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暴力山谷是哪个国家的电影

暴力山谷是哪个国家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1-08-12 23:07:24

Ⅰ 求 暴力山谷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链接:

提取码:uv58

《暴力山谷》是一部由缇·威斯特执导,约翰·特拉沃尔塔、凯伦·吉兰、泰莎·法梅加、伊桑·霍克等主演的动作电影,于2015年12月4日在英国上映。电影讲述了男主人公来到一个小镇,为他惨遭谋杀的朋友复仇的故事。

Ⅱ 复联中星云扮演者是谁

星云的扮演者是凯伦·吉兰(Karen Sheila Gillan),1987年11月28日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因弗内斯,英国女演员、导演、编剧。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凯伦·吉兰扮演星云具有超人的力量,可以举起800磅(363公斤)—25吨的重物。她的肌肉组织远比人类(Humans)强大,使她拥有远超常人的耐力。

她还精通军事战略、太空战、领导、天文和航行等专业技能。她也是一名熟练战士,精通多种格斗技巧。虽然传说星云是灭霸的养女,但星云不仅设计夺走过灭霸的无限手套,还把灭霸困了起来。

(2)暴力山谷是哪个国家的电影扩展阅读

作为一名富有苏格兰风情演员,凯伦·吉兰的潜力超乎想象。她的演技自然,可搞笑、可深情。在电影《银河护卫队》中,她展现了其多元面貌和潜力。她对片中充满杀伤力的姐妹关系拿捏得很出色。

在美剧《再造淑女》中,她则通过各种服装展示了自己的身材和姣好外貌。而在电影《暴力山谷》中,凯伦·吉兰复古的扮相以及与伊桑·霍克充满张力的对戏令人印象深刻。

Ⅲ 以色列这个国家是怎样建立的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西临地中海,北接黎巴嫩,东邻约旦,南连埃及。历史上,这一地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政治-地理区域,也不存在严格的疆界。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这一地区的北部归属贝鲁特省,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在“大耶路撒冷区”范围内,东南端延伸至希贾兹西部(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

1906年10月,奥斯曼苏丹和埃及总督签订了埃及东部同巴勒斯坦的边界条约 ,首先确定了这一地区同埃及的边界,即巴勒斯坦南部边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英国、法国和俄国之间就开始就战后瓜分奥斯曼领地展开秘密谈判。巴勒斯坦地区的特殊地位在一系列密谋的最初阶段便得以确立,即便在拉拢阿拉伯人加入反奥斯曼阵营的努力当中,英国也否认巴勒斯坦一带是“纯粹的阿拉伯地区”,并拒绝将这一地区纳入酝酿中的阿拉伯国家境内。在英国和法国于1916年3月17日正式签订的《赛克斯-皮科协定》中,巴勒斯坦地区被约定为“实行国际共管”,并大致划分了巴勒斯坦地区北部同未来法国势力范围的边界。此后,在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的参预下,英国和法国之间就巴勒斯坦地区的北部疆界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为了给“犹太家园”预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水源,在1919年2月的巴黎和会期间,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还提出了一个包含今黎巴嫩南部和约旦河东岸一部分土地在内的“大巴勒斯坦”方案,但没有被接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20年12月,英国和法国非正式地划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北部“协议边界”,作为两国势力范围的临时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将太巴列湖以北的戈兰高地的一部分划入了巴勒斯坦境内,从而使巴勒斯坦地区拥有了约旦河水系的全部地表径流,太巴列湖则双方共享。这条分界线显然对巴勒斯坦地区是有利的,但法国对此并不满意。国际联盟在1920年7月正式发布了委任统治训令后,英国首先给与了外约旦(约旦河东岸地区)独立地位,并确立了“约旦河边界原则”,划分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东部边界。
接着,英法两国又举行了多次谈判,并于1923年3月正式划定了双方委任统治的分界线,即巴勒斯坦北部边界。在新的划分方案中,戈兰高地被全部划入法国委任统治区内,太巴列湖则全部划入英国委任统治区内,巴勒斯坦地区的外围疆界由此全部划定。 这一地区的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 。

