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家卫电影的经典人物
一楼的。梁朝伟在《花》《2046》里是叫周慕云!
周慕云和苏丽珍。
这一组名字是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和张曼玉饰演的角色。两个人的爱侣都自背叛他们,他的女人与她的男人走到了一起。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格外微妙,渐渐产生感情。爱得隐忍,最终却不得不离去。
此外,这一组名字还出现在《2046》里。周慕云仍是梁朝伟演的主角,而苏丽珍也确实是张曼玉饰演,但只是友情客串一个镜头,作为回忆,是周慕云心中的回忆。她在他心里是不能替代和逾越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之后与别的女子都不能认真相爱,而只逢场作戏。
苏丽珍这个名字还有一次出现是在《阿飞正传》中。而且还是由张曼玉饰演,她与刘嘉玲演的舞女,是主角阿飞(张国荣饰)的两个不同类型的恋人。张曼玉演的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性,而刘嘉玲演的舞女则无没奔放,但两人又一个共同点就是专一,都钟情于阿飞。
阿飞。
张国荣饰。在前文已经提到。是《阿飞正传》里的男主角。有一段关于飞鸟的台词很著名(但我不能完整背下来了)。大意就是说,有一种鸟必须一直飞一直飞,不能停下来,它一生只有一次停下来的机会,就是死的时候。这个“飞”的意象也契合了主角阿飞以及电影的名字,算点题。也是表现主题。生之飞翔的无奈与不息。
黎耀辉和何宝荣。
《春光乍泄》的角色。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由梁朝伟和张国荣饰演。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人,总是存在矛盾,却又心中始终相互牵挂。出现频繁的依据台词是“让我们重新开始”。影片的开头是讲他们去阿根廷旅行。这部片子传达的意思,个人认为除了感情上的不能割舍,还有就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地方是你可以去的,只要你有心。
编号223和编号663。
《重庆森林》中的人物。分别由金城武和梁朝伟饰演。两个警察。
警察223在25岁生日之际失恋,又邂逅一个金发女杀手(林青霞),并离奇地爱上她。爱情并没有结果。但223的一些台词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食品是,物品是,爱情也是。又比如说一罐罐头生产和售卖要花费多少心血你说过期不卖就不能卖了,你有没有考虑过罐头的感受啊?
警察663也是失恋,空姐女友离她而去。663每天到快餐店买厨师沙拉。小店的售货女孩喜欢他(王菲饰),在偶然机缘中女孩拿到了663家中钥匙,便每天偷偷到他家里为他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喂鱼。直到被他发现。他约她在叫作加利福尼亚的酒吧见面,女孩却去了真的加州。回来以后也穿上空姐制服,给了他一张登陆爱情的“机票”。
东邪和西毒。
出自《东邪西毒》。改编自金庸小说。在这里面东邪黄药师和西毒欧阳锋竟是好友。电影讲的是他们与慕容燕(慕容嫣)的纠葛。慕容嫣钟情黄药师,却被黄药师辜负,于是精神分裂。造成了慕容燕和慕容嫣是兄妹的假象(实际上就是嫣一人)。更离奇的事慕容还要杀手欧阳锋杀了自己的哥哥,原因是他阻止自己和黄药师相爱。而她同时又以哥哥的身份请欧阳锋杀了黄药师,因为他抢走了自己心爱的妹妹……
暂时想到这么多,再想到的话来补充。
❷ 王家卫导演的所有电影里面,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我最喜欢的就是《一代宗师》,王家卫拍电影并不是特殊的往爱情方面发展,而是注重多元化的交流,这部电影当中主要是为了讲述叶问的传奇故事,中间穿插着很多其他国仇家恨的情节,让人在看的时候更加的思考人性。
在选角上还有演绎上都是特别的到位,基本上是没有一个演技不好的演员,更多的是大牌的老戏骨,包括一些场景都特别的引人回味,而且王家卫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特点,有些镜头进展的特别的慢,还有一些脸部特写特别的明显,这是他独有的拍摄风格,但是也形成了一种经典,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特别的好,所以说《一代宗师》,确实是一部优秀的片子。
❸ 你最喜欢王家卫的哪部电影哪句台词
