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语 春意阑珊 出处
春意阑珊
【拼音】: chūn yì lán shān
【解释】: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举例造句】: 柳飞绵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阑珊。(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
【拼音代码】: cyls
【近义词】:春事阑珊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描写春天
【英文】: Spring is on the wane.
Ⅱ 春意阑珊
春意阑珊
注音:
chūn yì lán shān
释义:
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Ⅲ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是什么意思
衰落、萧瑟的样子。 南唐˙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或作阑残
Ⅳ 春意阑珊的介绍
春意阑珊(chūn yì lán shān),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Ⅳ 春意阑珊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全诗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如下: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5)春意阑珊粉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作品赏析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Ⅵ 春意阑珊是什么意思
春意阑珊
[chūn
yì
lán
shān]
[释义]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Ⅶ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这两句出自何处以及全文是什么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双调小令)·帘外雨潺潺》。
全文是: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一阕词的大意是:
窗帘外传来潺潺的雨声,刚刚有了的一丝春意又要消失了。身上罗织的锦被耐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在梦中才会忘记自身并非此处主人,以享受短暂的快乐。
独自一人不要去凭栏远望,当年拥有的大好江山,一朝失去容易,再想见到它就难了。如同这流水落花,春天一去不复返,昔日如今是天壤之别啊。
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在后半生的囚居生活中,心情十分凄苦,写下了大量的词作,以表达自己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此作是他去世前不久写下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修饰,朴实感人,让读者常常掩卷沉思。
Ⅷ 春意阑珊的阑珊指的是什么
将近,衰落。 如春意阑珊,意兴阑珊等。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
Ⅸ 春意阑珊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词目
春意阑珊
注音:
chūn yì lán shān
释义:
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示例:
柳飞棉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阑珊。(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