1936年4月阿拉伯人大暴动之后,英国派出了以罗伯特DangerCode;皮尔为首的皇家考察团,并拟定了被称为“皮尔方案”的分治设想。在这一方案中,巴勒斯坦地区被分为阿拉伯区、犹太区和英国委任统治区。
阿拉伯区包括目前的特拉维夫南部的雅法市、约旦河西岸绝大部分土地、加沙地带和内格夫荒漠的全部土地,面积约为17,000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全部土地的60%,是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面积的1.5-1.6倍,1948年战争后约旦和埃及控制的阿拉伯领土的2.7-2.8倍,未来巴勒斯坦国可能拥有的领土面积的将近3倍。

犹太区位于巴勒斯坦北部同日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接壤目前的巴勒斯坦最富饶的加利利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带,面积约为8,000平方公里,不超过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的1/3,约等于目前以色列领土面积的40%。

继续处于英国委任统治的地区是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巴勒斯坦最敏感的地区,面积不超过巴勒斯坦总面积的10%,区域内集中了各宗教的几乎所有圣地,位于犹太区内的拿撒勒(圣母玛丽亚受孕处,基督教圣地)被划为委任统治飞地。但阿犹双方都没于接受这一方案。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时提供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

1. 1947年底阿犹双方实际拥有土地情况:

在约27,000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土地当中,约有12,000平方公里是可耕地,实际开发面积为约9,000平方公里 。如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一样,土地占有情况分为有主土地、无主土地和公有土地。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沿袭了奥斯曼加帝国的土地法,对巴勒斯坦的土地管理一直是十分严格的,并从1920年起重新进行了土地登记,规定了土地买卖规则。毫无疑问,在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之前,除少量基督教会拥有的地产之外,巴勒斯坦“有主土地”的所有者基本上是阿拉伯人。
1855年起,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购置农业用地。截止到委任统治结束前(1948年5月),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公司和个人共购置了1,630平方公里土地,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还将188平方公里的荒地“特许”给犹太人进行开发,使犹太人拥有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820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土地总面积的7%,实际开发面积的20% 。

很难在文献中检索到同期阿拉伯人土地拥有情况的确切数据,根据对间接资料的核算,委任统治结束时阿拉伯人拥有的土地面积在7,200平方公里左右,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近27%,实际开发面积80%。

在人口比例上,据联合国特别委员会1947年11月提交的报告,1946年底巴勒斯坦的人口总数是197.2万,其中60.8万为犹太人,占总人口的31%;136.4万为阿拉伯人(含穆斯林、阿拉伯基督徒和少量非阿拉伯基督徒,基督徒总数约为10万人),占总人口的69%。

2. 分治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疆域基本情况:
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的蓝图实际上由美国提出的,有几种不同的版本。经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批准而供联合国大会表决的被称为最后蓝图 ,也就是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81(二)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附图一。这份25万分之一的地图标明了“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各自的疆域,以及“耶路撒冷特别行政区”的边界,决议文本还对边界的大致走向做了文字说明,但并没有标出各方的领土面积。由于随后爆发的战争,实地标界也无从进行,人们目前见到的所有关于领土面积的数据都是事后估算的。

181(二)号决议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分配情况如下:

领土面积(平方公里) 领土比例
阿拉伯国 11,000 40.7%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犹太国 15,850 58.7%
耶路撒冷特区 158 0.6%
总计 27,008 100%

“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领土的划分并不是严格依照人口分布情况作出的,人口交叉问题十分严重。在“阿拉伯国”疆域内,当时居住着近1万犹太人;而“犹太国”疆域内的阿拉伯居民超过了43万。
各区人口构成和民族比例是 :
区内人口总数 阿拉伯人 所占比例 犹太人 所占比例
阿拉伯国 828,000 818,000 98.8% 10,000 1.2%
犹太国 937,000 438,000 46.7% 499,000 53.3%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耶路撒冷特区 205,000 105,000 51.2% 100,000 48.8%
合计 1,970,000 1,361,000 69% 609,000 31%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德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德岛开始。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

而以色列则作为一个新生的犹太人国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Ⅳ 十五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为什么葡萄牙人能靠几百人就击败东方很多国家仅仅是因为武器先进吗

