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奉国寺的寺庙传说
相传,大佛寺中供奉的七尊大佛,本来是姐妹七人。她们个个美貌非凡,而且心地善良,心灵手巧。东家的婆婆病了,她们服前侍后,端汤喂药;西家的公公衣服破了,她们浆洗缝补;就是讨饭的路过,也要茶饭相待,临走还要送些衣食盘缠,当地的人们都称她们是七仙女,一提起她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一天,七妹到河边为一位老公公捶洗衣服,忽见一位白胡子老头随着一阵轻风白天而降。七妹正觉奇怪,只听老头开口道:“吾乃玉皇大帝的使者。玉皇大帝和各路神仙为你们七姐妹的善举所感动,决定收你们为佛。明天正午时分,天鼓响时,你们就会成佛了。”老头说完,就不见了。七妹是亲耳所听,亲眼所见,知道不是在做梦,回去后就把此事告知了六位姐姐。六位姐姐听了,知道往后就再不能亲手为乡亲们做事了。于是,当天夜里,七姐妹一夜没睡,给乡亲们做了许多鞋袜衣裤.一直做到天大亮,才把做完的东西分送到各家各户。
事情做完了,七姐妹看看时辰不早了。赶紧梳洗打扮。就在这时,天近午时,只见西北天空乌云翻滚,雷声一阵比一阵大。正午,天鼓响了,六位姐姐都已归位坐好。只有七妹,因为光顾帮助姐姐们梳妆打扮了,衣服刚刚穿上一半,玉皇大帝就把她们一块儿收成佛了。我们在大佛寺里还能看到了个穿着半截衣服的佛像,就是传说中的七妹,其余六尊是她的姐姐。
B. 、《奉国寺》是一篇很典范的说明文,通过它我们可以总结一篇写古代建筑物的说明文
义县奉国寺座落在义县(在锦州北九十华里处)城内东街路北,初名咸熙寺,金朝改 为奉国寺。因殿内塑有七尊大佛,也称七佛寺或大佛寺。
奉国寺创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辽宁省现存最早的寺院建筑。据记载,寺院初建 时 ,“隆楼杰阁,金碧辉煌”,“宝殿崔巍,俨居七佛,法堂宏敞,可纳千僧”,是一座宏 伟的辽代建筑群。至金、元两朝,几经战乱,遂失当初之兴旺景象。明、清两朝,又经修葺 ,现山门左右并列着一对石狮,即为明代所造。至于山门、牌坊、碑亭和无量殿等,都是清 代或更晚的建筑。唯有寺内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经过金、元、明、清历代修葺,仍然保持 辽代建筑的本来面目,历经千年,至今仍很完整。
全寺平面布置前狭后宽。寺前的山门面临广场,门的两旁有便门各一,山门前并列石狮一对 。进入山门,是一座牌坊,木柱瓦盖。牌坊北面,是五开间的无量殿(即万寿殿)。通过无量 殿后的甬道,可直达大月台。月台后部就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耸立在砖砌的高台上,雄伟壮丽,与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同为国内佛殿中稀有的高 大建筑。建筑形式为五脊单檐庑殿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二十一米,东西长五十五点 六米,南北宽三十二点八米,建筑面积为一千八百多平方米。大殿以梁、柱、枋、斗、拱组 成。梁枋和柱础上有莲花、宝相花、牡丹花、海石榴和卷草等纹饰。刀法遒劲有力, 不仅是大殿内精美的艺术创作之一,而且是辽代建筑中极为稀有的实例。殿内四壁有壁画, 为十八罗汉和佛经故事,为元、明时的作品。
殿中北面塑有迦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舍牟尼、释迦牟尼七尊像,端坐 于须弥座上,是辽代的彩塑。正中的毗婆尸佛最高,合座高达九米半。两旁由内向外,一个 比一个略小。这些佛像面貌圆润,体态丰盈,庄严雄伟,均衡完整。每尊佛前对立着两个胁 侍,高约二米半。东、西两头还塑有天王像各一尊。佛像庄严,天王刚劲,胁侍和善,各有 特点。七佛前方与天王像平行摆下了二十一件石雕供器。两边从南到北,有金、元、明、清 重修奉国寺等石碑十一方。后门内有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重塑的倒坐观音像一尊。
奉国寺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辽金以来历代劳动人民血 汗和智慧的结晶。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不断按原状进行修饰。并广植花木,美化环 境,成为人民群众赏心悦目的游览胜地。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评〕:本文从奉国寺修建历史、平面布局,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的格局,殿内的 彩塑和石碑、奉国寺的价值等方面全面作了介绍。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文中适当引用了史 籍中的话,大量运用了说明古建筑的术语,显得言之有据,朴实严谨。
2、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的占40%,用筷子的占30%,用刀叉的也占30%。
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并不叫“筷”。在先秦文献中把筷子称为“箸”或。隋朝时期,筷子又被称为“筋”。
“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里说,江南吴中称“箸”为“快儿”,撑“幡布”为“抹布”。是因为行船的人忌讳“住”和“翻”。大约在宋代以后,“快”字上又加了个“竹”头,成为“筷”,这大概是由于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缘故吧。
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我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下圆上方。当筷子传到日本后,日本就把筷子制成圆锥形。
