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满洲里有电影院吗
有,以前很多,现在少了,很难找.
② 电影院哪一个位置最好
3D(包括IMAX)电影观看位置最好在影院所有排数的3分之2排正中左右都可。普通影片:小厅1般56排就好、中厅78排最好、大厅910排最好。DMAX电影在上面基础上延后两排就能够。
③ 看完电影《满洲里来的人》后的感受
电影《满洲里来的人》是唐棣导演的处女作长片,也算是集装逼、拖沓、书斋江湖气、恶趣味、莫名其妙、胆大包天于一体之作。
“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段,几乎跟梦一样”英格玛·伯格曼的话好像是在说几百年后的《满洲里来的人》。
“如果中国会好,国产片也会好。”费穆说得多好啊,中国多烂啊,电影怎么好得了,更何况CULT电影。《从满洲里来的人》表达的无非是现在中国的烂,尤其是中国人情感的荒芜,这不是一个票友导演能够Hold得住的,装逼势在必行,或者说导演只有装逼的愿景,而没有足够的实力。我还是想说,《从满洲里来的人》的装逼在某种程度上比《小时代》要恶劣。《小时代》一看就没格调,害人有限,而《从满洲里来的人》是流氓有了文化,呈现出精英和探索的样子,只怕会流毒甚深,堪称妖孽。《从满洲里来的人》时间轴被打乱、镜头语言散漫,感觉像没说什么事儿一样,哪怕实打实的十几分钟的强暴戏码,也感觉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时间那么长,怀疑他的体力……再说“书斋里的江湖气”。这是我最想说的。书斋里的江湖气意思是假江湖。从《湖畔公路》开始,导演一直是个诗情画意的人。我难以接受一部看上去坏得令人发指的电影。至于,恶趣味,我看很多人说到《不可撤销》,我没那么庸俗,所以,我想到的是《感官世界》。有人说《满洲里来的人》让人三观毁尽。此言差矣。没错,《满洲里来的人》试图呈现这个三观毁尽的世界,给一些逐渐淹没在世俗中的人类情感唱挽歌,但走得并不决绝,最后男主竟然被抓住暴打,一点希望都不给,不像《感官世界》被割下来的小鸡鸡多么美好多么有力量多么让人快活啊。但是男主看谁顺眼就杀,还是颇有点人类被上帝遗弃的感觉,可惜没搞好。我发现我的确喜欢恶趣味,之所以指责这部电影是因为导演的恶趣味很吃力。坏人都是不讲理的,我有可能成为《满洲里来的人》的主人公,而导演显然不可能。我的不满有不容置疑的逻辑。这个电影可以看出《鲸鱼马戏团》(从火车站跑出来,在路上走那段)《天堂电影院》(男主人公趴在墙上亲吻女主人公影子)《阿里郎》(那段采访)《看见恶魔》(雨夜的杀人戏)《黄海》(片尾的追击者)《三更》(那些古怪的角度)这些片子的影子,可能是他们说的这个电影向大师致敬——致敬只是美其名曰,东拼西凑才是核心。导演从自己二十几年来的观影经历中把喜欢的场景参考一遍,这些可以算作完美的镜头反而暴露这部电影的混蛋逻辑。在这个逻辑之下,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般会躲在黑暗中偷笑。
文章的结尾,我摘取我第一次看片后的观感:“最美的镜头当然是片尾女主翻出栏杆跳下去。回头一看,那么安静的眼神,对这个世界如此不屑,噗,乓,咚咚,就这么几个声音。不过如此。去你妈的。就是这样。就因为这个镜头,我开始嫉妒那个杀人犯。”
④ 怎样知道哪个电影院好
顶级影院其实可以参考现在国内的一些五星级影院,放映设备不用说了吧,一流的放映设备是最重要的,2K数字放映机,real-d的3D放映系统,美国主流的音响设备和巨大的增益银幕,放映厅要多厅并且要大,座椅要舒适,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如果有条件建一套IMAX系统就更好了。另外环境方面我觉得要宽敞舒适,票房要多柜台以便于缓解排队购票,要有大型电子显示屏显示当天场次信息。要有能容纳多人的休息区域,咖啡厅等购买食品的地方。在影院大厅休息区域应该有大型的显示屏播放预告片和影院优惠活动信息。也应该具有售卖影片周边商品的地方。装修也需要讲究,地毯这些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吧?其实我感觉国内虽然豪华影院硬件设施很好,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却都丢失了,那就是服务,对待观众要尊重和蔼热心,要善于接纳观众的意见和建议,这才是关键。
⑤ 看电影哪个影院比较好
4D或者3D电影院已经不适合开了,因为内容匮乏很多人玩一次玩两次你能保证他来第三次?
就跟VR一样,技术没成熟前不适合商业化,目前最火爆的是私人影院。
⑥ 满洲里有影院吗
满洲里这个城市是很早就发展的口岸城市。城市建设。人文,娱乐。餐饮等都已经不错了。说实话。我在北京呆那么多年也没感觉什么好玩的东西。无非就是吃饭。打台球。游泳,唱歌。逛街。酒吧。满洲里五道街有个腐败一条街。你可以去试试。
停水停电你听谁说的啊。
医疗教育没问题。
⑦ 哪个电影院环境好一些
宝龙的大地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