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送别》是那个电影插曲
故事片《怒潮》插曲
资料
http://z..com/question/83467463.html?si=7
❷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影视作品里的插曲
城南旧事》电影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❸ 送别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歌
《怒潮》的主题歌
❹ 哪部电影插曲有送别
我记得让子弹飞里面好像有送别的插曲。。。
❺ 送别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
❻ 歌曲《送别》是我国哪部电影里的插曲,它的词作才是谁,曲调源自哪个国家的歌曲
城南旧事,李叔同,日本
❼ 《送别》 曾作为什么电影的插曲
《送别》这首歌有很多版本,李叔同的《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
❽ 电影插曲“送别”原唱是谁
送别的插曲原唱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
❾ 哪个电视里有《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歌
是不是《弘一大师》啊,就是演李叔同的事情,送别就是他写的
❿ 歌曲送别原唱是谁哪年的歌
歌曲《送别》最早的中国版本是李叔同所作词之后录制的,歌曲的曲旋律是来自约翰·P·奥德威所写,中国第一个版本在1935年百代唱片录制,因为录制时间悠久,至今无法追究第一个唱出送别的人是谁。
二十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1970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10)送别是哪个电影的歌扩展阅读
创作历史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后来《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
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
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在歌曲上,《送别》用的是安东尼·德沃夏克的曲调。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送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