奇妙的爵士乐,这些却让观众想起了20、30年代的旧上海。从其中不中不洋的爵士乐之中,我们才感觉这是香港。而王家卫的留声机真的具有勾起人回忆的功能,这种声音总是在影片最关键的时候响起,而它往往代替了主人公的语言,但却恰如其分。有些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奇妙感情,用王家卫的镜头和留声机表达起来,却有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通感。
★幽暗的街灯和夜雨
和旗袍、周璇的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影片中的街灯。王家卫不止一次地用灯光来作为背景,在半昏半暗之中,在半梦半醒之间,感情在无声地开始,莫名其妙地发展。
《花样年华》中的灯光永远是幽暗的,有着淡淡的忧郁气质。它似乎预示着故事的结果,也使整个夜色充满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而王家卫还嫌不够,又在夜色中加入一把辛辣的佐料。这佐料就是淅淅沥沥的雨,而夜色中的雨则更有意味。
◇来源:华商报 作者:肖东
2、旗袍下的心灵世界--《花样年华》再解析
王家卫的新作《花样年华》是一部世界级的力作,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巨星级导演所想展现的东方女性旗袍下的人生。
★题材--婚外情的突破
影片《花样年华》所写不过是一段婚外情,也就是说,一个正在步入中年的男女都可能遇到的故事。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是我们在解读王家卫的新片《花样年华》的时候,发现对于这部影片来说,婚外情其实是王家卫打开这个世界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在这部影片中,什么样的题材似乎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影片表现出来的个性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悄然出没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地带,那种淋漓尽致的感觉,正是王家卫的得意之笔,也只有王家卫有这样的表现功底。正因为这样的处理,使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已经不是在讨论婚外情的问题,而是在讨论人的灵魂的问题,这样的影片自然有很高的起点,拍出来也与众不同,也只有王家卫的电影才有这样的起点。
★场景--怀旧的世界
《花样年华》是一个充满着怀旧情绪的电影,但这种怀旧以其特有的美感冲击人们的视觉。影片的场景其实非常狭小,都是在灰暗的上海旧阁楼里,而王家卫为充分展现孤独的内心世界,正是利用了这样几个狭小的空间,来表现影片需要的怀旧情绪。除了在阁楼,影片还经常在一些古老的车里、弄堂口,这样的怀旧气氛非常浓厚的场景中展开电影的心灵铺垫,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许多场景,都能触动人的心灵,这样的场景非常有个性。
★音乐--动人心魄的钥匙
有的音乐,不是因为它的尖叫动人心魄,而是音乐包含的灵魂,像《花样年华》的音乐使得人们的心在不断被触动,只要这个音乐响起,我们就能感觉到我们的灵魂也随着这个音乐声出窍了。很多人在评价这部影片时,对这部音乐在片中的成功运用,都表示了由衷的敬佩,包括内地的张艺谋。而在影片中音乐一次次响起,我们也一次次感受到影片的灵魂所在。
★服饰--旗袍下的孤独人生
《花样年华》演绎的是一段旗袍下的孤独的人生。我们在张曼玉身上再次体会到东方女性所蕴含的独特魅力。30多套旗袍不仅展现了张曼玉顶级明星的风采,同时她在片中也成功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内心世界。尽管张曼玉没有拿到戛纳影后的称号,但是我们在《花样年华》中绝对不会忘记张曼玉的旗袍下所表达出的一种孤独的生存方式。
◇来源:华商报 作者:虞纪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导演自述
·电影是用不着语言也能明白的
我之所以入电影圈,最大的原因是地域的问题,我在上海出生,但在五岁时,父母便迁到香港来。香港人说的方言跟上海不一样,因此我不能跟本地人谈话;我未能交上朋友。我母亲也面对同一景况,她常带我看电影去,因为电影里有些东西是用不着语言也能明白的。那是基于影像的共通语言。
跟许多我那一辈人一样,我是从电影,其后是电视来认识世界的。要是我早生20年,我可能会选择借音乐表达自己。要是早生50年,那可能是写作。但我是影像伴随着长大的,那我选择研读影像是自然不过的事。《花样年华》虽已是我第七部作品,但是要是你问我,我还是未以导演自居的。我还自视为观众———跑到摄影机后的观众。拍片时,我总希望重塑我还是影迷时所得到的最初的震撼。我相信自己拍电影首要是为观众,但除此之外,还得有其他的原因。
·《花样年华》更像一部悬疑片