筷子虽然简单,但中国人在筷子上的质材和雕饰上也做了不少文章。先秦时已有象牙筷和铜筷。隋唐以来,宫廷,官府和富豪之家,用金银作筷子,用玉石,珊瑚等雕饰筷子。考究的筷子还要镶个银头,这是用来试验食品中是否有毒,如有毒,银头立刻就会变成黑色或绿色。
中国人用筷子的功夫,常常吸引外国人,西方近年来兴起了“用筷热”,还出现专门教人使用筷子的“培训中心”。有的医学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带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有助于手的灵巧和脑的发达。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手特别巧,与从小用筷子有很大的关系。
据说,世界上第一家“筷子博物馆”在德国,那里展览了一万多种产地不同,质地不同以及时间不同的筷子。真可谓洋洋大观矣!
C. 奉国寺来自哪个城市
奉国寺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后易名奉国寺。奉国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1]
辽金元时期是奉国寺的鼎盛时期,到明清时期仅存大雄宝殿,清代续建六角钟亭、四角碑亭、无量殿、牌坊、小山门和西宫禅院。奉国寺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2]
奉国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
D. 义县奉国寺里有和尚吗
寺庙里面不是都有和尚吗?
E. 奉国寺在哪里
在辽宁省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创建于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后易奉国。原建有山门、伽蓝堂、东西廊庑、东三乘阁、西弥陀阁、观音阁、大雄宝殿、法堂等。
F. 奉国寺七尊大佛都叫什么名呀有知道的么
分别是迦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舍牟尼、释迦牟尼佛像。
G. 走进辽宁奉国寺,欣赏世界最古老佛像,是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吗
奉国寺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布局,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外山门、内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殿,在天王殿里也有精美的壁画,据说是什么龙王行雨图,还有一尊弥勒佛。不管怎样,奉国寺大殿的彩画能保存如此规模,实属奇迹。我来来回回看了很多次,总觉得意犹未尽。总之,不虚此行,古寺爱好者的必选。
你喜欢参观佛像吗?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泥塑佛像吗?你听说过奉国寺吗?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不仅是《一代宗师》的拍摄地,更是国内仅有的几座辽代建筑之一。奉国寺分庙门,中殿,大雄宝殿,除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塑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大殿的墙壁上犹存巨幅五方佛壁画,以及梁枋、斗拱上大量辽代原装的彩画,堪称宋辽之最。
H. 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外景的那座有很辉煌佛像的古寺庙是在哪里拍摄的
八卦那一句,据说当时打仗,有炮弹掉到佛祖身前居然没有爆炸,只是上了佛祖的手而已
I. 辽宁省的奉国寺有什么历史背景事件呢
众所周知我国是著名的佛教大国,虽然佛教是从国外流进入的,但在我国却留下很多的遗迹,而且它在我国的发展也是特别的广泛。在很多的城市之中都可以看到寺庙的存在,里面各种精美的建筑也是深深的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而在我国还有一座非常牛的佛像,居然可以徒手接炮弹,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位置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奉国寺了,它位于我国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古城东街,这座寺庙的占地面积大约有6万多平方米,是在辽开泰九年的时候建造的,最开始的时候是叫咸熙寺,后来才改成了奉国寺。在辽金元时期才是这寺庙最辉煌的时候,这里也是当时三大寺院之一,寺庙有着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却也包含着辽金的文化特色和布局,这座寺庙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爆炸,这里没有被破坏才是最重要的。好了今天小编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你们对这现象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前来评论!
J. 奉国寺的发达体现在什么地方
据碑记上说,它“潭潭大厦,楹以千记”。元大德碑上说它“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高敞,可纳千僧。飞楼耀日以高撑,危阁依云而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