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关于美国摇滚的电影 忘了叫什么名字
《与歌同行》或《一往无前》,2005年的电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
电影是讲述了美国乐坛教父约翰尼·卡什的一生。男主角叫杰昆·菲尼克斯,就是《角斗士》里弑父篡位的那个王子。女主角是瑞茜·威瑟斯彭,出演《律政俏佳人》发迹的美女,她也因本片而荣获了第78界奥斯卡女主角,也就是去年2006年。
约翰尼·卡什有一首歌叫《I Walk the Line》,电影名字叫《Walk the Line》。
本片的音乐相当精彩!!!
你可以再去搜索一下,我就不给你粘贴过来了,我十分讨厌粘贴的回答方法!!!
㈡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外国的,讲一个摇滚乐手的
摇滚校园 The School of Rock
编剧: Mike White
导演: Richard Linklater
主演: Jack Black / Adam Pascal / Lucas Papaelias / Chris Stack / Sarah Silverman
官方网站: http://www.schoolofrock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上映日期: 2004-03-04 >更多
语言: 英语
又名: 摇滚教室 / 阿sir嚟自乐人谷 / 摇滚学校
imdb链接: 7.8
(10902人评价)
摘要: The School of Rock / Richard Linklater / Jack Black / 美国
剧情简介 · · · · · ·
杜威•费恩(Jack Black 杰克•布莱克 饰)是一名已过而立之年,却仍在为理想打拼的摇滚音乐人。他不屑于那种粗制滥造、充满向商业谄媚味道的虚伪乐曲,一心追逐真情实感的纯粹摇滚乐。为此,他和无数支乐队分道扬镳,至今事业无成,还面临被房东赶出去的窘境。
杜威的男房东兼老友内德•斯尼勃利(Mike White 麦克•怀特 饰)此前曾是狂热躁动的死亡摇滚乐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居家好男人以及代课老师。杜威闲赋家中时,偶然接到一通来自某中学的招聘电话,对方邀请内德迅速来学校代课。穷极无聊兼为生计所迫的杜威偷梁换柱,以内德的身份进入这所校风极为严谨的名门中学教学。学生们的死气沉沉一度让他倍感无聊,某天,杜威无意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瞒天过海,带领这群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
㈢ 请问摇滚乐是发源自哪个国家的
摇滚乐是发源自美国
摇滚乐的产生背景:
回顾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历史,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直到1945年战争才结束。再看50年代以后,50年代,美国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也经常被视为美国人的繁荣时代。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之一。由于出兵参加越南战争,遭到人民的反对,使全国处于社会、政治极不安宁的状态。
恰好在50年代,特别是1952年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美国经济开始稳定,整个社会也处于安居乐业的状态。于是,中产阶级逐渐增多,他们养儿育女,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期。青少年的数量空前增长,一下子这个世界成了青年人的天下。当时,孩子们在课余生活里,一般都与家人呆在一起。电视节目也比较健康,在音乐趣味上也没有太大的鸿沟。青老年人欣赏的音乐也基本相同,都是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乐队"演奏的音乐,还有就是延续了几十年的叮砰巷歌曲,歌词经常表达单纯的爱情,音乐也不带威胁性,尽量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
