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慈禧是怎么惩罚太监的
慈禧太后对太监的处罚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罚月银、降职
罚月银和降职主要是针对太监的高层即敬事房总管和各处首领太监的,他们是太监中的管理人员,月银即薪水比一般太监相对要高。根据太监违犯规定的严重程度,对他们月银的扣罚从一个月到三年不等。如《宫殿监处分则例》第三条规定:在拣选各处首领时,如有不秉公选择得人,不将年久出力者保举,因而徇私情者,罚月银一年。雍正时期获罪太监魏珠,被派在寿皇殿当差,并不许出门,他的祖母和生母也被赶回原籍。乾隆元年(1736),他竟然要求让其祖母和母亲来京居住,结果被罚月银三年,为他传递呈词的太监纪文也被革职。嘉庆五年(1800)七月,太监督领侍萧得禄在嘉庆面前妄奏常永贵可以胜任五品总管之职,结果被革去督领侍,降为食二两钱粮的太监,并发往裕陵当差。常永贵因为此事也向嘉庆赌气要辞总管,结果由六品总管降为八品总管,罚往万寿山当差,仍食四两钱粮,并“交管理三山大臣不时稽查,伊若不知悛改,即行参奏严办。”
二是板责、杖责、鞭责
板责、杖责主要针对普通太监。责打太监的刑杖、刑板都是用竹子做的,其中刑杖是长五尺、圆五分的实心青竹,刑板是长五尺、宽五分的青毛竹板。行刑时先将太监按伏在地,使臀部突起,然后一人按头,二人按手,二人按腿,一人行刑,一人报数,受刑太监须一面受刑,一面喊叫求饶。行刑的数量根据过失轻重,从二十板(杖)到一百板(杖)不等。如乾隆九年(1744)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监武进廷在养心殿坐更值班,乾隆传唤时,其直接进入乾隆的寝宫,太监胡世杰在坐更值班时沉睡,结果两人都被重责四十板。
除了板责、杖责外,对太监的处罚还有鞭刑。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七月初八,康熙在晾鹰台宴请王公大臣,皇帝和王公大臣还没有坐下,太监王进、杨进章、霍承培等竟先坐在了棚下,被康熙看到,结果每人被鞭责八十。再如乾隆四年六月,宫戏房太监杜明因为动用凶器,结果被枷号三个月,重鞭一百,并发配到乌拉当差。
三是枷号和罚做苦役
枷号就是在犯罪或有过失太监脖子套上木制刑具的一种体罚。而罚做苦役是让过失或犯罪太监从事比较繁重或下贱的体力劳动。一些太监犯罪或过失较重,受到杖责及枷号后,还要罚做苦役,主要是发配到南苑的吴甸铡草。情节再重的太监,则要发配边远烟瘴地区当奴隶。如针对太监逃跑问题,就规定:“凡太监逃到河南、山东、山西及东三省者无论拿获及自行投首,均不计逃走次数,将其枷号一年后,发往黑龙江给官员为奴,并且遇赦不赦;如逃到其他省份,即为越省远扬,无论拿获自投,均永远枷号禁毙。乾隆十六年(1751)夏季,乾隆帝在换穿夏衣时,由于太监未曾认真检查,被藏在袖口的一根衣针划刺手臂,于是立即将有关太监张玉、蔡勋枷号一个月、鞭一百,刑满后罚为苦差。
乾隆十三年(1748)十二月,鹰房太监首领张国泰因不服护军统领管教,被护军统领萨尔善参奏,结果被革去首领,罚在打扫处当差。乾隆五十二年(1787)六月,太监金福因为饭菜问题多次与厨子德泰找茬儿,至使不堪忍受的厨子德泰竟持刀相向,结果德泰被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而金福被发往打牲乌拉充当苦役。首领太监杨柱因袒护同伴,曾两次让德泰给金福赔罪,最终激成事端,也被革去首领,充当太监差使,并罚一年月银。
四是杖毙、绞决和斩决
这三者都是对犯有严重罪过的太监进行的剥夺生命的刑罚,杖毙就是用竹杖将犯罪太监活活打死,绞决就是将犯罪太监用绳子吊死,但可以落个全尸,斩决就是将头颅砍下,使犯罪太监身首异处。相对来说,后者更为严厉。
② 林正英一眼就看出是青竹葬是什么电影名