呵呵,我曾经也和你一样为同样的问题困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也明白了

例如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的时候,印加在内乱争夺王位,印加王根本没把皮萨罗放在眼里,反而还怕时节去接这对欧洲征服者,皮萨罗他们很顺利的就到印加首都,而且在一次引诱印加王出来的时候,埋伏擒住了印加王,之后扶持了一个傀儡王统治了整个印加帝国,再后面过了几十年才灭了印加

皮萨罗为什么可以征服呢,因为美洲那边有一个传说,他们的祖先会从东方而来,而欧洲人的到来正好应征的这个预言,二是美洲人在武器上的落后,三是马这种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洲没有马,美洲人见到马就像见到怪物一样恐惧!

其实灭亡美洲印第安人的还是自己,很多时候,他们内乱,有些人跑去帮忙征服者,比如打特兰斯的时候,印第安人组织了一个几万人的军团区帮助几百人的欧洲征服者

而例如荷兰占据台和谐湾的时候,也是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时候,那时候征服哪有时间去管一个边陲小岛,但后面郑成功不是打败了荷兰人么

还有种种,欧洲之所以征服的那么顺利,不是武器先进,主要是靠煽动别的国家内乱,扶持一方打击另一方,也就是所谓的颠覆

Ⅳ 暴力山谷好看吗 暴力山谷怎么

遥想当年诸子百家们昏天黑地的争论不休
也没争出个标准的答案。

Ⅵ 电影 最后是两条中国形象的龙打架

我知道
是韩国 的
叫做《龙之战争》

Ⅶ 求两个国家球迷因体育运动发生争执的事件 在线等!

http://dxm0274.bokee.com/
萨尔瓦多

洪都拉斯

我们都知道,足球是一种最富有战争感的现代运动。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在足球运动中球员所受到的身体创痛,同时,还代表着球迷在观看比赛中所产生的兴奋、紧张、痛苦和仇恨。在英格兰,你会对这些有更深的体会。

最近的一次暴力事件中,一位南非的裁判射杀了一名不服从裁决的球员,当然这件事有点不太寻常。但是,更不寻常的是足球带来了一场战争,一场真刀真枪的流血战争。

这事发生在1969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后,中美洲的两个近邻国家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理查德·卡普辛斯基在他的大作《足球战争》中对这一事件有着详细的记录。

在比赛的前一夜,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的球迷在萨尔瓦多队入住的饭店前"狂欢"了一整夜,当然,萨尔瓦多队的队员们也是一夜无眠。在第二天比赛中,洪都拉斯队如愿的以1:0的比分战胜了双眼赤红的萨尔瓦多队。而在萨尔瓦多,一位18岁的女球迷也因伤心过度,在电视机前开枪自杀。

这位女球迷的葬礼成了全国的丧事,甚至总统和军队也出席了出殡仪式,她的棺材还被涂上了国旗的颜色。一张当地的报纸这样写道:"这个年轻的女孩,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祖国跪倒在别人的面前。"

当然,当洪都拉斯队来到了客场的时候,萨尔瓦多已经彻底变成了人间地狱。球迷们把准备好的臭鸡蛋和死老鼠扔进了洪都拉斯队员的房间里。第二天,当洪都拉斯队乘坐的大巴来到体育场时,场地上并没有升起洪都拉斯的国旗,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肮脏的破布。

球赛还能有什么悬念呢,萨尔瓦多3比0取胜。洪都拉斯的球员们只要能够活着走出体育场就谢天谢地了。当然,随队前来观战的两名洪都拉斯球迷的下场就不言而喻了。

作为"回报",旅居洪都拉斯的萨尔瓦多人开始遭到屠杀。两边的报纸开始互相谩骂,终于洪都拉斯中止了两国的外交关系。

在7月14日,也就是第二场比赛的一个月之后,萨尔瓦多向特古西加尔巴投掷了炸弹。萨尔瓦多的军队也越过了边境,进入洪都拉斯境内。

但是,由于燃料和军火供应不足,他们的入侵仅仅维持在洪都拉斯国境线五英里内的范围附近。洪都拉斯开始回击了,他们的空军炸掉了萨尔瓦多国内的几座石油库。

没有几天,美国政府出面调停,双方签署停战协议。当然,此后零星的战火过了好久才销声匿迹。一共有两千至三千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大部分是平民。