到了50年代中期,这批青少年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过战争和苦难,同时又倍受家庭的宠爱,因此,他们开始不理解父母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不愿意走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他们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而且由于人多势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不再跟随父母欣赏那些多愁善感的流行歌曲。这时,他们正好在摇滚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摇滚乐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期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市场交叉"是指原来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有些歌曲在节奏布鲁斯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时在波普(指当时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续)榜上也倍受欢迎。看到这种有利可图的市场交叉情况,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据正流行的节奏布鲁斯歌曲制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导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现。这个时候,原来隔开的三个市场突然间感觉中间的围墙倒了,在这片废墟中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乐正式诞生了。
摇滚乐的正式产生是在50年代中期,但是这个名词却在50年代初期就已出现。1951年,克利夫兰电台唱片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从一首节奏布鲁斯歌曲《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We're Gonna Rock ,We're Gonna Roll)中创造出了"摇滚乐"(Rock n' Roll)这个名词。1955年,电影《黑板丛林》(Blackboard Jungle)的上映对摇滚乐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讲述的是一群学生造反的故事。一位中学教师面对这群学生唱起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影片的插曲《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例16)。这首歌曲在青少年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955年7月,《昼夜摇滚》在波普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标志着摇滚时代的到来。它的演唱者比尔·哈利,也因此成了青少年崇拜的第一个摇滚乐偶像。从此,摇滚乐开始风靡全国。
㈣ 外国摇滚电影
《摇滚之神》
主演:杰克·布莱克
故事简介:父亲一直坚决抵制摇滚乐这种魔鬼创造的音乐,小JB吼出那首“Kickapoo”后便成为摇滚乐的忠实信徒。父亲毫不留情地撕烂他心爱的海报,小JB只好向自己的摇滚之神Ronnie James Dio祈祷,被诚心感动的Dio显灵指引他去“好莱坞”实现他的艺术梦。就这样JB在神的鼓励下离开家,来到了摇滚迷的圣地:加州的好莱坞……
《The Wall》(迷墙)
主演:平克·弗洛伊德乐队
故事简介:Pink Floyd 的《The Wall》(迷墙)也许是音乐史上最具迷惑力最富想象力的专辑。《The Wall》录制于1979年,于1982年被拍成电影。专辑与电影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一个叫Pink Floyd的男孩,有年时二次大战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始终过着意气消沉的生活,最终开始吸毒,陷入疯狂状态……
《Crossroads十字路口》
主演:史蒂夫·范
故事简介:沈迷于蓝调音乐的年轻吉他手,为了追寻蓝调音乐的真髓,而跟随老蓝调乐手,同赴密西西比老家。一路上他经历爱情与友谊的考验,始终坚持要自己成为杰出蓝调演奏者的志愿,他甚至愿付出所有,来获取演奏机会。在许多年以前,老乐手也曾为相同的理由,将自己的灵魂在一个十字路口处卖给了魔鬼……
《Almost Famous几欲成名》
主演:帕特里克·福吉特
故事简介:《几近完美》是导演卡梅伦-克罗继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大片《花心情圣》以来的一部新作。片中,卡梅伦抓住了摇滚历史上的关键时刻,讲述了1973年“平静水面”乐队的几乎完美的巡回演出的故事,描述了70年代盛行的摇滚文化。15岁的威廉姆是一个大胆热情、滑稽的音乐发烧友,他被当时的那个令人着魔的乐队迷住了……
《control》
影片开始于1973年,当时的伊恩·柯蒂斯(萨姆·赖利饰)青春年少,是一位眼睛画着眼线的高中在校学生,成天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着大卫·鲍伊和娄·里德等人的音乐。对于他而言,家乡马克莱斯菲尔德小镇死气沉沉就像是一座沉寂的监狱,唯有正在伦敦燃烧的华丽摇滚才是放纵青春的解药。