甩皮鬼。,
③ 古代太监犯了错会受什么处罚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篇关于清朝的,楼主请看:清朝统治者为避免重蹈明朝太监干政的覆辙,对太监的管理和处分极为严厉,顺治皇帝在顺治十年()就在一道上谕中针对太监做出了六条严厉规定,两年后又命工部铸成铁牌,分别立于内务府和交泰殿,重申“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
后来又经过康熙朝的不断探索、总结,到乾隆时期,终于制定了《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在规定太监等级、职责和待遇的同时,对太监的管理及处分做了详细严格的规定。
从《现行则例》和对发生过失及犯罪太监处罚的实际看,清代对太监的处罚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罚月银、降职
罚月银和降职主要是针对太监的高层即敬事房总管和各处首领太监的,他们是太监中的管理人员,月银即薪水比一般太监相对要高。根据太监违犯规定的严重程度,对他们月银的扣罚从一个月到三年不等。如《宫殿监处分则例》第三条规定:在拣选各处首领时,如有不秉公选择得人,不将年久出力者保举,因而徇私情者,罚月银一年。雍正时期获罪太监魏珠,被派在寿皇殿当差,并不许出门,他的祖母和生母也被赶回原籍。乾隆元年(1736),他竟然要求让其祖母和母亲来京居住,结果被罚月银三年,为他传递呈词的太监纪文也被革职。嘉庆五年(1800)七月,太监督领侍萧得禄在嘉庆面前妄奏常永贵可以胜任五品总管之职,结果被革去督领侍,降为食二两钱粮的太监,并发往裕陵当差。常永贵因为此事也向嘉庆赌气要辞总管,结果由六品总管降为八品总管,罚往万寿山当差,仍食四两钱粮,并“交管理三山大臣不时稽查,伊若不知悛改,即行参奏严办。”
二是板责、杖责、鞭责
板责、杖责主要针对普通太监。责打太监的刑杖、刑板都是用竹子做的,其中刑杖是长五尺、圆五分的实心青竹,刑板是长五尺、宽五分的青毛竹板。行刑时先将太监按伏在地,使臀部突起,然后一人按头,二人按手,二人按腿,一人行刑,一人报数,受刑太监须一面受刑,一面喊叫求饶。行刑的数量根据过失轻重,从二十板(杖)到一百板(杖)不等。如乾隆九年(1744)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监武进廷在养心殿坐更值班,乾隆传唤时,其直接进入乾隆的寝宫,太监胡世杰在坐更值班时沉睡,结果两人都被重责四十板。
除了板责、杖责外,对太监的处罚还有鞭刑。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七月初八,康熙在晾鹰台宴请王公大臣,皇帝和王公大臣还没有坐下,太监王进、杨进章、霍承培等竟先坐在了棚下,被康熙看到,结果每人被鞭责八十。再如乾隆四年六月,宫戏房太监杜明因为动用凶器,结果被枷号三个月,重鞭一百,并发配到乌拉当差。
三是枷号和罚做苦役
枷号就是在犯罪或有过失太监脖子套上木制刑具的一种体罚。而罚做苦役是让过失或犯罪太监从事比较繁重或下贱的体力劳动。一些太监犯罪或过失较重,受到杖责及枷号后,还要罚做苦役,主要是发配到南苑的吴甸铡草。情节再重的太监,则要发配边远烟瘴地区当奴隶。如针对太监逃跑问题,就规定:“凡太监逃到河南、山东、山西及东三省者无论拿获及自行投首,均不计逃走次数,将其枷号一年后,发往黑龙江给官员为奴,并且遇赦不赦;如逃到其他省份,即为越省远扬,无论拿获自投,均永远枷号禁毙。乾隆十六年(1751)夏季,乾隆帝在换穿夏衣时,由于太监未曾认真检查,被藏在袖口的一根衣针划刺手臂,于是立即将有关太监张玉、蔡勋枷号一个月、鞭一百,刑满后罚为苦差。
