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十月围城》是否由《围城》改编而来
不是,《十月围城》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围城》指包围城市,但围城一词更多的是以钱钟书1946年的长篇小说《围城》而著名。此外,也有同名歌曲和同名电影《围城》以及由钱钟书小说《围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
㈡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被翻拍成电影,它道出了哪些情感真谛
它道出的感情真谛应该就是兄弟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宝贵的,要懂得去经营
㈢ 按照钱钟书围城改编的电影
围城 没有电影 只有电视剧
㈣ 由《围城》改编的电影的名字是什么
是电视剧,不是电影。
类型: 剧情片
地区: 中国
导演: 黄蜀芹
编剧: 1.孙雄飞 2.屠傅德
年份: 1994年1月1日
语言: 普通话
主演:陈道明、吕丽萍、李媛媛、史兰牙、英达、英若诚
㈤ 钱钟书的《围城》为什么没有被改编成电影
一、钱钟书的《围城》曾被改编过电视剧,由陈道明主演。相比较来说《围城》改变成电视剧更合适。
二、作品简介: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三、内容介绍: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四、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㈥ 《围城》电影是原著吗
我记得《围城》没拍过电影吧,拍过电视剧,陈道明和吕丽萍主演的,那会儿葛优还没出名,在里面演个配角,但很出彩。
㈦ 电视剧围城是改编于谁的同名小说
㈧ 老电影 围城
确实是电视剧,按照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改编的,优酷上就有,
链接 http://www.soku.com/v?keyword=%E5%9B%B4%E5%9F%8E&ca=1
电视连续剧《围城》是根据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拍摄的,黄蜀芹导演,陈道明、英达、吕丽萍、葛优等著名影视演员都在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堪称中国当代电视剧的经典之作;导演黄蜀芹对围城精神底蕴的准确把握,陈道明、英达、葛优等演技派大腕对人物尴尬状态的完美诠释,把钱钟书文字的幽默、机灵、感伤完全转为活生生的人物群像,城里城外,世事沉浮,令人不胜唏嘘。看这部电视剧竟有重读原著的强烈感受,又有读原著时所体会不到的“眼见为实”的惊喜,不亦快哉!
㈨ 电影(围城)是改自谁的小说。不是钱忠书那部围城。我指的是那部关于青少年叛逆的电影围城。
导演:刘国昌,
编剧:源哲, 阚震宇, 梁德淳
原创故事:源哲
没有找到该片是从出版过的小说改编过来的信息。
㈩ 围城改编自什么长篇小说
围城改编自钱钟书所著的同名长篇小说。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内容介绍: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
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10)电影围城是改编哪个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1990年黄蜀芹导演10集电视连续剧《围城》,并有改编的《围城》32集广播连续剧。
《围城之后》出自鲁兆明的续貂之作,1992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延续了《围城》的悲剧色彩,由于风格力求模仿钱钟书,一段时间曾出现大量冠以钱著的盗版,竟令一些读者以为钱钟书晚年续写《围城》。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本书的文学造诣不如《围城》,而且由于盗版猖獗,作者陆兆明并没有因此得名,但这部作品也令人瞩目,不无可读性,甚至给出了一个像《围城》一样的开篇结局。出版《围城之后》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就侵权向钱钟书道歉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