我是自己写剧本的,但那不是自大,也不是什么电影“作者”的问题,坦白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觉醒来,床头有一份完完整整的剧本等着我。但在美梦成真前,我想还得要自己写剧本。我曾经跟其他编剧合作过,但我总觉得编剧跟同时也编故事的导演合作时很别扭。我不晓得为什么,但我们总是闹意见,因而到最后,我决定既然自己可以写剧本,那就无须另找编剧了。但我得声明,我编写剧本的方法跟其他人不同,我是从导演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编剧的角度,因此,我是以影像为本的。
在电影开始时我一定要先弄清楚的一件事,就是那会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我小时候是看类型片长大的,我对各种类型片都很着迷,像西部片、鬼片、剑侠片……因此,我希望我所拍的片每部都属不同类型。例如《花样年华》,那是个关于两个人的电影,很容易便会变得沉闷,但我不把它作为爱情片拍,而决定采用惊悚片的手法,像部悬疑片。片中男女主角开始时同是受害者,跟着他们展开调查,要找出奸情是怎样发生的。每一幕都很短,借以维持张力,这可能是电影令观众出乎意料的原因,他们原以为会看到一部经典爱情片。
·音乐要跟影像产生化学作用
音乐在我的电影中很重要。然而我绝少找人为我的电影配乐,因为我跟音乐人难以沟通。他们用的是音乐语言,而我用的是影像语言。然而电影音乐一定要是影像的。它要跟影像产生化学作用。我的办法是但凡我听到能令我产生影像的音乐,我便录下它,留起来,知道日后可能会用得着。
我整个拍摄过程都会有音乐,我特别喜欢在时装片中用上古老音乐。我认为跟影像不同时代的音乐会产生一种暧昧感,令事物显得复杂起来。我在片场也放音乐———不是为营造气氛,而是带出节奏。要是我希望摄影师用某个速度拍摄,一段音乐就可以说得明白,胜过千言万语。
·我靠直觉来做决定
我对技术那些东西不是太感兴趣,对我而言,摄影机不过是将眼看的东西转到胶片上的工具。但摄影机的放置应当有某种逻辑可依,尽管除你以外没有人晓得。一如作诗,诗人用字遣词都别有用意,有时候是因为语调铿锵,有时候是因为意义特殊等。
我很多时是靠直觉做决定。我对于对错选择有很强的感觉,就是这么简单。电影很难用语言分析的,电影很像食物,你吃后齿颊留香,却很难用语言将那种味道准确地向他人形容出来。那是很抽象的,电影也一样。事实上,我拍戏的方法自入行以来未有改变过,这是不对的,因为我认为我的工作方法并不妥当。不幸的是,这是我惟一懂得的方法。我倒一直希望能像希区柯克,他在开拍前已将一切决定妥当。但我就是不能那样拍摄,那也没有法子。
班底谈
·演员梁朝伟:拍《阿飞》NG27次
我跟王家卫比较熟稔,和他相识十多年,中间不只拍他的戏,有时聊天也不谈拍戏,我看到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很聪明的,不单是拍戏或者写剧本好。
拍《阿飞正传》我用了很长时间进入角色,天天都有NG,次次NG的都是我,张曼玉就天天陪我NG.我拍了27次,我问家卫,我有什么问题,没理由的,我又不是第一次拍戏,怎么说都成了名,公认为一个不错的演员。每天回家都很伤心,情绪低落,那时我好大压力!王家卫觉得我演戏太多功夫,总用三十七个方式去演,他说:“我不要了,你可否给我最直接的!”
·美指张叔平:我要的是一种俗气
《花样年华》是《阿飞正传》之后对于60年代的再演绎,《阿飞》我认为美术很规矩、很讲究,《花样年华》就要试试不规矩,做得free(自由)些。你了解一个年代后,便可以“发癫”啦!《阿飞》的环境写实,但人物非常开放,爱慕或者痛苦,什么话都会说出来;《花样年华》却恰恰相反,需要“空”一些情节,许多事不可明言。旗袍是《花样年华》中的重要元素,我要的是一种俗气难耐的不漂亮,结果人人却说漂亮。
·摄影杜可风:摄影就像自我治疗
我想,要是我没有拍过《东邪西毒》,我就不会有再到沙漠拍片的能耐,而至今我依然以《春光乍泄》为荣,因为它如此简单但又如此诗意而易明。《花样年华》则是他最容易懂的电影,这就是进步,因为他的作品愈来愈单纯。电影是我的舞场,我可以接触很多我喜欢的人,跟他们对谈或一起跳舞。而摄影,就像是自我治疗。我想王家卫有朝一日会成为千万富翁,因为他拍下的材料足够他出多套DVD.可能十年前他已先知先觉。
精彩对白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这部电影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梁朝伟凭借该片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此外,此片还荣获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奖;荣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等奖项。
编辑本段二、音乐专辑
专 辑1:花样年华
歌 手:甄妮
语 言:国语
公 司:现代音像
日 期:2005.04.00
[01]情花开
[02]痴情燕子
[03]想思泪
[04]分飞燕
[05]新天地
[06]帝女花
[07]世界真细小
[08]伟大的妈妈
[09]王昭君
[10]新女姓
[11]午夜月亮
[12]怨苍天
专 辑2:花样年华
歌 手:青芒果
语 言:国语
公 司:美卡
日 期:2003.03.00