要记住的我都会记得!墨镜电影里那么多读起来文艺到不行的台词都没有这一句简单平实的话带给我的触动多。第一次看阿飞正传的时候,我以为阿飞只是个浪荡子,那经典的把妹用的一分钟台词以及无脚鸟,都只是逢场作戏的惯用伎俩而已。直到后来,刘德华在火车厢问中枪后的哥哥,1960年4月16号的下午在做什么?张国荣答:她告诉你了?没有迟疑,直截了当。原来他一直都记得。该记住的他都会记得。他离开张曼玉,是因为知道她跟他在一起不会快乐。他十分了解自己,极度缺乏安全感,他身边的女人也没有安全感。所以,他离开,他流浪,他飞翔,疲惫的挥动着翅膀,无法着陆。但是他心里终归还是记得,他明白自己亏欠她们,只是骄傲固执的不想表现出来,高冷无情只是表象。对待感情,他终归还是热诚的。
❹ 喜欢 王家卫电影 的理由 (不喜欢的人请勿回答)
阿 飞 正 传
1991年第三十六届亚太电影展中,王家卫凭借《阿飞正传》 摘走了最佳导演奖,从此家卫风格被很多人推崇。
这是一部反映六十年代的怀旧影片,颓废,空虚,似乎让人搞不清楚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觉得,王家卫其实是用六十年代斑驳的镜子照出了九十年代灵魂疲惫的影子。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它的画面和对白,而它受到推崇的原因则是导演选择了优秀的摄影,组织好了他想达到的画面效果,又找到了最优秀的演员,很好的诠释了对白和情节。所以,我要从画面和对白来分析本片。
[说明:方括号中的话是分析影片后整理出的潜台词。]
这部电影的色彩和感情基调都像旧照片一样:阴暗的公寓小屋,一张不太整齐的床,随地散落的衣物,烟灰缸,百叶窗……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也是颓废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对感情的无所谓,毫无顾忌的放逐自己,伤害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故事一开始,镜头跟在张国荣身后,一阵响亮空旷的皮鞋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了第一个场景——小卖店,这是张国荣和张曼玉相识的地方。画面中斑驳脱落的墙皮,主人公有些摇曳的身体,一开场就定好了全片的路线——不羁、衰败。这时,画面中穿插了一个钟表即将指向三点的镜头,这是一处伏笔。因为不久之后,观众们就听到了张国荣那一段最经典的台词:“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由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一个事实,你不容否认的,因为已经过去了。”
原来,他每次都是三点来这里。(这也使我想到了怎样通过镜头来表现习惯,还不会让观众觉得累赘。)自此,张国荣与张曼玉成为朋友。
当暗淡的黄绿色画面中出现夏威夷慵懒的吉他声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片与影片内容不太相符的景象——浓密的热带丛林,其实,这是影片的一条线索,贯彻始终。正是这一幅夏威夷景象使主人公有借口放纵自己,也正是这个地方引发了所有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影片的第二个场景,也是主要场景之一——张国荣的家。
我们可以发现室内布置比较零乱,但主人公的个人形象却丝毫不乱,也许这也是那个社会中那一类人的普遍现象。就好像结尾处当梁朝伟出现在那个极其狭窄的阁楼中,认真的修剪自己的指甲,整理自己的发型一样。
在影片进行到很短的时间之后,张国荣和张曼玉的感情就结束了。因为张曼玉提到了一个会锁住张国荣自由的问题——结婚,在张国荣看来,这件事是在计划和安排他的生活,可是他是一只没有脚的鸟,从天空飞过,无拘无束这样被安排好的生活他没有办法接受,所以只有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张曼玉慢慢的穿好衣服,她的留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可在就要出门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很决绝的话“我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导演表现这一段故事时,用了不同的画面结构:起初,在这个场景中有一段较长的镜头都是给主人公面部特写,不仅可以通过演员的精彩演技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还可以使画面看起来很紧凑,尤其不经意间闪过的正在工作的电扇,更让我们觉得空气很闷,话题也不太顺畅。之后,事情以分手告终,镜头推远,构图也变的透气了,前后两种鲜明的对比使画面看起来松紧有致。
然后他回到了养母的家,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他回家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佣人。物品的陈设,家里的环境都显的很阔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张国荣可以在外面也住着比较奢侈的房子。