乾隆十三年(1748)十二月,鹰房太监首领张国泰因不服护军统领管教,被护军统领萨尔善参奏,结果被革去首领,罚在打扫处当差。乾隆五十二年(1787)六月,太监金福因为饭菜问题多次与厨子德泰找茬儿,至使不堪忍受的厨子德泰竟持刀相向,结果德泰被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而金福被发往打牲乌拉充当苦役。首领太监杨柱因袒护同伴,曾两次让德泰给金福赔罪,最终激成事端,也被革去首领,充当太监差使,并罚一年月银。
四是杖毙、绞决和斩决
这三者都是对犯有严重罪过的太监进行的剥夺生命的刑罚,杖毙就是用竹杖将犯罪太监活活打死,绞决就是将犯罪太监用绳子吊死,但可以落个全尸,斩决就是将头颅砍下,使犯罪太监身首异处。相对来说,后者更为严厉。
如乾隆九年(1744)二月发生太监张玉(与上面的张玉非同一人)偷银案,太监张玉将皇帝居住的养心殿内库锁头拧脱,偷去银子一百两,被查出后,张玉被带到瓮山(即景山)“立毙杖下”,并让被圈禁在那里的太监围观,以示警戒。乾隆二十八年(1763),圈禁太监赵进禄在宫内果房值房放火后,偷窃衣服逃走一案,乾隆帝大动肝火,当即下令将赵进禄押赴德胜门外杖责正法。
光绪末期,专门处罚犯罪太监的内务府慎刑司还有一种“气毙”之刑,就是用七层棉纸沾水后,将受刑太监的口鼻耳封闭,然后再用刑板责打而死。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宫中给维新派通风报信的太监多名及珍妃宫中三十来名太监,就是用此刑打死的。
康熙三十三年(1694)闰五月,太监钱文才打死民人徐二,结果被定了绞监候,康熙还下发谕旨“凡太监杀人,断不可宥,尤宜加等治罪”,并说“钱文才此案,尔等记之,至秋审时勿令幸免”。
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宫内发生奏事太监高云从泄露道府记载案,多名官员因此受到处理。接着又查出高云从交接外官,嘱托外官安置其兄弟,结果粤海关监督李文照、参将王普被革职拿问,奏事太监高云从被处斩。
太监在外犯罪被就地正法的有马长喜和安得海。
道光五年(1825),太监马长喜在江苏浒墅关被盘获,因为太监不许擅出皇城,不准与外人交接,结果其以“假冒顶戴,捏写奉旨进香黄旗,标插坐船,招摇恣肆”,被就地正法。
同治八年(1869),慈禧身边的太监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以捏称“钦差织办龙衣”的罪名,经请示同治皇帝后,将安德海就地正法。跟随安德海的六名太监也被绑赴市曹一并绞决。另外被正法的还有安德海的管家二人和保镖五人,其家属安邦太、安马氏等八人被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留在京城为其经营家务的太监王添福也被刑部绞决。
五是凌迟
凌迟就是俗称的千刀万剐,是清代对太监最为严厉的刑罚。能被处于这种极刑的,应该是犯下了统治者不能容忍的“滔天大罪”。嘉庆十八年(1813),京城发生了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多名太监做为内应,一同攻打皇城,起义失败后,参与这次起义的太监刘得财、刘金、张太、王福禄、杨进忠、阎进喜等都被嘉庆帝下令凌迟处死。因为“谋反”是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所以给予的处罚也就最为严厉
④ 深宅高清完整版电影
深宅奇冤-.rmvb
⑤ 林正英一眼识破邪法师的青竹葬尸法是哪个电影
是电影《甩皮鬼》
有图有真相求采纳
⑥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1、以怪出名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2、颇有骂名