⑺ 张曼玉获得的影后称号有哪些

曾获奖项
1983年 香港小姐竞选亚军及最上镜小姐,世界小姐前十五名
1989年《三个女人的故事》: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不脱袜的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滚滚红尘》: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1990年《爱在别乡的季节》:都灵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91年《阮玲玉》: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1年 香港艺术家年奖银幕员年奖
1992年《阮玲玉》: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熊奖
1992年《阮玲玉》:第28届芝加哥电影节女主角
1993年《阮玲玉》: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93年《阮玲玉》: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国女主角
1997年《甜蜜蜜》: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97年《甜蜜蜜》: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8年《宋家王朝》: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2000年《花样年华》: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2001年《花样年华》: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2004年《错过又如何(Clean)》:法国戛纳电影节(康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05年 中国电影一百年最喜爱女演员

⑻ 张曼玉所有影视作品包括个人详细档案

张曼玉,英文名:Maggie Cheung,学历:中学毕业,星座:处女座,身高:1.69米1964年9月20日出生于香港,8岁时随家人离港赴英国生活多年。17岁到港游玩被星探发现。1983年获香港小姐亚军,由此进入影视界。1985年,她在《警察故事》中崭露头角。1988年,她在王家卫《旺角卡门》中的演技更大获好评。她曾与众多著名导演合作,其中包括许鞍华的《客途秋恨》、徐克的《青蛇》、尔冬升的《再见王老五》、关锦鹏的《人在纽约》和《阮玲玉》。在香港女演员中,她得奖最多,奖项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共四次,台湾金马奖四次奖项与及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奖项。她亦参与演出法国电影,如Olivier Assayas的《迷离劫》, Anne Fontaine的《功夫之王》。2004年在法国片《清洁》中的优秀表演,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张曼玉是目前唯一获得两个最重要的欧洲电影节影后的华人演员。 刘德华1961年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新会,香港可立中学毕业。1982年入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任无线电视台演员。曾主演电视连续剧《江湖再见》,获美国电视节电视剧特别奖。1982年在影片《投奔怒海》中扮演角色。后主演《毁灭号地车》、《法外情》、《旺角卡门》、《法内情》、《人海孤鸿》等影片。1986年起作为歌星登台演唱,并灌录唱片,被誉为香港歌坛四大天王之一。曾因演出《无间道》系列获香港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1990年后主演《赌侠》、《五亿探长雷洛传》、《无间道》、《江湖》等多部影片。
回答者:wcf_70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3 19:59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5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 条
还行!
评论者: tang278925789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张曼玉资料

英文名:Maggie Cheung
生日:1964年9月20日
星座:处女座
身高:1.69米
学历:中学毕业
入行机遇:1983年香港小姐亚军

代表作: 《花样年华》(2000) 《宋家皇朝》(1997) 《甜蜜蜜》(1996) 《东邪西毒》(1994) 《青蛇》(1993) 《阮玲玉》(1991) 《阿飞正传》(1993) 《新龙门客栈》(1991) 《旺角卡门》(1987) 《警察故事》(1985) 《缘份》(1984)

2004年5月22日, 张曼玉封后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此之前,法国的《解放者》曾预言:“如果张曼玉不拿走影后,将是本届戛纳影展最大的冷门。”