高俅陪宋徽宗踢足球玩的时候,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一千年后,足球可以引发一场全武行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还留下了一个世界之最―最后一次活塞式战斗机之间的空战。

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两个香蕉共和国。平日里,除了香蕉和足球,人们很难想起世界上还有这么两个国家。1969年7月,两国还真为了香蕉和足球打了一场中美洲国家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史称“足球战争”。

萨尔瓦多的经济发达一点,人口也多一点;洪都拉斯的人口略少于萨尔瓦多,但面积要大上六倍。美国的联合水果公司和标准水果公司在洪都拉斯有大片的香蕉园,很多萨尔瓦多人为了工作机会,合法地或非法地移民洪都拉斯,在那里安家立业。到1969年,人口只有三百万的萨尔瓦多,竟有二十七万人在洪都拉斯,一些先富起来的萨尔瓦多人也喜欢招摇过市,给人口只有二百七十万的洪都拉斯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压力。洪都拉斯的土地改革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已经在洪都拉斯土地上耕耘的萨尔瓦多移民,萨尔瓦多则有意无意地显现将萨尔瓦多移民在洪都拉斯的地盘囊括进版图的领土野心。两国为了边界争端和非法移民问题,关系已经十分紧张。7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赛中,洪都拉斯队在主场先胜一局,萨尔瓦多球迷抱怨在洪都拉斯受到粗暴对待。第二局在萨尔瓦多,萨尔瓦多队赢,这一次,萨尔瓦多球迷也对洪都拉斯球迷老实不客气,洪都拉斯的国旗、国歌也受到了嘲弄。决胜局使双方已经很大的火气终于达到了爆发点。决胜局在中立的墨西哥城举行,萨尔瓦多队获得胜利。洪都拉斯当局和民间的反移民武装民兵立刻开始了大面积的殴打、驱逐萨尔瓦多移民和抢掠财产的暴力行动,这触发了萨尔瓦多的强烈反应。在美洲组织调解失败后,萨尔瓦多于1969年7月14日黄昏,发动了闪电式的突然袭击,意图一举夺取边境的一些重镇和通向内陆的交通要道,迫使洪都拉斯同意对萨尔瓦多有利的协议,甚至扶植一个亲萨尔瓦多的政府,足球战争就这样打响了。

萨尔瓦多的地面部队有四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洪都拉斯的地面部队有三个步兵营,六个边防营,一个工兵营,两个75毫米野炮连。双方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古董。萨尔瓦多空军的主力是12架野马(Mustang)式战斗机和6架海盗(Corsair)式FG-1D战斗机,一架B-26轰炸机,4架兼作轰炸机用的C-47运输机。洪都拉斯的主力是14架海盗F4U战斗机,和6架C-47。海盗式战斗机毕竟是舰载战斗机的底子,比野马的性能、火力、可靠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都要好,既适合空战,又适合对地攻击。洪都拉斯空军是清一色海盗式战斗机不说了,萨尔瓦多空军对仅有的几架海盗也非常器重。萨尔瓦多的海盗是早期型号,只装备机枪,发动机功率较小,机械增压器也大多不堪使用,大大影响了高空、高速(相对活塞式发动机而言)性能。洪都拉斯的海盗是后期型号,发动机 功率较大,有的还装备航炮,性能优于萨尔瓦多的海盗。相比而言,双方的野马式和海盗式战斗机是对地攻击的主力,而C-47由于具备较好的导航和夜航能力,被用作“战略轰炸”的主力,炸弹由机内地板上用于移动货物的滚柱移到机舱门口,直接推出去,命中率可想而知。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萨尔瓦多空军仅有的一架B-26没有怎么投入战斗。双方都动用了武装的教练机,以弥补战斗机数量的不足。赛斯纳(“杜丘飞机”)和农用飞机也投入了战斗,用于非武装的联络、观察、救援、骚扰等任务。有趣的是,部分萨尔瓦多的教练机土法上马,安装了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用于对地攻击。迫击炮上天,这一定是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萨尔瓦多在兵力兵器上不占优势,但萨尔瓦多军队训练较好,并占有先发制人的主动权。双方都没有雷达预警和指挥系统,空战基本就是地面观察哨预警,战斗机升空后目视搜索、攻击,和二战前辈没有两样。