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
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3、个人润例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4、好吃狗肉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
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
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
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十分后悔,自己嘴馋不已。
5、状元外交家
清同治七年戊辰科状元洪钧,是个外交上的传奇人物,又是知名学者,他的政治生涯大多是与外国人打交道,他的私人生活又与当时名妓赛金花连在一起。所以其名气是和外交、洋人、才华、风流交织成一体的。洪钧曾任翰林院修撰,兵部侍郎。
光绪登基后,器重他的才学,晋升内阁学士。这期间其母病故,回家服丧,按例应当三年,但由于外交的急需,三月便返朝,受命为德、俄、奥、荷四国特命公使。在服丧时洪结识了红遍苏州的名妓赛金花,两人初会便情意绸缪,不久便结连理。
洪接到出使的密令后,便携新婚妻子赴任,洪精通德、俄文,才华出人,再加上高贵典雅的赛金花做点缀,那些外交界的老手几乎都为之惊叹、折服,尽管赛金花比洪小三十二岁,但二人感情很好,可是好景不长,在洪回国后的第三年,就一病不起,将年仅二十四岁的赛金花留在了人间。
⑦ 什么是打板子
首先你要分清是“杖责”还是“杖刑”。杖责者,主人持棍棒训诫,这个不需要褪衣。“杖刑”者则是褪去衣衫,击打臀部。
古代杖刑不只是官衙太爷所有,上至皇宫内院,下至大门大户,皆有“杖刑”。如今留存有关“杖刑”文献,以明清最多。明代之时,朱元璋便有“廷杖”之刑,凡顶撞天子,令龙颜不悦者,皆可立即令锦衣卫拿下,拖至午门之外,廷杖伺候。天子如此,王公大臣官衙军营都有各自的“杖刑”。
以至于大户家中也用“杖刑”作为私刑,反女婢犯错者,主人或主母都可令人用“杖刑”赏罚。此杖刑无论是在民间杂书还会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都有过描述。婢女或奴仆犯了错,主人和主母高坐厅堂,唤来下人,剥了衣衫,按到就打,只打得哭爹喊娘叫苦连天,哀嚎求告,主人让停,才敢停,不让停,任由打死者常有之。这种杖刑无论是在肉体和精神上都是双重折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让人褪了裤子,赤着股间,小伙子也就罢了,可若是个黄花闺女,便让那些下人们看个满眼,纵使一通杖打侥幸活了下来,又有何面目见人。
到了清朝,更有明确记载“杖刑”之过程。清代《慎刑司掌刑事要》之中写道:凡受“杖刑”者,需五人操办,受刑者需褪去衣裤,不得有半寸布在股,两人将受刑者按于地上,腰间踮起青砖一块或数块,两人各站左右,持杖板掌刑,杖为毛竹制作,长五尺、圆五分;板由青竹制作,长五尺,宽五分,一人书记喊号记录在册。
掌刑之前,掌刑者需高喝一声:“你知道错吗?”犯者必须要喊“知错,求爷们开恩,给小子留条狗命!”若是咬牙不答或是口齿含糊,需加重责打。
看到了吗?文献记载的清楚,打人也是要有规矩的,不让有半寸布在股间,更别提弄些棉花或者枕头藏在裤子里了。若真藏了这些,掌刑不活活打死你才怪。而且也不是说打就打,还要有人记录,看来万事都有规矩啊,是规矩就轻易不能坏了,要不掌刑者就该受罚了。