⑼ 张曼玉演过什么

张曼玉是华语影坛近二十年来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明星,五座金像影后,三座金马影后,一次金像最佳女配角,外加一次柏林影后和一次戛纳影后,这样的成绩来甚至还不足以估量她的成就,她的轻灵和淡雅,她的美感和神韵,以及那些融化了天赋与沧桑的演技,铸成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凡却无法复制的角色:金镶玉、阮玲玉、青蛇、李翘、苏丽珍……这些曾经在银幕上摇曳的光辉,如今已经凝结为最坚固的永恒。 1964年9月20日,张曼玉出生在香港,8岁赴伦敦入英国籍,18岁回香港选美成为港姐,随后开始演艺生涯,1984年,已经演出了数部电视剧集的张曼玉正式进入影坛,处女作《青蛙王子》小试身手,同年与张国荣、梅艳芳合演的《缘份》中,她成功地演绎了一名为爱彷徨的少女,备受好评。在《警察故事》、《过埠新娘》、《玫瑰的故事》之后的1988年,张曼玉凭《旺角卡门》获得金像奖影后提名,输给了在《胭脂扣》中有更佳表现的梅艳芳,1989年,张曼玉卷土重来,凭《不脱袜的人》中饰演一位爱慕虚荣却又心地善良的女演员角色坐上了影后宝座,同年,她还因为在关锦鹏执导的《人在纽约》中饰演了精明强干的女经理李凤娇,成为台湾金马奖影后,至此,张曼玉功成名就,成为香港导演心目中演绎此类文艺角色的最佳人选。 张曼玉赶上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当时黑帮、武侠、无厘头等类型片盛行,同样拥有很大市场空间的文艺片也进入黄金期,许鞍华、关锦鹏、王家卫等人的崛起把金像奖变得精彩纷呈。1991年,张曼玉分别凭罗卓瑶导演的《爱在别乡的季节》和严浩导演的《滚滚红尘》入围金像奖影后和最佳女配角提名,虽然空手而回,却显示了惊人的表演功力,次年的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使她成为金马、金像双料影后,并荣膺柏林电影节影后,表现出的绝代风华倾倒了欧洲的影评人。 《阮玲玉》的辉煌奠定了张曼玉华语影坛第一女星的地位,在《阮玲玉》之后,张曼玉创造过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银幕角色,《新龙门客栈》、《青蛇》、《东方三侠》、《甜蜜蜜》、《花样年华》虽然技惊四座,却始终在老戏路中徘徊,不能逾越《阮玲玉》的高度。2001年,张曼玉凭《花样年华》拿到自己的第五座金像奖影后,随新婚的丈夫法国导演阿萨亚斯赴欧洲发展,2003年并凭借《清洁》中吸毒母亲的角色成为第一位华人戛纳影后。 张曼玉的传奇还在继续,只是不知道她与金像奖之间的缘份是否还在,她的故事总是这样令人神往,她的魅力无人能及,她并不是票房巨星,却能在吸引最多的眼光,她不是性感尤物,却能把性格释放得艳光四射、摄人心魄,随着她和很多老牌演技明星渐渐淡出影坛,金像奖的光采也在慢慢如夕阳垂下,使热爱电影的人们更加怀念那些充满传奇的岁月。 张曼玉获奖纪录 1990年第9届获影后(《不脱袜的人》) 1993年第12届获影后(《阮玲玉》) 1997年第16界获影后(《甜蜜蜜》) 1998年第17届获影后(《宋家皇朝》) 2001年第20届获影后(《花样年华》) 未获奖提名纪录 1989年第8届获影后提名(《旺角卡门》) 1991年第10届获影后提名(《爱在别乡的季节》) 1991年第10届获最佳女配角提名(《滚滚红尘》) 1993年第12届获影后提名(《新龙门客栈》) 2003年第22届获影后提名(《英雄》)

⑽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谁

我知道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张曼玉。张曼玉是获得演员荣誉最多的华语电影演员。个人荣誉涵盖十一个国际电影节,并以五届金像影后和电影《甜蜜蜜》九项奖保持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纪录,四届金马影后和电影《人在纽约》八项奖保持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纪录。

她回答:“我已经没有那个梦了,已经不想再演什么。我现在每天生活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开始做人。演了无数次别人,终于可以做一回自己。”对于外界耿耿于怀的鱼尾纹和细纹,张曼玉道:“为什么非要年轻、没有皱纹才是美呢?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费人生”。

阅读全文

与戛纳影后张曼玉平哪个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求好看的都市爱情电影 浏览:59
手机上电影如何投屏幕布上 浏览:871
电影雷达苹果怎么下载 浏览:572
微信猫眼小程序电影怎么改手机号 浏览:430
好看在线电影伦理片迅雷下载6 浏览:144
免费看VIP付费电影 浏览:153
机甲机器人电影有哪些 浏览:500
哥斯拉2属于什么类型电影 浏览:336
网络电视电影怎么更新 浏览:702
最好看的爱情电影有哪些 浏览:41
微光可以看哪些搞笑电影 浏览:181
你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756
抖音里的电影怎么看完整版 浏览:679
劫匪抢银行不要钱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244
李安捧红了多少电影演员 浏览:685
强迫陈冠希出演电影有哪些 浏览:656
好看的电影百看不厌 浏览:951
推荐内地鬼片好看的电影 浏览:744
好看的真人版电影爱情片 浏览:597
电影紧急救援怎么翻译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