养母喝的很醉,张国荣从卫生间把她扶到了床上,之后又一个动作就是用手擦去了养母嘴边的污物,然后又抹到了被子上。这个动作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伸手去擦,说明他关心养母,可是又顺手抹到了被子上就有些不解了。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去洗手,而不是毫不在乎的弄脏自己的家。这个问题到养母第二次在影片中出现时,我们就会明白了。张国荣去找那个让养母伤心的男人,并把这个看上去高大英俊的男人打的跪地求饶,只得交出骗来的一对耳坠。
在这里他认识了跳肚皮舞的舞女——咪咪(刘嘉玲)。打人的时候,张国荣看起来很疯狂,甚至拿出了铁锤,砸坏了更衣室的玻璃和洗脸池。镜头就在这个小空间里随着张国荣移动,野蛮的动作凶狠的声音让人觉得很“痞”。可打完之后,他却走到镜子前很沉着的整理起了头发,还优雅的对身后的咪咪说:“你可以去换衣服了。”这些细节让我们又多认识了张国荣扮演的这个角色。
接着,耳坠这个小道具又派上了用场。张国荣看出咪咪很喜欢这对耳坠,就抛给了她,可是只有一只。于是她跟着张国荣回家了。这样,她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第二个女主角,开始在张国荣家生活。
在这段故事中,有一段情节很有趣,就是张国荣征服了刘嘉玲之后心情很好的跳舞,画面中他在镜像和场景中交替出现,画面流畅,轻松。
不久,养母第二次出场,为我们解开了很多疑问。原来只有她知道张国荣的生母是谁,可她却把这个秘密守了十多年都不说。在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母子关系,而是憎恶敌对的关系,也明白了原来张国荣对生活的态度都源于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养母这个角色可以称得上是本片的线索人物。我们还会发现,养母说的是上海话,而张国荣说的却是粤语,这似乎隐含了一个内容——养母是从上海移居到香港的。
咪咪想养张国荣,这对于张国荣来说又是在计划他的生活,他无法接受,这段感情也这样结束了,张国荣也从此再咪咪的世界中消失了。
之后,养母终于不再隐瞒这个秘密了,张国荣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决定放弃所有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却没有见到,在离开的时候,他也不回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家人一定在身后偷偷的看着他。既然他们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也不会让他们有机会看到……
有一堆很有意思的关于王家卫电影的词:街、小店、钟表、吉他、冷饮、树、短裙、梳子、雨、打电话、灯、阁楼、床、火车、长椅、雨林、车、厨房、柜台、制服、孤单、相逢、交错、疏离、寂寞、沉默、自语、交谈、依靠、凝视、接触、向往、捍卫、不知所谓。这些词语的拼凑,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很独特的王家卫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反反复复在讲一个词——拒绝,“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我们在这部影片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他拒绝了很多,也终于空空的离开了人世。
❺ 在王家卫的众多电影里面,你最喜欢的一部是什么
有些电影看一遍就忘不了,有些场景看一遍就记住,有些台词看一遍就忘不了。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有一部电影叫王家卫-style电影,你可能不了解他的电影。没关系,你只需要记住那种风格和那些忧郁和青春的台词,所以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以下几部经典电影,就一起回顾那些王家卫电影!
影片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一个失恋的警察在城里遇到一个神秘的女杀手,一个巡警663和一个女孩在快餐店的爱情故事。一部离奇的爱情电影,影片选择了两个独立的小故事来讲述,这两个看着不相干的故事其实是执念的不同表达。无论是633的家,还是“加州”,都是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空,但终究会再相遇。梁朝伟和金城武确实有他们自己的魅力!