⑧ 太监逃跑会受到什么惩罚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篇关于清朝的,楼主请看:清朝统治者为避免重蹈明朝太监干政的覆辙,对太监的管理和处分极为严厉,顺治皇帝在顺治十年()就在一道上谕中针对太监做出了六条严厉规定,两年后又命工部铸成铁牌,分别立于内务府和交泰殿,重申“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
后来又经过康熙朝的不断探索、总结,到乾隆时期,终于制定了《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在规定太监等级、职责和待遇的同时,对太监的管理及处分做了详细严格的规定。
从《现行则例》和对发生过失及犯罪太监处罚的实际看,清代对太监的处罚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罚月银、降职
罚月银和降职主要是针对太监的高层即敬事房总管和各处首领太监的,他们是太监中的管理人员,月银即薪水比一般太监相对要高。根据太监违犯规定的严重程度,对他们月银的扣罚从一个月到三年不等。如《宫殿监处分则例》第三条规定:在拣选各处首领时,如有不秉公选择得人,不将年久出力者保举,因而徇私情者,罚月银一年。雍正时期获罪太监魏珠,被派在寿皇殿当差,并不许出门,他的祖母和生母也被赶回原籍。乾隆元年(1736),他竟然要求让其祖母和母亲来京居住,结果被罚月银三年,为他传递呈词的太监纪文也被革职。嘉庆五年(1800)七月,太监督领侍萧得禄在嘉庆面前妄奏常永贵可以胜任五品总管之职,结果被革去督领侍,降为食二两钱粮的太监,并发往裕陵当差。常永贵因为此事也向嘉庆赌气要辞总管,结果由六品总管降为八品总管,罚往万寿山当差,仍食四两钱粮,并“交管理三山大臣不时稽查,伊若不知悛改,即行参奏严办。”
二是板责、杖责、鞭责
板责、杖责主要针对普通太监。责打太监的刑杖、刑板都是用竹子做的,其中刑杖是长五尺、圆五分的实心青竹,刑板是长五尺、宽五分的青毛竹板。行刑时先将太监按伏在地,使臀部突起,然后一人按头,二人按手,二人按腿,一人行刑,一人报数,受刑太监须一面受刑,一面喊叫求饶。行刑的数量根据过失轻重,从二十板(杖)到一百板(杖)不等。如乾隆九年(1744)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监武进廷在养心殿坐更值班,乾隆传唤时,其直接进入乾隆的寝宫,太监胡世杰在坐更值班时沉睡,结果两人都被重责四十板。
除了板责、杖责外,对太监的处罚还有鞭刑。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七月初八,康熙在晾鹰台宴请王公大臣,皇帝和王公大臣还没有坐下,太监王进、杨进章、霍承培等竟先坐在了棚下,被康熙看到,结果每人被鞭责八十。再如乾隆四年六月,宫戏房太监杜明因为动用凶器,结果被枷号三个月,重鞭一百,并发配到乌拉当差。
三是枷号和罚做苦役
枷号就是在犯罪或有过失太监脖子套上木制刑具的一种体罚。而罚做苦役是让过失或犯罪太监从事比较繁重或下贱的体力劳动。一些太监犯罪或过失较重,受到杖责及枷号后,还要罚做苦役,主要是发配到南苑的吴甸铡草。情节再重的太监,则要发配边远烟瘴地区当奴隶。如针对太监逃跑问题,就规定:“凡太监逃到河南、山东、山西及东三省者无论拿获及自行投首,均不计逃走次数,将其枷号一年后,发往黑龙江给官员为奴,并且遇赦不赦;如逃到其他省份,即为越省远扬,无论拿获自投,均永远枷号禁毙。乾隆十六年(1751)夏季,乾隆帝在换穿夏衣时,由于太监未曾认真检查,被藏在袖口的一根衣针划刺手臂,于是立即将有关太监张玉、蔡勋枷号一个月、鞭一百,刑满后罚为苦差。
乾隆十三年(1748)十二月,鹰房太监首领张国泰因不服护军统领管教,被护军统领萨尔善参奏,结果被革去首领,罚在打扫处当差。乾隆五十二年(1787)六月,太监金福因为饭菜问题多次与厨子德泰找茬儿,至使不堪忍受的厨子德泰竟持刀相向,结果德泰被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而金福被发往打牲乌拉充当苦役。首领太监杨柱因袒护同伴,曾两次让德泰给金福赔罪,最终激成事端,也被革去首领,充当太监差使,并罚一年月银。