为了避免洪都拉斯空军立刻反击,萨尔瓦多空军的首战选在黄昏时分。开战伊始,萨尔瓦多力图一举将洪都拉斯空军主力摧毁与地面,空军力量倾巢出动,连萨尔瓦多航空俱乐部的十几架喷洒农药的农用飞机和一架教练机也出动了。这些民用飞机的使命是骚扰。当洪都拉斯北方军区司令打电话要辖内的空军基地做好战斗准备,防止萨尔瓦多空军可能的空袭时,电话里的回答是:“上校先生,炸弹正在往我们头上掉下来!”。幸好洪都拉斯空军已经有所准备,事先将地面的飞机疏散,空袭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尽管仓促应战,洪都拉斯空军还是立即反击,出动了一架C-47,轰炸萨尔瓦多的主要空军基地Ilopango机场。这架C-47先飞到太平洋海岸,然后用罗盘和地图盲目导航至目标上空,投放了14枚50公斤炸弹,声称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猛烈射击。然而,萨尔瓦多军方说,Ilopango机场的人没有听到任何飞机飞过,机场周围也没有炸弹落下。离机场55公里的Zapotitan山谷那里,倒是有人听到响动,想来那架C-47飞岔了方向,炸弹全丢到热带丛林里“听个响”了,还差点没人听到。[cchere.net 西西河 晨枫]

萨尔瓦多空军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第二天凌晨,洪都拉斯空军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反击。科林德莱斯少校率领四架海盗式战斗机,挂上炸弹,放下起落架,冒充萨尔瓦多的海盗式战斗机,在太阳刚刚升起时,接近Ilopango机场的跑道。这招成功了。但是洪都拉斯飞行员的水平或者运气太臭,只有少校大人的一颗炸弹命中了一辆运水的卡车,损坏了一个停机窝棚,其他炸弹不是不响,就是扔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好在他们在攻击完毕后,没有立刻返航,而是转而用航炮和火箭攻击200公里外海边的的储油设施和炼油厂,造成多处大火,严重影响了萨尔瓦多军队的燃料供应,对日后阻滞萨尔瓦多陆军的继续推进起到很大作用。

萨尔瓦多空军当然也没有停止攻击,其中4架海盗式战斗机在攻击洪都拉斯首都Tegucipalga附近的Tocontin机场后准备离去时,洪都拉斯的赫尔南德斯上校驾一架海盗式战斗机升空,单机闯阵,果断攻击落单的后两架萨尔瓦多的野马式战斗机,在成功地进入柯泰斯上尉后方的有利射击阵位后,上校大人遗憾地发现航炮打不响,只好恨恨地退出战斗。这一方面显示了上校大人的勇敢和技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萨尔瓦多飞行员的无能,双机之间没有起码的互相掩护,受到突然袭击后也缺乏迅速反应,否则上校大人没有这么容易想打就打、想溜就溜。至于柯泰斯上尉,背运还没有过去,还没有来得及开溜,两架临时装备7.62毫米机枪的洪都拉斯T-28教练机赶到了,把柯泰斯的海盗打伤,柯泰斯的腿也负了伤。按照萨尔瓦多的说法,柯泰斯按下心中的余悸,毅然甩掉敌机,不顾掉队,转而向洪都拉斯总统府攻击,英勇地投下一颗炸弹,不幸没响,在受到地面猛烈火力攻击受伤后,英勇机智地把人民的宝贵财产安全地飞回了伟大的祖国。

萨尔瓦多空军同时继续使用C-47作“战略轰炸”,并在C-47上加装12.7毫米重机枪,用作压制地面火力和近距空中支援。两架萨尔瓦多C-47在到达战区时,恰好遇到已经在空中巡逻的四架洪都拉斯的海盗式战斗机,立刻受到攻击,其中一架左机翼受伤,左发动机也被击中起火,幸好这几个洪都拉斯飞行员的射击技术不高,弹药打光了也没有把萨尔瓦多的C-47打下来,后者侥幸捡了一条命,慌忙中抛弃所有不必要的重量,靠右发动机勉强回到基地,在着陆过程中打了一个180度的转转,还好没有起火。这C-47也真是结实,修修补补,后来又上天了,不过这已经是战后的事了。