著名乐队性枪手1976年在曼切斯特举行的一场演唱会,从此改变了柯蒂斯的人生轨迹。虽然他当时并不会演奏吉他,但高挑的身材却是摇滚主唱的最佳人选。他在演唱会现场结识了寻觅主唱已久的伯纳德·萨姆纳、皮特·胡克和斯蒂芬·莫里斯三人,当时就一拍即合,随后组建了一支名叫华沙(Warsaw)的乐队。
后来乐队更名为快乐小分队(Joy Division),经纪人鲍勃·格瑞通不但办事得力而且还经常制造乐趣。加上一路上经常遇到贵人相助,乐队从此以后开始逐渐走红。这一时期,伊恩·柯蒂斯一边要工作一边还要进行排演,非常忙碌。由于过早进入婚姻殿堂,他的感情也开始变得犹豫不决,一边是妻子黛博拉·柯蒂斯(萨曼莎·莫顿饰),另一边是情人安妮克·霍内尔。
隐藏在体内随时都有可能发作的癫痫病也在影响他的事业发展。1980年5月,终于就在好不容易开始筹备的美国巡演前夕,万念俱灰的伊恩·柯蒂斯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二十三岁。当天晚上,他正在看沃纳·赫佐格的电影《史楚锡流浪记》,听着伊基·波普的专辑《白痴》。
《hedwing and the angry lnch 摇滚芭比》
影片主人公汉塞尔出生于冷战时期的东德。早在孩提时代他便经常收听一家军队电台播出的美国摇滚乐。汉塞尔整日陶醉在这种亢奋喧闹的音乐之中,梦想成为一名摇滚乐手。终于,这一天似乎不再那么遥远。一名美国黑人士兵卢瑟对他表示爱慕之情,并答应给予他帮助。但麻烦的是,汉塞尔必须同他结婚才能和他一起去美国。因此他唯一的出路是改变自已的性别。无奈之下汉塞尔作了了一次变性手术。手术做得非常糟糕,汉塞尔的阳具因而被割去大半,只剩下1英寸,这便是“ANGRY INCH” (愤怒的1英寸)一词的由来。汉塞尔戴上一顶金色假发,改名赫德韦格,告别过去,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前往美国。
然而,在这片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国土上,幸福似乎仍然与赫德韦格无缘。2年后,在堪萨斯州的一片活动房组成的住宅区,卢瑟因追求另一男孩而弃她而去。赫德韦格在痛苦中振作起来,继续她的音乐之旅,为实现昔日的梦想而努力。她召集一些韩国军人的妻子,成立The Angry Inch摇滚乐队。她还找了一份看护婴儿的工作,以维持生计。打工期间赫德韦格引诱并爱上了17岁的汤米,这位羞怯的小伙子对摇滚乐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赫德韦格的指导下汤米开始练习演唱,与此同时,赫德韦格的精湛技艺开始逐渐地展现出来。
好景不长,不久汤米便窃走赫德韦格的歌曲并抛弃了她。倚仗赫德韦格的歌曲,汤米终于发迹,成为名噪一时的摇滚明星,而赫德韦格和她的乐队仍在一家二流餐馆为用餐的顾客们演唱而艰难度日。终于,赫德韦格潜入汤米正巡回演出的体育馆,内心的创痛使她陷入绝望……
㈤ 一部关于摇滚的电影急求!是外国的!
摇滚校园。。我看过的
摇滚乐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费恩(杰克·布莱克饰)已经年过30,除了一大叠和各种乐队的不成功合作记录和一个摇滚巨星的梦想外一无所有。一天,杜威又被一支重金属乐队踢出门外,而回到公寓,室友和老友内德·斯尼勃利(麦克·怀特饰)的女友帕蒂(莎拉·席维曼饰)又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立刻走人。 好友内德本是杜威的乐队的吉他手,但因为现任女友的严加管教而拒绝了摇滚转而做小学代课老师。在内德对杜威(当然是在女友的指使下)下了最后通牒后。一所小学给内德打电话请他去代课,这时碰巧是杜威借的电话,在高额代课费的诱惑下,杜威决定冒充朋友的身份,去赚这一笔外快。 在学校中,杜威本来想整天给学生们体活课,蒙混过这一周。没想到,一次音乐课上,杜威看到了学生们的精彩演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摇滚梦会在这所学校中实现。于是。他在班级中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并且给每个人都分配了任务。大家一起排练,一起学习。一起为即将到来的摇滚大赛做准备。 不知不觉间,杜威开始沉迷于做老师的感觉,这个一直以来的失败者忽然发现在他的生命中充满魔法。而他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热情和音乐天分也很快对那些小大人们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变得生气勃勃,同时开始审视自己,他们开始认真探究自己不被学校鼓励的另外一面,并且考虑一些盛大灼热的梦想。终于,杜威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初步摇滚乐训练,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把他们组成一支小型的摇滚乐队,并准备带他们去参加“乐队大战”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