❻ 你最喜欢的三部王家卫电影作品分别是哪三部
王家卫电影本人看的第一部是《东邪西毒》,大学时(2000后)电影课上老师给放了《阿飞正传》。迄今为止,除了《旺角卡门》外,王家卫其余电影全部看过。
《春光乍泄》
本人最喜欢的王家卫电影,没有之一,就是因为此片,开始迷上了王家卫。王家卫电影感情最直接最强烈的一部,影片中运用了很多镜像对照,阿根廷的哭泣与香港的微笑印象深刻,黎耀辉与何宝荣的遗憾在影片结束后久久萦怀,念念不忘。
《东邪西毒》94原版/终极版
王家卫电影中唯一的一个多线叙事的电影系列中的上部。影片中的第一个故事本人不太喜欢,第一次没有看懂,专程去看了影评后又把前面的部分重看一次才懂了个大概第二个故事倒是清晰易懂,小警察663的单一木讷,与杂货店女孩阿菲的灵动相得益彰。
《重庆森林》这部影片当年很快就拍摄完成了,还获得了好评,很多人喜欢这部电影,本人倒是觉得这部电影的清新气氛,欢喜结局偶而做个调味剂不错,毕竟总是看悲剧人也会累的。
《爱神-手》
王家卫和安东尼奥尼、索德伯格合作的电影里王家卫拍摄的部分,另外两位大师拍摄的部分没有看,只看了手。
这也是60年代三部半系列中的一段,感觉影片比较内敛细腻,没有《花样年华》中的那种韵律和典雅,也不像《2046》那般奢华堂皇。这部短片本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2046》
60年代三部半的最后一部,影片还加入了科幻元素。王家卫之前电影的一个总结,总体感觉有点乱,需要结合《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爱神-手》来看。
也许是习惯了王家卫的色调与风格,贴合刘以鬯原著的《酒徒》反而觉得沉闷看不下去。《2046》第一次没有看懂,后面又看了一遍才看懂,单独看觉得一般,结合前面几部一起看,觉得还不错,也挺好看的。
《穿越9000公里来见你》
戛纳国际电影节纪念的三分钟短片,没看懂,大概王家卫也没准备让人看懂。这个短片性感唯美,本人还是蛮喜欢的。
《堕落天使》
这部电影的演员在王家卫电影里颜值最高,整个片子色调很暗,和《重庆森林》一样多线叙事,整个片子除了何志武的初恋女孩比较鲜亮,整体总感觉有点闷。个人对这部的喜欢程度比较一般。
《蓝莓之夜》
又是一部大团圆结局的王家卫电影,一部外语片。这部影片还请了人编剧选演员,影片也是单线叙事。虽然没有了杜可风掌镜,整部片子依然是满满的王家卫风格。许是看管了自己人的表演,外籍演员出演的这部始终有点喜欢不起来。
重看后补发
这次重看完王家卫除的所有电影作品,在他的剧组里,我最喜欢的,除了王家卫本人之外,竟然不是张国荣、梁朝伟、张曼玉中的任何一位,而是摄影师杜可风,他镜头下的画面,不只是平常意义下的美,还透着种很强烈的艺术感。有些时候,他完全可以拍得更稳定,聚焦准确、更正常,但他故意拍得有些晃动、混乱与夸张,但整部片子拍下来,却又不失美感,反而更多了份独特的意境,他的画面构图也是漂亮极了。王家卫的电影里,少了杜可风,便觉得少了种特别的味道。
从前看时总觉得阿叔的剪辑带有一种韵律感,谭家明的剪辑显得有些生硬。今次是在补看了谭家明导演的《烈火青春》后再来看的《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反而更喜欢谭家明的剪辑。《阿飞正传》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最沉重的,反而是最容易看完的。谭家明的剪辑,无论是《阿飞正传》还是《东邪西毒》原版,都很注重影片动静的搭配,使影片节奏不显沉闷,而阿叔的剪辑,还是觉得有些闷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和原版对比故事主线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看起来完全两种感觉,原版更像一部武侠片,丝毫不觉沉闷,终极版则更像一部意识流爱情片,还是有点闷的。
本次观看顺序如下:
《东邪西毒》终极版
《东邪西毒》原版
《堕落天使》
《重庆森林》
《花样年华》
《爱神-手》
《蓝莓之夜》
《2046》
《一代宗师》3D版
《一代宗师》2D版
《阿飞正传》
《春光乍泄》
《旺家卡门》
这次刻意把《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放在后面看,以免看完了这两部,看不下去其它。《旺角卡门》是在计划之外的,看完了其他,很想看看杜可风的风格与《旺角卡门》里刘伟强的摄影风格有什么不同,便看了《旺角卡门》。每遍看王家卫的电影,都是从《东邪西毒》看起的,并非刻意,只是凑巧。