这一天,洪都拉斯空军声称击落一架C47,一架野马,萨尔瓦多一口否认,战后清点的结果也表明,洪都拉斯对自己的战果太过乐观了。

萨尔瓦多的桑托斯上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燃料紧缺,战场距离不远,野马的机动性也不足,萨尔瓦多的野马式战斗机一般不满载燃料起飞,而是减油起飞,一来避免着陆时必须抛空多余的燃料,二来改善机动性。但是在空袭Acajulta港时,桑托斯上尉的野马燃料用尽,被迫在中立的邻国危地马拉降落,被人家按国际惯例连人带机一起扣留,直到战后才归还。

在地面上,洪都拉斯军队就不行了,在边境上几个地方放了几枪就开溜,萨尔瓦多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若干边境重镇,和通往内地的泛美公路沿线。不过,萨尔瓦多军队的挺进没有多久就被迫停止,燃料、弹药、补给跟不上。

7月16日,萨尔瓦多空军继续出击,但一大早,两架准备起飞的野马就自己在跑道上撞起来,机翼蹭着机翼,两架飞机就地转了小半个圈,来了一个嘴对嘴,机翼、螺旋桨 和发动机的缸体都受到了损坏,虽然后来修好了,但已经是战后了。

与此同时,部分洪都拉斯的边境据点还没有失守,洪都拉斯把“荣誉卫队营”的一千多人用 C-47空运进去,不过最后也还是没有守住。洪都拉斯空军照例宣称已经给萨尔瓦多空军决定性的打击,萨尔瓦多空军照例否认,战后的清点也证明萨尔瓦多空军这一天确实没有任何损失。

整个战争期间,洪都拉斯的空军是一个亮点。在遭到突然袭击后,迅速反击,并基本控制了战区的制空权。7月17日,这是洪都拉斯空军将要永远念叨下去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费尔南多?索托上尉击落了三架敌机,成为中美洲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曾经击落敌机的飞行员。已经借调民航和退入预备役的索托上尉,因为击落三架敌机,成为洪都拉斯的民族英雄,几十年后,还在电视上喋喋不休当年的英雄业绩。索托上尉击落的第一架飞机是一架野马式,这是战争史上最后一架在实战中被击落的野马式战斗机。飞行员瓦莱拉上尉如何丧命有不同说法,有说他在跳伞时已经重伤不治,有说他跳伞落地后被击毙,也有说他是随座机坠毁丧命的。索托上尉击落的第二架敌机是海盗式战斗机,飞行员阿玛亚上尉安全跳伞。在这一天的第四次出击中,索托上尉把勇敢但倒霉的柯泰斯上尉的海盗打了个空中开花,柯泰斯当场丧命。这是战争史上最后一架在实战中被击落的活塞式战斗机。

萨尔瓦多的飞行员其实技术不错,有几个还是飞特技表演出身,但是实战不是特技,花俏的飞行动作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用宝岛用语来说,那是把“状况”搞错了。

这时,萨尔瓦多空军只剩下2架海盗、5架野马(第6架被扣留在危地马拉)和一架B-26可以投入作战了。萨尔瓦多在国际上紧急寻求补充的野马式战斗机,因为野马比海盗容易获取,但5架野马直到19日才到达,第6架被美国海关以文件不全为名,扣留了。在战斗机严重紧缺的同时,萨尔瓦多的飞行员也奇缺,所以临时从海外招募了一些雇佣军飞行员。但据说这些雇佣军飞行员出勤不出力,一遇到危险,就利用野马式的爬升性能,高高地飞入云里,躲避战斗,把护航的飞机丢给对手,口碑很是不好。

在地面上,洪都拉斯部队也伏击了一支冒进的萨尔瓦多部队,成功地阻止了对方的推进,但最后弹药打光,没有能够把对方赶回去。

7月18日,形势终于开始对洪都拉斯有利。洪都拉斯军队开始向萨尔瓦多境内挺进,包抄萨尔瓦多军队的后路。洪都拉斯军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在迅速挺进不久,美洲国家组织的调停开始生效,洪都拉斯军队旋即撤回边境的这一侧。但萨尔瓦多军队拒绝离开占领的1600平方公里洪都拉斯土地,直到8月5日才从洪都拉斯境内撤出。