四是杖毙、绞决和斩决
这三者都是对犯有严重罪过的太监进行的剥夺生命的刑罚,杖毙就是用竹杖将犯罪太监活活打死,绞决就是将犯罪太监用绳子吊死,但可以落个全尸,斩决就是将头颅砍下,使犯罪太监身首异处。相对来说,后者更为严厉。
如乾隆九年(1744)二月发生太监张玉(与上面的张玉非同一人)偷银案,太监张玉将皇帝居住的养心殿内库锁头拧脱,偷去银子一百两,被查出后,张玉被带到瓮山(即景山)“立毙杖下”,并让被圈禁在那里的太监围观,以示警戒。乾隆二十八年(1763),圈禁太监赵进禄在宫内果房值房放火后,偷窃衣服逃走一案,乾隆帝大动肝火,当即下令将赵进禄押赴德胜门外杖责正法。
光绪末期,专门处罚犯罪太监的内务府慎刑司还有一种“气毙”之刑,就是用七层棉纸沾水后,将受刑太监的口鼻耳封闭,然后再用刑板责打而死。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宫中给维新派通风报信的太监多名及珍妃宫中三十来名太监,就是用此刑打死的。
康熙三十三年(1694)闰五月,太监钱文才打死民人徐二,结果被定了绞监候,康熙还下发谕旨“凡太监杀人,断不可宥,尤宜加等治罪”,并说“钱文才此案,尔等记之,至秋审时勿令幸免”。
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宫内发生奏事太监高云从泄露道府记载案,多名官员因此受到处理。接着又查出高云从交接外官,嘱托外官安置其兄弟,结果粤海关监督李文照、参将王普被革职拿问,奏事太监高云从被处斩。
太监在外犯罪被就地正法的有马长喜和安得海。
道光五年(1825),太监马长喜在江苏浒墅关被盘获,因为太监不许擅出皇城,不准与外人交接,结果其以“假冒顶戴,捏写奉旨进香黄旗,标插坐船,招摇恣肆”,被就地正法。
同治八年(1869),慈禧身边的太监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以捏称“钦差织办龙衣”的罪名,经请示同治皇帝后,将安德海就地正法。跟随安德海的六名太监也被绑赴市曹一并绞决。另外被正法的还有安德海的管家二人和保镖五人,其家属安邦太、安马氏等八人被发往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留在京城为其经营家务的太监王添福也被刑部绞决。
五是凌迟
凌迟就是俗称的千刀万剐,是清代对太监最为严厉的刑罚。能被处于这种极刑的,应该是犯下了统治者不能容忍的“滔天大罪”。嘉庆十八年(1813),京城发生了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多名太监做为内应,一同攻打皇城,起义失败后,参与这次起义的太监刘得财、刘金、张太、王福禄、杨进忠、阎进喜等都被嘉庆帝下令凌迟处死。因为“谋反”是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所以给予的处罚也就最为严厉
不懂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⑨ 深宅奇冤打板子视频
我默默的来到奈何桥边,很期望在此与你相见,我心中的哀怨促使我想看看你是否还存留世间,我努力的凭记忆画出你少时的模样,请求地狱使者帮助我找到你,谁知使者轻叹说不用找了,你找的人我带你去见,我怀着诧异的心,来到一处空间,有一次我看见了熟悉的身影,是你吗?
⑩ 古代杖责的电视剧或电影有什么描述打板子的也要!
步步惊心26集
一晚,伺候皇上的喜鹊被杖责,原来是多嘴将皇上的起居告诉了齐妃,新皇想杀一儆百……
打得很重,都出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