杜可风的摄影风格与刘伟强还是有明显差别的,杜可风的镜头是很艺术化的,刘伟强的则商业很多。杜可风镜头下的人物特写,很多时候是夸张的,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的内心焦灼感,刻意不去对焦。刘伟强担任摄影指导的《旺角卡门》里,完全看不到这种感觉。整部影片,几乎没有让我感受到一丝一毫艺术化的意境与味道。
这次看,按我个人的喜好,对各部影片摄影排序如下:
《东邪西毒》原版、终极版
《阿飞正传》
《春光乍泄》
《花样年华》
《堕落天使》
《2046》
《爱神-手》
《重庆森林》
《一代宗师》2D版、3D版
《旺角卡门》
《蓝莓之夜》
最喜欢的始终是《东邪西毒》的摄影,之所以把《阿飞正传》的摄影排在《春光乍泄》和《花样年华》的前面,是因为本人特别钟爱《阿飞正传》里的鲜明人像特写。
《旺角卡门》和《蓝莓之夜》的摄影本人都不是特别喜欢,尤其是《蓝莓之夜》。
《春光乍泄》里阿叔布置的房间,颇有些梵高的味道,配上杜可风充满艺术感的镜头,再配上暖黄色的色调,简直美极了。张国荣也说过张叔平和杜可风对王家卫很重要,王家卫的创意与调度,张叔平的美术设计、杜可风的摄影镜头在一起真是绝配。杜可风带队去伊瓜苏瀑布拍摄时,刚好赶上当地之前刚下了十几天的雨,形成了壮丽的奇观。也许是伊瓜苏瀑布拍得太壮观,也许是何宝荣与黎耀辉的故事太动人,又或者王家卫心里始终偏爱着杜可风,又或者是为了纪念《春光乍泄》在王家卫在戛纳的扬名,《一代宗师》3D版的泽东公司的字被打在了《春光乍泄》的伊瓜苏瀑布上。
王家卫喜欢的演员类型只有两种,一种是以张国荣、张曼玉、梁朝伟的优雅小资有年代感的,一种是以金城武和王菲为代表的率真孩子气的,王家卫尤其偏爱第一种类型。而至于张震、章子怡等,则是王家卫一直在努力把他们往第一种类型上塑造直到成为第一种类型。
这次看,之前有些没注意到的地方这次看懂了。《堕落天使》是色调最暗最压抑的,《重庆森林》也明亮太多,整部片子氛围比较轻松。这次看觉得第一个故事不那么闷,比上次看觉得好看些,倒是《花样年华》觉得有点闷,感觉第一次觉得那么好看。
《堕落天使》、《爱神-手》、《蓝莓之夜》、《一代宗师》2D、3D版观后与之前感觉差别不大,《2046》比之前看觉得好看些了。虽然《花样年华》有所下降,《2046》有所上升,但是还是感觉《花样年华》更好看。
《旺角卡门》虽然不怎么王家卫,但作为一部黑帮片来看还是不错的。影片后半部还是挺震撼挺打动人的。这部电影中有段刘德华的特写也很不错,虽然不如杜可风的人物特写那版艺术化,但华仔的有情有义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德华还是很适合这类的角色的,他早期这类的角色还是很出彩的。只是,他不适合王家卫的文艺片,在《阿飞正传》后,刘德华再没有出演王家卫的电影了。
曾经以为对《春光乍泄》的喜欢永远不会改变,但看过《烈火青春》后,现在有点忍不住怀疑,王家卫的所有电影中,自己潜意识里最喜欢的或许不是《春光乍泄》而是《东邪西毒》,《春光乍泄》看不厌,《东邪西毒》同样看不厌,甚至还觉得看不够。
《阿飞正传》还是《东邪西毒》原版、终极版亦或《春光乍泄》,究竟最喜欢哪一部,这次看完,自己都有点分不出了。
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这是已故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先生的文字,看完取材于《对倒》的《花样年华》和取材于《酒徒》的《2046》,再去回看《阿飞正传》,真得非常契合。《阿飞正传》是王家卫所有影片里雨夜最多的片子。
❼ 在王家卫导演的所有电影里面,你最喜欢哪一部为什么
说到王家卫,想必,大家都知道王家卫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也特别的多,比如说,其中知名的电影这有阿飞正传,这部电影非常能体现作者的风格。他所表现出来的手法能力和架子倾向。对于王家卫的电影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情感方面,他总是有感而发,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喜欢情绪的展示,