洪都拉斯在战后立即从委内瑞拉购买了4架F-86K战斗机,在70年代中,又购买了18架赛斯纳A-37,作教练机和对地攻击使用,同时购买了21架达索超神秘B2战斗机。洪都拉斯的野马和海盗一直服役到70年代中,终于为12架富尔加教师式教练机、18架达索MD-45暴风式战斗机所取代。至此,两国空军都进入了喷气时代。萨尔瓦多剩余的野马和海盗也出售给美国的私人收藏家,总算是老有善终。

这场时光倒错的唐吉坷德之间的战争的结果是两千多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洪都拉斯平民。十几万萨尔瓦多移民背井离乡,随萨尔瓦多军队回到萨尔瓦多,加剧了萨尔瓦多的就业和社会问题。萨尔瓦多军人在不久的大选中当政,向日后的独裁和人权悲剧走出了第一步。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要十多年后才恢复正常关系。

今天,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还是香蕉照种,足球照踢,除此之外,人们还是想不大起这两个曾经为了香蕉和足球打过一仗的国家

Ⅷ 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莫雷诺冰川的资料

阿根廷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由多山的湖区组成,位于南纬49度以南,阿根廷圣克鲁斯省西南部的边远地区。它包括南安第斯山的一个被大雪覆盖的地区,以及许多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
1937年,根据阿根廷105433号令,这一地区首次被列为保护区。1945年4月28号,冰川国家公园破土动工。1971年10月11号,正式限定了目前冰川国家公园的范围。这里的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冰川区之一(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的现代大冰川),总面积4459平方千米。这一地区还包括1541平方千米的国家自然保护区。这片冰川区共有47座冰川,其中13个流向大西洋。这些是从巴塔哥尼亚冰场漂移过来的冰川,有10座分布在冰川公园内,依次名为马尔科尼、维埃德马、莫亚诺、乌普撒拉、奥内利、斯佩加西亚、马约、阿梅格西诺、莫雷诺、弗里亚斯。10座冰川由南向北,屹立于公园内。其中,除莫雷诺外的9座冰川都在消融,消融的冰水注入大西洋。
莫雷诺冰川还在成长,它长35千米,其前缘为一道宽4000米、高60多米的水坝,矗立在湛蓝的阿根廷湖面上,蔚为壮观。莫雷诺冰川犹如一条巨大冰舌,伸进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阿根廷湖。冰川表面如峭壁似的边缘,布满嶙峋的深隙。这些冰川的发源地巴塔哥尼亚冰盖是阿根廷、智利边界处一片辽阔的冰原。源自该处的冰川,或流往太平洋,或流往大西洋。阿根廷冰川群中,最大的是乌普萨拉冰川,伸展至阿根廷湖北端,常有澄蓝的巨大冰山流入湖中。莫雷诺冰川每隔两三年都会截断湖面一次,致使湖面水位上升,直到水流在冰坝底冲出一条涵沟,导致冰坝崩塌,湖水才能重新畅通。这种情况来回反复,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是公园的一大奇观。
东部的安第斯山一般都有大量冰川。巴塔哥尼亚冰原幅员14000平方公里,是除南极洲外最大的冰雪覆盖区,它约占公园一半的面积,公园内面积小于3平方公里的冰川大约有200个,它们都独立于大的冰原之外。冰川的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湖区,其实这两个湖区本身就是古代冰川活动的产物。
这个奇特而美丽的自然风景区有着崎岖高耸的山脉和许多冰湖,其中包括100英里长的阿根廷湖。在湖的远端三条冰河汇合处,乳灰色的冰水倾泻而下,像小圆屋顶一样巨大的流冰带着雷鸣般的轰响冲入湖中。观看冰川移动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冰川平均每天大约要移动30厘米。你所看到的冰川,正如你想象的那样:巨墙般的巨冰,如同在山谷中扩展延伸,四周雾霭升腾,蔚为壮观。似乎静止的冰川突然会发出一声巨响,接下来一大块冰块就会落到海上。世界遗产中没有几个处于运动状态,它们只是“存在”而已,但阿根廷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却是一个例外。