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无论是电视中的剧情还是人物的选择都非常的精彩,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多的想法。
❽ 在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在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一部叫做春光乍泄的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同性恋。是由张国荣和梁朝伟主演电影。如果对这个感兴趣的人,我建议可以去看一下。不过这部电影的尺度有点大,如果介意的人还是不要去看了。是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制作的还是成功的?不管是从剧情还是到演员都是非常棒的。而且这部电影拍的很大胆,从制片上来说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突破。
《春光乍泄》和《旺角卡门》谁能部电影都是非常好看的。王家卫导演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这两部。虽然都是老电影,但是放在现在来看都还是非常好看的。算是中国经典的电影之一了。王家卫对中国的电影界也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我们记住他。
❾ 你最喜欢哪一部王家卫电影,为什么
最喜欢王家卫的《东邪西毒》
其他那些影子晃动在全剧中也无不在诠释着那个开头的佛理:旗未动,风也未动,只是人的心在动。有时真不是说王导啊,简直就是在夸张地装逼,有时光线明暗转换,镜头晃动都把观众晃晕了。但你又不得不佩服他的这种装逼,因为他装得恰到好处啊。每次的色光影的使用都是和剧情和人物心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啊。也许,装逼的最高境界就是,装得全世界都为你叫好,然后你也就成为一个艺术家了吧。这时,我内心也不免暗自窃喜了一下,原来我也一直都有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潜力啊。
❿ 结合具体作品阐述王家卫电影中对身份的追寻
主要是香港人在97回归之前对自己身份的无法认同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中国人还是英国人,或者说单独的香港人。说中国人,可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与大陆不相同,根本制度也存在差别。说自己是英国人肯定是不行的,但是97之前真的人家英国的殖民地,地面上飘着的的的确确是米字旗。说自己是香港人,中国政府都不会同意的。王家卫有影响力的电影几乎都是97年之前拍摄的,这个时候香港人的对自己的归属是模糊地,知道要回归的,但是回归会是什么样子,没有肯定的答复,毕竟在政治上讲,香港是首创的一国两制的试验地。
电影是假的,但是再没有比她更美的真实。在电影中,人们总是不是想要缅怀什么,便是期待什么,都是有着无穷的寓意的。在《东邪西毒》中,很多人物的交错让观众近乎迷失。慕容燕和慕容嫣,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就是一个人,但是却在游离中融合分别,最后还是在拒绝中接受着什么,这样的无奈,这样的矛盾,这样的接受和背叛,怎么不是香港人的境地。
其实,只要你好好看她的电影,都不会发现一种孤独和寂寞,以前人们说小资,我想是它们觉得看不懂,不是小资,喜欢王家卫电影的大老爷们多的是,想起电影中说的: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拥有的时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要自己不再忘记。这怎么不是暗含香港人要坚守些什么。
在所有金城武参演的王家卫的电影中,都是那样的一种迷蒙和暗淡,就是香港人的状态,越是物质发达的地方,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就会越多,这是哲学的。身份认同,所有人都需要这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