冰川国家公园每两三年就发生—次冰灾,崩塌的冰块如千军万马,随洪水翻滚奔流。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发生于阿根廷湖,主角是莫雷诺冰川。冰川拦截阿根廷湖,时而电击雷崩,冰凌激溅半空,如银雨纷抛。
阿根廷湖地处巴塔哥尼亚高原冰盖之下,靠近安第斯山脉南端。湖的前端,溪流像触手似的向四方八面伸出,伸入高山深处。莫雷诺冰川是巴塔哥尼亚冰盖的产物,从山上流向阿根廷湖的一条支流。由于切割得深,来势猛烈,到湖边并未停止,一直伸到湖的对岸,途中遇到湖畔森林,把树木连根拔起,把石块推离地面。
冰川形成冰堤,略呈蓝色的冰垣壁立湖中,高达60米,拦蓄湖水,最后,使冰堤上游的湖水比另一边高37米,因压力集聚,湖水冲缺冰堤,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阿根廷湖水冲缺冰堤时冰块破裂声和湖水的怒吼如雷震耳,声闻16公里以外。湖水起初渗过堤基迅速变成澎湃的洪流,在冰堤下冲出隧道,并不断削弱隧道壁。最后隧道突然崩塌,大如房屋的冰块坍落水中,较小的飞溅半空,四散坠下。1972年冰堤决裂时,由于拦蓄的水太多,流了几个星期,堤两面的落差才消失。
冰川国家公园里的冰川有4公里长,大约150英尺高。公园管理处提供了两条不同的观赏路径。一条路径是通过巨大的吊车把游客载到高达300米的高处,此时,巨大的冰川仿佛迫在眼前,一些冰山从你身边飘浮而过。冰川的前部陡峭得令人难以置信,冰川内部因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出现了许多的断裂。远处望去,整个冰川呈现出深蓝色调。第二条路径朝向冰川前进的方向,从一条绝壁上过去,公园的服务机构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几条人行道,以便可以领略到不同部分的壮美景观。人行道的更大好处在于,它使游人可以观测到冰川底部的风景,还可以尽可能的靠近冰川的正面。不幸的是这些年来,有几个游客因崩塌的冰体和它们产生的巨大的气浪致死。
经常有喜欢登山的人,来到阿根廷冰川群,攀登菲茨罗伊峰。这座险峻的山海拔3375米,矗立在阿根廷国家公园北面草原上,跟南面的莫雷诺冰川遥遥相对。
冰川国家公园主要树种是伦卡树,也是公园内主要的植物群落。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的植被主要由两个界限明显的植被群组成:亚南极的巴塔哥尼亚森林和草原。森林中主要的物种包括南方的山毛榉树、南极洲假山毛榉、晚樱科植物、苯巴比妥、虎耳草科植物、酷栗属植物也是其中典型的品种。巴塔哥尼亚草原由东而始,有一大片针茅草丛,其间散布着一些矮小的灌木丛。海拔1000米以上的半荒漠地区长有旱生植物垫子草,更高的西部区域则由冰雪覆盖的山麓和冰川组成。

阅读全文

与暴力山谷是哪个国家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郑凯演打龙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76
哆啦a梦全集最好看电影 浏览:989
亲爱的电影拍摄地方有哪些 浏览:648
想看无删减的电影怎么办 浏览:946
张学友客家什么的电影 浏览:107
马坝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87
演李克龙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90
周润发农村拍摄电影有哪些 浏览:827
广州怎么找电影院应聘 浏览:715
硫磺岛系列电影哪部最好看 浏览:82
陈小春狙击手是什么电影 浏览:408
电影m代表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261
如何用pr剪电影预告片 浏览:404
什么电影根据茅盾小说 浏览:281
如何把下载的电影放进ipad 浏览:111
一个人拿金木水火土的电影是什么意思 浏览:243
文松主演化妆师电影叫什么 浏览:66
剪辑电影如何选音乐 浏览:1
电影院装修电价格多少钱 浏览:768
侍神令电影投资多少 浏览: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